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般若自在
-
2 # 千垛顧榮保
名人書法(畫)歷代皆有之,這是“名人效應”。其實質是書法的高雅神奇的魅力使各個領域的人,名人(也含普通人)將書法(畫)視為一種能讓自身價值觀“更上一層樓”的嫁衣(光環)?!正如神話裡修成正果的佛、菩薩頭上的光環一樣使世人敬仰。
文藝界、演藝界、教育界、醫學界、法律界及至各界(無限界)的一些有成就的都以能寫一手好字、畫一筆好畫而榮。像眾所周知的徐靜蕾其字就有一定功力,但未見其大張旗鼓標籤高賣。雖也常在微博或其它媒體亮相,所得“鮮花和掌聲”還是很多的。、趙忠祥老師要寫行書時尚能馳騁思緒、放浪形骸寫出個性來彰顯;寫楷書時就與“大佬”一詞不般配了!無論用筆、間架結構都毛病百出!因書法中楷書像徵或等於其實際功力和修為,越是難寫越是要寫幾個斗方、警句來顯擺;條幅/橫幅就慎寫了,筆法、結字、章法都會無情地體現“黃帝的新裝”之場景。
就我所知:趙本山、姜昆、張鐵林等人的字還是不錯的,這與書法本身的審美要求當然相去甚遠了!不過你當大廚的不知五味?做藝術的沒有(文化底蘊修養)?
也正因為這樣才使得名人書法“天生異像”出現了了不和諧的音符!這當然還與市場、崇拜者(粉絲)相關連。關係越大,字越值錢!每平方尺售價直至超出了德藝雙馨的書法名家潤格?!
字作為一種紀念、記憶的存在,特定場景名人名家題字其本身已超越了書法本身的意義。如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寫的字其價值是高於顏值天經地義的,因他是世界級權威!他不會賣弄顯擺、也無需賣弄顯擺,我這樣比較只是由感而發並無抨擊或貶低他人之意……
-
3 # 卜甲院人
近二三十年,由於書寫工具的改革,或電腦的使用普及率的提高,使用毛筆的人逐漸減少。但它給一部分略有毛筆基礎,尤其是一少部分名人搖幾下筆就成為什麼協會的領導,甚至於書法家一類創造了方便條件!
書法創作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首先,書作者必須有深厚的書法基礎。即以行楷書為例,在楷書顏柳歐趙四大家,必須要以一家楷書作築基,從筆法,結構,神韻,章法等角度下苦功夫。這種功夫,非得十年二十年,甚至於用畢生精力去打造,方能有獲。楷書之後,才是行書,又花十餘年,依題目所說,這些名人並非專業書法藝術家。歷史上有一人兼通數藝者,如詩書畫三絕者,人們還是承認他最擅長的那種藝術。對書法專家則可另議。
書法有法亦有道,技進乎道。技術層面的可稱之為字,字有藝術水準才上升為書法。它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書法學。中國的書法博大精深,歷史悠久,技法豐富,理論詳備,作品眾多,風格多樣。真行草隸篆,弄通一體,即可成名成家。僅僅這一種書體,對非專業人士來說,已經是難於上青天。
.不可否認的是,名人在它自己的工作範圍內,之所以成名,是作出了出類拔萃的業績。如某名作家,某演藝名人,某行業領導等。就書法而言,也非是一藝通,百藝通。全才全能的人有,但不多。名人業餘時間寫寫字,抒抒情,提高一下書藝,陶治一下情操,原本無可厚非。如果再拿它來沽名釣譽,染指非分,刻意撈金,則使人大跌眼鏡。隨意搖筆,信手塗雅,滿紙墨豬,落筆成災,是對欣賞者的不尊重,也是不尊重自己。若信筆龍蛇,自以為神,竊占大位,不能不說人品有虧。練書法,不僅練的是技法,更練的是作者的品格情操,練的是人生境界!
搖筆現像,過去"今天有,將來還會有。究其原因,還是名利二字作怪。正本清源,修養美德,涵養胸次,虛心以待,遠離功名利祿的誘惑,才會使書法創新走向輝煌的正軌!
-
4 # 抱庸詩書
“書協”會員的全稱是書法家協會會員,也就是說凡是會員都是書法家,很明顯,這就把書法家的標準和門檻降得太低了。何謂家?大家風範,那是翹楚,是執牛耳者,不是隨便一位書協會員就能配得上“書法家”這個稱謂的。
目前的書協會員裡還有一類存在很不合理,那就是專門從事書法藝術理論研究的人,他們甚至壓根就不臨池習墨,只是純理論研究者,甚至是機構管理者。這顯然不合適,應該稱之為書法理論研究者,書法家必須首先要是個寫手。
名人揺身一變成為“書法家”的例子不少,文化圈的、演藝圈的甚至是宗教圈、商業圈,不乏其人。藉著名氣,於是乎大筆一揮,以名博名的,以名求利的,光怪陸離,林林總總。高人也有,但絕大多數都是“半吊子”,初級水平,有的甚至還沒有入門。此等人士,如果僅是興趣愛好、附庸風雅倒也沒有什麼不可以,可有的還就濫竽充數真當成藝術去顯擺,去圖利撈名,這就有點恬不知恥了。不僅褻瀆糟蹋了書法的神聖,也汙濁混亂了藝術環境。
更可恨的是,一些媒體大加渲染,少數業內人士大肆捧吹,收藏市場也藉機炒作,使名人書法大行其道,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只要有利可圖,彼此可以無下限的相互搭臺。
名人書法古來有之。歷史上,書法最好的未必是王羲之,或許有更多的無名士,雖身懷絕技,但名不見經傳,被歷史雪葬或遺忘。古代書法大家除去書法的原因,大多仍是達官顯貴、名士望族,他們不僅有實力,還能被宣揚和流傳。不管怎樣,古代書法大手終究是有絕對實力的,決不至今天有的名人那樣,連毛筆都拿不穩,也敢以書法家自居。
抱庸淺談。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
5 # 翰墨今香
“書法家”現在很多人都削尖了腦袋往裡鑽,為什麼呢?其實大家都懂的,不外乎名利二字。其實這種現象早就有了,書協成立了沒多久就開始了,為了進書協,在裡面混個理事、秘書、主席什麼的,各種手段都會用的。
啟功先生我們知道,當代著名的書法家,這是大家公認的。書協建立初期他是副主席,第二屆當選主席,後來又轉為名譽主席,他希望書法界免受商品化、官僚化的侵蝕,能夠風清氣正。但他也十分清楚,面對書法界越來越嚴重的歪風邪氣以至烏煙瘴氣,自己無能為力,起不了多大作用,因而十分無奈啟功先生當時也很無奈。
啟功先生當時就曾經說過,書協每次換屆選舉都跟打仗似的,為了理事、主席的名位爭得很厲害,有的甚至讓老婆出來拉票,甚至說“不選某某,他就活不成了”的一類話,最後沒辦法了當時的中宣部丁關根部長,不得不下令增加安保,不允許這些代表互相串通聯絡。為什麼這樣啊?大家都懂的,因為有了名分,字就好賣錢,名分等級不同,賣價也就不同,所以選舉的時候多花點錢,以後都能賺回來。
最近新聞不是說中書協的副主席不是進去了嗎,還有安徽省原書協主席李世傑失聯了,就是曾經和曹寶麟先生打名譽官司的那位。曹寶麟先生因為說了真話,說他的主席是花錢買來的,就被人告上了法庭,最後被判向對方道歉等等的,結果現在事實很打臉。
現在很多名人為何也要鑽進書法圈啊?因為現在醜書橫行,一般人看不懂的反而被亂捧。作為一般的名人,這個“名”有的是有時效性的,過期作廢。為了讓自家的“名”多給自己創匯,那就要開源,而書法是最省事的開源了。只要名氣夠大,一泡尿灑紙上都有人願意花錢買,這種低成本,高收入為何不幹呢?
啟功先生曾經就看到大街上很多名人的題字,不但寫的差,甚至還有錯別字,啟功先生就曾經說:“這些人文化底子差,還喜歡四處招搖,到處賣弄。”一位名氣不小的“書法家”,字寫得非常難看,還到處宣傳說“字寫得越難認,越好。”面對這種情況,啟老也是很無奈。
啟功先生的書法風格清秀明快,雅俗共賞,很受人喜歡。可是在書法界很有“爭議”,本來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也正常。但是很多人說他的字是“館閣體”等等,肆意貶低,甚至有人寫信給他進行惡意攻擊。這最後已經不是門戶之見、派系之爭了,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某些“書法家””妒忌他,怨恨他,嫌他的字走紅,得人喜愛,擠佔了市場,妨礙了他們招搖,堵了他們的財路。
所以,書法圈水很渾很渾,一般人是看不到底的。
今天一時興奮,多說了很多真話,反正我也不是什麼名人,不怕得罪人了。
-
6 # 麟開祥趾
任何一行要成家都是不容易的,書法也是一樣。早在春秋時期,書做為“六藝”之一,成為貴族、士子訓練的必備技能。可見書法自古至今都得到人們的重視。
書法做為人的一項技能,要想熟能成巧同樣要遵循一萬小時定律,也就是說任何技能都需要一萬小時的訓練才能在該領域有所成就,折算一下,一萬小時如果一天八小時訓練,三年多的時間才能達到,所以古人帶徒弟三年出師的規矩是一個定量的考核。
書法上有所成就,成為家,有誰能做到這樣的訓練,不要一天八小時的訓練,能做到日課一小時都很難,所以書法的訓練是一個漫長的路,沒有耐得住寂寞的心性,估計要成為書法家除了是沽名釣譽之徒實在是不容易的。
看看當下的書壇,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大有招搖撞騙之徒遊走江湖之間,靠傍依名家之門,所謂弟子門生招搖過市,不注重個人的修煉,即使有一定的基本功也難得上品,更不要說神品、逸品了。
有道是,人書俱老,可見書法是一個可以伴隨一生的練習,要想成家,就要有桃李不言的內斂,鵝池盡黑的執著與堅持,餘者皆是虛名。
-
7 # 魏保良
這個問題應該首先客觀的給書法家一個正確的定位。現在普遍的觀點,市書協會員就是市級書法家,省書協會員就是省級書法家,中書協會員就是國家級書法家了。還有很多野雞書協,野雞書法家就更多了。照這樣來看,書法家真的是太不值錢了,太沒有含金量了。如果我們不按這個標準來,按照自己的主觀臆斷來評判一個人是不是書法家,你喜歡他的作品他就是,不喜歡他就不是。這樣顯然也不對。
我們評判書法家有兩個尺度。第一個是歷史尺度,如果這樣來評判當代可能沒有幾人夠得上書法家。第二個尺度是看學識、專業理論、技法水平、影響力等。但一定不要被表面的“好看”所矇蔽,因為美是多種多樣的。按照第二個尺度來評判,當代確實有幾位書法家可以稱得上實至名歸的書法家。
對於名人刷幾筆,也被捧為書法家,這完全是開玩笑,千萬不要當真。名人只是在消耗自己的知名度,別人願意捧,自己也樂意接受,但希望大眾能夠客觀一些吧!
回覆列表
這樣的來的也快,去的也快,如曇花,似春風,只是名人書法,不是書法名人,最近幾年書法繪畫被玩壞了,這個問題讓人覺得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