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淘淘的視角
-
2 # 夏蟲欲飲冰
天皇作為日本實際最高統治者的時間並不長,自公元6世紀大和國征服本州島和九州島的大部分地區後,天皇的權力達到頂峰。
之所以歷代日本實權統治者不把天皇廢除、改朝換代,是因為就算某個人把天皇趕下臺,可能他就會遇到董卓一樣的局面,激起各路豪傑紛紛討伐。反正天皇也是京都的囚徒,把國家實權拿到就行了,沒必要殺掉或是取消掉。
日本的統一和中國不同,他們內部是有很多強大的藩國,即使是幕府將軍也要考慮不要過分激怒藩主,給予他們反抗的大義,因此古代日本沒有像中國那樣頻繁改朝換代。
-
3 # 趙凡丁201
〇7世紀以前,日本處於若干個小部落國家並存的時代(因為沒有文字記載,究竟有多少部落國家,無從考證)。唐代時,日本列島上最大的國家邪馬臺國女王卑彌呼派遣唐使到中國,受中國影響,才有了“天皇”的名號(以前的稱謂為“倭國王”)。所謂日本天皇“萬世一系”皇室年譜,純粹是出於統治的需要,有意編撰出來嚇唬老百姓的“神話”。
〇日本天皇在絕大多數時間裡,僅是個沒有實際權力的“虛位元首”(是個名義上的“牌位”)。國家的最高權力掌握在幕府將軍的手中。日本也有“改朝換代”。他們的“改朝換代”,是“換”幕府將軍(爭奪將軍的位置),保留天皇這個沒有實權的“傀儡牌位”。日本的幕府將軍是世襲的。日本歷史共經歷了鎌倉幕府丶室町幕府丶江戶幕府等3個“朝代”。直到1868年10月“明治維新”,明治天皇才從江戶幕府的手中奪回了日本國家的最高權力。
-
4 # 護法天瓶
為什麼日本古代沒有像中國一樣頻繁改朝換代
因為純儒家治國,而這個過程又沒有被外力所打斷。和中國古代的外儒內法是不一樣的。
你看日本古代國內,是不是就像是周朝一樣,大名各幹各的,天皇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大名之間打仗基本上都是武士階層之間的事情。如果想殺害農民,對不起,豐臣秀吉的侄兒子因為“殺生關白”的名號而被天下討伐而亡。所以日本古代是真正的儒家社會。看看是不是2000年。
中國以前說的是儒家,其實本質是外儒內法,一個王朝在剛開始的時候用儒術多,政治清明,百姓和諧,就容易出盛世。但是應當看到,古代太子太傅以上可以讀商君書,於是中期亂來,導致出現重大矛盾。當然,商君書下愚弱的國民也根本無法勝任大國競爭,於是被一些很原始的遊牧民族多次打敗。這就是純儒家治國和外儒內法治國的區別。
-
5 # 氣吞萬里如猴
日本“萬世一系”的天皇,和中國的衍聖公孔家一樣,只是充當精神領袖角色,而不掌握實際的行政權力,所以名義上始終沒有改朝換代。其實,日本的統治者一直在走馬燈式的不停更換!
-
6 # 搖椅小琦
一樣的,甚至比中國要頻繁得多,一百年左右就換,只是天皇不換,因為天皇沒實權,只研究虛的東西,鬼才想當天皇呢,日本歷史上從源氏、平氏到三大幕府,這不就是改朝換代嗎?也就是江戶幕府時間長一點
-
7 # Z一G一M
謝謝邀請。因為日本人是中國種。是秦始皇派的八佰童男,八佰童女,到日本尋長生不老藥的。領隊的在日本沒有尋到長生不老藥,就不敢回中國。就在此地住了下來。就是今天的日本。以前日本稱,大和,扶桑,東瀛,等等。
-
8 # 資料完善度低
日本天皇並沒中國皇帝那樣大的權力,而幕府將軍的權力卻比“天皇權力”大和得利更多。
所以,天皇位置反而沒人去爭奪。而是爭奪“幕府”,日本戰國時代,就是爭奪“幕府”的時代。和中國一樣,軍閥之間打來打去,直到”豐臣秀吉”日本才真正統一。而此時正是明朝中晚期。
這就為日本天皇傳千代創造了條件。雖然日本沒有像中國一樣頻繁改朝換代的治亂迴圈,但並不等於日本就沒內亂,只是“天皇”一直保留而已,沒人想取代其位置。
明志維新後,日本也實行“君主立憲制”,即“虛君實像”。天皇仍然沒有權力,只是國家像徵。而權力在國家議會,國家議會授權日本首像管理國家丶國防丶外交等國事。首像為任期制,由民選產生。
所以,爭奪首像位置是各政黨政治活動的主要工作,沒人會去爭”天皇”。
回覆列表
【從神武天皇到令和時代】
先不說日本早期十幾個天皇。就有據可查的歷史來講,日本天皇制度也可算世界史上的一朵奇葩,綿延一千餘年。而日本沒有頻繁換代,我個人認為,一方面在天皇制度本身,一方面在大名自己,而根本原因是由於日本的地理因素。
而古代中國並沒有虛君的概念,君王是擁有實際權力的。中央與地方有著本質衝突,而中國擁有三大平原,有著足夠的資源支援地方挑戰中央。
天皇制度“萬世長存”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不得不說歷史確實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