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KongZWang
-
2 # 馬振廷1
什麼是科學,弄不清是沒法討論的,科學實驗是科學嗎?如果是的話,實驗的成功率有規定嗎。成功了算是科學。那一樣是一次成功的呢,失敗的科學實驗不可能排除在科學實驗之外,你能說這種科學實驗方法不科學嗎?有點繞吧。按老祖宗的方法陰陽都存在,日夜都正確。如沒有日夜的正確存在,恐怕科學這個名詞永遠就出不來了。沒人呀。正確的結果科學,找出失敗的原因同樣是科學,只認識了正確,沒認識到錯誤同樣不科學。
-
3 # 臨風邏輯
《科學與偽科學的區別》
語言是一門學科,叫“語言學”。也就是說語言的理解必須規範,如果不規範就會犯“孔子辯日”的錯誤。孔子辯日的大概內容是“早晨的太陽離地球近,因為早晨的太陽看起來比中午大”,另一個辯解是“早晨的太陽離地球遠,因為早晨的Sunny曬起來不如中午強”。這就是不科學的說法。
什麼才是科學?什麼是非科學?他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一、方法不同,科學強調實證,實證就是真實的證明給你看,可以證真也可以證偽,科學的一個重要特徵是“證偽”。也就是說“不能證偽的事物就可以判斷為非科學!”。科學的另一個重要特徵是不會說“這是永遠完全正確的”,而是說“未有證據證明不正確”。也不會說“轉基因是完全無害的”,而是說“沒有證據證明轉基因是有害健康”,這就是科學的說法,也是邏輯嚴謹的態度,科學的另一重要特徵是表達嚴謹符合邏輯。
二、目的不同,科學的首要目標是對客觀世界建立一個更完整、更統一的認識,☞科學沒有什麼功利性!——不以賺錢為目的。科學與個人利益無關。
☞“偽科學有功利性”,撕下偽科學的外衣後,我們往往會發現它們中的一些內容實際上是受某種思想意識、文化或“商業的目標”所驅動的,動機嚴重不純——以賺錢為目的。
三,後續發展不同,科學對大多數學科來說,隨著人們對這一學科內各領域的持續研究,知識總量會不斷積累,該學科的廣度和深度也由此得到拓展,☞科學要求持續改進——科學注重創新改變——自我糾錯就是科學精神。
☞偽科學在初建時主要框架內容就已經完成,即便後來進行過少量的研究和實驗,也僅僅是為了進一步闡述既有信念或為之辯護,而不是為了擴充套件或“深入探究”這個信念,☞偽科學斷定一成不變永遠正確——永遠正確是偽科學的明顯特徵。
☞偽科學在團體中,舉出反例或挑戰公認的教條被認為是一種“敵對行為”,而這意味著嚴重的消極或負面後果,☞排斥反例,對持懷疑者會勃然大怒——避忌批評。非科學者“非常固執”!
五,“自認為真理”的程度不同,科學是一個過程。這句話意味著,不存在什麼決定性的、先驗的、不可置疑、毋庸證明的科學真理。每個科學結論都必須透過實驗的檢驗,而且在任何時刻都可以被質疑或被新的實驗結果所推翻。☞不說絕對是真的,科學說話留有餘地,有嚴謹的表達方式和用語——真理可以不斷求證。
偽科學相對就省心多了,它的主要觀念和原則是不可能被證真也不同意被證偽的,而且永遠也不同意改變,永遠也不會認錯。☞偽科學肯定自己永遠絕對是真的——懼怕求證。
六,根基不同,科學它的思維觀念,必須基於現有的知識和證據,能夠經由嚴密的推導而得出。☞引用的證據已經被確認,已經眾所周知的——科學的基礎真實牢固。
偽科學基礎論據得來的沒那麼費勁,具體邊界也模糊不清,而且經常引用某位古人或名人的支援作為自己正確的證據。☞證據不知是真是假,很模糊——根基不牢固,用錢墊底。
七,解釋風格不同,科學不繞彎子,解釋明確而毫不含糊,有相關標準,說理非常清晰,邏輯性強,非常有說服力。
偽科學解釋模稜兩可,沒有固定而清晰的標準,魔術手法,偷換概念,邏輯混亂。還經常引用一些可疑或沒多少人能理解的科學術語,☞舉證模糊不清——喜歡用生僻的科學術語忽悠人。
八,指向物件不同,科學對事不對人,看一個人是否有科學的態度就看這個人是說“他今天這件事那個地方不好”,還是說“他這個人我很喜歡”,這就是區別。
九,界別不同,科學無國界無區域界,偽科學走不出特定區域或國界,不受國際承認。
科學有“嚴肅的態度、實證的方法、符合邏輯的謹慎表達、細節的呈現”,客觀性,可發展性,包容性,開放性,清晰性!!!
“辯證不等於是科學”,辯證是方法或工具。偽科學也可以用辯證方法,科學也可以用辯證的方法。如果說“辯證”就是科學的,那就是錯誤的了 (臨風)
-
4 # 傳奇1750410
科學和偽科學的區別很簡單,客觀性、可實證、可複製、可預測能做到的就是科學否則就是偽科學,喊的越厲害偽的越厲害。比如牛頓運動定律,不管是理論力學還是天體物理都能證實;不管是在中國還是美國還是南非都適用;彈道導彈,只要發射位置等要素確定,就可以預測出他的軌跡。這就是科學。比如中醫,所謂的五臟不能和人體吻合,經絡穴位得不到實證,陰陽五行更是沒有證據描述,這就是偽科學。
科學是自然規律的理論,偽科學大多是借用科學名詞名義進行行騙,肯定經不起推敲且沒有資料支撐,也不可能有資料支撐。
偽科學還有一個典型特徵,就是本不是科學,卻楞說是科學。故此被冠以偽科學!
回覆列表
讀了這一章無法認同其論點,雖然是科學,但無法相信能與事實相符。
我始終無法接受[我站在車廂視窗鬆手丟下(不是用力投擲)一塊石頭到路基上。那麼,如 果不計空氣阻力的影響,我看見石頭是沿直線落下的。從人行道上觀察這一舉動 的行人則看到石頭是沿拋物線落到地面上的。現在我問,石頭所經過的各個“位 置”是“的確”在一條直線上,還是在一條拋物線上的呢,還有,所謂“在空間 中”的運動在這裡是什麼意思呢?根據前一節的論述,就可以作出十分明白的答 案。首先,我們要完全避開“空間”這一模糊的字眼,我們必須老實承認,對於 “空間”一同,我們無法構成絲毫概念;因此我們代之以“相對於在實際上可看 作剛性的一個參考物體的運動”在前節中已作了詳細的規定。如果我們引人“座標系”這個有利於數學 描述的觀念來代替“參考物體”,我們就可以說,石塊相對於與車廂牢固地連線 在一起的座標系走過了一條直線,但相對於與地面(路基)牢固地連線在一起的 座標系,則石塊走過了一條拋物線藉助於這一例項可以清楚地知道不會有獨立存 在的軌線(字面意義是“路程——曲線”);而只有相對於特定的參考物體的軌線。 為了對運動作完整的描述,我們必須說明物體如何隨時間而改變其位置;亦 即對於軌線上的每一個點必須說明該物體在什麼時刻位於該點上。這些資料必須 補充這樣一,個關於時間的定義,依靠這個定義,這些時間值可以在本質上看作 可觀測的量(即測量的結果)。如果我們從經典力學的觀點出發,我們就能夠舉 出下述方式的例項來滿足這個要求。設想有兩個構造完全相同的鐘;站在車廂窗 口的人拿著其中的一個,在人行道上的人拿著另一個。兩個觀察者各自按照自己 所持時鐘的每一聲滴咯刻劃下的時間來確定石塊相對於他自已的參考物體所佔 據的位置。在這裡我們沒有計入因光的傳播速度的有限性而造成的不準確性。]這個事實。
在勻速行駛的火車車廂窗囗沒有石頭直線落下的客觀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