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840516296421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個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從夏至開始,依照幹、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個字,庚日每十天重複一次。 伏天的起訖時間每年都不盡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體是怎樣計算的呢?中國流行的“干支紀日法”用天干與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有10天),從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起為末伏,也稱終伏(有10天),總稱為三伏。

    三伏天,時間為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後的三四十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時十天,有時是二十天,而“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

    最能反映中國大部分地區氣候特點的是最近在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廟正廳的榆木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其全文是: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

      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

      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

      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

      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講不完的故事講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