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千萬星瞳
-
2 # 民間書法對聯
孔子憂慮後人不重德,不講仁,不道義。孔子的金錢觀是,仁義值千金,錢財如糞土。現在很多人,把錢與義顛倒了,一心向錢看,忘禮忘義,忘德忘道。把社會風氣,公心,公德,攪濁了。請客送禮,拉關係,都不懷好意,一切言行和目的全是為了錢。
-
3 # 天馬山房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是孔子最關注和最憂慮的,孔子傳授先王之道,詩書禮樂易春秋射御書數等等,都離不開學、思和學與思的互動。
學習而不思考,人會表象所矇蔽;
思考而不學習,會因疑惑而迷失。
-
4 # 極雅軒
論語【原文】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孔子:有些人不修德,不學習,聽到或看見的道義也不遵從,一些不好的地方也不去改正,這正是我所擔憂的。
孔子談了自我修煉的四個方向:修德,學習,從善,改錯。
德,這個東西不是渾然天成的,是後天修煉的結果,修德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克服私慾的過程。
知識技能,更是需要孜孜不倦地學習探究方才可能獲取,這個幾乎人人都懂,學習的過程基本上就是一個克服惰性的過程。
-
5 # 櫻木四郎
當今教育中何為師?師者,傳道受業解惑。
當今社會老師無道可傳,業不專心,自惑為解何以解惑。
當今社會教育機構應偏重於師德。師有德,生方有德。師無德,何以育人?
所以我們應該向孔子學習的是師德。加強自身修養,教書育人才是正途。
-
6 # 中上行
孔孑敢憂慮的是。沒讀懂《周易》。沒朋白道。最後遺憾而終。死時剛好72歲。
-
7 # 叢影崖柏
對教育方式而言,孔子最憂慮的是,教育方法與內容的‘教條化’‘一律化’。他特別強調‘有教無類’的教育方式。也即因其具體人之‘天賦’‘個性’‘智商’‘能事’,而分別以不同的,多元化的‘適宜性’‘針對性’方式來作為教育方法,及評定標準。
-
8 # 原創e族
孔丘最憂克己不能復禮,無主養有發大財大官夢的喪家犬,不能屠光天下少正卯。
-
9 # 光陽道統文化
孔子是喪葬公司老闆,他最憂慮的是喪葬儀式上的禮儀專案太少,少收了錢。所以,他把周禮,魯禮都增加了進去,另外他又自創些禮儀,葬禮專案越多,時間越長,規模越大,他收費就越高。
-
10 # 蓋天宣夜說
孔丘最憂慮的是怕後來的人們知道了:“大鵬飛兮震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合掛左袂。後人得傳此之!仲尼亡兮誰為出涕”?李白《臨終歌》“後人得傳此之”的那件當上魯國大司寇,殺害少正卯,絕無師法燒掉上古歷史文獻玄覽來重新篡編沒有了“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和“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shi萬物之宗”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陰為陽母,先坤次乾,幽幽邃月,風月曆史的《春秋》——“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這件事。
-
11 # 尼古拉斯憶心
在《論語.述而》裡,孔子提出了他最為憂慮的四件事;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面對當時世風日下的社會,孔子提出了自己的四大憂慮,
即“道德不修,學問不講,見善不從,有過不改”。
第一,不注重道德培養。人的全部行為,除了思想,無外乎就是言語和行動,如果再分成兩類的話,就是有益大家的言行和不利於大家的言行。有益大家的言行,就屬於仁善的範疇,是有道德言行,反之不利於大家的言行就是不道德的言行。所謂道德,就是提高自己的學問修養水平,進而造福社會,利益大眾。若是不注重道德,就會害人害己,甚至對社會造成惡劣影響,比如現在網上的遊戲、黃圖、賭博等等,這都是屬於不道德的,對社會大眾有害無益。尤其對青少年,影響最深。
第二,不愛學習,不會學習。孔子說“學之不講”,就是說做學問一定要學以致用,理論實踐相結合,不能學成書呆子,像俗語說的“百無一用是書生”,那真就成廢物了。看看我們現在的學生,大多都是為了考試而學,為了分數而學,很少是真正因為愛學習而學習的,確實令人感慨!學問也不能濫用,一定要用到對大眾有益的事情上來,否則就會變成社會的禍害。大家看現在的電影電視裡,犯罪的很多都是高學歷,有文化的人,就是因為把文化用錯了道,把文化當成危害社會的工具。
-
12 # 顏小二述哲文
我是顏小二,我來回答。
孔子作為儒家學派創始人,他的仁學思想不僅是後世儒家思想發展的根基之一,亦是貫穿其整個思想體系的“核心”,從“仁學”的重要性,我們亦不難看出,孔子最憂慮的東西,結合孔子的思想特色以及所處時代特色來看,當屬是憂慮世人“不知仁、不求仁、不行仁”。
從孔子對“世人不知仁,不求仁,不行仁”的憂慮中,我們可以知道,孔子期待人們不僅可以“知仁”,還能自覺去“求仁”,最後能“行仁”。由此,我們也能從孔子這“一憂慮”與“一期待”間看到當前教育可以借鑑的地方,借後世王陽明的一個經典觀點來表達,某種程度上說,孔子是在強調“仁”的“知行合一”。
1、孔子的憂慮---世人不知仁、不求仁、不行仁關於孔子的憂慮,我們可以在《論語》中找到答案,孔子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這段話不難理解,大概意思就是,孔子對以下幾種情況十分憂慮:
沒有培養且提升自己德行的想法。不去講習學問。知道何為義,但不追隨“義”。不能改正自己的缺點。就上面的議論,如果具體來說,孔子是在憂慮人不知修身養性、不好學、不從義、有錯不改。這樣理解雖然也不錯,但是總覺有些不夠。為了不浪費孔子的好觀點,我們不妨將孔子憂慮的這幾個現象再“昇華”一下。
在我看來,孔子所憂,實則是在憂慮“世人不知仁,不求仁,不行仁”。為什麼這麼說?請繼續往下看。
也就是說,一個以人憂為己憂的仁者,自然是樂於修身養性、提高自己道德素養的人,畢竟修身養性也是“求仁”的具體體現之一。而不知修身養性者,某種程度上說,是“不求仁”的體現之一。
學習往往可以提升一個人的視野,讓人擁有更大的格局觀,於是看待事物的角度和高度就有些不一樣了。一個“仁者”,往往是十分樂於學習的,畢竟胸懷開闊,還需要視野開闊,而“學習”,可以幫助仁者開拓眼界。
某種程度上說,孔子眼中不講習學問的人,大抵無法認知“仁”的深刻含義,也是“不知仁”的存在。
最後,孔子憂慮有人明明知道自己有缺點卻不改。為什麼不改?大概率在於改錯對於自己來說比較難受,但如果不改,別人會比自己更難受,畢竟自己的缺點所衍生的弊病,往往是向外發散影響他人後的一種反饋效果。或者說得更加具體些,貪圖一時之樂,無法知錯改錯,甚至明知故犯,這種時候大概率會影響他人。這種不顧級周圍只顧自己一時之樂的態度,可不就是過度愛己而不愛人的體現嗎?這便是上面所說的“不行仁”。
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孔子之憂,大抵在於世人不知仁、不求仁、不行仁。
2、孔子之憂對於現代教育的借鑑意義---引導學生“知行合一”從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知道,孔子的憂慮與“仁”有關,反推孔子關於“仁”的憂慮,我們可以知道,孔子是期待世人“知仁、求仁、行仁”的。將孔子的期待引申到對教育的啟發上,我們可以看到孔子在強調“知行合一”。
我們整理一下。也就是說,孔子最憂慮的事情,在於“世人不知仁、不求仁、不行仁”,那麼反推可知,孔子最期待的,是世人知仁、求仁、行仁。因“求仁”,得以“知仁”,亦是因為“知仁”,才能體會“仁”的無窮魅力,繼而進一步“求仁”。在不斷地“求仁”而“知仁”後,隨著人對“仁”的認知漸漸加深,最後便能“行仁”。當“知仁”、“求仁”、“行仁”達到統一的時候,便是“知行合一”的理想高度。
而教育的目的,說得更加精煉些,大抵是傳授學生知識,讓學生能夠內化知識,而後將吸收的知識做一個輸出,也就是“外化於行”。孔子是一個思想家、教育家,而在他身上,我們也能看到“知仁、求仁、行仁”的和諧統一,在孔子七十歲的時候,他曾經說自己已經達到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高度,“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實則是“知行合一”的理想體現。
3、總結為了方便理解,我們來做個小小的總結。
孔子的憂慮,從上文的分析來看,更多在於“世人不知仁,不求仁,不行仁”,反推可知,孔子期待世人能夠“知仁,求仁,行仁”。而根據孔子的人生軌跡,我們可以看到,70歲時的孔子,達到了“知仁,求仁,行仁”和諧統一的高度,這個時候,用孔子的話說,孔子是“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那麼迴歸到我們的論題,我們可以用後世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來概括孔子70歲時的人生境界。
也就是說,通過探討以及反推孔子的憂慮,思考孔子之憂在教育上的借鑑意義,我們從孔子對“知仁,求仁,行仁”之和諧統一的期待上,不難看出教育的理想高度大抵在於“知行合一”。或者說得更通俗些,教育不應該,也不能僅僅停留在單向灌輸上,要運用多種方法,讓學生真正地吸收知識、理解知識(也就是所謂的內化於心);但學進去了,還需要“倒出來”,當學生真正能夠將知識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時候,這是教育的成功體現之一,亦是“知行合一”的體現。
-
13 # 謀士說
教書育人,孔子在古代無疑是,為人師表的楷模。老師起一個應道作用,到底要不要聽,要不要學,還是在於一個人的本身。孔子說: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孔子擔心的是:品德不好的人,又不去修養品行。學問不夠,又不去研討學問。聽到了該做的事情,拖拖拉拉的,又不去做。做錯了事或者身上有缺點,又不去改正,我真的很擔憂這樣的人。
窮沒關係,如果思想窮了估計就沒救了。人窮志不窮,但是你可以努力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讓自己逐漸富裕起來,自學成才不行嗎?如果,一個人的品行不好,曾經做錯了事情,哪怕是偷盜,如果能改邪歸正,你也是一個完人。今天交待給你的任務,你拖拖拉拉,甚至過了幾天,要問你,你才去行動,才去完成。或許看到一個賺錢的機會,你猶猶豫豫,只知道幻想,你認為你能成功嗎/知道自己身上有缺點,總希望把別人塑造成你心目中完美的形象,總是指指點點,說三道四。你為什麼不站在別人的角度,把自己塑造成,對方認為很完美的樣子,自己做不到就不要強求對方。不要總是,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衡量別人,先做好自己。讀書你認為沒用,當需要使用的時候,你才會發現,讀書真的很有用。就好像創可貼,當你沒有受傷的時候,它一無是處,一旦你受傷的時候,你就知道它的價值了。孔子一生有很多遺憾,他周遊列國也沒能混個一官半職,但是他的學問,卻比他在政治上的影響力要大。如果,孔子這一輩子只在魯國做一個大夫,不去學習,研究學問,我想他也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所以,要想體現自己的價值,我們有很多途徑,碰了壁也正常。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為什麼不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總是那麼消極,總是多愁善感呢?
你看見哪些網紅,收入幾百萬幾千萬,甚至上億,你以為別人的錢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別眼紅!你如果那麼努力,轉不了幾百萬,幾千幾萬還是有可能的是吧!所以,網紅不是隨便就能紅的。
學習在任何一個時代都不會貶值,等你需要的時候你就知道他的價值了。孔子說的話,不僅僅是道理那麼簡單,你可以轉化成行動,如果你努力了,比如我一年讀30本書,要想做某個領域的專才,十年後再來看現在的自己。如果你做不到,就當我沒說!
-
14 # 豐城遊子shaoxing
《論語》講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文之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大概意思我就不在表述了,大家也都略知一二。那我來談談我個人對於孔子擔憂的事情,也就是我們目前教育的借鑑問題。
1,儒家思想是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精髓部分。對於我們的思想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
2,儒家提倡入世的行為和理念。人要有所為,為社會,社稷,國家,百姓有所為,就是貢獻。
3,儒家需要我們“修身,齊家,立業,平天下”上下功夫”。“”大學之道在修身,在明明德,在親民。”
而我們現在的社會環境日趨利益薰陶,缺少自身修養,私慾無法控制,惡念當先,種種念想現象面前反應出的問題,就是孔子擔憂的“修德”。
我們的教育缺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教育,缺少人性的良知教育,缺少德育的培養教育。太注重利益培養,如學校自身的升學率,家庭環境利益性,社會的失信率等等,都給下一代營造了私慾膨脹的環境。
在孩子從小的潛意識裡埋藏了“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的種子,導致他的學習行為和社會行為偏移良知。
所以我們的教育必須引以重視,讓我們的家庭、學校、社會共同營造良好的修德和誠信的正能量,傳承和發揚良知心學。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知行合一致良知。
-
15 # 王營評教育
這是孔子對當時世風日下的社會現實發出的感嘆。孔子說,這個時代真令人擔憂:一般人只講現實,不講求道德修養;急功近利,不去認真探求學問;明明知道事情符合“義”的標準,卻不願意去做;自己有了過失也不能主動改正。這樣的社會幾乎沒法挽救了,非進行改革不可。孔子的四“憂”,既是對當時許多人道德滑坡的揭露和警告,同時也是對自我進行的鞭撻,言外之意是要提醒自己:生當亂世,應當不斷加強道德修養,認真探求學問,積極踐行道義,及時改過自新,做一個“出汙泥而不染”君子。
拿孔子的四“憂”,對照當今教育的各種亂象,也不禁令人望而生“憂”。
首先,“德之不修”已成為許多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常態。由於學生的思想品德無法進行直接量化,不能納入中考、高考成績,因而在許多學校普遍存在重智育、輕德育,重文化課考試成績、輕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現象。許多學校只是打著素質教育的旗幟,空喊一些道德口號,實則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並沒有引起教育者足夠的重視,學校德育往往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要。
究其原因,一是學校管理者對素質教育認識上有偏差,認為學生只要學習好,就一好百好,至於品德好不好,那是次要的。二是受“應試教育”影響太深,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怪,認為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家庭和社會的任務,遠不如多考幾個重點大學來得實惠。
這種重智輕德的不良傾向,導致部分學生進入高一級學校後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自私封閉,唯我獨尊,最終變成了一個只會學習、不會生活的廢人;有些學生在校期間不遵守學校紀律,經常拉幫結夥、打架鬥毆,進入向社會後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這些現象還不足以令人擔憂嗎?
“學之不講”更多地表現在個別教師身上。尤其是某些大學的所謂教授、導師們,他們不給本科生上課,不專心致搞教研科研,而是熱衷於當官、向上爬,或者一門心思跑專案、開公司,研究生們成了導師的打工仔,上課、搞研究成了這些教授們的第二職業,導致有的碩士生三年竟沒有聽過導師講過一堂課,這樣的研究生教育難道還不讓人擔憂嗎?
朱熹在註解本章時,採用了尹氏的說法:“德必修而後成,學必講而後明,見善能徙,改過不吝,此四者日新之要也。”朱夫之常常曲解《論語》原意,唯此章所注甚好。願每一位為人師表的教師、校長,要牢記孔子之“憂”, 不斷提高自身的師道修養,也希望教育界有識之士不僅要“憂”當今教育之弊端,更要痛下決心、下大力氣去改正這些弊端,從而促進教育事業走上日新月異、健康發展之軌道。
-
16 # V思維視覺
摘要:孔子是中國春秋時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一生大部分時間都用於授徒講學。在其理性思考與親身體驗的基礎上,形成了豐厚而又富有意義的教育理念。今天,我們回顧、審視孔子的教育理念,仍然可感受到,它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對現代教育所發揮的,不可替代的指導作用和借鑑意義。
孔子是中國春秋末期傑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在中國教育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對中國文化教育的影響極為深遠。單從他的教育理念而言,對當今學校教育有很強的借鑑意義與啟示。
一、孔子的教育理念(一)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
1.有教無類的理論基礎
孔子辦學是面向全社會的,屬於開放辦學。在面對如何選擇學生這一問題上,孔子採用“有教無類”的仁愛教育理念。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1]。意思是:學生只要“自己主動帶一束肉乾來見我,我沒有不教他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堅信:“性相近也,習相遠也”[2],人的本性即先天素質本是很接近的,不同的人之所以有較大的差別,是後天之“習”的結果。這一觀點肯定了人不論等級貴賤,生來的地位應該是平等的。這種立足於普遍意義上的人性論,在西周以前,以天生的血緣來決定人的高低貴賤,這一傳統觀念支配下是不可能有的。這為他實施“有教無類”提供了理論依據。孔子認為個性差別,主要是由於人們的後天環境習染,各不相同之故。教育是一種特殊的環境影響,力量更大,從而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
2.有教無類的實踐體現
孔子的這一教育理念,可概括為三點:
第二、孔子招收弟子不分“族類”、不分國籍,一律平等對待。他的學生有魯、齊、晉、宋、陳、秦、楚、衛、薛等不同國度的。例如,他招收中原人視為“蠻夷之邦”的楚中國人公孫龍和秦商入學,這不僅打破了當時的國界,也打破了當時的夷夏之分。
第三、孔子招收學生時不循陳例,不分老少,不分智鈍,不分勤懶,都是同窗授受。孔門弟子三千,有年齡較大的弟子,如顏路,孔子只大他5歲;也有年齡較小的學生,如公孫龍,孔子大他53歲。還有父子同堂的學生,如顏回和他的父親顏路等。
孔子辦學和招生堅持實行“有教無類”,這一舉措打破了貴族壟斷學術的格局,使教育活動擴充套件到了民間,適應了“士”階層的興起,文化下移的歷史潮流,擴大了教育的社會基礎和人才來源,這在教育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當然我們也應看到,孔子的學生僅限於民間“士”人,勞動人民仍不大可能接受教育。在孔子時代,不可能達到“普及教育”的程度。
(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育理念作為中國教育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和職業教師。孔子認為,“學”與“教”是一個長期薰陶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和老師,不能有任何的鬆懈。正如他所言“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3]意思是,“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下來,不斷學習而不厭煩,教導別人而不感到疲倦,這些我做的怎麼樣呢?”
同時孔子強調好學、樂學的興趣與精神。他曾說:“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5]意思是:“我不是生來就懂得知識,只不過是愛好古代文化,並且勤奮敏捷地去探求它罷了。” 孔子的好學精神是出了名的,他經常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6]他把學習完全當作一種興趣,一種樂趣來對待。當然,學習也要有一種緊迫感,使命感。“學如不及,猶恐失之”[7]便是他學習、教學生活的真實寫照。另外,孔子強調要樹立終身學習的志向。孔子自己就是終生好學的典範,“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8]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9]即“我十五歲,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已掌握了各種知識而不致迷惑;五十歲得知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越出規矩。” 不僅如此,孔子還堅持廣泛而虛心地向他人和實際生活學習。他學無常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 孔子曾問禮於老子,學樂於萇弘,習琴於師襄。他來到周公廟,事事向人請教,有人譏笑他不知禮,孔子卻說,不懂就問才是禮。
2.關於誨人不倦:孔子一生可謂是活到老,學到老,教到老。他的教學生涯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自開始辦學到去齊國求仕之前,約7、8年的時間。這一階段其下門徒不多,但是辦學已有成效,在社會上已有了較大名聲。第二階段,自37歲從齊國返回魯國到55歲周遊列國之前。這一階段共計18年的時間,是孔子教育事業發展的繁榮階段。其教育經驗越來越豐富,教育水平越來越高,名氣越來越大,所收弟子也越來越多。其中,除了魯國的學生外,還有來自齊、楚、衛、晉、吳等國的求學者。第三階段,自68歲周遊列國結束回到魯國,直至去世,共5年的時間。這期間他把精力集中到辦教育與整理古代文獻典籍上了。期間學生眾多,而在孔子眼裡,所有的學生都是他的弟子,他愛學生就象愛自己的兒子一樣,沒有親疏厚薄之分。他曾對他的學生講過:“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三,收穫很大,既懂得了君子應學詩、學禮,並且從這件事上還知道了老師對所有的學生都一視同仁,不偏愛自己的兒子。”子貢是孔子學生中最富有的,孔子並不因為他富有而特別優待他,還時常批評他誇誇其談的毛病。閔子騫是孔子學生中又遲鈍、又貧困的學生,在家中常受到後母的虐待。孔子不但沒有看不起他,反而給他特別的關心,經常鼓勵他,並把他作為孝的代表。孔子常對他的學生說,要看重一個人的道德品行,不要只看貧富。君子只做雪中送碳的事,而不去錦上添花。孔門之中,確實達到了師生如父子,同學如兄弟,師生同學平等相處,一視同仁的境界。《論語》一書記載了孔子許多“誨人不倦”的生動例子。當時的教授方法是一個個地耳提面命,個別教育。學生的年齡、經歷、水平各不相同,提出的問題自然也是多種多樣。但孔子從未厭煩過,總是耐心地予以解答。一次,子貢問道:“滿鄉村的人都喜歡他,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還不行。”子貢又問道:“滿鄉村的人都厭惡他,這個人怎麼樣?”孔子回答說:“還不行,最好是滿鄉村的好人都喜歡他,滿鄉村的壞人都厭惡他。”像這樣學生一問再問三問,孔子也一答再答三答的例子,《論語》中有很多記載。
綜上所述,在簡單剖析孔子教育理念之後。我們不難發現,在人類已經邁入21世紀的今天,它仍然有著,無可否認的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是新世紀教育事業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借鑑。為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提供了一份可資利用的寶貴的精神資源。同時,更有待我們在實踐中,予以理解、繼承和弘揚。
-
17 #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孔子何而“憂”呢?陶淵明有詩云:“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由此可見,孔子之憂,憂在“道”。
那麼,表現孔子憂“道”的語句有哪些呢?
一、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篇》
意思是:(許多人)不去培養品德,不研討學問,聽到了應當做的事(義),卻不能馬上去做;有錯誤卻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所擔憂的。
二、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孔子在《論語•季民第十六》
意思是:不論有國的諸侯或封地的大夫,不應擔心財富不多,只需擔心財富分配不均; 不要擔心人少,而只需提防境內不安寧; 財富分配均平,便無所謂貧窮; 人民和睦相處,便不覺得人少; 境內安寧就沒有亡國的危險。
三、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_衛靈公》
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長遠的打算,那麼近期的事情就會多有憂慮。
具體來說,孔了憂的是為“國”憂,為天下而“憂”!他擔心人們道德敗壞,擔憂人們不接受教育,擔心社會不公,擔心統治者為了眼前的浮華,而目光短,不作長遠規劃。他唯獨沒擔心他自己!宋代文學家范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正是對孔子的概括嗎?
但是,再擔憂,也沒能改變周朝的分崩離析,也沒有阻止人們滾滾的慾望。
公元前256年,秦王率兵攻打西周。周赧王來到秦國磕頭認罪,將屬地獻給秦王,秦滅周,把周郝王貶為普通百姓,周朝宣告滅亡。
那麼,孔子的“憂”,對於今天的我們有什麼意義呢?
首先,應該注重思想品德教育。
去年,香港暴亂,“港獨”分子到處打、砸、搶、燒,部分不明真相的青年跟著遊行,佔領街道,攻擊警察,毆打路人,侮辱國旗、國徽等等。這些罪行都與疏忽了對年輕人的教育有關。
其次,應該縮小貧富差距,避免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貧富差距增大,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無論什麼原因,如果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將不利於社會的發展,不利於社會的穩定。而一旦社會陷入停滯,甚至陷入混亂,對任何人來說,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都將是一場災難。當然,國家為了防止貧富差距拉大,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例如“精準扶貧”,例如“住房限購”,例如“超額累進稅率”,都產生了很好的效果。
再次,應有長遠的眼光。無論針對目前美國的“以中國為主要競爭對手”,還是“臺灣鬧臺獨”,還有中國是否“增加一千枚核彈”,都應用長遠的目光來看待。切忌逞一時英雄,而誤了大計!
-
18 # 慧光2787
孔子最憂慮的,在論語述而篇有說"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這個憂字,很是微妙,發人深省。可以說,佛、老子、孔子,千聖齊出,無不為這個憂字而來。
德,本心所具,在內不在外,是道之用。人人心內有無量德能,但必須藉助事修,才能彰顯。
學,是指宇宙人生真相的教育,也就是內學。人生教育要符合事實真相,才能稱之為學。不然,學之不講,說不通。因為,任何國家,任何時代,都有對人的教育;技能傳授,就更不應說了。對人的教育若與真理相背,這就是學之不講了。
聞義不能徙。能聽聞到真理,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有幸遇到了,但又不依義理而行,這又確實是非常遺憾的事。
不善不能改。獲福遠禍,未論行善,先須改過。改過比行善猶急,是修、齊、治、平的基礎,也是解脫生死的基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說明遷惡向善也是整個佛法的基礎。
德之不修,性德不顯;學之不講,道理不明;聞義不能徙,等於未聞;不善不能改,終成自害。
人活一輩子,存在這四不的問題,必然是糊塗來,糊塗去,沒有正確的人生航向,而最終導致沉淪。聖人洞徹因果,因而憂之。
-
19 # 莊迪君20
儒家元聖周公旦把傳承了兩千年的中華政治思想從以民為本的樸實思想篡改為皇權天授。並制定繁瑣的禮制來鞏固皇權。通過身為攝政王政治影響力,他促成儒家成為周朝政治和社會主導思想。
傳承周公衣缽,以夢遇周公為殊榮的孔子,竭盡全力鼓吹師古人,法先王,復禮樂。奈何人心不古,諸侯都不約而同,器重思想巨集觀,知識全面,經濟,軍事,管理都在行的黃老實幹家。在孔子之前200年就有管仲和百里奚等。
與孔子同齡的也有通才范蠡,晏子,孫子等。當時的強國,吳越分別在孫子和范蠡手中富強起來,這並非重道輕術,知識片面的孔子所能力可及!
孔子費盡心思想在曾經的強國齊國當宰相,奈何又給晏子比下去!
眼看齊國黃老思想成為政治和社會主導思想,儒家的領導地位在自己手中丟失。對以立功立名為德行的孔子,這絕對是奇恥大辱!能不憂慮嗎?
我懷疑少正卯所傳授的就是齊國黃老思想,所以孔子才會殺他,而且還要暴屍三日,出口烏氣……
-
20 # 鶴羽
孔子有理想,是位有道的憂國憂民之聖賢。
孔子,遵道奉行,言陽不言陰,陽為人世。
孔子所憂,世人不上進,其憂反成不道。
老子所言,強其骨弱其志,與孔子意相背。
如人類能達到統一認識,弱其志就是對的。
否則,你中國人無志又無智,他中國人卻不是!
即言道,道無為而不遺一處,可順其自然。
如言人世教化,其實只一善而知止,足矣。
善不知止,反成養惡,更別說還有偽善者。
古聖先賢所悟皆人道,人道卻與天道共存。
天道無情可逆為勝,不可逆順之,無畏也!
現今教育,未來將崇尚自然,遵人各有志。
魚入水,鳥入林,鷹飛兔走,各安天命。
如言人非自然禽獸,可離禽獸伍者為道人。
易乎?知乎?朝聞道,夕死可矣!乃真。
回覆列表
禮崩樂壞,所以要克己復禮為仁,想要回復前期的禮樂制度,社會遵守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