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旅行大作家

    與問大和是否對待異族最為友善仁慈包容的民族一樣。《沒有一個大民族是友善仁慈包容的》。如果有這些,民族早已滅絕了。一個大民族都是透過,大屠殺,搶奪異族的財富,及富饒的土地而壯大自己的,比如俄羅斯,大不列顛,華夏等。當然啦,任何一個民族都一樣,沒有好壞之分。

  • 2 # 人生百態各不相同

    是的,漢族是對待異族最為友善仁慈包容的民族,沒有之一。我大中華乃泱泱大國,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其間分裂、戰爭遠多於和平之時,異族外強入侵佔領亦有之,為何能依然屹立不搖,不似其他文明古國到如今只成為斷壁殘垣、歷史追憶?這種韌性的根源也就在於我們文化中“禮樂文明”強調文而不非武的核心本質。

    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華文明流傳了下來。為什麼中華文明能源遠流長几千年不斷層?這並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縱觀古今中外,只有中華文明真正做到了對異族和而不同的包容,而這種包容性,表現出來的文明風骨就是韌性難斷。

    眾所周知,在我們的歷史中並不是沒有其他文明對中華大地侵略過。漢朝的匈奴、南北朝時期的五胡亂華,隋朝時東突厥圍雁門關,唐與吐蕃大非川之戰和唐與大食怛羅斯之戰,宋和西夏戰爭和金戰爭。明朝時的土木堡之戰,清朝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在就是日本的侵華戰爭,這些都是異族侵略,我們才做出必要的反擊。

    我們會驚奇的發現,這些侵略中華文明的外族文化,不僅沒有把中華文明給取而代之,反而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慢慢選擇了向中華文明主動靠攏。因為,中華文明用自己特有的包容性,對這些文明進行了潤物細無聲的同化。最終實現的結果,反而是侵略的外來文明被中華文明“反殺”,成為了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我們對外的戰爭從來都是以戰止戰,而不是戰爭的挑起者!中華文明上下5千年,推崇的都不是兵強馬壯和刀劍的鋒芒,更喜歡用的是文化的方式,類似於絲綢般的柔韌和異族交流。不論是絲綢之路,還是現在的一帶一路,都不是搞侵略,而是搞共贏。實際上,這都是傳統文化推崇的“強而不長,弱而不脫”的典型體現。

     幾千年來,中華文明的底線都是,無論我們多麼的強,都從來不曾恃強凌弱,更沒有想過稱王稱霸。因為中華文明深刻的知道,強而不長的道理,持強凌弱、稱霸逞強,從來都是沒有好下場的。歷史上那種征戰四方的大帝國,無論是西方的羅馬帝國,亞歷山大帝國、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還是東方的蒙古帝國,哪一個不是曇花一現?只有中華文明,雖然歷史動盪,但總體上來說,依然是長盛不衰。儘管朝代歷經變遷,但中華文明的核心從來都不變。

     當然,中華民族從來都不恃強凌弱,但是誰想要欺負古老的中國,那也是做不到的。即便是積弱的中國,也不會走到被別人隨意凌辱的地步。近代的中國,可以算是中華最低谷的時期,然而面對列強的侵略,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我們仍然實現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之夙願!

    為什麼中華民族能夠實現多民族的大一統,靠的就是中華文明強大的融合性。世界上,也只有韌性的中華的文明才有這種功能,那種排外的文明是無法實現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文化自信也是來自於文明的韌性。因為我有這種韌性在,所以我知道,也許在階段性,我們是處於弱勢,但是從長遠看,從全域性看,我們才真正的贏家。因為我有韌性,所以,我從來不會掉線。這就類似於“剩者為王”的思想,冥冥之中,我們的文明很清楚,誰能在贏得時間線,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因為我有韌性,所以,我從來不任性。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無論你怎麼折騰,我都用我的韌性為這個世界託底,所以,最終這個世界,還是由我漢族的包容性來做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孔子學生介紹:名、字、生平、與孔子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