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亭安讀書
-
2 # 叢中笑6603
不能。
諸葛亮如果發兵攻吳,魏必然會乘虛來攻,這樣,諸葛亮無法二線作戰。
東吳有長江天險,蜀軍長途跋涉,後方必然空虛,如果東吳知道打不過諸葛亮,而採用守勢,那麼時間一長,蜀軍士氣就會低下去,而糧草供應就會成問題。如果到時東吳突然攻擊,蜀軍必亂。
而此時,諸葛亮還要分兵防魏國進攻,因此,首尾不能相顧,諸葛亮儘管有神計妙算,也難以取勝了。
-
3 # 明月曆史
都說歷史不存在假設,但是有些歷史難免會讓人遐想連篇——假如當時那樣那樣,就不會像現在這樣這樣……
話扯遠了,言歸正傳。回答這個問題要從三方面來分析。
內部環境:支持者寡首先,皇帝答不答應?劉備在白帝城託孤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諸葛亮也成了阿斗的“亞父”。此時桃園三結義這哥仨都已不在人世,諸葛亮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何況在他之上的那個皇帝還只是個娃娃,蜀國的大權其實是掌握在諸葛亮的手中。我們都知道,阿斗可不是真的那麼蠢。他可以說是諸葛亮看著長大的,又多了“亞父”這層關係,更關鍵的是他知道是誰把著槍桿子。再說,以這位安樂公的性格,即使他爹是因為伐吳引發大敗鬱鬱而終的,但只要自己過得舒服,別的事他才不想管。所以諸葛亮說一,他犯不上也沒必要說二。
第二,大臣答不答應?這就要分為兩個派別來說——攻吳派和攻魏派。攻吳的起因大家都很清楚,關羽敗走麥城丟了性命,張飛又因醉酒被小人殺害,兇徒隨後逃往吳國,劉備為給兩位弟弟報仇御駕親征結果被陸遜火燒八百里聯營。在當時看,這樑子結得不可謂不深。可是劉皇叔攻吳本來就是被多數大臣反對的,再加上這個攻吳派的帶頭大哥不幸駕崩,本就基礎薄弱的攻吳派在朝廷中就更加沒有了市場。說到底,這隻算是個家仇。反過來再看看攻魏派,蜀國大到丞相將軍小到村官走卒,沒有一個不知道曹阿瞞挾獻帝以令諸侯,曹丕又將其由帝降為山陽公。劉備是以討伐逆賊、繼承漢祚的名義才正式稱帝,這可是國恨,是根本。即使劉備不在了,這個使命卻絲毫不能動搖。
第三,百姓答不答應?說到這裡想到了《山坡羊·潼關懷古》中那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歷朝歷代,老百姓都是嚮往過太平日子,不希望南征北戰。所以,只要是打仗都會讓天下黎民受苦,無論戰爭的物件是誰。但是如果非要比較一下,恐怕老百姓更希望這個物件是魏國。劉備兵敗的慘痛歷史當時仍然讓人記憶猶新,而對陣魏國除了異常遙遠的投奔劉表後的那次潰敗,還真沒有什麼大敗仗。從心理學上來說,是不是伐魏老百姓更安心些?
外部環境:互為制衡第一,吳國好打嗎?大家都知道,吳國佔據了長江天險,又有三國中獨一無二的最訓練有素的精銳水軍,無論蜀國還是魏國在對陣吳國水軍時都佔不到什麼便宜,這是其一。蜀吳兩國軍力相當,蜀國沒有絕對實力將吳國一舉擊潰,即使暫時佔到些優勢,最後難免陷入到消耗戰、拉鋸戰的漩渦之中,此時倘若魏國趁虛而入,兩國必跪無疑,這是其二。吳國經濟實力雄厚,江南之地經過吳國的長時間經營,已經成為富庶之地,戰爭最後比拼的是經濟實力,也就是誰更有錢。蜀國雖有天府之國之稱,但和吳國比還是差了不少,這是其三。
第二,魏國會幹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三國中的“中等馬”和“下等馬”互掐起來,最有利的是“上等馬”魏國。無論誰最後取得勝利,魏國都可以趁火打劫撈上一把,如果運氣好還可以藉機滅掉一國。三足鼎立之勢一旦改變,只剩下一國對強大的魏國來說就是“盤中餐”,只是需要想想什麼時候吃最可口。所以,魏國是最巴不得蜀吳兩國打起來的。所以,蜀國很有可能因為伐吳一舉丟掉江山。
決策環境:大局已定無論伐魏還是伐吳,蜀國是誰來拍板?沒錯,是由諸葛亮來做決策。劉備要報仇伐吳時,他就勸過劉備。劉備兵敗身故後,他又迅速修復了和吳國的關係。他早已看透三國之間的關係,不會因一時之恩怨而亂了整個大局。所以只要他還在主持大局,就不可能對吳國主動出擊。後來的六出祁山也證明了這一點。
綜上所述,蜀國如果選擇伐吳只會加速自己的死亡,這步棋只要落子就註定了是敗局。更何況,以蜀國的實力根本滅不了吳國。
-
4 # 旅行顧問招財貓
不能。
經濟上說,蜀漢人口最少,沒有江東富庶。據考證,魏、蜀、吳三華人口比較,蜀國有28萬戶,約94萬人,吳國有52.3萬戶,230萬人,魏國有103萬戶,443.28萬人。打仗需要士兵和民夫,需要糧食,需要畜力,需要錢。在農業社會,貿易不發達,沒有商業稅收,蜀漢也沒有鹽鐵之利。所以人丁單薄的蜀漢,敗局註定的。
政治上說,蜀漢的政權結構是不穩定的,派系鬥爭非常激烈。諸葛亮和姜維連年用兵,也就是利用軍事上的高壓狀態轉移政治矛盾,維持自己派系的利益。
軍事上說,蜀漢周邊環境並不太好,北有曹魏和司馬氏的強大壓力,南有孟獲作亂,西邊是不能利用的崇山峻嶺。往東順流而下進擊荊州?出川之後再無退路。
我們比較一下:秦滅六國之戰,先是搞定了韓趙燕魏,然後琢磨著伐楚。先是派年輕將領李信,領10萬兵力,先勝後敗,沒撈到便宜。後來啟用老將王翦父子,王翦非得要60萬精兵,不然不接這個活,花了接近2年時間,終於滅掉楚國。
東吳的實力遠勝400年前的楚國,蜀漢的戰鬥力未必能超越佔據大半個中國的秦國,所以結果是很明顯的。
-
5 # 星途史話
很難
在蜀國滅亡的那幾年,東吳同樣也在慢慢的衰落,在崩潰的邊緣不斷徘徊。孫權晚年的時候昏聵無能,整日不理朝政,整個東吳政府變得混亂不堪。在孫浩當上領導人之後,接過來一個爛攤子,而孫浩本人又極其暴虐,動不動就對宮中、群眾施以酷刑,當時整個東吳民不聊生,怨聲載道,不要說挽回當年威震天下的局勢了,維持下去也好像十分勉強。但即使這樣東吳就能被蜀國隨隨便便消滅嗎,不得不說很難,原因有二。
將領能力強即使在東吳即將覆滅的時候,雖說朝廷已經腐敗多年,但至少之前所打下的基礎仍在,也有很多為國為民的有才能的人。不說別的,單說陸遜爺們三人,可以在東吳搖搖欲墜的時候站了出來撐起了大半個朝堂。而後陸遜的孫子,陸凱的兒子陸抗等人,也像蜀國的姜維一樣,有勇有謀,忠心耿耿,不知幫助東吳化解了多少危機,說他是後期東吳的一個最後的保護神絲毫不為過。可惜天妒英才,陸抗在公元274年就早早去世。六年之後,早已名存實亡的東吳也宣佈了自己的滅亡。
所處位置極佳論國力強盛,蜀國東吳根本無法與曹魏相提並論,曹魏兵多將廣佔地面積十分巨大,蜀漢東吳所能依靠的只有天險,蜀漢有山川這個天然的屏障,東吳也有長江作為隔斷。東吳能與曹魏對峙,長江可謂是功不可沒。對於現代來說橫度長江可能沒有那麼困難,但一千多年前的三國,來自北方的曹軍想要渡江就十分困難了。一來是曹魏的水軍並沒有如同東吳這般熟練戰力削減,二來北方軍隊不識水性,容易生病。之前赤壁之戰,曹操百萬雄兵攻打不下東吳,還損失慘重,夾著尾巴逃跑。曹魏巔峰仍不能取勝,對於蜀國來說想要消滅吳國就更加困難了。
-
6 # 黎家第一湯
聯吳抗曹,這個策略是正確的。三國之中能平衡幾十年,就是因為兩個弱國聯盟對付一個強國。
如果諸葛亮去攻吳,不說能滅,兩敗俱傷是肯定的,拿什麼擋魏。
事實上,諸葛亮這個軍事家,神機妙算,有很大水份裡面。
他只能算傑出的政治家,穩定蜀國,聯盟東吳。
三國演義裡,他一出山,第一戰火燒博望,實際歷史是劉備打的。火燒赤壁是周愉打的,那草船借箭,借東風,都是假的。
曹操敗逃,因為是孫劉聯盟,劉備趁機奪了荊州大半地方,實際上荊州一分為三,曹操,孫權各佔一小部分。佔荊州也沒有諸葛亮太大功勞,有隻是他做政治家出使東吳,說動孫權堅決抗曹。
後來劉備打下的蜀國江山,沒有一場戰役是諸葛亮指揮打下的。
劉備死後,諸葛亮撐了軍權,北伐中原,六出祁山,沒有打下一塊地。
五丈原司馬懿不和他打,他也沒有能力破司馬懿,如果瞭解司馬懿的心態,我想並不是司馬懿沒有能力率大軍滅諸葛亮滅蜀。因為,司馬懿還沒有諸葛亮那麼大的權利和地位。他如果打敗諸葛亮滅了蜀,一定死路一條。
所以,等他真正撐握國家,他第一個率兵去滅了公孫淵,三國演義,其實是四國,東北有一國,就是公孫淵。
如果他不死,一定又率兵滅蜀。
所以說諸葛亮打仗,真的沒有什麼本事和計謀。
六出祁山,只是他的志氣,想完成劉備的願望。
也不是說蜀國的國力小,他帶兵,主要是求穩,進退有章。
三國演義寫他六出祁山,都是他發動的戰爭,實際上最少有兩次,是曹真率軍來攻他,曹真不象演義寫的那麼差,打仗還是可以的。
我想,如果劉備在世,當年不攻東吳,而是攻魏,說不定成績還大些。
三國演義的作者,為了寫得好看,給諸葛亮杜與出了好多沒有事實的軍事能力。
我不說別的,就說他街亭派個沒有領軍經驗的馬謖去守就是沒水平,哪怕派魏延去,守不住也不大敗。
另外上庸這個地方三城,如果歸蜀,那麼是蜀國一個很好的攻魏前沿。可以不走祁山,不度陳倉。
而孟達歸降,他明知道孟達手下不服,而且司馬懿大軍的距離,快的八天就到。
他不立刻派大軍去接收上庸,好象有點故意讓孟達死的思想,這點我也看不出他的高明。
最後,他明知道魏延功大,和楊義不和。楊義明顯是個小人,把兵權交給楊義,明擺著逼魏延造反。蜀國本來就沒有大將,最後斬了魏延和他幾個兒子,這些如果不死,都是蜀國大將。
這點,也是諸葛亮不會用人的體現。而演義,寫成了諸葛亮一見魏延就說有反骨要斬,這是小說為了後來說諸葛亮死定計除魏延埋伏筆,
實際上也沒這麼回事。
因為,魏延也不叫造反,只是不聽號令自己先回,屬於違抗軍令。
三國演義深入人心,諸葛亮成了第一軍事家。看演義都認為諸葛亮死太快,如果不死,一定統一全國。
但是,他死的時候五十多歲,劉備死後撐軍二十幾年,真沒見他打過一個大勝的戰役,小小陳倉三千人,他都沒攻破。
所以,上面寫他要是打東吳,能不能滅吳,我覺得以諸葛亮的軍事水平,沒有一點可能。
-
7 # 庭州行者
很簡單,絕對不可能。以蜀國的國力,真的誰都打不過。
“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不久以後,吳蜀之間反目成仇,建安24年,爆發麥城之戰,關羽被殺,吳國奪得了荊州之地。隨後,劉備為給關羽報仇,舉全國之力東征吳國,吳蜀之間又爆發了夷陵之戰。然而這場戰爭的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劉備幾乎全軍覆沒,逃往白帝城,蜀國國力大減。因此,以蜀國的國力,根本打不過吳國,滅亡東吳純屬痴心妄想。
再加上,就算蜀國運氣好到爆炸,打贏了夷陵之戰,打敗了吳國。那得益最大的反而是魏國。假如夷陵之戰吳國戰敗,那麼此時的魏國大軍也必然進攻東吳。蜀國剛剛經過大戰,傷亡慘重,怎麼可能打得過裝備嚴整的魏國呢?這不就相當於白白替魏國打工,把吳國的大部分地盤送給魏國麼,魏國佔領吳國以後,再攻打蜀國,不就像捏死一個螞蟻一樣簡單麼?
因此,只要蜀國的統治者腦子稍微清楚一點,就絕對不會幹這種自掘墳墓的事情。劉備應當不希望東吳滅亡。夷陵之戰開戰時距關羽之死超過一年,即使劉備有所衝動,此時也應早已冷靜下來。劉備的最佳構想應當是,逼迫東吳吐出荊州,但不讓東吳滅亡。佔領東吳全境,這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
回覆列表
應當也不會,何況專心攻打東吳這個策略,“明白人”都不會去做。但如果諸葛亮真的不去六出祁山,反而去專心攻打東吳,那麼結果也會有幾種可能:
1、出於戰略考量,在曹魏沒有做出反應之時,迅速滅吳魏蜀吳三國鼎力局面的形成,與三國之間互相角力警惕有著很大關係,三國之間不敢傾盡國力去針對彼此一方,而同時與兩國開戰又沒有勝算,因此才形成了三國鼎力局面。
淝水之戰便是劉備與東吳的聯合,對峙實力最強的曹操。反面例子也有,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本來打算給東吳沉重一擊,可實際面對的卻是東吳一方和北方曹魏的侵擾。
而東吳面對劉備的氣勢洶洶,為了避免同時再遭到曹魏的偷襲,便向曹魏一方投誠,結果顯而易見,面對雙線作戰的成了劉備一方,最後戰局一敗塗地。
結合淝水之戰和夷陵之戰的兩種結局,可以看得出三國之間的平衡關係。即便如北方曹魏一方那般強大,佔據天下幾乎三分之二的領土,也不敢輕易去發動對南方兩國的戰爭。
在此背景之下,諸葛亮發動對東吳的戰爭,在不聯合曹魏的情況下,唯一的勝算就是趁曹魏沒反應過來之前,迅速滅吳。不然,等到曹魏趁雙方交戰正酣,橫插一槓進來,就是坐收漁翁之利。
2、合縱曹魏,覆滅東吳,瓜分江東諸葛亮伐東吳的另一種勝算,便是聯合北方曹魏,與曹魏結成友好關係,一起討伐東吳,或者讓曹魏配合牽制東吳軍力。這是諸葛亮當初北伐曹魏時,向東吳示好的謀略,這用在假設中也同樣存在。
有人說蜀漢對曹魏的仇恨,那不妨看蜀漢與東吳的仇恨會少嗎?夷陵之戰的後果可不是這麼輕易就忘記的。但歷史上諸葛亮為了北伐順利,也重新與東吳修好,就是為了消除東吳趁自己北伐偷襲後方。
因此,合縱北方曹魏,發動對東吳的滅亡之戰,才是滅掉東吳的機會。
3、給予曹魏足夠優渥的利益,趁勢滅吳當初諸葛亮北伐之時,孫權趁機出兵江淮,發動兩次合肥之戰,就是想要趁著諸葛亮北伐時牽制了曹魏主力,自己趁機偷襲曹魏後方以圖謀利。
這種局面的形成,一方面是諸葛亮選擇與東吳重新建交,另一方面則是北方曹魏勢大,孫權也明白只有趁機削弱北方曹魏勢力,東吳才能夠得以更好的生存。
以此為例,如果諸葛亮不選擇繼續北伐曹魏,而是專心攻打東吳,其目的當然就是希望消滅東吳有生力量,以擴大蜀漢勢力,能夠形成與曹魏南北對峙的局面。這樣的目的,諸葛亮知道,那麼北方的曹魏也知道。
而如果如之前的論述中,蜀漢滅東吳,需要聯合曹魏才行,那麼蜀漢在東征之前,便需要給予曹魏如當初六出祁山時,孫權所看到的那種利處。需要讓曹魏在蜀漢滅吳的戰爭中,得到優渥好處,才能夠避免曹魏臨陣變卦,反戈一擊。
這種好處,需要諸葛亮從東吳手中奪來,可以是荊州之地,或者是從曹魏手中奪來,可以是“子午奇謀”的收穫,但必須要讓曹魏看到好處。這樣才能讓曹魏不插手蜀漢對吳的戰爭。
結語總之,三國鼎力局面的改變,就不得不考慮三方之間的相互影響,無論是曹魏對蜀漢或東吳,還是蜀漢對東吳,想要取得對一方的勝利,必須要把另一方的變數考慮在內,這樣才能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