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優弘豬病技術達人
-
2 # 原如生活
母豬必須要粗一點,小豬細點因為母豬飼養週期長,細糧容易對胃粘膜造成損傷,從而出現胃潰瘍和胃穿孔,母豬會生病。
-
3 # 農三聲
這個得看豬的品種跟大小吧,像我這邊農村的家養豬,小個子的豬肯定的要磨細一點,這樣就有助於消化,小豬呢就長得快些。大豬呢就感覺就沒那麼多要求可粗可細,因為大豬本身就有牙齒,粗一點的話呢可能還咬的香一些,還能多鍛鍊豬本身的口腔肌肉,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增強豬的食慾。
-
4 # 農網我和你
豬吃磨細的飼料容易吸收養分,如果給豬吃玉米粒豬胃不易吸收養分,拉出的糞便會有玉米粒,造成飼料成本加大,和不必要的浪費
-
5 # 小伍82822134
豬愛吃粗一點的但是由於豬的消化系統太粗可能導致吸收的不是很好,然後就排洩出去了,細的雖然吸收好,但是豬卻不愛吃
-
6 # 沒有不成功181597287
要用合適的羅孔,在32目左右吧,太粗不易吸收消化,太細時間長了母豬易得胃穿孔,平時母豬料裡可加點可消化粗纖維
-
7 # 阿軍微視
喂母豬的玉米是磨粗的好還是細一點好?下面我和朋友們淺談一下:
我們都知道近年來養豬業的發展,都經歷數次大起大落和跌跌漲漲,越是不穩定因素的影響下,我們還得繼續增強信心和加大科學技術的飼養和管理力度。
養豬就是科學、細緻、緊密的一個行業,特別是母豬的飼養與管理,別小看玉米顆粒的大小。因為不同年齡段母豬的各個消化器官,都有不同的特點和要求。比如(保育仔豬)小母豬剛剛斷奶和換肚,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玉米的顆粒就必需細小一點,這樣就比較容易消化吸收和利用,如果玉米顆粒過大,就會誘發仔豬消化不良和拉稀,不利於營養的吸收和利用。再比如青年母豬和成年母豬,消化系統發育完善成熟,飼餵時玉米的顆粒就應該粗一些,這樣就會更容易消化吸收和營養利用。成年母豬和青年母豬,如果繼續飼餵細小和過細小玉米顆粒飼料,在母豬的胃內形成流體狀,容易倒流至胃靠近食管區。胃內壁食管區對胃酸增多發生的反應是增多和增厚、增大。肥大通常是一種有效的防衛機制,但是如果肥大繼續持續下去,這些細胞就無法得到充足的營養,細胞之間的連線減弱,以至於胃液可以接觸到胃粘膜下層組織結構,從而導致表面細胞損傷而發生糜爛。長期下去糜爛就會最終導致胃潰瘍的發生。這就是近年來許多規模化豬場的成年母豬和懷孕母豬出現突然死亡的主要原因。
根據以上所述,朋友們應該對母豬的飼餵和玉米顆粒大小有了新的認識了吧!在日常玉米飼料粉碎的過程中,至少準備三套篩片以做備用。
篩片孔徑如下:
保育母豬:玉米顆粒1.0-1.5毫米。
青年母豬:玉米顆粒2.2-2.5毫米。
成年母豬:玉米顆粒3.0-3.5毫米。
-
8 # 伊寶逗你玩
我覺得這個問題就是多此一舉,相對於母豬而言,小豬要喂細的玉米這很正常,因為它的腸道功能還不是很全面。就比如一個才四個月的小寶寶,你問喂米糊好還是米飯好?媽媽要不要一塊吃米糊?吃米飯會不會消化不良?母豬,一個成年的幾百斤重的大母豬,它怎麼就不能吃磨粗一點的玉米了?玉米本身不也是粗糧嗎?我小的時候家裡也養過一頭豬,在我的印象裡,家裡吃不完的剩菜剩飯,魚刺骨頭什麼都往豬圈裡倒。也有很多人往玉米里加入了沒有加工打磨的豆柏,野菜等食物啊。只能說,很多人因為小豬需要吃磨的細點的玉米,所以為了方便母豬便一塊吃細的。另外插一句,母豬餵奶期,做點帶魚之類腥味重的食物對於下奶很有幫助的。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評論!
-
9 # 職業農民的故事
農村喂母豬的玉米是磨粗的好還是磨細的好?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小時候每逢春節過後大概在三月份的時候,爺爺總會去鎮上的豬場裡買兩頭小白豬回來,爺爺說家裡的豬圈養兩隻豬,它們吃食的時候比較會搶食這樣明年過年殺豬的時候豬的個頭也就越大。那個時候家裡並不是很富裕,所以豬圈裡的豬最主要的吃食一般都是野菜豬草。偶爾遇到天氣比較冷的時候奶奶也會在豬食里加上幾碗玉米麵。
奶奶說家裡給豬吃的玉米麵並不多,所以也只有在冬季天比較冷豬開始長肉的時候才可以吃上玉米麵。記得當時爺爺帶我一起去工廠磨玉米的總會讓加工的師傅把玉米磨兩遍,爺爺說豬吃的玉米麵磨的越細回家後用開水燙越容易熟而且比較粘稠,這樣豬吃起來也就越香。
其實玉米麵磨的越細不僅僅可以增加豬吃食的口感,而且更有利於玉米麵的消化與吸收。對於家豬來說它們一生當中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長肉,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豬能夠更好的吃好喝好進而長更多的肉而已。
-
10 # 廚娘阿庭
養豬有句老話:“大豬要粗,小豬要細”就是對原料粉碎粒度的總體要求。本文主要討論的是第一種原因,而且針對日糧中主要飼料玉米、豆粕的粉碎粒度展開討論
優質的飼料需要好的配方和原料加工結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這就涉及到合格原料、粉碎粒度和原料熟度,玉米在飼料中新增比例佔到一半以上,所以更加重要了。
原料粉碎粒度已經是經過實驗證實的,豬隻對不同粒度的消化吸收有區別,如蛋白質。大致說玉米需要粉碎後,豬隻對玉米的消化吸收才會更好,在粉碎粒度一定範圍,大豬小豬有區別。
玉米的最適宜粉碎粒度是多少呢?根據豬隻對飼料有最大利用率、最佳生產效能且不影響動物健康、經濟上平均粒度。
合適的玉米粒度可以增加豬隻胃腸道消化酶或微生物作用的機會,提高飼料的消化利用率,減少營養物質的流失及動物糞便排洩量及對環境的汙染。
能使各種原料混合均勻、生產質地均一,有效防止粉狀配合料混合不均;如果需要製成豬隻顆粒料時,可以提高飼料調製效果和熟化程度,改善制粒和擠壓效果;現在的乳豬、保育豬對玉米的要求不但要細,還要膨化處理成膨化玉米再去制粒。
小豬的腸胃道發育不如大豬,需要玉米粒度要更細些,容易消化;大豬料的玉米還不能太細,太細會造成胃潰瘍,特別對於母豬來說,傷害就會很大;那中豬對玉米粒度的要求就介於兩者之間。
國內對乳豬料加工採用粉碎機篩片孔徑一般為1.5~2.0毫米,其平均粒度約在0.7~1.0毫米,不宜超過1.5毫米,篩孔直徑比產品粉碎幾何平均粒度,粗略控制時約為2∶1;中豬的玉米粒度在2.2-2.5毫米;母豬的玉米顆粒3.0-3.5毫米。
回覆列表
小豬細一點,母豬必須要粗一點,因為母豬飼養週期長,細糧容易對胃粘膜造成損傷,從而出現胃潰瘍和胃穿孔,但是母豬急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