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桌布塘
-
2 # 內心很帥的日誌
子不教,父之過。
現在人本身就生活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
隨處可見來自外界的誘惑,成人都會深陷,更何況一個心智發育尚未成熟的孩子?
人生性是惰性的,會很自然的去選擇另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
孩子沉迷遊戲作為父母過錯是不可避免的
我們應該善於引導。
現在絕大多數的家庭茶餘飯後的主要活動就是抱著手機不停的玩
孩子呢?
父母都默許了傳遞了這種活動是享樂的,那孩子自然也會去學習模仿。
當我們發現問題的時候,斥責孩子不是一個好的決定。
更多的是,作為父母有沒有深刻的反省自己父親這個雄性生物在家庭是重要的存在
和父親玩會激發孩子的冒險 拼搏精神。
父親應當多帶領孩子去體驗不同的戶外活動多親近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你愛他。
嚴父不是打出來和斥責出來的
是用心愛孩子愛出來的。
給孩子衣食無憂放任不管並不是愛反而是傷害。
你的一言一行有沒有正確的引導孩子?
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孩子會模仿父母的習性模式,不然他不會被稱為孩子。
所以,與其想著讓孩子優秀,倒不如先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讓自己更優秀,孩子會模仿父母的優秀。
好習慣和壞習慣都會傳染。
影響巨大的是我們的意識,我們意識到了這點什麼時間都不晚,如果我們認識不到這一點,一切強制改變孩子都是徒勞的。
-
3 # 依一一依214921735
家庭、學校、社會都有責任。作為家庭,父母既是孩子的監護責任人,又是孩子的笫一任老師,應該對孩子做好監管的笫一道防護網;作為學校,是教育的主陣地,老師也應在知識傳授的同時,引導孩子的意識,價值觀往好的方向走,時時提醒日常行為準則,是非得失,不走偏了;作為社會,應該有善的良知,自覺遵循公序良俗,法律法規,不能眼裡只有利益,給青少年創造一個乾淨的社會環境。
-
4 # 慧智嵐芯
一、家長
孩子沉迷於遊戲家長肯定是有一定責任的,一個是沒起到看護和教導作用,讓孩子接觸到遊戲且之後沒有做好相應的引導作用,而出現孩子沉迷遊戲且不能讓其有所改變的這種情況,其實現在有很多父母忙的時候直接把手機扔給孩子,只管自己一時輕鬆,不管其所帶來的隱患;
還有就是沒有以身作則,像很多家長自己都沉迷於遊戲無法自拔,讓孩子不沉迷遊戲這個立場完全站不住,畢竟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樣學樣在這裡得到完美的詮釋。
二、孩子自身
自身受不住遊戲誘惑(這樣講不知道會不會捱打)身邊有很多玩遊戲但是不耽誤學習和生活的例子,也有沉迷於遊戲墮落的,像小孩子自制力不強還能夠體諒,但是懂事之後還沉迷於遊戲,那孩子自身的原因就佔很大部分了。
三、外部環境
孩子的成長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帶壞這個詞就是這樣來的,如果你身邊有一群沉迷於遊戲的人,那很快你就會很合群了,孟母三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回覆列表
現在的高中生,初中生,乃至小學生,普遍的愛玩遊戲。
玩遊戲本身不是個問題,如果因為玩遊戲,影響了吃飯、睡覺,甚至做夢都在玩,以至於第二天的上課打瞌睡,精神恍惚,結果就會讓爸媽非常的擔心焦慮。
有些家長嚴厲禁止,不讓孩子玩,玩也要限制很短時間。有些家長跟孩子講道理,講厲害,期望孩子能有節制。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瘋玩遊戲,火冒三丈,斷網線、摔電腦、打孩子。 有些家長覺得軟硬沒用,就撒手不管,索性讓他玩個夠。我接觸過太多玩遊戲的孩子,從他們身上看出,以上講的家長處理孩子玩遊戲的方法,都沒有用,家長總是發現孩子躲著家長偷偷的玩,你不讓他玩,半夜起床發現他在被窩玩, 放學不回家去網咖玩,你去網咖找到他,打罵一頓,他下次去更遠的網咖。
孩子明明指導學習很重要,卻學不進,不想學。明明指導玩遊戲的孩子讓大人讓老師失望,卻停不下來玩。
很多抽菸的人,明明知道抽菸有害健康,浪費錢,明明知道抽菸讓大家厭惡,卻停不下來抽,為什麼?
到底是什麼決定一個人的行為?
我學習後現代心理學有十年了,做家庭教育的工作也有3年多,讓我來為大家解開孩子玩遊戲背後的秘密。
我經常問一些孩子,你最開心、最難過、最難忘的事情是什麼?他們的回答都是跟身份有關,要麼是成功的完成一次挑戰讓老師表揚,要麼是被爸媽批評打罵,要麼是被羞辱。從這點看,孩子最在乎的,是“我是什麼樣的人,大家喜歡我嗎?”那麼,愛玩遊戲的孩子,為什麼在遊戲面前停不下來。先來看看孩子在學校、在家裡、在學習上、在遊戲面前都拿到些什麼?
每個爸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這一點不容置疑,但是做錯了。每個孩子都有優點和缺點,害怕孩子驕傲,對孩子的優點絕口不提,希望孩子身上的缺點消失,天天盯著孩子的缺點批評。
不管是優點還是缺點,如果被忽略,就慢慢沒了,如果被強化,就越來越大。
每次批評,孩子內心就會被否定一次,每次被否定,孩子內心都會有鬱悶的情緒產生。批評並不能幫助孩子改正什麼,只會讓孩子產生負面情緒。
所以,孩子在爸媽那裡,貌似拿到的批評、否定、鬱悶比較多。
再說學習,相信中國的孩子,在學習面前拿到的挫敗和壓力是非常多的,太多的考試,太多的比較,讓孩子們總顯無力,因為每個人能決定的只有自己的學習狀態,無法決定別人的學習能力和狀態,硬要放在一起比較,就累死了,人比人、氣死人,不是嗎?
既是是學習好的學生,他們因為比較物件也是學霸,所以,對比之下也有壓力,有一個長期前5名的中三同學,跟我說:“楊老師,我生怕掉下去,不管我怎麼努力,都無法超越前幾名。”
孩子在學習面前,拿到的是不斷的挫敗和壓力。
再來看看孩子在老師面前拿到的是什麼。
老師,是壓力很大的群體,有自己的家庭孩子要照顧,要備課寫教案改作業,事情多,壓力大,還要面對班裡那麼多的孩子,他們本身就無法照顧到每一個孩子,注意力始終在學習好的孩子身上,還經常帶著情緒。
所以,孩子在老師面前拿到的批評和不屑比較多。
最後,來說說遊戲。很多孩子跟我表露,說玩遊戲的時候,很開心,很刺激,他們覺得遊戲裡的自己,可以很不錯,在團隊裡有價值有位置。
我看過一本書叫《快樂之道——遊戲設計的黃金法則》,內容大概是教遊戲開發的人,如何設計情景,如何設計難度,怎麼設計獎勵、功勳制度,怎麼讓玩家容易上手、玩的開心,什麼元素讓玩家願意克服困難,如何把遊戲跟孩子的社交需求掛鉤,如何刺激孩子的感官等等,這本書幾乎是全球頂尖遊戲開發人士必看的書,我特別查了一下作者的資料,作者拉夫.科斯特,一個心理學、行為學的博士,頂尖遊戲開發公司的首席創意官。人家為了吸引孩子們玩遊戲,花了大把時間大把金錢去研究孩子,去投其所好,我們為了孩子學習做了些什麼呢?又有哪些是為了適應孩子、迎合孩子的需求去做的呢?
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在遊戲開發者面前,都輸的一塌糊塗。
如果孩子的內心很在乎自己對世界的影響,那在家長那裡拿到的只有否定和批評,在學習面前拿到的只有挫敗和壓力,在老師那裡拿到的是批評和不屑,而在遊戲面前拿到的是認同感、價值感、快樂、放鬆、成就感,如果說認同感價值感對一個人來說很重要的話,貌似不讓孩子玩遊戲本身就是錯的。反觀那些不怎麼愛玩遊戲的孩子,他們跟愛玩遊戲的孩子之間,相同的是都很聰明,都有能力,不同的是,不愛玩遊戲的孩子,平時拿到父母老師讚美比較多,愛玩遊戲的孩子,拿到的都是否定。如果不看清這些,你斷網線,摔電腦,砸手機,那就真的可能把孩子推向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