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朱八八
-
2 # 紅薯愛地瓜1
紅薯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一種食物,它吃起來甜甜的,而且非常有營養。我們知道紅薯還有一個名字叫作“番薯”,一看這個“番”字,我們就知道,紅薯並不是原產於中國的食物,這是因為我們一般是把外國稱為“番”。其實,紅薯是原產於美洲的一種食物,後來哥倫布發現了紅薯,就把紅薯帶回了西班牙種植。紅薯在中國明朝時期才傳到中國,被秀才陳振龍帶回了國內,百姓們馬上將紅薯種植起來,因此紅薯又叫做番薯。
-
3 # 夢話春秋
我們看看紅薯的流傳之路,也就知道紅薯為何叫番薯了。
一,紅薯的出生地。
這個與哥倫布的航海新發現有關,他打開了兩個平行世界的大門,新舊大陸的物種得以交換、遷移,跟隨著人的流動,湧入世界的各個角落。紅薯、玉米、花生、向日葵、南瓜、番茄、辣椒等30多種原產美洲的作物,在世界許多地方落地生根。
1492年12月的某一天,他發現美洲的印地安人在村子周圍的土地上都種滿了紅薯,這個作物吃起來像栗子,他決定在返航的時候帶一些在路上吃。於是紅薯就跟隨著哥倫布遠渡重洋,到了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賓。紅薯強大的適應能力很快在菲律賓生存下來,因為其口味甘甜,當地人很多人開始種植。
二,紅薯引進中國。
當時的中國屬於明末,並沒有完全的海禁。閩商陳振龍經常往返南洋呂宋經商。當時的西班牙人正建造馬尼拉城,對前來貿易的華人敞開懷抱。長期在呂宋經商 的陳振龍看到漫山遍野種植的紅薯,他品嚐後,深知朱薯功同五穀,得益民生。才萌生了引種國內的念頭。
經與呂宋人多方交涉,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陳振龍終於帶著買來的紅薯藤數尺乘船回國,半年後在福建南臺沙帽池試種成功。適逢1594年福建大旱歉收,福建巡撫金學曾看中紅薯的救荒屬性,下令在貧瘠土壤上種植,福建饑民得以度荒,饑民稱紅薯為“金薯”。
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長江下游鬧旱災,在松江的徐光啟聽說“金薯”是一種很救荒的作物。託友人從福建莆田找來薯蔓插植在木桶,春暖連木桶一起到上海試種,紅薯得以翻過南嶺,進入長江流域。徐光啟算是上是明朝第一批推廣紅薯種植的官員。
由於紅薯來自南洋,在地下結莖。南洋自古被華人稱為番地,而地下結莖的作物,華人又習慣稱薯。所以紅薯又叫番薯。
徐光啟四處宣傳番薯的優點:高產益人、色白味甘、繁殖快速、防災救飢,可作餅餌、生熟可食、不妨農工、可避蝗蟲等,提議在北方推廣種植。
但是番薯產自亞熱帶地區的作物,其薯種怎麼在北方渡冬是一個關鍵問題。
直到乾隆年間才算解決。
三,紅薯的北方推廣。
自陳振龍起,福建陳氏家族即以傳種番薯為家訓。乾隆初年,陳振龍的六世孫陳世元經常往來福建與山東之間兩地貿易,長期客居山東膠州,對該地氣候、土壤十分了解。1747年山東大部發生災荒,陳世元目睹種災慘狀。由福建運來薯種,在膠州教農民種植番茄,經兩年試種才成功,並且用窖藏的方法解決了薯種越冬的技術難題後,德州地區的農民又根據番薯的生長特性,開創了番薯在北方地區一年兩種的局面,為番薯在北方地區的廣泛種植提供了重要保證。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陳世元之子陳樹、陳雲兩兄弟由膠州運種至通州一帶種植番薯,在官方的敕令下,番薯移植遍佈京畿地區。乾隆意識到番薯“平時可以佐食,歉歲可以救饑饉”的作用後,乾隆不斷諭令各省“廣為栽種以濟民食”,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到達了高峰,番薯幾乎遍佈全中國每一處氣候適宜的角落。以至英國使團馬嘎爾尼為賀乾隆八十大壽訪華時,發現很多華人以番薯為主食。
相傳,乾隆特別喜歡愛吃烤地瓜,不僅治好了他的老年性便秘,還盛讚地瓜為“土人參”,變著法讓廚師以番薯為食材做出各類御膳。其中,他南巡時在山東濟寧吃到烤地瓜更是讚不絕口,並把烤地瓜帶到了京城,既然皇帝喜歡,那麼天下人都會跟隨的,如此烤地瓜就成了一道美味。
番薯不與稻米及其他傳統作物爭地,它高產、耐旱、適應性強、山坡、山地、砂地等貧瘠的土地都可以栽培,是窮人必不可少的度飢食物。有人認為,清朝人口的大爆炸就是利益於番薯、玉米、馬鈴薯等美洲作物在中國的迅速推廣。從乾隆六年(1741年)全華人口約1.43億,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人口突破3億,番薯的功勞是巨大的。
回覆列表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其實是在侮辱紅薯,你確定那些不為民做主的,回家能賣得好紅薯嗎?他們瞭解紅薯的前世今生嗎?
更何況紅薯其實一度是高階食品,早在唐朝它就是珍貴的貢品,又曾經被日本人用來進貢給唐朝的皇帝,後來哥倫布初謁西班牙女王時,也曾將紅薯作為來自新大陸的珍品獻給女王。
明代大醫藥學家李時珍說:“海中之人多壽,而食甘薯故也”。
李時珍的發現被現代醫學證實了,1995年美國生物學家瑟施瓦茨教授發現,番薯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叫脫氫表雄酮(DHEA),可以用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結腸癌和乳腺癌。
那紅薯怎麼掉下神壇,淪落到“不如回家賣紅薯”的田地呢?
這要拜一個福建人,一個上海人所賜。
閩,是中國海洋文明的代表,是中國海洋文明最發達的地區。如同乘坐“五月花”尋找新大陸的自由勇敢堅定的美國清教徒,自古以來,閩人就一直在用生命拓海,尋找人生更好的可能。明朝萬曆年間,他們中有一位名叫陳振龍的來到了呂宋(今菲律賓)闖蕩。
他發現呂宋當地有種草質藤本植物漫山遍野,葉綠根紅,耐旱易活,生熟可食,陳振龍稱之為“朱薯”,贊其“六益八利,功同五穀,利益民生”, 他下定決心,要將這種食物引進祖國,造福萬民。
但是,當時的呂宋已經被西班牙統治,如同今日的特朗普,當年的西班牙人也喜歡“建牆“,喜歡禁售,禁運,他們認為是“朱薯”是國家關鍵技術,是國家機密,於是禁止“朱薯”出口。
陳振龍嘗試過兩次“走私”,突破“禁運封鎖”,可惜都失敗了。
第三次,陳振龍高價買了幾尺薯藤,絞入吸水繩中,這樣才躲過了“海關”的層層檢查,歷盡千辛萬苦,經過7晝夜的渡海航行後終於將薯藤帶回了故鄉福州。因為當初是由“外番”引進的,所以“朱薯”又被廣為稱做“番薯”。再後來,又多了許多藝名,諸如:甘薯、紅苕、白薯、山芋、紅薯……
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夏,福建大旱,五穀歉收,振龍就讓兒子陳經綸上書福建巡撫金學曾,說他的“朱薯”能救災民。
巡撫同意了,振龍父子當年就試種成功, 巡撫大喜,於次年傳令遍植,大獲豐收, 閩人因此順利度過了災年,為了紀念陳氏父子,福州烏山多了一座“先薯亭”。
從福州長樂鄉下,就這樣走出了一位中國的“紅薯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