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山逸

    高句麗是公元前一世紀在東北地區成立的國家,建立人叫高朱蒙,是扶余人。高句麗最初比較弱小,一直到東漢之後,高句麗透過向周圍擴張,才逐漸變得強大起來,併吞並了北韓半島。公元427年,高句麗遷都平壤。

    高句麗和中原王朝早就有摩擦,但是從東漢到隋,始終沒有平定。甚至隋煬帝因為遠征高句麗,還鬧得國內大亂,高句麗沒有滅掉,隋朝自己卻先滅亡了。

    北韓半島上高句麗南部有新羅和百濟兩個小國,高句麗和百濟是聯盟。新羅則向唐朝俯首稱臣,和高句麗百濟為敵對關係。新羅向唐朝借兵,公元668年,唐軍攻破平壤,高句麗終於滅亡。

    唐朝隨後在平壤設立了安東都護府,這引起了新羅的不滿,於是派兵攻打唐軍。當時唐朝正和吐蕃關係緊張,沒有多餘精力處理半島事務,公元676年,唐朝將軍事力量撤回到了遼東,新羅由此統一了北韓半島。

    公元8世紀後期以後,新羅內部政局開始不穩,貴族叛亂時有發生,國家從此進入衰落。

    到了公元9世紀末期,新羅王室日漸衰微,全國出現大範圍農民大起義,貴族紛紛自立門戶,新羅已經無力維持統治,北韓半島陷入一片混亂。

    當時有一個軍閥叫做弓裔,他打出了高句麗的旗號。弓裔由於猜忌好殺,不得人心,被手下將領推反。918年,弓裔手下將領王建被眾人擁護成為君主,定國號為高麗,高麗王朝正式建立。

    王健經過多年征戰,最終統一了北韓半島。高麗王朝延續到1392年,被李成桂的北韓王朝所取代。

    透過以上這段歷史我們可以知道,高句麗原本只是中國東北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後來擴張領土佔領了北韓半島,形成了和半島南部新羅百濟共存的局面。

    高句麗的統治者主要是扶余人,境內老百姓主要由扶余人,濊貊,和漢人構成。這和當時的新羅人是完全不同的民族。

    所以對於古代北韓來說,高句麗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外來政權。

    高句麗滅亡後,後來的新羅和高麗都和高句麗沒有任何繼承關係。

    新羅末期大起義的時候,弓裔打出高句麗的旗號,無非就是拉虎皮扯大旗,利用高句麗的名號嚇唬人,實際上和真正的高句麗沒有半點關係。

    弓裔的部下王建成立高麗王朝,這和高句麗就更沾不上邊了。

    後世的北韓學者聲稱高麗就是以前的高句麗,純粹是誤導人的說法。

  • 2 # 一老沈一

    高句麗算不算北韓古代王朝或政權?

    這個事,稍微有點兒複雜。

    第一,“北韓”,一定是中國古人起的名字,至少在西周。

    第二,“古北韓”最早的政權,大機率是中國古人過去建立的。

    第三,北韓半島上的居民,很多也是中國這邊過去的。

    第四,北韓半島的本土政權,是公元3世紀前後開始建立的。

    第五,“高句麗”確實曾遷都平壤,這發生於公元427年,於是形成了北韓半島的“三雄爭霸”局面,史稱北韓半島的“三國時期”。

    中國古籍記載,北韓半島的第一個政權是“箕子北韓”。

    西漢初,傳授《尚書》的伏生,在《尚書大傳》中說,周滅商,周天子封箕子到北韓。

    《史記.宋微子世家》與此說大同小異。

    《漢書.地理志》則說,周滅商之前,箕子已經去了北韓。

    儘管南韓、北韓的很多學者對此不認可。但此事的可信度還是非常之高。

    因為,直到西漢初,也就是公元前200年前後,原燕國衛氏才對“箕子北韓”取而代之,建立“衛滿北韓”。

    “衛氏北韓”,後被漢武帝所滅。

    從考古看,舊石器時期,大約距今1萬年前後,北韓半島有“原住民”居住。

    現在,對這些“原住民”的情況,還不是很清楚。很可能,是從中國一帶過去的。

    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前後,源源不斷有人群自北方遷入,帶去了青銅文化。

    遷入人群中,包括“扶余”“高句麗”“沃沮”“濊貊”等“貊族”,還有“馬韓”“辰韓”“弁韓”等成分的“韓族”。

    經千餘年的時間的“混合”,至10世紀初,單一的“北韓族”開始形成。

    西漢時期,中央政府開始實施對現在的中國東北地區,也應該包括北韓一帶,實施管轄統治。

    《漢書.地理志》雲:“玄菟、樂浪,武帝時置,皆北韓、穢貂、句麗,蠻夷”。

    “玄菟、樂浪”,為郡治。“皆北韓、穢貂、句麗,蠻夷”,指當地居住之民眾。

    但可知,“句麗”即“高句麗”,其與“北韓”並列,並不混淆。

    當時,北韓半島南部,住著三個部落聯盟集團——即馬韓、辰韓、弁韓,史稱“三韓”,亦即上述“北韓”。

    武帝置玄菟郡,是在元封四年。同時設“高句麗縣”為郡治。“高句麗”之名始用,當於此時。

    此時,雖有“高句麗”之名,但作為“國家”還不存在。

    通常,人們認為“高句麗”是扶余首領朱蒙於漢元帝建昭二年,即公元前37年所建。

    後來又有研究認為,可能還要再早幾十年。

    南韓、北韓一些學者說,“高句麗”建國,在北韓北部的佟佳江流域。這個說法可信度很低。

    中國史籍以及近現代學者考證,“高句麗”建國,當在漢朝玄菟郡境內。最初,都“紇升骨城”(今遼寧桓仁五女山山城);後遷都“國內城”(今吉林集安);此城北築有“尉那巖城”,後稱“丸都”。

    清朝未年,集安發現“高句麗”《好太王碑》,引起學界高度重視。上世紀30年代,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曾專門派人在集安一帶進行過調查和挖掘。

    新中國建立後,有關單位對高句麗遺蹟,特別是遼寧和吉林等地,作了全面考古和發掘。依據考古成果,2004年,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考古發現,“高句麗”古城,年代較早的,為桓仁東北7000米處五女山山城,應為都城“紇升骨城”,下臨渾江,南北長100米,東西寬300米,南有城門。約建於公元3年的“國內城”,為平原城,呈長方形,城牆以石砌築,有甕城、角樓和垛臺。城西有洞溝河,另三面掘有壕溝。城西北,築有“丸都”山城;“國內城”的南道,還築有“霸王朝山城”和“望坡嶺關隘”,北道築有“關馬牆山城”,形成拱衛都城之勢。

    “高句麗”建國於中國域內,當無可爭辯。

    (五女山山城)

    建“高句麗國”者為何人?

    前面說到,“高句麗”為扶余首領朱蒙所建。這是一說。

    《文獻通考.高句麗》於此有詳細記述。嘉慶《大清一統志》亦有記載。

    扶余人,是夏代末從中原遷徙至東北的“息慎”或“豕韋”人後裔中一支。同為“息慎”或“豕韋”後裔的,還有“挹婁”“勿吉”等支。

    還有一種說法,說“高句麗”人,是為“貉”族。所謂“貉”族,是以貉皮為衣之族,亦指“狩獵之人”。

    《周禮.夏官.職方氏》雲: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辯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其《注》引鄭司農:“北方曰貉狄。”

    “貉”,古時就是居於北方民族的泛指、泛稱。“貉”通“貊”;“貊”通“靺”,“靺鞨”,亦為“息慎”或“豕韋”後裔之一支。

    東漢時,“高句麗”國活動範圍擴大。

    其北至“扶余”南界(今渾江上游一帶),南抵薩水(今北韓川江),向東征服“沃沮”(今北韓狼林山脈以東),瀕臨日本海,西達東漢玄菟郡(今遼寧新賓)一帯。

    公元1世紀中葉,“高句麗”發兵進攻東漢玄菟郡,迫使該郡治遷至今撫順市區一帶。

    其後,“高句麗”進一步擴張勢力,一些中原人遷徙或併入其境內者,國勢日盛。

    建安二年(197),遼東公孫政權與“高句麗”發生戰事,“高句麗”潰敗,“國內城”被毀。

    建安三年,“高句麗”復興,擴建“尉那巖城”(丸都)。

    九年,“高句麗”內部爭奪王位,公孫康乘機出兵,攻破其王都,迫其東遷。

    東漢末至魏晉,“高句麗”屢遭公孫氏、田丘儉、慕容皝等頻繁打擊,實力大減,靠近日本海的“沃沮”等地被曹魏奪回。

    北魏始光四年,即427年,“高句麗”長壽王被迫將都城由“國內城”遷至大同江畔平壤。

    之後,到5世紀70年代間,“高句麗”活動範圍,大致北到“扶余”(今第二松花江上游一帶),南及今南韓漢江以南,西近遼河,東臨日本海。

    遷都平壤後,“高句麗”與半島南部的百濟、新羅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進入相互征戰不已的“三國時代”。

    “高句麗”於南北朝時,始終與中原北朝各王朝往來密切,上表進貢,接受冊封。

    北魏時,“高句麗”王嗣位,一般封為都督遼海諸軍事、徵東將軍、領護東夷中郎將、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等。

    北齊乾明元年,即560年,封其王為高麗王,自此“高句麗”亦稱“高麗”。

    隋朝,與“高句麗”多有戰事。

    唐貞觀十六年,即642年,“高句麗”內部兵變,與百濟聯合對抗新羅。新羅遂請唐朝干預。貞觀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親征“高句麗”,未決勝負。

    高宗總章元年,即668年,唐將李勣率軍攻佔平壤,“高句麗”亡。唐於今平壤置安東都護府。

    “高句麗”到底算不算北韓古代王朝或政權呢?

    請您自己判斷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老人和小孩好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