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攀登的岩羊

    應該是明武宗朱厚照,他在位那些年,建豹房養美女猛獸,南巡遊玩,戲弄大臣,化名大將軍出關與蒙古小王子作戰,還帶軍去平叛,當反王被當地官員活捉後,競下令放了,他從新抓,崇信太監劉謹,奸人江杉,偷著出宮雲遊。最後在一次遊玩中,在清江浦抓魚,掉入水中,驚嚇出病,回來住在豹房,不久去世,死時三十一歲,結束了荒唐折騰的一生,總得來說他就是一個童心未泯愛惡搞不安份的一個人,本性不壞,並沒有殘害罵過他的大臣,也做了一些正事。

  • 2 # 三漠胡楊聊歷史

    我來說下個人的看法。

    總體上來,這位最愛瞎折騰的皇帝非明武宗朱厚照先生莫屬了。

    自從秦始皇一統天下,建立大一統王朝後,建立了各種制度用於管理龐大的帝國。延續上千年,期間對制度的創新、皇帝同大臣間的權利平衡等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方式,比如丞相職位的存在、權責範圍等在歷史的實踐中摸索出了相對固定的方式。

    而皇帝的飲食起居、政務管理等都相當的完善。當一個人繼承帝位後,需要按照祖輩制訂的規則來安排自己的時間,當然會根據皇帝的喜好進行一些小的變動。如果一個皇帝不按照規矩來走,史書上就會留下眾多的黑料。

    而之所以說這個名號非朱厚照莫屬是因為他在位期間進行了眾多的、讓人目瞪口呆的事情,只能說實在是太能折騰了。

    首先,歷史著名的“應州之戰”,相信熟悉明史的朋友都知道這個抹黑朱厚照的戰役。經過、結果就不再討論了,主要一點在於,應州在今天的山西大同附近而皇帝(朱厚照先生)應該在北京才對!他能來到大同不是光明正大的來而是偷偷跑來的,騙過了內閣成員、長城關隘守將,到達了當時的軍事重鎮--大同。一個皇帝偷溜出來,還和眾多文臣武將玩捉迷藏,在浩瀚如煙的史書中也是相當獨特的一種外出方式。

    其次,在寧王之亂中時折騰的事情。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在南昌發動的叛亂,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隸西南一帶(今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剛開始形勢十分嚴峻,然而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贛南巡撫王守仁僅用了四十三天,就平定了叛亂。

    朱厚照聽到寧王叛亂的訊息後,堅持要御駕親征去平叛;然而,在其聽到平叛成功的訊息後,仍然堅持率軍南下,經過山東、南直隸等地,期間官員們鬧的雞飛狗跳(當然不是歡迎皇帝光臨),皇帝還玩了一把為了一個女人脫離大部隊回京!各級官員紛紛上書,勸諫朱先生,當然是沒有效果的的;在南直隸釣魚賣給官員;在揚州時,時任知府蔣瑤送別皇帝時擺了酒席,然而朱先生卻要把酒席拆成銀子帶走。

    最後,一些私生活的事情,古代皇帝有完整的皇宮管理制度。晚上去找老婆(確定好,因為皇帝老婆個數一般都是大於1)都有相關規定。但是他卻不喜歡這些後宮中有正式名份的人,出去逛過古代妓院(很可能發生過)、喜歡結過婚的(接受過時任延綏總兵馬昂的妹妹-已結婚丈夫還在、後來其小老婆也送入皇宮)、還曾經召了一個孕婦入宮!

    不按照已有規則辦事,做出了相當多的不靠譜的事情。

  • 3 # 曾經的梳子君

    要說歷史上瞎折騰的皇帝,不得不說崇禎皇帝朱由檢,崇禎17年的瞎折騰,人心盡失,大明亡國。

    崇禎11年修宛平城時,工部,順天府、河道御史等最初預算的是白銀三十二萬兩。崇禎帝讓太監武俊核算,僅需十四萬九千五百兩;竣工後實際僅費十二萬五千多兩,節餘兩萬三千多兩歸庫收訖。結果武俊遭政敵彈劾偷工減料、從中漁利。崇禎震怒,將其入獄革職查辦,崇禎為表示節省和虔誠,每月跟皇后吃十次素,又嫌素齋無味。於是太監們將整鵝從後腔掏入內臟,塞入蔬菜,煮 一沸,取出蔬菜用酒洗淨,再用香油烹飪。崇禎大喜,對這種“素齋”讚不絕口。

    由於與滿洲的戰爭不利,崇禎終於認清現實,希望議和。然後秘密讓兵部尚書陳新甲議和、結果事情暴露,言官上奏,崇禎把自己的責任推的一乾二淨,背鍋俠陳新甲丟官沒命。

    崇禎活著時,下了六道罪己詔,表面上是承擔責任,反思自己,然而每次下詔之後,都要出於心理平衡殺大臣洩憤甩鍋。就是這樣一個人,最後眾叛親離,死到臨頭還在感嘆,都是大臣誤朕,換言之,就是,朕真的一點責任都沒有啊!

    崇禎的治國之道與其說是勤政不如說是折騰

    崇禎剛一上臺,任用的第一任兵部尚書是閻鳴泰,閻鳴泰對後金作戰是有戰功的,可他被御史們舉報是魏忠賢一黨,崇禎立即將其發配邊疆,再也沒有回來。

    崇禎啟動前朝遼東坑爹敗將王在晉,崇禎很看好他,皇太極看打不過袁崇煥,就繞過堅固的關寧錦防線。從蒙古喜峰口入關,王在晉早得知訊息,卻未在喜峰口布置相應兵力,放後金軍隊入關,犯了這麼大的錯誤,可崇禎帝因為喜歡他,沒有殺他,只給了個“削籍歸”的懲罰。而千里馳援的薊遼督師袁崇煥被凌遲處死。

    後來王恰接任兵部尚書時,還是打不過後金,崇禎的策略還是找兵部尚書出氣。崇禎把王恰關起來準備殺掉,王恰很幸運的在斬首之前病死。

    崇禎接著任用梁廷棟,當了一年多的兵部尚書,農民起義越鬧越大,他讓崇禎出遼餉之外再徵收“剿餉”,於是全華人民都恨他,他兵部尚書實在當不下去了,果斷辭職。後來又當了宣大總督,被後金打破了關,只好和張鳳翼一起自殺。

    崇禎又任用熊明遇, 後金兵要打宣府,巡撫沈棨出了點錢讓後金退兵,崇禎聽後暴怒,殺之。熊明遇在崇禎面前為沈棨辯護了幾句,崇禎立刻罷了熊明遇的官。

    崇禎又把自己的寵臣楊嗣昌推上兵部尚書的“寶座”,楊嗣昌剿撫,好不容易把李自成打到山中,張獻忠安置山谷。結果洪承疇冀遼北上,孫傳庭被誣陷打入詔獄,於是李自成和張獻忠有了捲土重來的機會,張獻忠陷襄陽殺襄王;李自成攻克洛陽,斬福王。楊嗣昌自覺有負聖恩,羞愧難當服毒自殺。

    崇禎任用陳新甲。崇禎想和滿清議和,把和議綱要交給他研究,結果因為走漏風聲被到處宣揚,崇禎覺得面子上掛不住,把他當做和議的替罪羊,斬首示眾。

    崇禎任用張國維,張國維當上兵部尚書月餘,李自成打到開封,滿清更是一路向南打到了連雲港。他被崇禎關在牢裡,花了很多錢才放出去,。明朝滅亡後他起兵抵抗滿清,在舟山戰敗後自殺。

    崇禎一朝最能治軍的三個人分別是:盧象升(培育天雄軍),袁崇煥(培育關寧軍),孫傳庭(培育秦軍)。

    崇禎皇帝猜忌多疑,皇太極從喜峰口攻入京畿,兵部尚書盧象升引天雄軍來救,卻因為崇禎的疑心而得不到兵權,結果因為兵少被圍,戰死河北。

    屢敗後金軍的袁崇煥因為被崇拜帝懷疑謀反獲得被凌遲處死的下場。

    剿滅高迎祥,李自成的農民軍立下大功的孫傳庭,因為諫阻秦軍北上薊遼,就被以“恃驕”之罪革職下獄三年之久,正是這三年裡,給了李自成做大做強的機會。

    李自成農民軍的來勢洶洶。

    無人可用的崇禎將詔獄裡的孫傳庭放出來,但是崇禎只給他五千殘兵去抵擋李自成50萬的農民軍。孫傳庭報國捐軀後,崇禎居然疑其詐死,家無撫卹,人無諡號。實屬悲哀。

    盧象升,袁崇煥,孫傳庭等功臣良將直接間接被崇禎整死,以至於後來無人可用。

    崇禎基本上把滿朝文武得罪了個遍。崇禎是個理想主義,想要一個清廉的官場,痛恨貪官。明朝的官員俸祿本來就很低,當朝文武的沒有一個不貪的,連科舉狀元都是用錢堆上來的。在這種環境下,崇禎要搞一個反貪運動,於是也就導致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大家團結一起矇騙這個連衣服都打布丁的孤立皇帝。

    在李自成的軍隊攻打到北京的時候,崇禎皇帝處理好了後事,包括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女兒,最後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自縊身亡。

    崇禎雖然生性多疑但還是有遠大的抱負,是個年輕有為的皇帝,無奈時局註定了他的理想。

  • 4 # 共享投票

    隋煬帝給人的印象總是一副暴君的臉孔,其實人家是個帥哥,史書記載其稱:“美姿儀,少聰慧”。看樣子並不是個五大三粗的傢伙。今天我來看看他是怎麼瞎折騰的。

    翻遍中國的帝王史,能寫詩作賦的皇帝很少。可楊廣就屬於這很少的一部分人。“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斜陽欲落處,一望黯消魂。”文采是不是不輸那些唐宋八大家?

    可惜他不是陳後主,他喜歡奢靡的生活,但他並沒有沉迷其中。相反他精力充沛,興趣廣泛,總想著找點事情幹。在位十四年間,出外巡遊不下十次,耗費了大量的金錢和人力。

    楊廣繼位後,假傳先皇遺囑,逼迫楊勇自盡。還有親弟蜀王楊秀被他誣陷使用巫蠱詛咒隋文帝及幼弟漢王楊諒,被剝奪官爵貶為庶民,後與諸子一起被軟禁,不得與妻子相見。

    大業元年,徵兩百萬民夫歷時十個月修建東都,隨後遷都洛陽。東都在舊洛陽城之西,規模宏大,周長五十餘里,分為宮城、皇城、外郭城等三部分。

    同時楊廣徵用苦力修建大運河,造龍舟等各種船數萬艘。民間一直以為修運河是為了淫樂,但有利也有弊吧,至少運河改善了交通,並催生了運河邊上很多的大都市。

    大業五年,他親征平定吐谷渾,設定西海等四郡。大業八年,隋軍出動130萬人進攻高句麗,最後敗於遼東城及平壤城下。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從此名揚天下。

    隋煬帝太喜歡折騰,性子又太急,工程一個又一個,而且定的期限又短,民力實在不堪,終於激起了民變。大業十二年楊廣去江都,每日酒色取樂,銳意盡失的楊廣晚年常引鏡自照,對蕭後和臣下說:“好頭頸,誰當斫之!”

  • 5 # I八零印記I

    不想當將軍的好紈絝不是好皇帝——歷史上最愛折騰愛折騰的皇帝非大名鼎鼎的正德皇帝朱厚照莫屬,就是影視中聞名遐邇的《游龍戲鳳》中戲李鳳的那個風流天子。

    此人以紈絝界的一股清流和絕對楷模,玩出了水平和高度,愛瞎折騰但每每讓人眼前一亮,不得不扶牆而嘆。

    明朝中後期的大多數皇帝內心都流動著一股不想當皇帝的騷動的心,而正德帝正是其中的傑出代表,所行之事在當時儒家正統思想看來都荒誕不經而深深為後人所詬病,但正是這樣一個人卻折騰出新境界。

    朱厚照愛玩,愛折騰,無非幾個原因,一因為即位時才十五歲,在位16年,享年不過區區31歲,少年心性使然;兩因為當時隨侍太監以劉瑾為首投其所好,為巴結這位日後的新皇帝,從小每每弄些新奇玩意以討好少天皇太子;三為正德帝內心始終一生湧動的都是一顆愛玩的心,從不以當好皇帝為理想和目標,當皇帝只不過是他的人生沒得選擇,如果可以選擇,他大概最想做的是一個好的大將軍或瀟灑紅塵的王爺。

    “玩”之一字貫穿了朱厚照的生命始終。以前當皇太子時好歹不也玩得太出閣,至少皇帝好爸還在,可自從老爸辭世小小年紀當上皇帝后,自然是一發不可收拾,再也無人能管了。

    即位之初,就來了一出惡性劇:到奉天殿以猴坐犬背,燃起爆竹,一時嚇得猴飛狗跳,皇宮威嚴蕩然無存。而他作為他玩,瞎折騰的最大代表,最為世人所詬病和熟悉的就是——豹房。在豹房內,他整天和宦官、番僧、異域術士廝混在一起,玩得昏天黑地。而豹房這個名字被正統文人的貶損和百姓的以訛傳訛及後世清歷史的歪曲,以變成了幾與商紂王的“酒池肉林”相提並論的享樂之所。

    而其實豹房的功能只不過是一個年輕人精力旺盛、揮霍汗水、抒發情感的功能區,是年輕的正德反傳統反束縛的一種宣洩,象無數普通的男孩子按自己的心意的玩樂和鍛鍊場所而已。

    在這裡,他可以像理想中的那樣成為一個馳騁沙場的將軍,弄兵演武,並自任統領。也可以角鬥和技擊,甚至後來不過癮還玩起了搏虎搏豹,就像現在無數的少年喜歡踢球打籃球一樣,只不過他是貴為九五至尊,可以滿足自己一切的奇思妙想,玩出普通人永遠無法企及的新高度。此後,還不僅僅滿足於國內,還結交國際友人,如回回、蒙古、北韓人,甚至親自接見葡萄牙使者,學習葡萄牙語,去各使館區玩鬧,不一而足。

    在此之後,朱厚照不再滿足於只呆在小小的京城之中,而是多次下江南見識不一樣的風土人情,而我們在影視劇中所熟知的乾隆下江南其實很多都是正德所為,安在乾隆頭上,號稱“十全老人”的乾隆帝在玩這一塊兒除了自吹自擂、附庸風雅外,與這位正德帝相比,實在不值一提。

    而這如果就是全部,那你就太低估了這位愛折騰的主了,這位作夢都想當大將軍,成就他的老祖宗朱元璋、朱棣的不世戰功的皇帝,終於等到了他夢寐以求的機會。

    正德十二年(1517年)十月,蒙古韃靼小王子率五萬兵馬南下,朱厚照大喜,調集五、六萬兵馬不顧滿朝文武的反對,御駕親征。雙方激戰數日,他始終與士兵同吃同住,軍心大振,最後蒙古不得不被迫撤兵,明軍取得一場難得的勝利,史稱“應州大捷”,正德還親手殺敵一人,使正德年間蒙古不敢再南下侵犯。

    愛折騰的正德以這樣匪夷所思的方式取得一場勝利,而他也圓了自己從小的夢想,興奮地封自己為“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後官朱壽“,後加封自己為”鎮國公“。

    而後正德十四年,寧王叛亂再次給了他這樣的機會,於是他名正言順打起了“威武大將軍朱壽”的旗號,率兵出征。由於上次時間太短,這樣他想慢慢玩一下,所以並不心急趕去平亂,而是悠哉悠哉而來。但這時,殺出一個大猛人——王守仁,此人當時正在江西,他可顧不得正德的這番心思,而是快刀斬亂麻,三下兩除二就將寧王抓了,叛軍一下就被搞定了。這下,正德總沒得玩了吧?沒想到,他還有高招:他竟然又一手導演了一出鬧劇,將寧王朱宸濠重新釋放,由自己親自將他抓獲,然後大擺慶宮宴,慶祝自己平叛勝利。

    此後,正德就流連於江南的秀麗風光,逗留於江南玩樂。一天,他在江上打魚,由於站腳不穩跌入江中,由於江水寒冷,落下病根,回到京城數月之後就此病死。可謂:生於樂,死於樂。可謂死得其所!

    對此這樣一位充滿傳奇色彩而豐富多彩人生的一位帝王,如果單純以玩樂恣意妄為和瞎折騰來評價顯然有失偏頗,所以說起最愛瞎折騰的皇帝雖然非其莫屬,但我們其實更願意加點褒義的欣賞色彩。

  • 6 # 大先生的故紙堆

    都說,人生在於折騰,感覺這裡的折騰有一種拼搏奮鬥,自強不息的意思。但是,仔細體味一下題主所謂的折騰,而且後面還有兩個字皇帝,我想這裡的折騰百分之百的意思是不務正業,禍國殃民。

    許多人可能第一印象這樣的皇帝排在第一位的,肯定是那個叫朱由校的木匠皇帝,本來每天應該是處理朝政的一代天子,卻天天跟木頭,斧子,刨子打交道,我也是服了。不過,明朝的皇帝多奇葩,其實我第一印象中,瞎折騰的皇帝第一位應該是宋徽宗。這位藝術家皇帝,除了從政不行,其他好像很在行,如果說琴棋書畫還算提高自己的文化藝術修養的話,那麼蹴鞠就算是在強健體魄吧。特別是在《水滸傳》正是當時還是端王的宋徽宗,一眼看上了球技了得的高俅,就在了身邊,而在登基以後又把高俅委以重任,誰曾想到高球王卻是一個禍國殃民的料,把把大宋江山折騰的雞飛狗跳的。除了高俅,還有蔡京,童貫這些一路貨色,都是宋徽宗手底下的折騰干將。宋徽宗整天不務正業,這樣的瞎折騰,江山能好得了嗎?

    宋徽宗不僅喜歡折騰自己,更喜歡折騰別人。在宮裡難麼多女人,還嫌折騰不夠,沒法滿足他的一顆奔放而文藝的心,非得去外面尋花問柳,跟一代名妓李師師談情說愛。不僅如此,這位皇帝還喜歡cosplay這樣的角色扮演,並且專門修建了一條商業街,宮裡的人員全體出動,扮演各種職業,好不熱鬧。而宋徽宗在這個“比如世界”中,最愛扮演的開醫館的郎中,一幫溜鬚拍馬的大臣都要裝作各種有病的樣子,找他去醫治。一幫人玩得不亦樂乎。

    就這樣的窮折騰換來的是什麼呀?靖康之恥,這回宋徽宗從扮演皇帝到了扮演囚徒,最終真的扮演了死鬼,客死他鄉,一命嗚呼。

    就兩個字,活該!

  • 7 # 北門猿

    論起胡折騰,王莽同志就算在歷史上不排第一,肯定也是名列前茅。

    關鍵是,別的皇帝胡折騰,我們可以很輕鬆地把他套進【昏君荒淫享樂】的模板中去。但王莽的折騰還真不是為了個人享受。我們只能推測,這位老兄是真心實意地相信,他所信奉的那套東西確實能救國。

    話說這算不算“讀書讀傻了”?、不過按說,能做到他那個位置的不能有傻子,只能算是信仰太深吧。

    閒話少說,今天不提王莽在政治制度上怎麼“改革”的,咱專門說說王·改名狂魔·莽的事蹟。

    王莽上任以後,就把西漢舊有的官名改了一通:

    更名大司農曰羲和,後更為納言,大理曰作士,太常曰秩宗,大鴻臚曰典樂,少府曰共工,水衡都尉曰予虞。

    更名光祿勳曰司中,太僕曰太御,衛尉曰太衛,執金吾曰奮武,中尉曰軍正。改郡太守曰大尹,都尉曰太尉,縣令長曰宰,御史曰執法。

    王莽這通改名,倒也不是胡改。比如大司農改名叫羲和,典故出自《尚書·堯典》:“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意思是堯帝命令羲氏跟和氏觀察天象,制定曆法,把四時規律宣佈給民眾。可能是農業生產離不開四時變化,所以給了大司農這個名字。

    又比如說大理改名叫作士,典故出自《尚書·舜典》:“帝曰:‘皋陶,蠻夷猾夏,寇賊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意思是舜帝命令皋陶做掌握刑法的長官(士),五刑各有使用的方法。大理是管法律的,所以引用這個典故,改名叫“作士”。

    孔子曰:“必也正名乎!”由此看來,王莽倒是他老人家的忠實信徒。

    從此之後,王莽就走上了放飛自我的道路。

    王莽不僅在國內折騰,對國外也不放過。當時漢朝和外國交往,慣例是封他們為王,王莽下令降一等,都改成封侯。人家能幹嗎?於是一個個全反了。

    當然,估計也是因為漢朝現在國力衰弱,鎮不住場子了……

    王莽同志搞這一手,我懷疑,可能是因為他對周邊四夷有一種心底裡的歧視。東北有個政權高句麗,王莽看著不順眼,給改成了“下句麗”。匈奴更慘,本來老大的封號是“匈奴單于”,硬給改成了“降奴單于”。

    這是對外,在自己這邊,王莽也不消停。

    西域的隴西郡,王莽改成厭戎,厭通壓,就是鎮壓的意思。

    天水郡,王莽改成填戎,填通鎮,還是鎮壓的意思。

    此外還有循虜、罕虜、揭虜、羅虜、測虜、破羌、伐蠻、厭胡、填狄、厭狄等地名,總之是跟外族槓上了。東狄西戎南蠻北夷,人人有份,誰也別跑。

    最別出心裁的是,隴西郡有條狄道,王莽改名叫“操虜”……別誤會,這裡的操是操縱的意思。

    也不光是邊境,內地他也胡改。

    比方說咱們比較熟悉的,無錫,讓他改成了有錫。(……為啥?)

    襄陽,讓他改成了相陽。(……又為啥?)

    據說,有人做過統計,和西漢末年對比,新莽的郡從106個增加到116個,連改帶增,一共改了91個郡名,只有25個保留了原名;縣從1587變成1585個,其中730個縣改了名字,將近一半。癲狂程度可見一斑。

    (鳴謝馬伯庸《愛改名的神經病王莽》)

    這地名改來改去,有些極端的,一個地方前後改了五次名,從政府官員到當地百姓,誰也記不住,官方發個檔案,還得在旁邊註明:“曾用名××”。

    “制詔陳留大尹、太尉:其以益歲以南付新平(新平,故淮陽)。以雍丘以東付陳定(陳定,故梁郡)。以封丘以東付治亭(治亭,故東郡)。以陳留以西付祈隧(祈隧,故滎陽。)陳留已無復有郡矣,大尹、太尉,皆詣行在所。”

    ——就像上面這樣。

  • 8 # 環球網

    看到這個問題,環環首先想到的是隋煬帝楊廣。隋文帝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為帝,在位的二十四年,銳意改革、政績卓著,開創了輝煌的“開皇之治”,然而盛極一時的隋帝國卻歷二世而亡,這和楊堅的繼任者楊廣的折騰有很大的關係。

    楊堅的長子楊勇聰慧好學,性格寬仁,被立為太子以後繼承大統是順理成章的事,然而楊廣一頓操作猛如虎,最終把哥哥折騰倒了臺,自己成了太子。嚐到了折騰甜頭的楊廣在當了皇帝之後折騰的更是變本加厲,他首先逼死廢太子也就是自己的哥哥楊勇,其他幾個弟弟也都被他幽禁而死,更有傳言說隋文帝楊堅是被楊廣毒死的。

    當然楊廣的折騰不僅限於荼毒親族鞏固自己的地位,在當上皇帝的第二年他就徵調民夫,大興土木,營建東都,開鑿運河,造龍舟萬餘艘,徵民夫數千萬餘人次,一時間搞得勞民傷財,民不聊生。然而,楊廣並沒有收手,他更大折騰還在後面,從大業七年到大業十年三年的時間內,楊廣是三徵高麗,其中第一次就集結了一百一十三萬人馬,二百多萬民夫,如此大規模的兵團作戰給養必定很成問題,不出所料,隋軍大敗於遼東城(今遼寧遼陽)。次年再發兵圍攻遼東城。不料遇到了楊玄感造反,楊廣只得回師平叛,平定楊玄感叛亂之後,楊廣屠殺三萬餘人,楊玄感圍東都洛陽時,曾開倉放糧賑給饑民,而接受過楊玄感糧食的普通百姓數萬人都被楊廣坑殺。大業十年,楊廣再次發兵高麗,最終雙方以議和收場。

    三徵高麗讓隋朝師勞兵疲,國力消耗殆盡,但是楊廣卻不以為意,他曾三遊揚州,兩巡塞北,一遊河右,三至涿郡,還在長安、洛陽間頻繁來去遊玩,每次出遊都大造離宮別院,再加上築長城,開運河,造成“天下死於役”的景象。

    楊廣接手的是政治清明,國力強盛的隋朝,如果不折騰,即便沒有什麼作為,一天到晚吃喝玩樂也可以做個守成之君,延續國祚,然而楊廣卻生性荼毒暴戾,好大喜功,最終把盛極一時的隋朝折騰的二世而亡。

  • 9 # 北大西洋之殤

    乾隆呀,楊廣名聲不好,起碼還留下條大運河,乾隆除了留下一堆風流(就是色鬼)傳說,生生把他爹攢下的全都敗沒了。

  • 10 # 楊文傑3

    宋徽宗也挺能折騰,硬生生的把自己的江山給折騰沒了,宋徽宗是中國歷史上出了名的奇葩皇帝,居然讓道士守城,我也是醉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陸游下棋的境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