論語 論孝 孝在封建社會對於人品評定、官員任免,是具有一票否決權力的,至漢朝甚至設定“孝廉”一官,並且實行“以孝治天下”。為了對人民進行“孝”的教育,當政者們幾乎使出了渾身解數:編印“二十四孝圖”,為著名孝子立牌坊,甚至把孝當作一條法律,把不孝子孫押赴刑場。《論語》中涉及孝內容的有二十多章,其中“學而”、“為政”開頭兩篇就有十一章。這足見孔子的弟子們對其師所談孝的地位的理解與重視。那麼,《論語》對孝到底有怎樣的論述呢? 第一,關於.什麼叫孝,怎樣實踐孝,《論語》主要有以下論述: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觀其(1)志;父沒,觀其行(2);三年(3)無改於父之道(4),可謂孝矣。” 【評析】 魯迅曾經說過:“只要思想未遭錮蔽的人,誰也喜歡子女比自己更強,更健康,更聰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過去。超越便須改變,所以子孫對於祖先的事,應該改變,‘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當然是曲說,是退嬰的病根。”(《墳•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無改於父之道是指保留併發揚父輩正確的做法和思想。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代超過前代,這是歷史的必然。 【原文】 2•8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1)。有事,弟子服其勞(2);有酒食,先生(3)饌(4),曾是以為孝乎?” 【註釋】 (1)色難:色,臉色。難,不容易的意思。 (2)服勞:即服侍。 (3)先生:先生指長者或父母;前面說的弟子,指晚輩、兒女等。 (4)饌:音zhuàn,意為飲食、吃喝。 【譯文】 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當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僅僅是有了事情,兒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難道能認為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 【評析】 孔子所提倡的孝,體現在各個方面和各個層次,就是要從內心深處真正地孝敬父母。事實上卻有人遠遠做不到,正如孟子所言,“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財貨,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縱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原文】 4•18 子曰:“事父母幾(1)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2)而不怨。” 【註釋】 (1)幾:音jī,輕微、婉轉的意思。 (2)勞:憂愁、煩勞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他們。(自己的意見表達了,)見父母心裡不願聽從,還是要對他們恭恭敬敬,並不違抗,替他們操勞而不怨恨。” 【評析】事奉父母,這是應該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對父母絕對服從,也是不可以的。絕對服從不可以,那就應該在規勸的態度和方法上下工夫。 【原文】 4•19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1),遊必有方(2)。” 【評析】 “父母在,不遠遊”是先秦儒家關於“孝”字道德的具體內容之一。這種孝的原則雖然在今天已經失去了它的意義,但“出必告,返必面”卻是必需的 。 【原文】 11•5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1)於其父母昆(2)弟之言。” 【註釋】 (1)間:非難、批評、挑剔。 (2)昆:哥哥,兄長。 【譯文】 孔子說:“閔子騫真是孝順呀!人們對於他的父母兄弟稱讚他的話,沒有什麼異議。 【評析】一個人是不是孝,不是自己說了算,而是父母兄長以及鄰居說了算。見出孝在當時就是光榮模範的人物了。] 【原文】 2•5 孟懿子(1)問孝,子曰:“無違。”樊遲(2)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 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註釋】 (1)孟懿子:魯國的大夫,即下文孟孫其父臨終前要他向孔子學禮。 (2)樊遲:孔子的弟子。 【譯文】 孟懿子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後來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他說不要違背禮。”樊遲說:“不要違背禮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評析】 孔子極其重視孝,要求人們對自己的父母盡孝道,無論他們在世或去世,都應如此。可見,孝不是空泛的、隨意的,必須受禮的規定,依禮而行就是孝。 【原文】 1•7 子夏(1)曰:“賢賢易色(2);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3);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註釋】 子夏:孔子的學生。 (2)賢賢易色:即看重賢德而輕視女色。 ()致其身:致,意為“獻納”、“盡力”。這是說把生命奉獻給君主。 【譯文】 子夏說:“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儘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評析】 子夏認為,一個人有沒有學問,他的學問的好壞,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識,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實行“孝”、“忠”、“信”等倫理道德。試想,不忠不孝要學問有何用? 【原文】 2•6 孟武伯(1)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2)。” 【註釋】 (1)孟武伯:孟懿子的兒子。 【譯文】 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說:“做子女的做到只要父母擔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就算孝了。” 【評析】在這裡孔子大概是說 做子女的要加強道德品質的修養做個好人。 【原文】 2•7 子游(1)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註釋】 (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吳人。 【譯文】 子游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如今所謂的孝,只是說能夠贍養父母便足夠了。然而,就是犬馬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麼贍養父母與飼養犬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評析】對待父母若只供物質而不敬,不管他們的精神需求,那與犬馬有何不同? 【原文】9•16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譯文】 孔子說:“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喪事不敢不盡力去辦,不被酒所困,這些事對我來說有什麼困難呢?” 【評析】忠與孝是孔子特別強調的兩個道德規範。孔子本人就是這方面的身體力行者。試想,一個連孝都做不到的人能為國盡忠嗎? 第三,為什麼要孝?《論語》有以下論述: 【原文】 1•2 有子(1)曰:“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3)。君子務本(4),本立而道生(5)。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6)?” 【註釋】 (1)有子:孔子的學生。 (2)孝弟:舊注說: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3)未之有也:此為“未有之也”的倒裝句型。 (4)務本:務,專心、致力於。本,根本。 (5)道:治國做人的基本原則。 (6)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又是倫理道德準則。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為仁的根本 【譯文】 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評析】 儒家認為,再把孝弟推廣到勞動民眾中去,民眾就不會起來造反,這樣就可以維護國家和社會的安定。孔子因此說明孝悌即為仁的根本這個道理。自春秋戰國以後的歷代封建統治者,都繼承了孔子的孝悌說,主張“以孝治天下”,漢代即是一個顯例,對民眾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產生了極大影響,也對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深刻影響。 【原文】 1•9 曾子曰:“慎終(1)追遠(2),民德歸厚矣。” 【註釋】 (1)慎終:人死為終。這裡指父母的去世。舊注曰:慎終者喪盡其哀。 (2)追遠:遠指祖先。舊注曰:追遠者祭盡其敬。 【譯文】 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自然會導致老百姓日趨忠厚老實了。” 【評析】 孔子 “敬鬼神而遠之”,但他卻非常重視喪祭之禮。在孔子的觀念中,祭祀之禮是一個人孝道的繼續和表現。透過祭祀之禮,,可以寄託和培養個人對父母和先祖盡孝的情感。儒家重視孝的道德,是因為孝是忠的基礎,希望人們成為有教養的忠孝兩全的君子。只要做到忠與孝,那麼,社會與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原文】 2•20 季康子(1)問:“使民敬、忠以(2)勸(3),如之何?”子曰:“臨(4)之以莊,則敬;孝慈(5),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註釋】 (1)季康子:魯哀公時任正卿,是當時政治上最有權勢的人。 (2)以:連線詞,與“而”同。 (3)勸:勉勵。這裡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4)臨:對待。 (5)孝慈:一說當政者自己孝慈;一說當政者引導老百姓孝慈。此處採用後者。 【譯文】 季康子問道:“要使老百姓對當政的人尊敬、盡忠而努力幹活,該怎樣去做呢?”孔子說:“你用莊重的態度對待老百姓,他們就會尊敬你;你對父母孝順、對子弟慈祥,百姓就會盡忠於你;你選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會互相勉勵,加倍努力了。” 【評析】 孔子主張“禮治”、“德治”,這不單單是針對老百姓的,對於當政者仍是如此。當政者本人應當莊重嚴謹、孝順慈祥,老百姓就會對當政的人尊敬、盡忠又努力幹活。 【原文】 2•21 或(1)謂孔子曰:“子奚(2)不為政?”子曰:“《書》(3)雲:‘孝乎惟 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4),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註釋】 (1)或:有人。 (2)奚:疑問詞,相當於“為什麼”。 (3)《書》:指《尚書》。 (4)施於有政:施:一作施行講;一作延及講。 【譯文】 有人對孔子說:“你什麼不從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說:“《尚書》上說,‘孝就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把這孝悌的道理施於政事,也就是從事政治,又要怎樣才能算是為政呢?” 【評析】孔子從事教育,不僅是教授學生的問題,而且是透過對學生的教育,間接參與國家政治,這是他教育思想的實質,也是他為政的一種形式。
論語 論孝 孝在封建社會對於人品評定、官員任免,是具有一票否決權力的,至漢朝甚至設定“孝廉”一官,並且實行“以孝治天下”。為了對人民進行“孝”的教育,當政者們幾乎使出了渾身解數:編印“二十四孝圖”,為著名孝子立牌坊,甚至把孝當作一條法律,把不孝子孫押赴刑場。《論語》中涉及孝內容的有二十多章,其中“學而”、“為政”開頭兩篇就有十一章。這足見孔子的弟子們對其師所談孝的地位的理解與重視。那麼,《論語》對孝到底有怎樣的論述呢? 第一,關於.什麼叫孝,怎樣實踐孝,《論語》主要有以下論述: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觀其(1)志;父沒,觀其行(2);三年(3)無改於父之道(4),可謂孝矣。” 【評析】 魯迅曾經說過:“只要思想未遭錮蔽的人,誰也喜歡子女比自己更強,更健康,更聰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過去。超越便須改變,所以子孫對於祖先的事,應該改變,‘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當然是曲說,是退嬰的病根。”(《墳•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無改於父之道是指保留併發揚父輩正確的做法和思想。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代超過前代,這是歷史的必然。 【原文】 2•8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1)。有事,弟子服其勞(2);有酒食,先生(3)饌(4),曾是以為孝乎?” 【註釋】 (1)色難:色,臉色。難,不容易的意思。 (2)服勞:即服侍。 (3)先生:先生指長者或父母;前面說的弟子,指晚輩、兒女等。 (4)饌:音zhuàn,意為飲食、吃喝。 【譯文】 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當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僅僅是有了事情,兒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難道能認為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 【評析】 孔子所提倡的孝,體現在各個方面和各個層次,就是要從內心深處真正地孝敬父母。事實上卻有人遠遠做不到,正如孟子所言,“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財貨,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縱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原文】 4•18 子曰:“事父母幾(1)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2)而不怨。” 【註釋】 (1)幾:音jī,輕微、婉轉的意思。 (2)勞:憂愁、煩勞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他們。(自己的意見表達了,)見父母心裡不願聽從,還是要對他們恭恭敬敬,並不違抗,替他們操勞而不怨恨。” 【評析】事奉父母,這是應該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對父母絕對服從,也是不可以的。絕對服從不可以,那就應該在規勸的態度和方法上下工夫。 【原文】 4•19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1),遊必有方(2)。” 【評析】 “父母在,不遠遊”是先秦儒家關於“孝”字道德的具體內容之一。這種孝的原則雖然在今天已經失去了它的意義,但“出必告,返必面”卻是必需的 。 【原文】 11•5 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1)於其父母昆(2)弟之言。” 【註釋】 (1)間:非難、批評、挑剔。 (2)昆:哥哥,兄長。 【譯文】 孔子說:“閔子騫真是孝順呀!人們對於他的父母兄弟稱讚他的話,沒有什麼異議。 【評析】一個人是不是孝,不是自己說了算,而是父母兄長以及鄰居說了算。見出孝在當時就是光榮模範的人物了。] 【原文】 2•5 孟懿子(1)問孝,子曰:“無違。”樊遲(2)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 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註釋】 (1)孟懿子:魯國的大夫,即下文孟孫其父臨終前要他向孔子學禮。 (2)樊遲:孔子的弟子。 【譯文】 孟懿子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後來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他說不要違背禮。”樊遲說:“不要違背禮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評析】 孔子極其重視孝,要求人們對自己的父母盡孝道,無論他們在世或去世,都應如此。可見,孝不是空泛的、隨意的,必須受禮的規定,依禮而行就是孝。 【原文】 1•7 子夏(1)曰:“賢賢易色(2);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3);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註釋】 子夏:孔子的學生。 (2)賢賢易色:即看重賢德而輕視女色。 ()致其身:致,意為“獻納”、“盡力”。這是說把生命奉獻給君主。 【譯文】 子夏說:“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儘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評析】 子夏認為,一個人有沒有學問,他的學問的好壞,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識,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實行“孝”、“忠”、“信”等倫理道德。試想,不忠不孝要學問有何用? 【原文】 2•6 孟武伯(1)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2)。” 【註釋】 (1)孟武伯:孟懿子的兒子。 【譯文】 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說:“做子女的做到只要父母擔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就算孝了。” 【評析】在這裡孔子大概是說 做子女的要加強道德品質的修養做個好人。 【原文】 2•7 子游(1)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註釋】 (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吳人。 【譯文】 子游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如今所謂的孝,只是說能夠贍養父母便足夠了。然而,就是犬馬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麼贍養父母與飼養犬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評析】對待父母若只供物質而不敬,不管他們的精神需求,那與犬馬有何不同? 【原文】9•16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譯文】 孔子說:“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喪事不敢不盡力去辦,不被酒所困,這些事對我來說有什麼困難呢?” 【評析】忠與孝是孔子特別強調的兩個道德規範。孔子本人就是這方面的身體力行者。試想,一個連孝都做不到的人能為國盡忠嗎? 第三,為什麼要孝?《論語》有以下論述: 【原文】 1•2 有子(1)曰:“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3)。君子務本(4),本立而道生(5)。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6)?” 【註釋】 (1)有子:孔子的學生。 (2)孝弟:舊注說: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3)未之有也:此為“未有之也”的倒裝句型。 (4)務本:務,專心、致力於。本,根本。 (5)道:治國做人的基本原則。 (6)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又是倫理道德準則。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為仁的根本 【譯文】 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評析】 儒家認為,再把孝弟推廣到勞動民眾中去,民眾就不會起來造反,這樣就可以維護國家和社會的安定。孔子因此說明孝悌即為仁的根本這個道理。自春秋戰國以後的歷代封建統治者,都繼承了孔子的孝悌說,主張“以孝治天下”,漢代即是一個顯例,對民眾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產生了極大影響,也對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深刻影響。 【原文】 1•9 曾子曰:“慎終(1)追遠(2),民德歸厚矣。” 【註釋】 (1)慎終:人死為終。這裡指父母的去世。舊注曰:慎終者喪盡其哀。 (2)追遠:遠指祖先。舊注曰:追遠者祭盡其敬。 【譯文】 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自然會導致老百姓日趨忠厚老實了。” 【評析】 孔子 “敬鬼神而遠之”,但他卻非常重視喪祭之禮。在孔子的觀念中,祭祀之禮是一個人孝道的繼續和表現。透過祭祀之禮,,可以寄託和培養個人對父母和先祖盡孝的情感。儒家重視孝的道德,是因為孝是忠的基礎,希望人們成為有教養的忠孝兩全的君子。只要做到忠與孝,那麼,社會與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原文】 2•20 季康子(1)問:“使民敬、忠以(2)勸(3),如之何?”子曰:“臨(4)之以莊,則敬;孝慈(5),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註釋】 (1)季康子:魯哀公時任正卿,是當時政治上最有權勢的人。 (2)以:連線詞,與“而”同。 (3)勸:勉勵。這裡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4)臨:對待。 (5)孝慈:一說當政者自己孝慈;一說當政者引導老百姓孝慈。此處採用後者。 【譯文】 季康子問道:“要使老百姓對當政的人尊敬、盡忠而努力幹活,該怎樣去做呢?”孔子說:“你用莊重的態度對待老百姓,他們就會尊敬你;你對父母孝順、對子弟慈祥,百姓就會盡忠於你;你選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會互相勉勵,加倍努力了。” 【評析】 孔子主張“禮治”、“德治”,這不單單是針對老百姓的,對於當政者仍是如此。當政者本人應當莊重嚴謹、孝順慈祥,老百姓就會對當政的人尊敬、盡忠又努力幹活。 【原文】 2•21 或(1)謂孔子曰:“子奚(2)不為政?”子曰:“《書》(3)雲:‘孝乎惟 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4),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註釋】 (1)或:有人。 (2)奚:疑問詞,相當於“為什麼”。 (3)《書》:指《尚書》。 (4)施於有政:施:一作施行講;一作延及講。 【譯文】 有人對孔子說:“你什麼不從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說:“《尚書》上說,‘孝就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把這孝悌的道理施於政事,也就是從事政治,又要怎樣才能算是為政呢?” 【評析】孔子從事教育,不僅是教授學生的問題,而且是透過對學生的教育,間接參與國家政治,這是他教育思想的實質,也是他為政的一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