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素履幽行
-
2 # 蘇沉船
晉吳戰爭是國與國之間的全面較量,最後交戰僅用數月,然雙方交戰十餘,期間的廟算才是決勝的關鍵。
泰始五年(269年)由於孫皓舉兵北伐鬧的中原不得安寧,司馬炎開始調整全國軍事部署,讓智謀卓越的羊祜出鎮襄陽經營荊州軍事,衛瓘鎮守青州,司馬伷鎮守徐州,王渾出鎮豫州,智將陳騫代替名將石苞坐鎮揚州。同時讓南中將領霍弋派人入交州,支援交州官民起兵背叛吳國。在國家戰略的層面上而言,司馬炎從這時開始就已經決心滅吳。
其中荊州的羊祜準備做的最充足,期間屯糧可供軍士十年之用,整頓官吏人心,對吳國邊境做政治宣傳,以不戰屈兵的手法迫使吳人投降,對吳國邊境步步蠶食。併為司馬炎舉薦名將王濬出鎮巴東,在長江上游建造大戰船,以備伐吳之用。
與此同時,吳名將陸抗在期間就已經上書吳主孫皓,勸其不要迷信長江天塹,對孫皓陳述十七條國防策略,因為十七條已失去記載,現今已沒法知曉。可以知曉的是羊祜、陸抗都是懂得在國家戰略層次思考的名將,他們兩人對峙多年,只有過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大戰,然兩軍都沒有正面交鋒,更多時候是兩人在國防戰略上的思想交鋒。
司馬炎和羊祜很早就有伐吳的想法,準備也基本都做足了,司馬炎受政治牽制才沒下定決心,羊祜一方面受政敵影響,另一方面也是顧慮吳名將陸抗,陸抗自其父陸遜以來就經營荊州,對荊州的軍事國防了如指掌,要在荊州攻破陸抗的防禦非常困難,故羊祜決心伐吳是在陸抗病逝之後。
陸抗死後,孫皓開始忽略荊州備戰,另一邊是羊祜、王濬、王渾在邊境積極備戰,製造大船訓練水軍,吳軍在長江作戰已經逐漸失去優勢。
在歷史上攻破吳國的是王渾、王濬二將,但滅吳的首功歷來是已經病逝的羊祜,因為羊祜在戰前做足一切準備,晉軍滅吳不過都是按照羊祜遺計執行。
他破解長江防線的戰術是讓益州部隊水陸並進,一路攻破吳國沿江重鎮,而荊州部隊逼近江陵,豫州部隊進攻夏口,徐、青、揚、兗各州軍隊壓近下游,直逼吳國首都建業,即是今日的南京。部隊沿著長江做疑軍,多方齊進,讓吳軍虛實難料,不知道晉軍究竟著重進攻什麼地方,長江重鎮除了被動挨打,孤軍作戰,沒法有效聯合防禦,這時益州的主力水軍順流而下,直接可以瓦解長江防線。吳國國土沿江,沒有前線後方之分,東西數千裡,處處設防,戰場廣大,不能安息養精。
與此同時吳國還有一支主力長期逗留在交州,原來是交州戰事陸續延續七八年之久,即便在吳國名將陶璜平定交州後,這支部隊也不敢輕易調走,就怕交州復叛,所以到了吳國滅亡,陶璜這支部隊都沒來得及回援。
再加上孫皓為人好權威而多疑,跟臣子、將領的關係多不好,最後還中杜預離間計把鎮守西陵的名將張政調走,給了王濬可以更輕易攻陷西陵的機會。此西陵正是陸遜昔日阻擊劉備一年之久的戰略重地,若有名將鎮守,蜀地的軍隊又怎能短時間內攻破?
來很多人分析戰爭都是著重去談戰爭的過程,而晉滅吳的重點在《孫子兵法》中提到的廟算,透過軍隊戰鬥力分析、政權狀態分析、地形分析、戰術分析得出兩國的綜合比較,單拿分析軍隊戰鬥力來講,不單只是分析國家有多少兵力,部隊戰鬥力是否強勁,還要分析這些部隊現在的狀態是不是可以作戰,諸如對方將領、糧草、忠誠狀態都會影響精銳部隊的戰鬥力,這些部隊被部署在什麼位置,是不是有方法可以牽制敵人最精銳的部隊不出現在主戰場,折算下來,二十萬部隊中善戰的可能只有十萬,而對方主力沒法有效出現在正確的戰場,那麼晉軍所要面對的敵軍主力可能就只有三四萬,此消彼長,故王渾的部隊很輕易擊敗了張悌的部隊。
針對性制定出作戰方針,羊祜為此準備了十餘年之久,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戰爭不過是政治的延續,根據政治情況做出的全面分析往往才是兩國決勝的關鍵,有時甚至不需要具體交戰,透過運算就已經決出勝負,而晉滅吳不過是在羊祜的策略下走一個過程。
這就是《孫子》所說用兵的最高境界:“上兵伐謀”
當然,想計策的人厲害,負責執行的人也非常厲害,這時晉國有名將杜預、王濬、王渾、周浚這些名將,吳國名將凋零,名將陶璜遠在交州,吾彥出身貧寒低微,官職不高,才能不受孫皓重視,吳國根本沒有可以跟晉將針鋒相對的人物。
尤其是王濬軍勢一路破竹,吳軍望風而降,一路上根本沒打什麼硬仗,孫皓最後令張象組織的水戰未戰而潰,所有就連吳軍最擅長的水戰也沒能發揮,最高明的打法就是故意讓敵人連最擅長的優勢都沒法發揮。
正是:“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有些問題不僅需要看史書,還需要一定的古代軍事理論才看的明白。
-
3 # 讀史自思01 趨勢使然:天下分久必合
東漢末年的政局動盪導致了民不聊生,黃巾起義將東漢王朝最後一塊遮羞布扯下,它已經無任何力量去控制這個龐大的帝國。各路諸侯開始並且,揭開了三國鼎立的前奏。
正應了:合久必分!
而三國鼎立時的互相之間的攻伐,先是將勢力最弱的蜀國淘汰出局,同時壯大了實力最強的魏國(此時已被司馬懿家族取代),結束三國鼎立的天平自然偏向了魏國。
正應了:分久必合!
02 人心厭戰:八十多年的三國鼎立帶給民眾的是災難,人心盼安穩鎮壓完了黃巾起義中,死去的大多數是已經沒有活路的飢寒交迫的底層農民。
接著是董卓禍亂超綱,在都城長安燒殺搶掠,造成了大量百姓的死亡,最終一把火給燒了之後遷都洛陽。
之後引發了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戰爭,糧草與人員的損失最終還是落到底層老百姓來承擔。
隨著曹操統一北方建立魏國並挾天子以令諸侯,北方的老百姓才慢慢有點安穩的日子過。
而蜀國的建立的基礎最是薄弱,必須不斷地透過對外戰爭來拓展生存的空間,其轄下的百姓為夷陵之戰慘敗與諸葛亮六出祁山付出沉重的生命代價。
至於吳國地處江南,自然環境相對優越,孫吳政權相對追求安逸,其下百姓的生活相對是最富庶與安逸的。
在看到有望結束三國鼎立帶領的戰爭與死亡之後,不論是東吳百姓還是軍隊,都喪失了繼續作戰的意志,所以東吳僅四個月就滅亡了。
歷史告訴我們:人心才是左右天下大勢的核心力量。而人心是追求:安全、穩定與安逸的。
回覆列表
先談長江天險。當時司馬氏已佔巴蜀,遏長江上游,自上擊下則長江天險已失其效應,再者晉朝水軍訓練已久,規模已成,非赤壁鏖兵時曹氏倉促成軍的水師可比。
再談雄兵若干。因東吳軍制較為特殊,二十萬甲兵並非全由孫氏掌控。試舉《三國志.魏志》卷二十八《鄧艾傳》所載艾奏司馬師所言為例“孫權已沒,大臣未附,吳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勢,足以建命。”由此可知東吳軍隊實為孫氏與江南豪強如顧氏、陸氏等分掌,故兵甲雖眾,不能同心協力,則不足抗敵於外。
談及東吳君臣離心,則不得不歸咎於孫皓的暴政,虐及官民。舉一事為例。“皓愛妾或使人至市,劫奪百姓財物。司市中郎陳聲,素皓倖臣也,恃皓寵遇,繩之以法。妾以愬皓。皓大怒。假他事燒鋸,斷聲頭,投其身於四望之下。”孫皓對據理之寵幸尚且如此,則其待群臣、百姓可知。東吳自孫權死後,本已權戚紛爭,綱紀蕩然,孫皓復益以淫虐,國勢乃不可支,遂見滅亡。
綜上,內外交侵,故東吳四月而亡,此誠所謂“國必先自伐而後人伐之”。
以上淺見,望方家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