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橋流水299
-
2 # 凡塵志西
仁義,慈悲,忠誠雖然都是精神層面的東西,但都可以列入唯物唯心(唯物主義、唯心主義)的範疇。唯物觀並不否認心意識,認為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仁義,慈悲,忠誠是意識形態對社會國家進步的良性推動;當然,唯心觀就更是認為意識的主導作用了,所謂修行,首先就是修的心,仁義忠誠是修心的基本,慈悲是修心的核心 。所以,唯物唯心都是需要倡導仁義,慈悲,忠誠的。
-
3 # 崑崙139100429
此題很大,難以詳述,只能撮要言之。所例屬人的思想意識及其行為。其本身並不決定唯物和唯心,也就是說唯物、唯心者均可有慈、善、仁、義、忠、信的認識、表現或使用。其根本的區別在於此認識產生的本源和其動機導致的最終結果。
其中“慈悲″出自佛教。佛祖、菩薩以慈悲為懷普渡眾生,揚善渡人無疑是好的有益的。但其是從虛無出發的,是唯心的,且其行為結果是隻能渡化部份坐禪修行者,而千百年來無法拯救眾生(底層工農勞苦大眾),更因其“出世脫塵”不可能解決普眾生存、延續的物質所需。一切宗教(非邪教)都有勸人向善、慈愛的正面教育作用,但都無力解決人類現實生命和生存問題,僅是以神創論、虛無(空)論讓人去修虛空未知的來世了。
而仁義道德雖表現有異,但也是世界普遍使用的概念,區分只在其出發點和落腳點了。如儒家強調“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但其卻偏向於“忠君”,而視庶民勞動者為“小人”,且以“復禮”為“仁″,但其主張是“上尊下卑”面向權貴的。脫離、鄙視底層大眾其“仁義″自然是虛偽的、主觀唯心的;又如美帝宣揚推消的“自由、民主、人權″就是其博愛(仁義)的外化。但其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維護或要求民眾忠於和推護其百分之幾的人佔有百分之八十之上財富的集團利益和其霸權制度的。其對內的虛偽性透過此次疫情表現的淋漓盡致……,而其對外完全從根上繼承了其屠殺、強搶、略奪、欺壓甚而滅人之國、絕人之族的本性……。這便是當今世界最大的虛假偽善、強權霸道、意志強加、唯我唯尊的主觀唯心論。
唯物主義也講慈善、仁義、忠誠。歸結為一點,那就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為人民服務”的根本總旨。此便是大仁、大慈、大義、大忠誠,其不僅關懷人民大眾的高尚思想、心靈的教育提高,同時從根本制度上讓其當家做主,維護其政治經濟上的根本利益,並推動社會發展,不斷提高其總體水平和質量,直至消滅一切階級和不平等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唯物論的忠義、仁愛、慈善觀相對於一切客觀唯心論或主觀唯心論是最普眾、最根本、最徹底的。
回覆列表
這些都一直是人們所追求的道德範疇並歸於心理層面的東西,其在精神世界是超越以物質為基礎的思想性的東西。物質越豐富,其越容易被稀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