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網際網路的放大鏡
-
2 # 利涉大川灬
在混動,電動方面。比亞迪毫無疑問已經超越了奧迪,不管是動力電池還是 igbt的晶片.永磁電機的製造。目前奧迪的混動和電動車都還處於概念車階段,無法批次生產。比亞迪的混動都已經第三代了,奧迪的還沒出生。08年比亞迪就在搞混動,在混動電動方面毫無疑問比亞迪已經超了奧迪10年了。但個人覺得在傳統動力方面感覺是無法超越。不過也無所謂吧。傳統內燃機無論如何都會被歷史淘汰掉。只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另外的 車技系統和網際網路的應用比亞迪也是走在奧迪前面的,特別是比亞迪的APP雲服務。真的很棒。這完全是一個里程碑的創新。車在另外一個城市,離你千里遠你都可以用手機操作它,來檢視它的資訊狀態。前段時間同事借我的車,我都沒有把鑰匙給他,因為有這個雲服務。車的啟動和關閉都是我在幾百公里外用手機控制的,同事很粗心但是有了這個就不用擔心他忘記鎖車了,自己在手機裡面鎖車,這些應用型的創新 毫無疑問的 比亞迪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面。我也相信不久是將來 豪車陣營的BBA們也會相繼的推出這些功能。
其實在汽車領域裡來說中國產燃油汽車已經基本是翻盤無望,這麼多年以來其實中國產汽車在三大件方面進步幅度微乎其微,幾乎是沒有什麼比較大的突破。
目前中國產汽車也是在積極使用,來自國外的包括變速箱,發動機同時利用逆向複製的技能來去學習,包括日系車的底盤技術。
燃油車的技術投資包括研發時間都太長,中國產很多廠商一是沒有這個耐心,而是沒有這個資金實力,而有研發的錢很多廠商認為,還不如選擇與外資企業合作生產汽車。
目前來看的話,無論是比亞迪還是中國產,其他包括吉利奇瑞在燃油汽車上的突破已經很難達到合資汽車的高度。
對於中國產汽車來說,另一個機遇在於,新能源汽車目前來說的話,電動機的技術是比較成熟,而且應用比較廣泛,並且透明,不像發動機,對技術要求那麼高。
除此之外,國內廠商在電動汽車的步伐其實並不算太晚,尤其像比亞迪這樣的廠商,反而是在電池領域裡有自己的技術積累,包括技術特色。
縱觀特斯拉的成功之路我們發現,無非就是做好電控系統同時在成本上要用更好的電池,其實就能夠達到比較好的續航狀況。而特斯拉的整體做工包括用料,也算不上是上乘,就是因為其非常強悍的續航能力加上網際網路的人機互動,讓很多使用者趨之若鶩。
比亞迪目前在電動汽車做的還是相當不錯的,早在幾年前,比亞迪的電動汽車就已經出口到香港,當坐計程車來使用,當時佔有率還是相當大的,幾乎接近一半的計程車,雖然說因為續航方面的問題,香港已經在幾年之後淘汰的這批電動車,從側面來看,比亞迪在電動汽車裡的積累確實是可圈可點的。
而比亞迪目前的續航問題還是與其定位有關,也就是說國內電動汽車的價格不超過20萬左右,確實是很難在成本上提升一些,我們知道特斯拉賣到這麼貴,所以能夠採用來自松下的電池,假如國內的廠商也使用松下的電池的話,那其實續航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同時價格也會大幅度增長,這些成本資金都會加到消費者頭上,這才是目前最難解決的,也就是說比亞迪首先應該佔據一定的市場份額,然後逐步進行品牌升級!
雖然說國內汽車廠商在電動汽車領域裡的阻礙會比較小,但面對豪車集團的電動技術積累,其實還是要萬分小心,我們知道這麼多年以來,包括日系以及德系車系,在電動汽車領域裡,其實從來不缺乏研究和探索,只是因為目前燃油車的市場還是比較定的也就導致了,可能傳統廠商沒有那麼迫切的想要推進新能源汽車。
所以還是那句話,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汽車工業領域的,憑的是自己的技術積累,憑的是研發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