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三國中有“既生瑜何生亮”的典故。但是,眾所周知,諸葛亮和司馬懿是死對頭,雖然惺惺相惜,但因為立場不同。那你知道諸葛亮和司馬懿誰更厲害一些嗎?

回覆列表
  • 1 # 安好一會

    司馬懿笑到了最後,而諸葛亮死的太早!

    笑的歡,不如笑的長!

  • 2 # 四夕鳥666

    顯然是諸葛亮,諸葛亮拿了一手爛牌,完全靠個人能力,打的賊好。如同一個牛逼的劍客,不比劍的優劣,只比劍術高低。

  • 3 # 聘江山作禮

    諸葛亮勝過司馬懿,諸葛亮一生為蜀漢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彰顯了為人臣子的忠君愛國,體恤民生。北定中原是諸葛亮的遠大抱負,縱觀諸葛亮的一生,無不是都是為蜀漢鞏固江山,開疆拓土,為蜀漢立下了汗馬功勞,坐鎮北伐雖然沒有能夠一統中原,但是無疑做到了一點,那就是使蜀漢的政權更加的穩固。讓蜀漢挺過了風雨飄搖的二十多年,沒能完成先帝一統中原遺願,但是這不能否定諸葛亮的對蜀漢所立下的功勞。反觀司馬懿雖然與諸葛亮旗鼓相當,但是司馬懿始終為魏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雖然幫助曹操打了許多勝仗,但是卻懷著二心,就單憑忠心這點我認為司馬懿遠遠比不上諸葛亮!

  • 4 # 一懶諸衫小

    諸葛亮是小公司的CEO,他什麼都要操心,更象創業團隊的核心成員,權大責任大,心大任務重,所以積勞成疾。

    司馬懿是大公司高管,平臺賦能開展業務相對容易點,後來分到股權後迅速把客戶端資源壟斷把持,最終鳩佔鵲巢,借殼上市。

    平臺不同,論個人能力諸葛亮牛一一些,論個人成績當然是司馬懿更亮眼。

  • 5 # 最愛周慧敏

    拋開《三國演義》虛構影響,諸葛孔明對比司馬仲達。一個蜀漢丞相,一個晉高祖。成就方面司馬懿自然更牛了。

    1,作為晉王朝的祖先,對於局勢定奪,看人的準確來說,比諸葛亮要強,諸葛亮後期看錯馬謖,看錯孟達。

    2,司馬仲達知道隱忍,避其鋒芒,而求全自身。諸葛亮卻獨立獨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4,司馬仲達瞭解用兵之道,諸葛亮卻不懂出奇兵,不瞭解司馬仲達的弱點,可謂做不到知己知彼的時候,急功近利,頻繁攻打。更不知道,用兵之道,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的道理。故敗之。

    5,至於忠心耿耿,我認為是諸葛亮勝過司馬仲達的唯一。

  • 6 # 左冷禪

    我們從文治和武功兩方面對比,諸葛亮勝!

    1.諸葛亮治蜀早已經是千古美談。”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諸葛亮提出“攻心”和“審勢”兩個很有啟發性的問題,給人以警示,令人深省,直至現在都非常有借鑑意義。

    權力並未讓他私慾膨脹,”鞠躬盡瘁,死而後己“,可貴的是他始終恪守為臣之道。”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明知不可而為之,諸葛亮一生都在踐行自己最初的抱負和追求,可以說諸葛亮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楷模。

    2.司馬懿並未完全掌控魏國軍政大權,一來舞臺和發揮空間有限,二來此人工於心計,私慾過盛,相比於諸葛亮,司馬懿對魏國的貢獻要小得多,自然他所展示的才能,取得的功績無法與諸葛亮相提並論。

  • 7 # 紅色馬路

    司馬懿更勝一籌,司馬懿是三國中笑到最後的(智者)和勝利者,三國這部歷史其實講的就是一個(謀)字,其實可以叫它(三國謀)了完全是智慧與智慧的較量。裡面的高智謀者數不勝數,其中最著名的要數,臥龍鳳雛,鬼才冢虎,臥龍和冢虎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人公了。他們倆在三國中面對面較量多次,表面上諸葛亮更佔上風一些,可耐何司馬懿命比他長,所以笑到了最後。其中也少不不武將們的精彩結鬥,比如呂布的勇猛,劉備的五虎上將,曹操的五子良將和東吳的呂蒙等等!這些大將在歷害卻都是那些(謀略)者們的棋子。

  • 8 # 信寶6

    孔明有雄才大略和軍事家的冒險精神,仲達一直謹小慎微從不冒險。一如空城計,如信兒言,仲達揮師殺入則孔明為囊中物嘍。兩個對手廝殺半生,仲達終魄力略輸一籌,所以有死諸葛嚇退活仲達一例。

  • 9 # 喜歡歷史的學生

    當然是司馬懿,當然,這兩個人最終的目的不同,有時候也不可以隨便這麼比較,從軍事謀略上講,司馬懿更勝諸葛亮,所以諸葛亮六出祁山無功而返,其實是能力的不足的體現,從治國治軍上來講,諸葛亮要勝於司馬懿,諸葛亮的執政才能越來越受到現代人的認可,他既是能臣的代表,又是忠臣的表率,從這點講,司馬懿難以望其項背,最後,從兩個人的目的來講,諸葛亮是一心為漢,而司馬懿則不是,至少,在後期不是,所以,司馬家族後來篡魏,總的來說,司馬懿畢竟最後實現了自己的目標或者抱負,這點要蓋過諸葛亮。

  • 10 # 使用者6647178066267

    諸葛孔明非忠臣,

    兄弟三人佈局成,

    奈何皇權歸司馬,

    累死也無天子命。

    因此,司馬懿技高一籌,諸葛亮聰明帶三分豬像。

  • 11 # 有風有雨有暖陽

    應該是諸葛亮更勝一籌。

    諸葛亮與司馬懿的交鋒主要是在北伐的過程中。當時司馬懿在魏國一直不受重視,無用武之地,直到諸葛亮第四次北伐,魏國大司馬病故,迫於戰事的曹睿才不得不啟用司馬懿。諸葛亮和司馬懿完全沒有對戰經驗,可以說是毫不熟悉。但是諸葛亮出名很早。司馬懿多多少少會有所瞭解。

    而司馬懿,晉宣王是也。

  • 12 # 暗能量者

    兩人單純說能力,不考慮環境,歷史現實因素的話,水平基本差不多,都是大神級別的,也就是說算總分基本相當,只是各自的強項科目不同而已。

    但如果加入了環境,歷史,還有年齡差異,身體健康狀況等各種因素的話,就會很明顯的影響命運不同的走向和成就的不同。

  • 13 # 戴口罩的雨樓

    明確告訴你諸葛亮不行

    第一:三國演義作者其實是劉備粉(書中過分誇大劉備而貶低了其他人,尤其是曹操)

    第二:三國演義不是正規歷史而是古代小說(裡面有很多作者的主觀因素,而作者是古代人最講忠君愛國,凡是不效忠漢獻帝的都是逆賊)

    第三:想了解更真實的三國推薦你去看三國志

    第四:正規歷史上根本就沒有空城計,或者說有,但不是諸葛亮而是曹操無意中用到的(出自易中天品三國)

  • 14 # 華夏星星小草

    各有千秋/歷史人物是塑造出來的/看您站在誰的角度去看歷史人物`也能說明您自己的判斷能力/這叫客觀角度分析歷史人物的智慧水準/

  • 15 # 遙山清風明月

    先說一小段故事。司馬懿因上方谷兵敗,據守不出,諸葛亮急於決戰,就派使者送一身女人服飾給他,並且寫信說,要是男人,你就出來一決雌雄,要不是男人,你就穿上這身衣服。司馬懿不但不惱,反而笑嘻嘻地穿上女人衣服,他問使者,諸葛丞相近況如何?使者說,丞相罰二十以上必須親自過問,每天吃的很少。司馬懿對左右說:事煩食少,豈能久呼?

    從這一小段廣為人知的故事中,透露出下列幾條資訊。

    第一,諸葛亮不瞭解、或者說太小看司馬懿了,這個在宦海沉浮半生,久經沙場的梟雄,豈是你一件女人衣服能激怒的?

    第二,諸葛亮缺少一個戰略家的雄才大略,罰二十以上,你就親自過問,你是幾十萬大軍統帥,還是一個管家?

    第三,由此一事,曝露了蜀軍焦躁心裡;

    第四,顯示了司馬懿冷靜、沉穩的大將風度;

    第五,司馬懿對諸葛亮洞若觀火。

    從這小小的細節,誰高誰低,已經展示無餘了。

    諸葛亮五次北伐,其中第一次和第五次和司馬懿正面交鋒,第一次,司馬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勢,擒孟達、佔街亭,使諸葛無功而返,第五次,熬死了諸葛亮,長使英雄淚沾襟。

    司馬懿最大的特點,是蓄勢而發,時機不成熟時,他等,甚至忍,一旦時機到來,他則以迅電不及暝目之速控制局面,打敗對手,對外,比如智擒孟達,對內,比如高平陵之變。

    而諸葛亮,往往明知不能為而為之,根據當時蜀國實力,根本無法和曹魏抗衡,而他偏偏五次北伐,結果折兵損將,弄得民不聊生,甚至有窮兵黷武之嫌。

    再比如用人和對待兒子,諸葛亮用人總是全責備,挑來揀去,找到了一個二、三流的姜維,對待兒子,他只是讓他讀死書,結果文不能安幫,武不能定國。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隨父南征北戰,個個都有雄才大略,司馬懿發現了鄧艾,司馬師發現鍾會,這都是滅蜀的剋星。

    當然,我們並不否認,諸葛亮是三國時朝一流的軍事家、政治家、發明家,他的忠心、他的廉潔、他的智慧,都令人敬仰。

  • 16 # 虎頭山文化小妖

    在三國當中有“既生瑜何生亮”這麼一句典故,然而真正跟諸葛亮打對手戲的卻是魏國司馬懿,雙方既是死對頭,相互之間也惺惺相惜,哪麼兩人之間,誰更勝一籌呢?

    在我個人看來實力更強的應該是司馬懿,而非諸葛亮。

    為什麼有這種想法?

    其實我們分析一下雙方的身份、地位與處境,就會發現司馬懿的難度更高。

    首先從地位上來講,諸葛亮雖然一直被大家稱這為忠心耿耿,但是不得不說諸葛亮也是一個權臣,整個蜀國的所有權勢幾乎都在諸葛亮的掌控之下。

    雖然諸葛亮得到了劉備的臨終託孤,但是輔政大臣並非他一個人,可是之後整個蜀國的形式,我們也看到了,幾乎就是諸葛亮一家獨大。

    哪怕阿斗都不敢跟諸葛亮對著幹,朝中更是沒有任何人不服諸葛亮,說白了此時的諸葛亮從某種方面跟曹操有什麼區別,只是諸葛亮更會裝而已。

    而司馬懿就比較悲慘了,上面有不信任自己的天子,下面還有不服自己的將士,這一次被推到前臺,也屬於趕鴨子上架,曹真與曹休從來就沒有看得起司馬懿。

    可以說諸葛亮的北伐,他想怎麼玩就怎麼玩,而司馬懿卻不一樣,他不能衝動,更不能失敗,同時也不能讓自己勝得太輕鬆。

    從難度上來講,諸葛亮就是個新手局,打勝了自己開心,打輸了轉頭就跑,反正自己只是試探一下而已。

    然後事情就簡單多了,諸葛亮居然還敢讓自己的弟子馬謖在這麼重要的戰場上練手,只能說諸葛亮的心態已經開始飄了,完全放飛了自我。

    也正是這種放飛自我的打仗方式,直接讓諸葛亮前期連奪三郡,聽起來戰果不錯,實際上這些地盤都是一些飛地,不論是交通還是管理都很不方便。

    打下來的地盤,除了遷走本地的百姓,其它的就沒有什麼任何的用處了,畢竟這些地盤還在魏國統治範圍,只要人家想打,隨時都可以打回來。

    說白了這次的進攻,諸葛亮就沒想過要步步為營,只是搶佔一個先機而已,為得就是擴大戰果,讓東吳看到機會,只要大家一起出兵,肯定能讓魏國討不了好。

    反觀司馬懿就不一樣了,從自己領軍出戰,就是被迫的。

    魏明帝不相信他,但是卻又不得不重用他,說白了就是在平衡魏國的內部勢力,讓曹休與曹真不能太過猖狂。

    可以說司馬懿從頭到尾就是一個打醬油的存在,但是卻又因為自己的地位較低,隨時都有可能被當成炮灰。

    所以司馬懿的這次戰鬥,用了十二分的精神,因為一不小心,不是被敵人打敗,就是被自己人給坑了,要不就是被魏明帝陰一把。

    可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司馬懿依然還可以將諸葛亮打退,從能力上來看,司馬懿要更勝一籌。

    畢竟雙方的平臺不一樣,諸葛亮六神裝,滿等級對戰司馬懿這個新手,沒能隨手將司馬懿給廢掉,就已經說明司馬懿的能力很強了,現在居然還可以反敗為勝。

    當然了更多的原因是對方退兵了,但是不管怎麼說經驗值到手了,功勞也到手了,這才是硬道理。

    可以說這才是司馬懿真正崛起的機會,在敵人與自己的相互算計下,以自己的能力活到了最後,併成功的爬到了魏國的高層,要說司馬懿的能力弱,你敢信?

    只是司馬懿的計智以厚黑為主,跟諸葛亮這種堂堂正正的打法,完全背道而馳,或者說更被人不恥吧,所以大家才會更加偏向於諸葛亮,其實單從能力上來看,司馬懿才是真正的高手,只是他太能忍了,忍到了所有人都以為他不行。

  • 17 # 楊大師

    諸葛亮與司馬懿,無疑各有千秋、互有短長。三國吳人張儼認為他們正值風雲際會之機,或者在蜀漢建功立業,或者在中原名垂史冊,實乃“一國之宗臣,霸王之賢佐” 。對這兩位人傑,很難簡單判定高下,關鍵是用怎樣的座標來審視,又基於多長的時間跨度來衡量?

    諸葛亮與司馬懿可謂“死對頭”,《三國演義》將之描繪得淋漓盡致。諸葛亮在第九十四回曾說:“吾豈懼曹叡耶?所患者惟司馬懿一人而已。”可羅貫中筆下的司馬懿,充當了諸葛亮的陪襯,不僅屢敗屢戰,且一再感嘆“吾智不如孔明也”。但歷史上的他們,究竟誰更勝一籌呢?在此特作一番比較。

    一、戰略思維方面

    諸葛亮最為經典的戰略規劃,是人盡皆知的《隆中對》。時值建安十二年(207),劉備三顧茅廬問計,諸葛亮胸有成竹,認為曹操“不可與爭鋒”,孫權“可以為援而不可圖”,荊州劉表、益州劉璋平庸軟弱,可伺機奪取,繼而憑藉天然險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即可爭霸天下。一席話令劉備茅塞頓開,而歷史的腳步也基本遵循了這一預判。《三國演義》稱“孔明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真萬古之人不及也”。小說的渲染雖當不得真,諸葛亮是超一流的戰略思想家卻毫無疑問。

    但作為對手的司馬懿,也是十分厲害的角色。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征討張魯。司馬懿指出:劉備用詭計取得成都,蜀人尚未依附,卻與孫權爭奪江陵,這正是破蜀的良機。他預料在漢中駐軍揚威,益州就會震動,再進兵逼迫,勢必令敵方土崩瓦解。可嘆曹操不願得隴望蜀,沒有采納此計。事實證明司馬懿的遠見,也將遺憾留給了曹操。建安二十四年(219),關羽水淹七軍,聲勢“威震華夏”,曹操感到威脅而曾打算遷都。司馬懿認為,這是向對手示弱,使淮河、漢水一帶人心不穩,並認定劉備、孫權外親內疏,前者得意非後者所願,建議讓東吳予以牽制,樊城之圍自可解除。曹操依計派人聯絡,孫權果然從後方襲取,使關羽失地喪命。延康元年(220),孫權率軍西向,朝臣認為樊城、襄陽缺糧,不能抵禦吳軍。司馬懿料定對方剛打敗關羽,正想與曹魏結好,不會發起進攻。曹丕卻未聽其言,仍然令曹仁放火毀城。後來孫權確實沒有入侵,讓曹丕悔之晚矣。

    司馬懿的上述獻策,影響力難與《隆中對》相提並論,那麼可否判定諸葛亮更具遠見?這就需要分析《隆中對》的難度係數。甘寧歸降孫權之初,即已提出先取荊州、再攻巴蜀的建議。周瑜不僅在赤壁之戰後北上奪得南郡,還進一步規劃了“得蜀而並張魯”“據襄陽以蹙操”的戰略步驟。荊州、益州是天下所剩無幾的未被曹操所據的地盤,又均在庸主手中。瞄準兩地以圖進取,無論對劉備還是孫權,都是基於時勢、地緣考慮的大概率選項。當然,諸葛亮的分析更加高屋建瓴、系統透徹。如果說甘寧更多是出於樸素的職業嗅覺,諸葛亮則進行了全方位的理性思考,戰略的深度和廣度非前者能比。但誇讚為“萬古之人不及”,卻有過譽之嫌。

    尤其值得探討的是,自蜀漢建興六年(228)至十二年(234),諸葛亮不顧蜀、魏實力懸殊,以一州之地五次北伐,屢屢無功而返,自己最終也病逝五丈原。北伐往好處說,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若不留情面,可謂逆勢征戰。長期以來,曹魏奉行西守東攻戰略,即將戰爭的重心置於孫吳。曹丕在魏黃初三年(222)、黃初五年(224)、黃初六年(225)三次伐吳,卻未曾主動與蜀國交兵。司馬懿在回答曹叡關於征討吳蜀、以哪國為先的題問時,脫口而出是伐吳。綜合比較國力,最弱的蜀漢本應韜光養晦,憑依崇山之固先文後武,並藉助政權間的三角關係以小博大——東吳恰恰賺了蜀、魏相爭的便宜,成為三國之中最長命的。從國家戰略考量,這不失為明智之舉。但為報先主之恩,或許更由於恢復漢室的使命感,諸葛亮卻體現了他的“頑固”。

    諸葛亮的北伐戰爭,對蜀國是冒險的資源透支。他曾稱孫權智謀與能力不及,所以只能據長江自保,並非力量有餘而不取實利。但問題是,蜀漢是否有餘力?事實上,由於連年徵兵,益州諸郡人力已嚴重不足。諸葛亮每次投入一線的兵力僅數萬,故難以像魏、吳那般能幾路並進。不僅如此,蜀軍補給也大成問題。孫子曾說:大凡興兵作戰,必須有輕車千輛、重車千部,全副武裝的士兵十萬,並能向千里之外運送糧食,由此帶來的軍務開支每天要消耗千金,這般準備之後,十萬大軍才可走上戰場。可以說,諸葛亮多次因糧草不繼退兵,根本的癥結不在運輸,而是國力難以承受戰爭的巨大耗費。從一定程度上講,蜀漢北伐既缺“天時”,又無“地利”,也沒有足夠的“人和”保證。

    當然,諸葛亮北伐自有其內在邏輯。由於漢末混戰主要在北方,中原人口銳減,而益州、荊州、揚州地處邊緣,戰事的激烈程度有限,且吸納了不少南遷流民。據《文獻通考》的相關資料,曹魏雖據九州,戶數卻不及吳、蜀的合計量,在以人口為核心要素的冷兵器時代,意味著南北抗衡有著相應的實力基礎。但就蜀漢而言,人口大致佔魏國的五分之一,略少於東吳的一半,顯然存在較大的差距。但更嚴重的問題是,這一差距將是歷史的最低點!因為曹魏有著廣闊的疆域,有佔壓倒性優勢的人口基數,修養生息的潛力豈一州之地所能比擬?!假如相安幾十年,實力的天平勢必更加偏向曹魏,蜀漢將坐以待斃。另一方面,時間也不等諸葛亮。蜀軍的中堅是劉備長年苦心經營的四方精銳,“非一州之所有”,他們正陸陸續續老去。諸葛亮深知自己一旦去世,國家將更缺乏進攻中原、對抗曹魏的人才。此外,曹魏當時受遼東公孫淵、北方軻比能等牽制,吸引了幽、並、青州大量的兵力,對蜀漢北伐也相對有利。因此,諸葛亮是在搶抓難以再現的時間視窗,可惜天不遂願,他終究沒有找到突破的機會。

    相比之下,司馬懿卻能更好地把握主動。作為一名戰略家,他不僅遠見卓識,而且展示了實施層面的精妙。與諸葛亮對陣,司馬懿總以守為攻、以逸待勞。按魏國的兵力,並非不可來一次對決,但他不圖一時之快。司馬懿料定糧草供給是蜀軍的軟肋,堅壁拒守正是高明的耗敵之舉。看似消極的防守,由於立足不敗,從而以時間換空間,恰恰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巧妙應對。同時,司馬懿在魏國面臨的局勢也極其微妙。他與蜀漢交戰,既不能慘敗,又不可大贏,以免功高震主,引得魏主忌憚、同僚嫉妒。司馬懿必須拿捏好分寸,他做到了,甚至甘願承受“畏蜀如虎”的恥笑,這體現了戰略上的爐火純青。反觀諸葛亮,雖殫精竭慮卻一無所獲,在方略上不能不說存在著一些盲點。

    諸葛亮無疑提出了三國史上最牛氣的戰略規劃——《隆中對》,而司馬懿則是戰略思想與戰略實踐的完美結合者。魏景初二年(238)正月,魏明帝命司馬懿赴遼東討伐公孫淵,當問到敵方可能採取的對策,他認為棄城逃走是上策,憑藉遼水抵抗為中策,坐守襄平屬下策,那將被俘虜,並斷定公孫淵不會取上策。關於戰事的延續時間,司馬懿明確答道:“往百日,還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為休息,一年足矣。”此後的戰局演進,無不出其所料。由於準備充分,司馬懿打了漂亮的一仗,徹底剷除了積數十年之久的遼東割據勢力。以思維的全域性性、周密性衡量,三國也許無人居諸葛亮之上。但以謀事、成事的實效考量,司馬懿的戰略觀應勝過對手。

    二、用兵智術方面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有數不盡的錦囊妙計,有草船借箭、八卦陣等半人半仙的故事,更以空城計智退司馬懿十五萬大軍。遺憾的是,這些純屬虛構或張冠李戴。陳壽認為諸葛亮不擅長臨機應變,但後人對此也存異議。唐肅宗時期建武廟,諸葛亮便與田穰苴、孫武、吳起、樂毅、白起、韓信、張良、李靖、李勣並稱“十哲”。而依據史料,他與司馬懿以誰更加多謀呢?

    不容迴避,諸葛亮並無前線統兵的太多輝煌戰績,尤其在劉備時代,他主要承擔後勤主管事務。比如,赤壁之戰後,劉備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讓他督領零陵、桂陽、長沙三郡,徵收調運賦稅,以充實軍用物資;劉備平定成都後,以諸葛亮為軍師將軍,讓他鎮守成都,使前方有充足的軍糧供應和兵力補充。直至劉備去世,諸葛亮才真正成為蜀軍主帥。蜀漢建興三年(225)春,他率軍南征,深入不毛之地討伐雍闓、孟獲,秋季即予平定。此番征戰有七擒孟獲之說,但戰事的對抗強度不高,難以衡量用兵能力。只有北伐,才充分考驗諸葛亮的軍事韜略,而與之抗衡的主角正是司馬懿。

    諸葛亮與司馬懿曾經三番對陣。第一次是蜀漢建興八年(230)秋,曹魏兵分三路攻蜀,其中司馬懿由西城進發,諸葛亮於城固駐軍。時降大雨三十餘日,司馬懿隨後班師。第二次是蜀漢建興九年(231),諸葛亮出祁山,司馬懿都督關中駐將拒敵。史書對此戰的記載迥異:據《漢晉春秋》所載,司馬懿有意尾隨蜀軍,卻又在山上紮營,不肯交戰,此後派張郃攻擊祁山之南蜀軍,還自據中路與諸葛亮對峙。後者命魏延、高翔、吳班迎戰,魏軍大敗,蜀軍俘敵三千人。而據《晉書·宣帝記》所載,司馬懿列陣以待,兩軍剛交戰,諸葛亮即退至祁山,屯兵滷城,佔據南北二山,並隔斷河水形成重圍。司馬懿隨後攻破敵圍,諸葛亮夜間逃走,魏軍俘獲斬首合計萬人。兩則史料難辨真假,但蜀漢終因糧盡退軍卻無疑問。第三次是蜀漢建興十二年(234),諸葛亮由斜谷出兵,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懿對壘。前者一再下戰書,還致巾幗婦人之飾激將,後者隱忍不出。如此相持百餘日,諸葛亮病故於軍中。

    綜合兩人的交戰史,總體上打了平手,但司馬懿是最終贏家,這並非出於偶然。其實,蜀軍兵力在區域性並不處劣勢。諸葛亮曾說:己方在祁山、箕谷時人馬都多於曹軍,卻反而被打敗,問題不在於兵少,而在於將領。對老對手諸葛亮,司馬懿作過“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的點評,認為對方雖率十萬大軍,卻已墜入自己謀劃的圈套,擊敗蜀軍是肯定的。當蜀漢遣使求戰時,司馬懿撇開軍事,反詢問諸葛亮的起居飲食情況。當獲悉他飯量明顯偏少,二十軍棍以上的處罰都需親自閱批,便料定諸葛亮將死。在知己知彼方面,司馬懿略勝一籌。

    諸葛亮用兵偏向穩健。從漢中北入關中,有褒斜、儻駱、子午三條穀道由西向東跨越秦嶺。其中,子午道最為險遠,但谷口在長安之南。魏延曾主動請纓,希望帶兵從褒中出發,經子午道向北,認為不超過十日可到長安。諸葛亮以此招太過冒險,便未予採納——筆者總體傾向於諸葛亮的選擇,但不可否認,風險與收益往往相對稱。三國史的不少戰例,如曹操遠征烏丸、鄧艾偷渡陰平,都是因適當冒險而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魏延常說諸葛亮膽怯,這從司馬懿的一次談論中也能得到呼應——當年兩軍在渭水對壘,司馬懿指出,諸葛亮若是勇者,應從武功依山東進;若西上五丈原,則魏軍無憂。明代王志堅評論諸葛亮用兵的弊病在於“不能出奇”。假使蜀漢國力佔優,中規中矩、步步為營也許不失為上策,畢竟耗得起時間,也鉚得住勁。可蜀漢本就弱勢,再不“出奇”更難“致勝”。

    諸葛亮與司馬懿還有一次重要角逐,發生在孟達叛魏投蜀之際。當是時,諸葛亮怕孟達反覆無常,便有意洩露資訊,促使他速叛。司馬懿知悉後,一邊寫信麻痺孟達,一邊日夜兼程行軍。孟達估計司馬懿的路程,且還要上表天子,以為帶兵前來至少需一個月時間。哪知對方先斬後奏,僅八日就兵臨城下。孟達隨即被殺,而諸葛亮雖曾寫信告誡防範,卻沒有配合有效措施,不能不說輸給了司馬懿一招。

    但司馬懿對諸葛亮也不無忌憚,這從《漢晉春秋》“死諸葛走生仲達”的典故中可見一斑。諸葛亮有卓越的統兵能力,這首先得益於革新軍制。與曹魏的都督制、孫吳的部曲制不同,諸葛亮在全國編戶齊民、統一徵兵,由此打造了隸屬於國家的一元化軍隊,故動員的效率高於對手。在排兵佈陣方面,諸葛亮更是獨具匠心。由於治軍得法,蜀漢即使撤退也從容不亂,並屢次反殲追兵,曹魏名將張郃、王雙都因此斃命。諸葛亮去世後,司馬懿在巡視留下的蜀營時盛讚對方“天下奇才也”。但這一聲讚歎,終究是笑到最後的贏家給予偉大對手的評價,從一個側面也印證了諸葛亮“治戎為長,奇謀為短”——雖然將行軍紮營等做到了極致,卻不足以贏得輝煌的戰果。

    作為一名軍事統帥,諸葛亮缺少能進入教科書的經典戰例,卻有失街亭的慘敗,還有率數萬精兵攻不下千餘人守衛的陳倉之恥;而司馬懿除了與蜀軍交戰,以及先後擊退諸葛瑾、朱然、諸葛恪等吳將外,更寫下了平定遼東的華章。魏景初二年(238),公孫淵依遼水圍塹二十餘里阻擊魏軍,司馬懿佯攻南線,暗中卻以主力渡過遼水,逼近敵方襄平本營,繼而三戰皆捷、乘勝合圍。漢水此時因連降大雨暴漲,魏將紛紛打算遷營,司馬懿使出霹靂手段,下令敢言遷營者斬。公孫淵乘雨打柴牧馬,他又制止魏將出擊。有人問先前疾速擒殺孟達,今番為何行動緩慢?司馬懿表示,孟達兵少而糧食能支援一年,己方人馬是孟達的四倍,糧食卻不足一月,以一月糧對付一年糧,怎能不速戰速決?四打一,即使一半人傷亡,仍然可行。而今敵眾我寡、敵飢我飽,又遇大雨,想速戰也不可能。他自稱不擔心敵人進攻,卻怕他們逃脫,鑑於包圍圈尚未合攏,假如去搶掠牛馬,將逼敵逃亡。 “兵者詭道,善因事變。”司馬懿判斷對方“憑眾恃雨”,雖然飢困仍不肯就擒,故應穩住對方,不能謀小利而嚇跑敵人。

    可見,善於機變是司馬懿所長。史載他“每與大謀,輒有奇策”,連孫權都評論“司馬公善用兵,變化若神,所向無敵”。反觀諸葛亮,過於小心,太求萬全,便容易使用兵走向平庸。而對計謀之高下,諸葛亮其實頗為自知。他曾稱劉巴在運籌帷幄方面遠勝過自己,這雖然有謙虛的成分,但至少也可作為側證。相對而言,諸葛亮在用兵智術上要稍遜一籌。

    三、內政外交方面

    劉備稱帝的蜀漢章武元年(221),諸葛亮即以丞相之職錄尚書事。當然,真正開設獨立的丞相府署,則要等到劉禪登基的蜀漢建興元年(223)。這一年,諸葛亮獲封武鄉侯,還兼任益州牧,從此政事無論大小都由他決定。隨著劉備的去世,諸葛亮牢牢把握了蜀國內政外交的方向盤。

    對於諸葛亮的治政能力,時人給予高度評價。賈詡稱“諸葛亮善治國”,劉曄稱“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史載他安撫百姓,善用禮儀法規,精簡官職,能開誠佈公因時制宜。凡為國盡忠的,即使仇人,他也獎賞;對犯法懶政的,即使親信,也嚴厲懲治;對認罪悔改的,即使罪行深重也給予釋放;對巧言掩過的,即使罪責較輕也處以極刑。如果說北伐不算成功,諸葛亮治政可謂卓有成效。陳壽將他與管仲、蕭何相媲美,甚至連司馬懿的孫子晉武帝都曾感嘆:假如讓我得到此人的輔佐,怎麼會有今天這般勞累呀!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身為讀書人,諸葛亮終究懷有儒家的品格;但作為蜀漢丞相,他卻擅用法家的手段,因而是一個內儒外法的施政者。所以,其治蜀頗為鐵腕,曾因刑法嚴厲而引發不滿。據《蜀記》所載,法正以劉邦入咸陽“約法三章”事例,一度勸他“緩刑弛禁”。諸葛亮認為,秦朝昏庸無道、刑罰苛嚴,導致民怨鼎沸;而劉璋之治,只靠一些表面的文書、法令來維持,並養成相互奉承的惡習,導致德政不施、威嚴不足,如此則失之於寬,自然不能沿用漢初法度。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諸葛亮下了一劑以嚴濟寬的 “湯藥”。縱觀那些慣用申韓之術的歷史人物,大多都遭後世譴責、詆譭,但諸葛亮由於施政公道,卻得到蜀人普遍的敬畏與熱愛,雖行嚴刑峻法卻罕見怨言,可謂非同一般的高明。

    諸葛亮是富有理想的,但又極具理性。雖然頻繁北伐,他卻深知立國強基之根本,所以注重“務農殖穀,閉關息民”。多年來,他鼓勵從事農業,不侵擾耕種收穫,著力減輕賦稅,不耗盡百姓財物,以此富國安家。諸葛亮後來屯田漢中,實行“十二更下,在者八萬”的輪換制度,即讓十分之二的士兵換防休息,以兼顧兵農。特別是建興十二年(234)的北伐,更以屯田作為長久駐紮的根基,以致耕種的兵士與渭水岸邊的居民混雜相間,卻對百姓秋毫無犯。諸葛亮還重視興修水利,尤其對都江堰保護甚力,曾設定專職堰官,並遣壯丁一千二百人予以維護。為增加國家財力,諸葛亮還實行鹽鐵官營,設定司鹽校尉和司金中郎將,僅鹽業一項即獲得豐厚利潤。經過有效治理,蜀地出現“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的格局。

    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三國角力,不可缺外交智慧,而諸葛亮是當之無愧的大師。劉備敗走夏口之際,他及時建議向孫權求救,並隻身過江斡旋。更難的是面對孫權不卑不亢,單憑三寸之舌,既促成聯合抗曹,又避免本集團成為東吳的附庸——回顧劉備的歷史,總是一落敗即投靠新主。諸葛亮卻注重自身的獨立性,強調孫權需要與劉備同心協力,完全是一副諸侯之間平等合作的姿態。不僅如此,諸葛亮還單刀直入,一開始就給對方指出兩條道路:要麼抵抗,早日與曹操絕交;要麼投降,北面向曹操稱臣。正因認準孫權的英雄本性,諸葛亮用了帶挑釁性的激將法,繼而絲絲入扣分析雙方實力,讓孫權吃下了抗曹的定心丸。可以說,這場成功斡旋讓劉備可進可退,一改以往如喪家犬般的逃亡慘狀,為戰後分羹乃至未來蜀漢政權的創立打開了第一扇門。

    在處理與孫吳的關係上,諸葛亮的頭腦始終清醒。蜀漢建興元年(223),南中地區趁劉備去世而叛亂。“欲攘外者,必先安內”,但諸葛亮卻不急著平亂,他打的首張牌是與孫權重新結盟——這是壓倒一切的當務之急。諸葛亮由此修復了因夷陵之戰而走向對抗的雙邊關係,為以後南征、北伐創造了必備的外部環境。吳黃龍元年(229),孫權登基稱帝,蜀漢不少大臣要求與之斷絕盟約。假如從“天無二日,士無二王”的政治高度細究,這是必然要作出的外交反應。但諸葛亮看得更透,他認為孫權打算僭號篡逆已久,文武將相又團結和睦,不可能一朝平定;要是蜀、吳長期對抗,只會讓魏國從中得利,若與之友好,蜀漢北伐便沒有東顧之憂,曹魏黃河以南的部隊也難全部向西調動。正因如此,對孫權僭逆之罪便不宜細究,蜀國還專派使者前往祝賀。諸葛亮這一策略,是不被名號牽住鼻子的務實精神,展現了縱橫捭闔的靈活性。

    諸葛亮的非凡,更在於為蜀漢留下了可持續的制度遺產。在他去世後,繼任的蔣琬、費禕繼承諸葛亮訂立的制度規範,遵循而不改變,使得邊境無事,國家和諧統一。西漢開國之初,“蕭規曹隨”被傳為佳話,但這樣的歷史總難再現。即使如明朝張居正般的治世能臣,雖曾大權獨攬、力推新政;一旦病逝,便立馬被抄家問罪,人亡政息可謂常態。難得的是在蜀漢當年,諸葛亮卻能讓自己確立的內政外交方略在死後幾十年基本不變,這表明了原先制度的現實價值和生命力,也反映了諸葛亮生前的影響力並非僅僅源於政治權威。

    關於內政外交,司馬懿留下的史料不多。但在魏文帝時期,他多次奉命居守後方,內鎮百姓,外供軍資。曹丕曾用漢初蕭何、曹參作對比,表明司馬懿職責之重,嘆言能使他無西顧之憂就行了。由此可見,司馬懿具有突出的治政與管理能力。建安二十年(219),鎮守荊州的關羽北攻荊襄,司馬懿體現了敏銳的外交思維,建議曹操挑撥孫、劉之間的矛盾,以坐收漁利。不過,這些都屬零星記載,與諸葛亮的業績不可同日而語。

    四、才情技藝方面

    諸葛亮的民間形象,可謂上識天文、下知地理,左通詩書、右精陣法。尤其在羅貫中的筆下,如“用奇計孔明借箭”“七星壇諸葛祭風”“五丈原諸葛禳星”等,讓他簡直成了半個神仙。然而,諸多虛構的情節卻無損一個事實:歷史上的諸葛亮,毫無疑問是百年難得一見的通才型人物。

    自古文以載道,曹丕更在《典論》中視文章為“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在中國幾千年的古代文壇,諸葛亮應占一席之地。蜀漢建興五年(227)的《出師表》,總結了漢室興衰的歷史經驗,提出改革時弊、勵精圖治的建議,並表達了以身許國的滿腔忠忱,是議論、敘述、抒情渾然一體的千秋名篇。《後出師表》闡述了諸葛亮的軍事策略,其忠貞壯烈之氣甚至超過前表。“鞠躬盡瘁,盡而後已”的名句讓人感慨萬千,讀後肅然起敬。雖然有人視此表為偽作,但這已無需細究。諸葛亮晚年的《誡子書》,言簡意賅,不事雕琢,也是影響最為深遠的家訓之一。單憑這些奏章、言論,他就足以立身、傳世。

    諸葛亮的藝術造詣也不同尋常。他精通音律,“好為梁父吟”。“為”字可作兩解:一是治,即善於彈唱;二是作,即製作樂曲。唐代《藝文類聚》就將一首《步出齊城門》視為諸葛亮所作。不僅如此,他一定能焚香操琴、自彈自唱。據《中興書目》記載:“諸葛亮曾撰《琴經》一卷”。盛弘《荊州記》、習鑿齒《襄陽記》均稱襄陽有孔明故宅,諸葛亮常登臨一山,鼓琴以為樑甫吟,故取名樂山。諸葛亮據說還擅長書畫。南朝陶弘景《刀劍錄》、虞荔《古鼎錄》等均敘及其書風筆跡。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寫道:“諸葛武侯父子皆長於畫。”《宣和書譜》也有記載:諸葛亮“善畫,亦喜作草字,雖不以書稱,世得其遺蹟,必珍玩之”。

    除了文學、藝術,諸葛亮還善於創造發明,諸如連弩、木牛流馬、八陣圖等都出自其手。連弩又稱元戎,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是當時先進的射擊武器。木牛流馬,是諸葛亮為克服軍糧運輸困難的新型工具,“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這件神器雖已失傳,卻給後人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八陣圖則是一種兵力部署的作戰隊型,在民間被傳得神乎其神。甚至如孔明燈、孔明鎖等許多物件,也被記在諸葛亮名下。這些難免有後人附會的因素,但無論如何,諸葛亮都無愧為橫空出世的一位發明大家。

    相比這麼一位奇人,司馬懿的業餘生活一定顯得枯燥。當然,他年少即博學而多聞,潛心儒學研究,想必頗具文才。司馬懿征戰遼東前夕,在會見父老故舊時曾編了一首歌:“天地開闢,日月重光。遭遇際會,畢力遐方。將掃群穢,還過故鄉。肅清萬里,總齊八荒。告成歸老,待罪舞陽。”除此之外,司馬懿沒有留下什麼傳世之作,也沒有其他值得書寫的亮點。總之,兩人的文學才華、創造技藝不只差一個檔次。

    五、任人用權方面

    諸葛亮、司馬懿都是託孤之臣,但在蜀、魏的份量卻有較大差異。蜀漢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劉備託付後事,稱諸葛亮的才能十倍於曹丕,若自己的兒子可以輔佐,就輔佐他;如果他不成才,則可自行選取合適的人。同時託孤的還有尚書令李嚴,但他不久即被邊緣化。可以說,諸葛亮是蜀國的實際掌舵人,連劉禪也認為政務都歸諸葛亮,他只管祭祀一類的活兒。因此,諸葛亮面臨的政治格局相對簡單,可憑自己的意志充分行權,故更應對蜀漢的國祚負領導責任。

    一個國家的命運,從根本上取決於當政者能否知人善任。諸葛亮並不用人唯親,同母弟諸葛均終其一生,只做到長水校尉。作為親賢重才的蜀漢丞相,他被評價為“能盡時人之器用”。但平心而論,識人實非其特長。用馬謖守街亭,是最典型的例證。馬謖本是不錯的作戰參謀,可在初次北伐這樣的關鍵戰役,諸葛亮卻廢棄魏延等大將,讓缺乏經驗的新人當前鋒,無疑失之草率。劉備臨終前曾表示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諸葛亮聽後不以為然。而馬謖確實不是草包,七擒七縱孟獲就出自他的“攻心為上”策略。但是,由他統兵出戰街亭,則用其所短,諸葛亮為此也跌了十分慘痛的跟斗。

    在《出師表》中,諸葛亮向後主劉禪推薦了郭攸之、費禕、董允、向寵、陳震、張裔、蔣琬等文武大臣。郭攸之未在《三國志》入傳,即使有兩處零星記載,還被視作唯命是從,不值得與之成就大事。向寵在征討蠻夷時遇害,幾乎沒有留下業績。費禕被裴松之喻為“中才之相”,董允等人更算不上一流。諸葛亮後來提攜了蔣琬、姜維,使他們分別成為自己的政治、軍事接班人。兩人可稱幹才,卻不足以輔佐帝業,自然難以承繼諸葛亮的遺志。

    對一個自比管仲、樂毅的人,諸葛亮有著非凡的志向,只可嘆一生嘔心瀝血,卻換來“出師未捷身先死”的遺憾。究其原因,或許是國力相差懸殊,或許是遇到像司馬懿這樣的強敵,但另有一個重要因素,正如陳壽所分析的:過去蕭何舉薦韓信,管仲舉薦王子成父,都是估量自己的長處,覺得不能兼有文武之才的緣故。諸葛亮的治國才能可與管仲、蕭何等同,但蜀國卻沒有像王子成父、韓信那樣的名將,故使功業衰敗。然而,蜀國之所以缺乏一流名將,是否與用人的取向和機制有關呢?

    “明察則有短而必見,端方則有瑕而不容”。王夫之在《讀通鑑論》中稱諸葛亮“端嚴精密”,如此便易求全責備、以瑕掩瑜,從而棄用彭羕、廖立等有稜有角的雄才。另一方面,諸葛亮又事必躬親,連打二十軍棍以上的處罰都需親自閱批,那留給他人還有多少餘地?曾子曰:“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鑑於諸葛亮的超凡地位,莫說“師者”,即使是橫向層面的“友者”,當龐統、法正等去世後都罕有其人。在蜀國,彷彿“大樹底下不長草”,諸葛亮發掘的也大多是執行層、事務性人才,他們在主客觀上只能充當“徒者”。

    當然,益州偏於西陲,本來就少人才。但作為蜀漢最高行政長官和軍事統帥,諸葛亮長年征戰,卻任由魏延、楊儀在前方“有如水火”、互不賣賬,無疑潛伏著巨大風險。雖然由於惜才,難以忍心偏廢任一方,但對兩人因私怨而致蜀軍分裂的危機隱患,諸葛亮要麼沒有察覺,要麼已然察覺卻未有措施——無論哪種情形,對他來說都是極大的遺憾。反觀身在東吳的孫權,早就視楊儀、魏延“牧豎小人也”,料定諸葛亮去世後必生禍亂,認為蜀國諸位糊塗,不知對此防備。對比孫權未雨綢繆調處孫皎、甘寧二人的矛盾,親自樹立周泰在朱然、徐盛之間的權威,諸葛亮顯然存在差距。

    兩國相爭,非一人之智的比拚。司馬懿在識拔、呼叫人才上頗具功力。他從寒門提拔了鄧艾、王基、州泰、賈越等人,而滅蜀的首功當計在鄧艾名下,王基則在平定毋丘儉、文欽和諸葛誕之亂中大展英才。不僅如此,司馬懿還精心栽培二子,通過言傳身教,並在戰場歷練,司馬師、司馬昭皆成統帥之材。相形之下,蜀國在後諸葛亮時代明顯青黃不接。後人用“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發感嘆,其實汗顏的不該是廖化,而應是有權謀劃梯隊建設的統帥者。

    在此需指出,司馬懿所處的政治環境遠比諸葛亮複雜,甚至可以說險象環生。曹操早就察覺他有 “狼顧相”,“非人臣也” ,因而心存忌諱。幸虧魏文帝曹丕對其友善,還臨終指定他和曹真、陳群、曹休為輔政大臣。魏明帝去世後,他又與曹爽受詔輔佐少主。但與諸葛亮不同,司馬懿一直被曹姓輔臣防備。齊王曹芳即位後,他不久轉任沒有實權的太傅,漸漸地成為一具擺設。然而,司馬懿的權謀也因此施展得淋漓盡致。他知道“力不能爭”,故以退為進、先求避禍,於魏正始八年(247)五月開始裝病,以奄奄一息的慘狀,騙過了前來探風的李勝。同時,又在暗中周密佈置,直至魏嘉平元年(249)曹芳、曹爽出城祭掃,才等來政變的機會。經年累月裝病非常人能熬,可司馬懿是老手,早在年輕時就藉口風痺症臥床不起,以逃避曹操的徵辟。司馬懿的韜晦之術由此可見,而一旦瞅準時機,他立馬出擊扭轉了乾坤。

    就政治手腕和馭人手段來說,司馬懿無疑爐火純青。平定遼東後,他殺了十五歲以上的男子七千多人,但釋放了被公孫淵囚禁的公孫恭,為受迫害的綸直等修墓,並寬恕了普通參與者。當曹爽被制伏後,即以謀反之名,誅殺曹氏兄弟及何晏、丁謐等心腹,但對魯芝、楊綜等人,卻因其忠心可嘉予以赦免。司馬懿頗有奸雄風範。在襄平城下,他以年老糊塗為名,將公孫淵派作使臣的相國、御史大夫一併斬首;魏嘉平三年(251),預先下赦書為王淩免罪,誘使對方投降後又予以拘殺,此種厚黑功夫非諸葛亮能有。

    綜合分析,諸葛亮重人才卻不乏盲點,司馬懿似乎更能知人善任;就政權的掌控力論,諸葛亮在蜀國的格局非司馬懿可比,但論用權的陰鷙、老辣程度,後者自然蓋過前者。

    六、道德品格方面

    “諸葛大名垂千古,宗臣遺像肅清高。”公忠體國的諸葛亮,可謂古代官員的典範。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將權臣、能臣與忠臣一體化。劉備臨終作詔書訓示劉禪,要求他對諸葛亮“事之如父”,這使兩人形成既君臣又父子的特殊關係。諸葛亮在蜀國,用“權傾朝野”形容也不為過。吳黃龍元年(229),吳、蜀在盟約中竟不談帝王,卻獨獨讚頌諸葛亮的恩德威望。如此這般越規,充分表明誰是政權的重心所在。

    但是,諸葛亮並沒有專權擅勢、一手遮天。他對劉禪始終持謙恭姿態,一份《出師表》寫盡兩朝老臣的拳拳之心。另一方面,諸葛亮“集眾思廣忠益”,認為採納了正確的不同意見,就像丟掉破鞋而得到珍珠美玉一樣,則自己可以少犯錯誤。在嚴於律己方面,他堪稱標杆。街亭之敗後,諸葛亮上疏“自貶三等”。 而在當時的蜀國,任何人都沒有資本撼動其權威,但他自我擔責,體現了胸懷與品格。

    諸葛亮的道德風範和人格魅力,不僅感染著身邊的臣僚,還從諸多特定人士的口中得到印證。孟達降魏後,有人說諸葛亮恨之咬牙切齒,因此要誅殺其妻子兒女。孟達並不相信,表示諸葛亮待人善始善終,絕不會如此行事,而他對諸葛亮的信任和仰慕也未曾消失。司馬懿曾寫信表示,投降曹魏的黃權是爽快人,常常對諸葛亮讚不絕口。即使那些遭貶斥的官員,也因孔明凡事出於公心,對他仍抱著特別的期望。被放逐汶山的廖立,聽到諸葛亮的死訊後,流著眼淚嘆息說:我要變成夷人在這裡呆一輩子了!被削職為民的李嚴獲悉諸葛亮去世,因料想無人會重新起用自己,不久即發病而死。

    諸葛亮臨終留下遺言,要求葬於漢中定軍山,墓穴只要容下棺材即可,以平常衣服入殮,不用任何隨葬品。他還上表後主,稱家中私產有桑樹八百棵,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已富餘,自己在外沒有調取其他財物,不另作經營以增加財富;如果有一天死去,將不讓家中有多餘布帛,官任上有多餘財產。事實果如其言。蜀國百姓對諸葛亮心懷追念,讚譽之聲不絕於口。陳壽認為,即使用《甘棠》讚美召公、鄭人歌頌子產來比喻,也不會相差太遠。

    如何評價司馬懿的德行?應該說,他在官場有不錯的名望。魏明帝好修宮室,服役者上萬,百姓以此為苦,正是司馬懿上奏予以停止。他對權位至少在表面上較為謙讓。魏嘉平元年(249),司馬懿誅滅曹爽及其黨羽,開始大權獨攬,但他堅辭天子所封的丞相職位,此後還謝絕九錫之禮。魏嘉平三年(251),又辭讓相國、安平郡公等職街。史稱司馬懿“內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難說諸多的姿態沒有偽善成分。不過,司馬懿儘管功勳日隆,卻始終未曾張揚,也實屬不易。他面對同鄉長者常林,見了總要下拜,並告誡子弟:盛滿是道家所忌,居高位要懂得減損,才可免於其禍。司馬懿臨終也要求築土墓,不起墳,不栽樹,以平時衣服入殮,不用隨葬器物。但由於子孫篡魏,更由於司馬氏全是殘暴昏君,丟棄舊日綱常於不顧,司馬懿的政聲終究大打折扣。當然,無論怎麼比較,諸葛亮的高風亮節非司馬懿所能並提。

    七、究竟誰勝一籌

    諸葛亮與司馬懿,無疑各有千秋、互有短長。三國吳人張儼認為他們正值風雲際會之機,或者在蜀漢建功立業,或者在中原名垂史冊,實乃“一國之宗臣,霸王之賢佐” 。對這兩位人傑,很難簡單判定高下,關鍵是用怎樣的座標來審視,又基於多長的時間跨度來衡量?

    即使對於歷史偉人,他們的命運也往往由性格決定。“諸葛一生唯謹慎”。相比司馬懿的舉重若輕,諸葛亮可謂舉輕若重,這似乎預設了他一生的軌跡。但是,看似穩字當頭的諸葛亮,其實不乏冒險精神。在諸葛三位同族兄弟中,諸葛瑾輔佐孫權,諸葛誕投奔曹丕,所謂“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而當初諸葛亮出山之時,曹操已“挾天子以令諸侯”,孫權承父兄之業雄踞江東,唯劉備寄人籬下,尚無立身之地。可見,如此抉擇具有極大的風險。事實上,曹操不久即南下荊州,劉備在五千敵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的窮追下,“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一句“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表明形勢之凶險,更表明諸葛亮獨入龍潭的勇氣。一個敢提著腦袋搏擊江海的智士,雖然小心謹慎,在骨子裡卻有著大開大闔的氣概。在“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的大洗牌時代,諸葛亮無疑比兩位胞弟更具膽略,最終也取得更高的風險回報。

    明知國力疲弊,諸葛亮仍然主動挑起與曹魏的戰爭,這也與其冒險精神緊密相聯。諸葛亮追隨劉備,不會是簡單地被對方三顧茅廬所打動。究其根本,劉備是當時興復漢室的旗幟性人物,是既可能一敗塗地也可能成就大業的雄主。諸葛亮出山,固然有基於利弊分析的功利因素,但可以肯定,他絕非為了高官厚祿、封妻廕子的實利,而是出於澄清宇內、一匡天下的使命。所以,他一開始選的就不是中規中矩的太平路。蜀漢偏踞一州,兵少將寡,以諸葛亮之識見,必定知道閉關守境的益處,也應能預估北伐成敗的概率。但是,諸葛亮絕非守土偏安之人!在挫折與無為之間,他寧肯選擇了行動而最終失敗,也不會接受看不到希望的原地守候。

    歷史上並非沒有以弱勝強的成功案例。早在戰國時期,樂毅以區區弱燕之師,動員會盟五國之兵,長驅直入強大的齊國,以摧枯拉朽之勢連下七十餘座城池。年輕時以樂毅自比的諸葛亮,也許不難從中得到啟示。諸葛亮初次北伐,一度也存在較好的機會。當時,“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又恰逢曹叡即位不久,猝不及防受到攻擊,於是“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在前線對抗的魏將曹真、張郃也難與司馬懿並提,關中守將夏侯楙更是膽怯無謀。假如此次用兵旗開得勝,並趁勢奪取出產駿馬、銳卒的隴右,再配合以孫權北上征戰,局面難說不會呈河東、河西之別。因此,諸葛亮北伐是建立在理智基礎上的戰略性冒險。

    然而,一個戰略上相當大膽、激進的人,戰術上卻極其謹慎、穩健。這聽似悖論,卻是一種現實。諸葛亮的思維極端縝密,這既支撐起他在決策中的充分自信,又讓其在操作時如臨如履。一方面,諸葛亮能在紛繁迷離的形勢下預判多種可能性,作為使命感驅動的人,只要從巨集觀層面有一線希望,就會放手一搏。另一方面,由於對實施中的各種環節及矛盾隱患有超常的敏銳,加上一定程度的完美主義傾向,他在微觀層面就倍加精細,從而事無鉅細親攬,也更注重規避用兵征戰時的具體風險。在我看來,諸葛亮的冒險與謹慎都源於非凡——因非凡之志而定非凡之策,因非凡之才而竭非凡之力,最終以一人之智左右蜀漢這部國家機器的運轉。而一旦形成舉國的心理習慣與思維定勢,原本理性的戰略冒險也容易走向偏執,其戰術謹慎就導致事必躬親、慮多決少,所以諸葛亮的“成”與“敗”有著緊密的內在關聯。

    相對於諸葛亮,司馬懿在魏國的影響力和控制力要弱許多,面臨的政治環境曾較為凶險,但從軍事對抗的角度,其難度係數卻要小許多。自古用兵攻難守易,何況守方的總體實力本就佔優。司馬懿就好似統領一支打防守反擊戰術的頂級足球強隊,已率先進球,又排出“五三二”甚至“六三一”的陣型;而另一支弱隊不得不取攻勢,卻又不敢貿然採用“四三三”的組合。因為蜀漢不允許再次遭遇夷陵之戰那樣的慘敗,諸葛亮北伐固然要積極建功,但終究橫著一條在最壞情況下必須止損的底線。正因如此,他在戰場上就很難豁出去,以致體現了一種中庸式的用兵之道。可見,諸葛亮與司馬懿的交鋒雖然沒有佔到便宜,倘若考慮盤外的因素,已經殊為不易。

    假如諸葛亮不死得過早,蜀漢有可能壓倒曹魏嗎?也許難有這樣的可能。但可以肯定,有諸葛亮的蜀國,與沒有諸葛亮的蜀國,顯然存在巨大的差異。而有司馬懿的魏國,與沒有司馬懿的魏國,至多是換了一個權臣和智士,此外不太會有特別深刻的變化。司馬懿七十三歲去世,晚諸葛亮十七年。假如與後者同壽,他將止步於魏太和六年(232)——此時諸葛亮尚未開始第五次北伐,這意味著司馬懿等不到對陣五丈原的一天,更不會有平定公孫淵、誅除曹爽集團的機會。倘若如此,司馬懿的歷史要黯淡無數,甚至因上年“魏兵大敗”的不光彩記錄,而作為一個敗亡者退出江湖。

    歷史當然是不可這樣假設的,但假設卻給人以啟發。諸葛亮與司馬懿,誰更勝一籌,關鍵在於衡量的尺度。正由於後者的高壽,隨著同時代元老的凋零,司馬氏的勢力逐漸在魏國一股獨大。從子輩的司馬師、司馬昭到孫輩的司馬炎,幾代接力棒的傳遞,竟讓司馬懿成了《晉書》開天闢地的第一號人物。不過,以諸葛亮在蜀漢的至高地位,欲廢劉禪自立易如反掌。退一步說,像曹操那般封公稱王更是唾手可得。諸葛瞻、諸葛尚等子嗣,雖然沒有伐魏吞吳之能,若輔以良弼,要割據益州數十年也並非難事。但這是諸葛亮不會逾越半步的雷池,相信連一閃而過的念頭都不曾有。

    就世俗功利而言,諸葛亮既是推動蜀漢開國的贏家,又是北伐壯志未酬的輸家。司馬懿則作為三國歸晉的奠基者,由曹魏託孤輔政的重臣到掌控朝政的權臣,甚至死後還被子嗣追尊為宣王、宣皇帝,使天下成了“家天下”,無疑開闢了登峰造極的事業。但倘若站在歷史的高度,司馬懿的事功又變得較小,“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諸葛亮反顯其大。畢竟晉朝始終沒有象樣的格局,司馬氏政權充其量只是造就了幾個低劣的天子,以致因皇室殘殺釀成五胡亂華的大動盪。而像諸葛亮那樣的一場壯烈失敗,因為具有精神的高度,卻鑄就了無數代人心目中的莫大成功。加上在立德、立言方面,司馬懿均明顯處於劣勢,諸葛亮的歷史評價自然令對方難望項背。

  • 18 # 蒙奇D大白

    看過三國的應該都認為,司馬懿勝於諸葛亮。爭論最多的就是空城計了。《三國演義》中寫,魏國派司馬懿作為主帥進攻蜀國的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街亭失守以後,司馬懿率軍隊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司馬懿懷疑諸葛亮設有埋伏,於是便引兵退去。

    很多人看到這裡都認為其實司馬懿看透了空城計,一向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擁有10萬大軍,如果不敢進去,要弓箭手幹什麼?不會派一偵察隊火力偵察一下?再不濟也不能直接被嚇跑能吧。之所以司馬懿選擇撤退,主要是因為司馬懿明白,如果把諸葛亮幹掉了,那麼自己這個大都督的位置也就沒用了,這也是在變相地儲存自己。

    但是為什麼沒有人這麼認為呢,就是說其實諸葛亮也明白這一點,諸葛亮明明兵力不足卻大開城門,就是也明白這一點,如果自己死了,你司馬懿也會“死去”,沒有了軍權,你司馬懿還有什麼用,和死去有什麼區別?

    所以說,如果按照這種說法,空城計說白了就是兩人故意唱的雙簧而已。但是雙簧歸雙簧,如果他們的位置調換,諸葛亮真的敢幹掉司馬懿,這就是諸葛亮的智慧之處。

    還有就是後期司馬懿和諸葛亮對峙的時候,司馬懿的辦法就是不出兵,司馬懿確實有過人之處,知道你諸葛亮缺糧草,不打,就是勝你最好的辦法。然而諸葛亮依然能想辦法把司馬懿逼近上方谷,只不過天不隨人願。上方谷一場大雨救了司馬懿,諸葛亮也致此出師未捷身先死。

    再加上越來越多的人知道赤壁之戰借東風是假的,七擒孟獲是假的,以上這麼多原因,就覺得諸葛亮略遜與司馬懿了。

    但是既然是諸葛亮VS司馬懿,那就得從綜合角度來說。一個人能把一個國家的發展因素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搞清楚,一個人一手把一個偏距一州的小勢力帶成一個威懾中原大地甚至是與天下形成戰略優勢的巨大政權,這是多麼的不容易,明白了這些,你還覺得司馬懿勝過諸葛亮嗎?

    但拿軍事家與司馬懿相比,刻意迴避他政治家戰略家的身份,這是不公平的。

    在劉備最菜的時候,諸葛亮一手幫他建立蜀漢政權。這就像一場戰略類遊戲,人家實力都發展的差不多了,劉備這邊才開局。最後還打到決賽圈。這就好比你一個村長幹到了國家主席的位置,最後在全球與各國決戰,要不是隊友不給力,諸葛亮真的可能統一全球。

    治國方面,諸葛亮數次北伐,你沒聽過蜀國後方出過什麼亂子吧。而且在伐魏的過程中,距各類史書記載,蜀漢當時是國民經濟最好的國家,戰亂期間,諸葛亮依然能在後方大搞基建,魏國吳國在同時期卻多地發生饑荒,這就是差別。

    軍事方面,很多人說司馬懿就是牛,禽孟達。破王凌、殺公孫淵、高平陵之變滅曹爽。每一次都是快速流打法。每一次就是算準了你怎麼打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儼然一副老夫早已看穿一些的樣子。但是遇到諸葛亮之後怎麼就不行了呢?一次會軍把你的前鋒大將給殺了。二次會軍把你的副司令張郃給殺了。每次司馬懿絕得可以出兵了,結果又是“甲首三千”送人頭。

    諸葛亮以一州之地對陣司馬懿十州之地,千里奔襲野外作戰。同時還要考慮後勤保障。而且在加上兵力嚴重不足。司馬懿十州之地,兵力富饒。缺糧草了給皇帝打個報告解決。但是就是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依然打得有聲有色。諸葛亮哪裡不行了?

    其實司馬懿和諸葛亮相比按照現在的說法那就是,如果你司馬懿是一個學霸,那不好意思,我諸葛亮就是一學神。

  • 19 # 歷史的波瀾壯闊

    司馬懿和諸葛亮可能是三國時期最聰明的兩個人,《三國演義》全書最精彩的部分可能就是諸葛亮和司馬懿的鬥智鬥勇。那麼問題就來了,歷史上的司馬懿和諸葛亮到底誰厲害?

    諸葛亮和司馬懿的出身、經歷很多人都知道,今天我們只談兩人交戰的情景。《三國演義》神話了諸葛亮,給諸葛亮增添了不少神奇色彩,讓司馬懿看起來就像個小丑。

    比如空城計,武侯彈琴退仲達;比如隴上諸葛妝神,;比如火熄上方谷等等,真實的歷史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歷史上諸葛亮和司馬懿只正面對決了兩次,而且幾乎是不流血的高手較量。

    司馬懿pk諸葛亮

    司馬懿從來沒有主動出兵伐蜀,倒是諸葛亮以北伐為終身之志。諸葛亮共五次出兵北伐,第一次和最後一次聲勢和規模都是最大的。第一次兵出祁山,張郃大破馬謖於街亭,退兵。

    第二次,兵出散關,因糧盡而退兵;第三次,奪取武都、陰平後據守。曹真伐蜀,因大雨退兵。直到第四次北伐,諸葛亮和司馬懿才真正的開始較量。

    史書真正諸葛亮、司馬懿對決開始!

    231年,諸葛亮率領各路軍隊侵入魏境,包圍祁山,用木牛流馬運輸軍糧。這時大將軍曹真病重,魏明帝這才派司馬懿西進駐屯長安,統帥張郃、費曜、戴陵、郭淮等人抵禦諸葛亮。

    司馬懿派費曜和戴陵守住上邽,他自己則率全部軍隊救援祁山。諸葛亮擊敗費曜等人,乘機大量收割上邽的麥子,與司馬懿在上邽東相遇。司馬懿收縮軍隊據守,雙方交戰不成,諸葛亮率兵退走。司馬懿見諸葛亮退走,於是引兵跟隨在諸葛亮的後邊,觀察諸葛亮的動靜,一直跟隨到祁山附近,司馬懿又登上山,修築營寨,還是不肯出戰。張郃,魏平等數次請求請求出戰,甚至說出了

    “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司馬懿這樣被嘲諷還是不出戰,反而認為他們不知詳情,許多將領請求出戰,司馬懿也不允許。一個多月後,司馬懿認為時機成熟,派張郃攻漢中,他自己則率軍攻擊諸葛亮。

    魏國大將張郃陣亡!諸葛亮略勝一籌!

    諸葛亮派魏延等人大敗魏軍,俘獲魏軍首級3000多。司馬懿又退回來保守他的營寨。不久,諸葛亮因為缺糧而退軍,司馬懿派張郃去追擊他。諸葛亮利用高山設下埋伏,用箭射死張郃。這次諸葛亮和司馬懿的對戰,諸葛亮糧盡退兵,司馬懿損失大將張郃而告終。

    諸葛亮到達郿縣,駐軍在渭水以南。司馬懿渡過渭水,背水築營抵禦諸葛亮,對眾將領說,如果諸葛亮從武功出,依山向東,形勢就危機了,但如果駐紮在五丈原就沒事了。諸葛亮果然駐紮在五丈原。

    諸葛亮因為前幾次出兵都是糧草不濟才退兵的,所以這次分兵屯田,準備長期和司馬懿對峙。沒想到的是,諸葛亮和司馬懿對峙了100多天,諸葛亮多次挑戰,司馬懿就是不出兵。

    諸葛亮就把婦女使用的頭巾、髮式和衣服送給司馬懿,司馬懿惱羞成怒,上表請求出戰。魏明帝知道司馬懿是想安撫眾人,於是派人節制司馬懿的行動。就這樣雙方對峙,一直不交戰。沒多久,諸葛亮因積勞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惡化。司馬懿趁諸葛亮病重不能統軍,於是親自率軍襲擊蜀軍後方,斬五百餘人,獲牲口千餘頭,降者六百餘人,打了個小勝。

    諸葛亮五丈原病死

    諸葛亮病逝後,楊儀、姜維按照諸葛亮臨終的部署,祕不發喪,整頓軍馬從容撤退。老百姓告訴司馬懿諸葛亮死了,司馬懿立即派兵追擊蜀軍。姜維按照諸葛亮生前部署,調轉軍旗,好像要像司馬懿進攻。

    司馬懿收縮軍隊,不敢再逼迫。於是楊儀等步步為營,緩緩退去。於是老百姓中流傳一句話,“死諸葛走生仲達”。司馬懿後來巡查諸葛亮的營壘遺蹟,感嘆道:天下奇才也!

    也就是說,諸葛亮和司馬懿在三國時期,一共對戰了兩次,幾乎都是不流血的戰鬥。第一次,司馬懿先是據守,看看怎麼打,後來認為看明白了,派一波兵去試探,結果被諸葛亮打敗了。諸葛亮退走,司馬懿派張郃追擊,反而被諸葛亮反殺了張郃。

    第二次,司馬懿壓根就不敢和諸葛亮對戰,死守100多天,後來聽說諸葛亮病了,派出一波兵,偷襲了一下。諸葛亮死後,司馬懿派軍追擊,反而被諸葛亮生前的計策,嚇得退走。

    所以,諸葛亮和司馬懿到底誰厲害,看完他們生前僅有的這兩次對決,你應該知道答案了吧。絕對諸葛亮勝!

  • 20 # 獨立評論員

    諸葛亮在三國演義當中以素以神機妙算著稱,而對手司馬懿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兩人在綜合實力上難分高下,各有長短。那麼諸葛亮與司馬懿到底誰更勝一籌呢?下面就來簡單分析一下我的觀點。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對當下的時局就已經胸有成竹。他認為,當前曹操勢大,不可與之匹敵,孫權可以合作而不可圖,唯有荊州劉表,益州劉璋乃平庸之主,可以伺機奪取。

    而對手司馬懿也是一位足智多謀的奇才。在曹操攻打張魯時,司馬懿曾向曹操獻了一計,他認為,劉備剛立足蜀地,民心未穩,這時候與東吳爭奪江陵,正是破蜀的良好時機。可是,司馬懿的得隴望蜀之計,終究沒能得到曹操的採納,實屬遺憾。

    自從劉備伐吳失敗後,蜀國元氣大傷,劉備也因此病逝於白帝城,從此,諸葛亮成為了蜀國實際掌權者。而此時的司馬懿是魏國主帥,在與諸葛亮數次北伐當中,他以敏銳的觀察力發現蜀軍致命弱點是糧草不足問題。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見,糧草對於軍隊來說是有多麼重要。而司馬懿就是因為深知蜀軍糧草這一個致命缺陷,在與諸葛亮交鋒時,適終保持堅守不主動出擊的策略,利用時間來消耗蜀軍,使蜀軍因糧草不足而主動撤軍,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面對這種問題,諸葛亮也曾利用速戰速決的方法來解決困境,可惜司馬懿這位傑出的軍事家不可能不知道諸葛亮的用意。在面對諸葛亮用蹭送女人外衣的方式來羞辱他並引他出戰時,他仍然堅守不戰。諸葛亮在無奈之下,最終病逝於五丈原,兩人之間的搏翌最終還是老奸巨猾的司馬懿笑到了最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近來手機拍照也很火,你用的啥手機?路過的晒一晒你的手機圖片,誰能迷倒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