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ootTag
-
2 # 當初的如今
一個探索人類生存意義的哲學問題,大命題,說說自己的一點認識。
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一段歷程,是一段不斷經歷、不斷感受、不斷成長、不斷總結、不斷傳承的過程。在這段歷程中,人們起點不同,境遇不同,但大多都會遇到喜怒哀樂,酸甜苦辣,五味雜陳……
生命的意義往往就在於我們做人、做事、做學問以及與人交往的活動中,盡到自己的本分:就好比為人子女,能夠努力上進、自食其力,讓父母引以為榮;為人父母,能夠關愛呵護子女,為子女作出表率,讓孩子看到未來的美好;為人朋友,能夠理解、寬容、保護朋友;為人員工,能夠踏踏實實做事,把工作做好;為人領導,能夠帶領團隊實現更好的目標……
生命的意義還在於你如何面對它。之前有朋友從房子的角度發過幾句話,感覺很有道理,借來一用:屋頂說:“要高瞻遠矚”。空調說:“要保持冷靜”。時鐘說:“要珍惜光陰”。日曆說:“要與時俱進”。錢包說:“要居安思危”。鏡子說:“要自我反省”。檯燈說:“要照亮別人”。牆壁說:“要面壁思過”。大床說: “要敢於夢想”。窗戶說:“要拓寬視野”。地板說:“要腳踏實地”。樓梯說:“要步步為營”。最睿智的一句來自馬桶:“要懂得放下”!
天生萬物,都有枝節,人生在世,選擇善良、正直、友好,便在平靜的生活瑣事中,賦予生命以美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在於存在的過程,而我們的努力在於讓這個過程儘量多彩!
林青玄先生曾在撰文說:“生命的意義就是使自己每一天都有一些心靈與智慧的增長,每一天都對世界有一些奉獻與利益。”
共勉!
這個問題好大。只能說是自己的理解,而且我也並不敢保證,這個理解以後會不會有變化。
姑且假設問題裡提到“生命”,指的是人類的“生命”吧,否則這個問題真的沒辦法說了。(在澳洲西部海底深處,目前已發現的世界上最小的生物“十億分之一米”,因為它們身體非常小,計算單位要用十億分之一米。這樣的生物怎麼談生命的意義?統治了地球約1.6年,滅絕了的恐龍生命有什麼意義?)
古今中外的智者都在思考:
我生從何來,死往何處?我為何要出現在這個世界上?我的出現對這個世界意味著什麼?是世界選擇了我,還是我選擇了世界?
從空間維度來看
目前已知的,在已存在138.2億年((直徑: 930億光年(可觀測),1600億光年(預估完全直徑))的宇宙中,我們的地球和太陽系都渺小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更別提我們人類的芸芸眾生了。
就象我們身體裡一個細胞裡的原子的一個電子,在這個“電子”的“地球”上生活著76.7億的“人”(截至2018年12月29日20:00),這些“人”對我們這個“宇宙”來說,有什麼意義呢?
從時間維度來看
在宇宙悠長的138.2億年的時間裡,我們的地球僅有40~46億年。而目前最早的人類化石距今約700萬年,使用火和工具的化石大約300萬年,神話傳說不算,有權威記載的人類歷史僅僅5000年左右。
在這138億年的時間裡,地球上目前人類平均不足80年平均壽命算得了什麼呢?
從人口總量來看
據說聯合國釋出的《人口發展趨勢的決定因素及後果》報告中說,至公元前8000年,地球上大約居住過500萬人。美國的一個人口學家小組以這個基數推算,如果按過去1000年地球上生活過的人約有300億(算上如今的70+億)的話,那麼自人類出現以來,預估地球上生活過的人類總計約有500億人。
在這500億的人類中,出現過多少知名的、不知名的驚才絕豔的人中龍鳳、英主名臣、智者強人?700多年前站在潼關遺蹟前浩嘆“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張養浩,現在也已歸於塵土。
在這些人面前,我們生命的存在又有什麼意義呢?
從具體的生命來看
曾經是王侯將相也好,富甲一方也好,名滿天下也好,到最終也不過大機率是後人不知道的、彷彿完全沒有存在過的一個曾經的存在而已。如果有幸能在史書上留下一個名字,留下隻言片語,已經算得上是狂拽炫酷吊炸天的人物了。
以上。結論就是,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我們不知道有沒有一個“神”在記錄我們的一生,不知道有沒有轉化為另一種生命存在形式的可能,或許有,或許沒有。
所以,我以為,生命的意義是:
我們對自己的“生命價值”和“生命質量”有一個自己比較滿意的評判。
個人而言,我是相信“朝聞道,夕死可矣”的。
我的生命只是浩瀚宇宙中一個不足道的過客,卻是我僅能擁有的一段歷程。從有自我意識開始,我不過是在經歷一段極其短暫的向死而生的旅程。至於終點之後是什麼?活著的你我都不知道。
人的一生,歸根結底是活在自己的價值觀裡。
你的價值觀是什麼樣?
對你而言,什麼是最重要的?
你一生的表現和自己的價值觀的契合程度怎麼樣?
這些問題的答案決定了你最終對自己生命意義的評判。
個人來說,我只是想當我站在終點的大門前時,對自己說:兄弟,你這一輩子,總的來說,還行!
這個“還行”,就我的理解,應該包括有:
有過一些目標,有過一些重視的人事物,我為這些目標,為這些重視的人事物做出過自己最大的努力,並且還取得了自己覺得還行的結果。讓我在垂死的時候,“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
至於具體的目標是什麼,重視的人事物是什麼,每個人都不一樣。
哪怕你真是確鑿地知道自己的目標和最重視的就是“混吃等死”,那也沒什麼,只要你確信自己會在臨死前微笑著對自己說:可以啊兄弟,這輩子混吃等死的還行!
我覺得,你的生命也是非常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