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有易
-
2 # 李叫獸說創業
秦始皇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大一統皇帝,承秦六世之餘烈滅六國而一統天下,是為“六王畢,四海一”。但其實嚴格來看,在中原地區,彈丸之地衛國未被滅國;在偏遠地區,依舊有滇、越等楚國殘餘以及南蠻未被統一。為何秦始皇不滅中原小國衛,可能有以下原因。
1.國力弱小,依附強秦首先,衛國在戰國初期時地盤很小,沒有實力於七國真雄,也難以對秦一統天下造成任何阻礙;其次,衛國從不夜郎自大,自知國小民弱,早已附庸秦國,僅存野王一城以祭祀先祖。因此,秦國沒有必要趕盡殺絕。
2.商鞅與呂不韋皆為衛華人衛國曾經出現兩位對秦國有終於意義的人物。第一便是商鞅,商鞅變法強秦,對秦國有再造之功,但慘遭滅族,故在秦國無後;且商鞅是衛國公族,秦始皇為報答商鞅,故不滅衛國。第二是呂不韋,呂不韋為秦相,且相傳為秦皇之父,對秦國最後的天下一統做出諸多貢獻。傳說呂不韋被殺之時,請求放過衛國,秦始皇念及舊情,一直保留衛國祭祀權利未曾滅國。
3.一統天下不徹底性的託詞秦始皇滅六國後,開始熱心於巡遊,立碑記功,宣揚自己統一天下的功勞,並且開始大享其樂和尋求長生不死。他已無心去攻打路途險阻的滇消滅楚國的殘餘;也無心去與擅長水戰的越人爭奪海上之地。但這畢竟和他宣揚的一統天下有些缺憾,於是,秦始皇就需要為自己的不徹底性設定一個託詞了,他特意留下衛國,這樣可以用來自欺欺人,以便看起來似乎隨時可以拿下衛國,只是他不願意而已。滅掉衛國不過舉手之功,但滇與越的殘餘卻非如此,這就成了秦始皇“一統天下”的一筆糊塗賬了。
-
3 # 看鑑福州
現在很多人在說,秦始皇在掃滅六國完成天下一統時候,還有中山國和衛國沒有被消滅。以至於這些鑽了牛角尖認為秦始皇並沒有統一天下。
在戰國時代,衛國已經是一個沒有戰鬥力的小國了,彼時的衛國為了尋求自爆經常是作為“牆頭草”的存在,誰強大一點我就依靠誰。如此一來衛國倒是成了周邊大國的以緩衝地帶。
對於一個沒有實力的小國,在當時幾乎被死而不見。秦始皇還未消滅六國之時有能力角逐天下的就是齊國、楚國、趙國、燕國、魏國、南韓,這六個國家也是人才出眾兵力雄壯的國家,只要消滅這六個強盛的大國,剩下的小嘍嘍欲取之易如反掌。
衛國在戰國末年,隨著諸侯爭霸的此起彼伏,衛國的國土面積已經被蠶食的只剩首都朝歌一帶。國君只能是自降身份稱臣於其他周邊國家。
戰國末年,周禮崩潰,各諸侯國君紛紛僭越稱王。反而是衛國從原來的公爵,自降為伯爵。我們之後在先秦時期,周禮嚴密。公侯伯子男,諸侯國不可僭越稱王,一旦僭越會受到其他諸侯的攻伐。王是天子,之後才有公侯伯子男。
由此看來,在戰國時期,衛國的國力消失殆盡。對秦幾乎毫無威脅。
直到公元前209年,衛君角被秦二世廢為庶人,衛國徹底滅亡。
-
4 # 林屋公子
不少人說衛國沒有被秦始皇滅亡,是因為秦國對商鞅或者呂不韋感恩。這種說法流於主觀臆斷,畢竟商鞅和呂不韋都是被處死的,不至於讓秦王如此感恩。實際上,早在戰國後期,魏安僖王就已經攻滅了衛國,後來的衛君不過是個封君而已。
《韓非子·五蠹》:“衛離魏為衡,半歲而亡。”《韓非子·有度》:“魏安僖王攻趙救燕,取地河東,攻盡陶、衛。”這些戰國史料實際上都反映了魏國滅衛,不過大家太熟悉《史記》的說法,以致對這些記載關注太少。這些記載反映衛國背叛合縱而加入連橫,被魏國報復所以就滅亡了。
衛國滅亡具體是哪一年呢?《史記·衛世家》:“懷君三十一年,朝魏,魏囚殺懷君。魏更立嗣君弟,是為元君。元君為魏婿,故魏立之。”這件事應該就是魏國滅衛。這年應該前254年(楊寬《戰國史》)或者前253年(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當時距離魏楚剛合縱救趙敗秦才兩三年,魏國趁機吞併親秦的衛國是很可能的。
那麼,《史記·衛世家》“二世廢君角為庶人,衛絕祀”的說法又如何解釋呢?我們要知道,絕祀不代表身份是諸侯,“君”這個稱呼在戰國很常見,恰恰一般都不是諸侯,而是諸侯的封君。比如大名鼎鼎的戰國四公子春申君、信陵君、孟嘗君、平原君,以及秦國的商君、嚴君等等。他們的封地都是食邑,而不是獨立的國家。
感謝閱讀!
-
5 # 文史磚家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清楚,秦始皇在兼併六國後,其實並未將郡縣制推廣到所有的地方,而是在疆域內保留了一個小小的、半獨立的衛國。關於秦始皇不滅衛國的原因,千百年來無外乎有以下三種解釋:
最為流行的說法是,秦國因為感激商鞅、呂不韋(都是衛華人)的功績,才破例保留住他們的祖國。商鞅是戰國最著名的變法家,透過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政策改革,將一個落後、衰落的秦國,塑造成頭號軍事強國;呂不韋則有扶立莊襄王、輔佐秦始皇的大功勞,坊間更是盛傳呂不韋實乃嬴政生父。因感念二人的功績而儲存衛國,似乎順理成章。
然而這種推斷卻有兩處“致命傷”:一是忽視了秦國忘恩負義的本性,而這種本性又是一以貫之的(“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無行”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二是商鞅、呂不韋雖然有功於秦國,但最終卻都因罪被殺或自殺,屬於“國家敵人”,根本不值得秦國感恩,至於對衛國更不用提。所以“報恩說”屬於明顯的主觀臆斷,大錯特錯。
第二種觀點認為,衛國多君子之士、世風純正,讓秦始皇不忍心將其吞滅。的確,衛國不絕如縷的存在了八百多年,期間經歷過數次亡國的危險,之所以能奇蹟般的挺過來,跟國中的賢士積極奔走不無關係,而這也是“衛多君子,其國無故”(見《史記·衛康叔世家》)這一論斷的由來。
不過考慮到秦國和秦始皇的一貫作風,這種觀點同樣顯得牽強。衛國儘管可以因“多君子”的緣故挺過之前的歷次亡國風險,但並不代表這現象就能在秦國繼續。更何況,衛國公室在史上以荒亂不堪著稱,做出過恁多令人不齒的醜事,這樣的國家即使擁有再多的君子,也沒有理由不被滅亡。
第三種觀點認為,衛國面積太小,以至於被秦始皇忽略,忘記將它滅國。其實這種觀點更是荒謬至極,根本不值一駁。因為衛國面積即使再小,它在版圖上也是現實存在的,也必定會有人向秦始皇隨時彙報相關情況,是否加以吞併全在前者的掌控中,所以忘記一說根本不可能。
既然以上三種論斷都不符實際,那麼衛國之所以能倖免,其中的原因,個人不揣冒昧的認為,很可能有以下兩點:
一、衛國早已是秦國的附庸,在事實上已經亡國。戰國後期各大國爭霸,處在夾縫中的衛國日漸衰弱,到了最後只剩下了濮陽城這個“彈丸之地”。等到公元前254年時,魏國憑藉武力殺死衛懷君、扶立元君時,衛國已經失去獨立國家的地位,徹底淪為附庸。
13年後,秦國攻取濮陽城,再度把衛元君遷到野王城,並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至此,衛國由魏國的附庸,轉變成為秦國的附庸,在事實上已經亡國。既然如此,就不存在再度吞併的行動,如果秦國不想保留衛國,只需一紙詔書廢黜衛國國君的職位即可,這也是衛國正式滅亡時,史書用“廢”字而不是用“滅”字的緣故。
二、保留衛國作為“樣板”,以形式上宣示對百越地區的統治權。秦始皇要征服的目標絕不僅限於山東六國,還有百越地區。“百越”是對古代中國南方沿海一帶所有少數民族的總稱,其分佈的地理範圍從江蘇南部開始,向東向南一直到越南北部。這個地區基本特點是多部族、地域廣、開化晚,即使派兵征服,也難以進行有效的統治。
所以秦始皇在征服上述地區後,為了進行有效的控制,便採取“間接統治”的方式,將各部族首領都封為“君”,讓他們以附庸的形式,在保持半獨立地位的情況下效忠於秦國,並逐漸向郡縣制過渡(“閩越王無諸及越王海王搖者,其先皆越王句踐之後也,姓鄒氏。秦已並天下,皆廢為君長,以其地為閩中郡。”見《史記·東越列傳》)。
而為了證明各“君”治下的地區也是帝國疆域,皇帝對“君”有絕對的宗主權,那麼有必要在中原樹立起一個“樣板”,這個中選的物件,恰好就是衛國。所以從這種考量出發,秦國之所以保留衛國,是有其深意的。
就這樣,被秦國當做的“樣板”的附庸國衛,成功地熬過了秦始皇時期,在六國滅亡的大背景下又存續了12年時間,直到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其國君才被廢為庶人。至此,立國超過八百年的衛國正式滅亡。
回覆列表
因為衛國已經被滅了幾次了,又重建的,到秦始皇時衛國很弱,不用滅,在某種程度上,衛國已經成為秦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又加上商鞅,呂不韋等牛人祖宗都算衛華人,祖墳在那,為什麼要滅衛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