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空性智慧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康熙撤三藩是大勢所趨,要麼選擇被裁撤,要麼奮起一搏。恰逢清朝開國戎馬英雄攝政王多爾袞、鰲拜相繼離世,帶兵心將領經驗尚未純熟,所以奮起一搏成為吳三桂的優選,沒有人願意主動造反,時局所迫而已。

  • 2 # 文友南山竹

    吳三桂當上了平西王,後來又反清。

    首先是吳三桂本人品質決定的。這人沒有什麼氣節,喜好女色,重利輕義。這樣的人一到關鍵時候,不是投降就是反叛。吳三桂本是明朝大將,被派往關外抵抗清軍的。李自成進京後,打算勸降吳三桂。吳三桂也有意投降李自成。但聽說自己家父被抓,他最寵愛的歌姬陳圓圓也被起義軍抓走,他又拒絕投降。當起義軍攻打他時,他投靠清軍,帶領清軍入關。

    第二,康熙親政後,要統一政令,三藩有很大障礙,所謂“三藩”,指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三藩中吳三桂最強。不但掌握地方兵權,還控制財政,自派官吏,不把清庭放在眼裡。康熙便找機會削弱他們的勢力,隨後有了撤藩的風波。引起吳三桂反叛。

    第三,吳三桂認為清庭能征善戰的多爾袞、鰲拜不在了,康熙又年輕,他覺得反清有一定的勝算。這也他反清的一個重要原因。

  • 3 # 歷史趣談6666

    吳三桂為什麼謀反原因是很簡單的!

    吳三桂雖然投靠清軍,為清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封了平西王,得到了西南一大片土地!很明顯這就相當於地方皇帝,也就是清朝皇帝一起打下來了天下,讓他分了一杯羹!

    這就朝廷和吳三桂矛盾的開始了。朝廷是絕對不允許吳三桂世襲,那樣根基扎幾代,雲南四川就真成了吳家的了!所以吳三桂決定硬保住自己的一片江山不讓步,此時的吳三桂是胸有成竹的,就這樣和朝廷作戰的!

  • 4 # 論史

    吳三桂看了這個問題之後,非常痛苦的表示:“大哥,你不要這樣說,我真的不想反清,純粹是被康熙給逼的。”言歸正傳,吳三桂造反前並不在意平西王一個虛銜,他真正在乎的就是仿沐英之事,世守雲南,所謂“時三桂冀朝廷慰留,如明沐英世守雲南故事”,要不是清廷逼得太緊,他是真不想造反的。至於,康熙皇帝后來說什麼吳三桂“以梟獍之資,懷狙詐之計”,這都是在吳三桂叛後找的藉口罷了。

    其實清廷對吳三桂的態度就是一邊重用,一邊打壓提防,打壓吳三桂的行動早在康熙皇帝親政前就已經開始了,畢竟索尼、鰲拜、遏必隆、蘇克薩哈四輔政對吳三桂也不能信任,亦是各種動作頻頻。就比如在康熙二年(1663),就以西南局勢穩定為藉口,收繳吳三桂的“大將軍印”,吳三桂真是百般不情願下被迫上繳。

    《庭聞錄·卷四》:二年,奏繳大將軍印。有內大臣諭三桂子額駙應熊曰:“他日永曆在緬,邊方多故,故予若父將印,重事權也。今天下大定矣,據之不還,何為者?”三桂不得已,具疏上之,怏怏不懌。

    不僅如此,四輔政時代還將吳三桂的黨羽、部將逐一調離雲南,如順治十八年將雲貴總督趙廷臣調任浙江總督。康熙四年(1665)還逼著吳三桂裁軍5400人,總而言之,四輔政在兵權上和人事權上全面削弱吳三桂,而吳三桂雖然也心有不快,但是由於四輔政還沒完全動搖他在雲、貴的實權,也就打落牙齒和血吞,忍了。

    直至康熙皇帝親政,對吳三桂來說形勢就急轉直下了。康熙皇帝可以說是清前四朝漢化水平最高的皇帝,對國家大一統和權力集中空前重視,他不止一次展現了對國家一統的積極態度,這種態度從他的話語裡就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

    《清聖祖實錄·卷二百五十九》:天下大權,惟一人操之,不可旁落。

    《清聖祖實錄·卷二百七十五》:死生常理,朕所不諱,惟是天下大權,當統於一。

    而他繼位之初,清廷的情況就是隻能維持表面上的統一,實際上從北部的蒙古到廣大江南存在著大量獨立、半獨立的勢力,除了大家所熟悉的如雷貫耳的三藩,還有廣西將軍孫延齡(孔有德的女婿)、廣西提督馬雄、廣東提督嚴自明、高廉雷總兵祖澤清(祖大壽之子)、陝甘提督王輔臣、察哈爾親王布林尼(林丹汗孫子)等等,康熙皇帝面對這種情況自然是要將這些大大小小的“藩鎮”去除,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從這個角度上說康熙皇帝不僅是要削“三藩”,而是純粹的削“藩”,如下圖所示。

    而三藩的實力遠遠強於各個割據勢力,把他們一攬子解決了,何愁其他藩鎮不除,而吳三桂的實力乃是“三藩”之冠,自然是重點清除物件。康熙六年(1667),年輕氣盛的康熙皇帝直接剝奪了吳三桂的雲、貴總管的權力,剝奪了吳三桂在雲、貴的人事任命權和行政權。

    《清聖祖實錄·卷二十二》:應將該藩所管各項事務,照各省例,責令該督撫管理,其大小文官,亦照各省例,臣部題授。

    所以,清廷的削藩措施觸動了吳三桂世守雲南的底線,吳三桂被逼反也是必然情況。當然康熙也低估了吳三桂膽略,畢竟康熙認為吳應熊在清廷手裡,再加上只是把只是把吳三桂所部調防至錦州,分配田地、住宅,並不剝奪爵位,吳三桂儘管會有不情願的情況,但也應該會答應,事後看來,康熙確實沒有料到吳三桂割據雲、貴的野心會這麼強烈。

    而從吳三桂的角度看,深刻分析其心理因素和其集團情況,他的造反也是可以預計的,如果各位站在吳三桂的角度上,估計也會像吳三桂一樣舉起反旗。

    第一、正如我在前面所說,吳三桂希望清廷能以明初沐英故事待他,讓他世守雲南,這是他的唯一願望,他在雲南軍政大權全面掌控,就是雲南的土皇帝,讓他去錦州,重新被清廷控制,自然是一萬個不願意。

    而且在吳三桂眼裡看來,他乖乖就範去錦州同樣不能保證其生命安全,因為他在雲南幹了那些個破事,這一件件的完全夠的上殺頭之罪,就比如他的平西王府完全仿照帝王之居,這就完全是僭越之罪;還有他手下的藩兵殺人越貨,所為不法,有司都是因為鑑於其威勢不予以追究。附圖。

    一旦吳三桂遷徙錦州,雖然短時間內可以保住其生命和爵位。但是如果這些事被重新翻舊賬呢?那時候在清廷的控制下,他的命運不可預測性就大了,這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局面,正如其麾下謀士方光琛所說:“王欲不失富家翁乎?一居籠中,烹飪由人矣!”,吳三桂不會不明白,不然也不會心領神會的“默默不言而散”了對吧!

    第二、清廷撤藩這件事,對吳三桂構成了嚴重的心理衝擊,甚至可以說對吳三桂是一種心理羞辱。

    想當年,他開啟山海關放清軍入關,隨後又為清廷南征北戰,從北京到雲南打了眾多硬仗、惡仗,甚至上躥下跳的對永曆政權斬盡殺絕,追到緬甸俘獲永曆帝並將其絞死,做盡了背叛名教綱常,為天下唾罵的惡事,在吳三桂眼裡看來沒有他對過去的背叛並全心全意為清廷服務,你清廷得天下哪會這麼容易。在吳三桂的角度看來,“世鎮雲貴”不是你清廷賞賜給我的,而是對我軾殺永曆皇帝對等的交換。而清廷削藩意味著自己半生的鷹犬生涯將是一個天大的笑話,這是他不能忍受的。所以,吳三桂面對撤藩令再也難以忍受,暴跳如雷,大罵:“老子把天下都給了你,你居然連雲南都不封給我!”表面上這句話是罵朱國治,實際上就是罵給清廷聽的,屬於反前吐真言。

    《平吳錄》:桂赧頰大詈曰:“咄咄,朱國治!吾挈天下以與人,只此雲南是吾自己血掙,今汝貪汙小奴,不容我治耶!”

    第三、即便這事吳三桂同意了,他手下的集團也不會同意,吳氏集團憑藉吳三桂的權力,撈取了這麼多好處,享受特權,在雲南勢大根深,到錦州不過是經營田地罷了,哪有云南過的這麼滋潤,當然不願意離開雲南。撤藩令一下,“藩下數十萬家無不愁苦”。而吳三桂手下不少人之前在張獻忠、李自成手下幹過農民起義軍,很大一部分都有和清廷交鋒,他們更害怕清廷對他們秋後算賬,就比如說馬寶反了半輩子清,如今要撤藩,他怎麼可能不慌,所以情緒最為激動,高呼“事勢至此,必宜亟反”,是力勸吳三桂反清的主力干將之一。

    所以,吳三桂造反既有對現實的全面考量,也受到了憤怒之情的極大推動,而撤藩傷害了吳三桂集團的利益,給吳三桂的反叛提供了“群眾基礎”。

    引用文獻:《清聖祖實錄》、《聖武記》、《滇雲歷年傳》、《庭聞錄》、《平吳錄》

  • 5 # 歷史探測器

    實際上,吳三桂很大程度上是被“逼反”的。

    按照吳三桂的人生規劃,他極可能並沒有反清稱帝的野心,他的目標是世守雲貴,讓他吳家的子孫後代一代代承襲“平西王”,這並非沒有先例,吳三桂一心想要仿效的就是他在剿殺南明時打過交道的雲南沐王府。

    順治和多爾袞多次表示永不撤藩,使藩王與清朝相始終的決心,這些還都寫入了賜封的金冊之中,而康熙的撤藩決定有點“背信棄義”的意思,且操之過急,如果待吳三桂等老一輩去世,趁第二代年輕,威望不重,再行撤藩,可能也就沒有“三藩之亂”了,吳三桂的罪名也就不會再加上一條“反覆無常”了。

    吳三桂起兵前,頭戴方巾,身穿素服,在永曆陵前親自酹酒,三呼再拜,慟哭不止。熟悉內情者自然會覺得吳三桂過於虛偽,但按照《吳三桂大傳》一書的解釋,吳三桂的眼淚並非全然不真誠,“三桂的這番舉動,是對他降清後所作所為的自我否定。人往往在遭到重大挫折或失敗時,才反躬自省,發現自己的不足或錯誤。三桂的前程由於撤藩而譭棄,實為他一生中重大挫折,這才‘覺今是而昨非’,否定自己的過去,重新締造未來”。

    但試想,如果當初永曆不是死於吳三桂之手,吳三桂此次起兵無論在道義上,還是在藉助反清復明力量上,將會更加得心應手,更不會背上“虛偽”之名,而這也是他自作自受了。

    如果說吳三桂起兵前的夢想只是讓“平西王”世代相傳的話,起兵後他的政治野心顯然大大膨脹,開始有了當皇帝建立新朝的想法。

    很多人建議吳三桂,應奉大明朝為正統,尋訪明朝宗室,明確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將會更充分地發動臺灣鄭經等“復明勢力”,形成更強大的統一戰線,但這一建議卻被吳三桂以及他身邊那些渴望做開國功臣的近臣所否決。

    假使吳三桂反清成功,開創新朝,多半會搖身一變成為漢族英雄,像“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朱元璋那樣名垂青史也說不定。

    畢竟,天下人的“思明”之心很大程度上也是“思漢”之心。按照帝制時代的一貫套路,還會闡發出很多諸如吳三桂深入敵營三十年,泣血隱忍苦心孤詣臥薪嚐膽密圖恢復的感人故事。

    綜上,假如回到吳三桂生活的明亡清興之際,我們可能會發現,吳三桂以這樣的形象在歷史中定格,實在是由於他始終立於時代潮頭,過深地介入了明亡清興時代幾乎所有重大的歷史事件,以至於無所遁形,被迫要為許多並非他個人所能承擔的時代之惡負責。

    唉,吳三桂聲名狼藉,一部分是自作自受,但更多的還是時事所逼迫呀。

    以上內容出自《搜歷史》(易小荷 曲飛 主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你體會到父母一輩的辛苦時,你是怎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