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9紫氣東來
-
2 # Fandy梵迪哥
蜀漢政權最終滅亡之果終不變,原因有幾點:
1.天不時。
當時天下三分鼎足之勢已成,各國君王皆已稱帝,天下人對漢室政權已不在眷顧,歷史朝代進入三國政權時代,各自為政,各自安民。民心不再統一,北伐大業自然群眾基礎力量單薄。
2.出師無名。
而諸葛北伐出師之名已不能說是討賊,天下人也不再熱烈擁護。實際諸葛北伐戰略此時更多的是考慮緩和內部矛盾,旋轉國內注意力,而實際上這個效果是不理想的。所以出師名義不足,旗號不夠響亮。相當於這只是辦企業的行業內擴地盤競爭而已,不是創新和改變世界。價值觀和願景小了,天下人才不歸心了。
3.地不利。
蜀地易守難攻,別人不好打進來,自己也不易打出去,稱霸一方容易,逐鹿天下難。歷史上只有劉備他太太太爺爺劉邦幹成了這事,而劉邦當時手下何其多,且他是歷史來公認的用人高手。荊州與蜀地如若能配合,以長江為運,是一個非常好的戰略配合。然荊州被關二哥丟了。這個責任關公固然首責,但有劉備和諸葛亮的份。而從漢中出發,圖路多為山地,行軍難,糧草難運,三軍和後方支援系統性戰鬥力不強。天不時地勢不利,就必須要出奇制勝了,魏延提出過子午谷奇謀,不被採納,原因諸葛一生謹慎,不願做高風險之事,但是北閥是擴大地盤,不是治國守業,不冒點高風險何來高收益?
4.人不和。
蜀漢後期除諸葛亮外,其他人才非常匱乏。大將魏延其實是忠的,無心謀反,他的表現是一個武將的脾氣,他當時為報的是楊儀私怨,而非反蜀漢,不然為何不北上投魏,而是先行於楊儀南下,斷其橋和路?諸葛亮不聽當時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魏延自然不爽,這個奇謀是一個案例,應該還有很多其他建議未被採納。魏延整體還是認同北閥戰略,是武將奇才,也頗有謀略,他只是為戰爭勝利負責,也不懂那麼多政治,也是瞧不起文官哪些只會耍嘴皮子不會幹活的人。魏延反案是大冤案,很多歷史學家也要為他翻案,打不平。而諸葛一人專政,事必躬親,不相信人,又不培養人,使得文不能謀,武不能戰,鬧出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的尬劇。作為ceo 還要跟一線員工搶活幹,不累死才怪?這必定也會成為發展瓶頸。而且李嚴與孔明同為劉備託孤重臣,諸多政治訴求被壓,最終與諸葛亮翻臉,導致獲罪糧草督辦不利,被貶為庶民。可見,一國丞相一人專政,人不盡用,蜀國地方小,資源又不多,人心還不齊,談何戰鬥力?
綜上可知,諸葛北伐,即使短期略有小勝,然最終戰局沒多大變化。最大原因就是形勢已變和人才問題。
-
3 # 麥田509
北伐是正確的。蜀國以漢正統自居,曹丕篡漢稱帝,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這是蜀國立國之本。如不討伐,怎麼對臣民交代?諸葛亮六次北伐,五次是主動進攻,一次是防禦。都是攻取隴右地區,進行騷擾作戰。讓魏國疲於奔命。也許諸葛亮也知道,憑蜀國之力根本無法滅魏。但是又不得不這麼做。這叫作知人事,盡天命,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
4 # 汐水柔情
如果諸葛亮不北伐,利用蜀國地理優勢完全可以,放手魏國的進攻,蜀國難以走出去,魏國軍隊也很難走進來,這是相同的道理,但是蜀國當時的處境發展並不是最正確的選擇,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蜀國跟其他兩國的國力相比懸殊太大了,大家看地圖時會覺得三國的面積差不多,都非常很大,但是大家並沒有注意到,北方是中國的經濟重心,人口重心,人才集聚地,東吳人才也比較多,但是相對北方比較少。但是蜀國不一樣,蜀國面積包括雲貴川三省,但是去過這三省或者居住在這三省地方人都知道,這三省是山地面積非常廣,居住的地方非常少,我作為貴州人,能深刻體會到山地是什麼樣子,貴州人山地面積佔97%,也就是說貴州有人口居住的面積只有3%的面積,如果你有興趣來貴州看山,貴州唯一不缺的就是山。
貴州跟北方的北京上海這種平原地區相比,人口密集度完全是兩個概念,人家是97%的面積都有人,3%的地是山,在城市中,一座山都很少看到。雲貴川三省有90%以上的面積是山地,人口稀少,這是環境因素。諸葛亮那麼聰明的人,他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重要因素,蜀國在發展的同時,魏國、吳國也在發展,而且人家發展速度,遠比你快得多,就現代來看,雲貴川與北方城市比較,看看這十年的差距就知道了,差距有多大。
最主要的是魏國君主不昏庸,國家越來越強,如果說魏國君主昏庸,魏國國力開始下降,蜀國採取生養休息,這樣蜀國發展一段時間就能超過魏國,但是當時蜀國沒有這麼好的條件,誰叫曹家人都是明君,很會治國,所以蜀國採取生養休息,在諸葛亮死後,劉禪的無能,會讓蜀國快去衰退,很快滅亡。
-
5 # 上善若水36526
看過了眾多網友的高見,絕對精彩紛呈,大長見聞!
對於諸葛亮北伐一事,歷來倍受關注,在下也有一個不成熟的看法,道來與諸位看官,望不吝賜教。
愚以為,諸葛亮北伐,並非是什麼轉移蜀漢內部矛盾。實實在在就是為了完成畢生心願——中興漢室!
諸葛亮,胸懷大志,誓言為大漢江山的延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報世受之漢恩,以報先主知遇之恩!
諸葛亮如果不是一味北伐,蜀漢何來政治矛盾?何來政局不穩?蜀漢人們反對的不是劉禪,不是諸葛亮,是反對北伐,反對戰爭!
以諸葛亮之才,如不再三北伐,穩居蜀漢臣相之位,堂堂足智多謀的相父,難不成會擺不平李嚴他們?況且,只要不是拿蜀漢人民的血汗去打仗,誰還會和他較勁去呢?
諸葛亮如果不那麼急於伐魏,而是訓練精兵強將,致力於民生改革,加強防守,勵精圖治而“以待天時”。那麼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情況如何?
諸葛亮精通天文地理,以其治理內政的能力、以其腦洞大開的發明創造,三、二十年之後,吃得飽飽的,穿得暖暖的蜀漢兵士,人人腰挎比“諸葛連弩”還更新的當世“現代武器”,伺機而動,一鼓作氣,拿下曹魏是不是也很有可能呢?
那就別談什麼改變戰局的話了!直接就可以完成畢生夙願——中興漢室!
-
6 # UFO101
全國一統的大勢是肯定的,但有個誰統一誰,什麼時間統一的問題。西蜀諸葛亮如果不窮兵黷武,耗盡國力,西蜀偏安一隅會存在更久是肯定的。西蜀滅亡,除了長年征戰耗盡國力,還有兩個關鍵人物的存亡。第一個是諸葛亮的早死,因為諸葛亮常年操勞領兵征戰,積勞成疾而死。不管西蜀阿斗如何昏庸無道,西蜀實際的掌權人是諸葛亮,而阿斗只聽諸葛亮的話,並且尊如父親是真心真意的。所以諸葛亮越晚死,西蜀就等於諸葛亮當家,又豈能亡國?!第二個關鍵人物就是司馬懿。眾所周知,曹家人一直對司馬懿深為忌憚防範,根本不會讓司馬懿掌權更不會放兵權,曹家一直想殺司馬懿除後患,司馬懿不得已裝瘋扮傻裝重病將死之人賦閒在家關門謝客。是諸葛亮的一再入侵,讓曹家不斷失敗,不得已才讓司馬懿復出掌重兵對抗諸葛亮。試想司馬懿不復出,也就不可能有後面的司馬昭,又有什麼人滅得了西蜀?!曹魏篡奪漢室江山,名不正言不順,民心不穩,這在諸葛亮北伐時,總有曹魏官員藉機投誠西蜀就是事實。沒有諸葛亮外敵,曹魏內部勢必矛盾重重,實質上不比蜀吳國內矛盾少,哪有精力滅蜀吞吳?所以,諸葛亮不窮兵黷武年年征戰,而是養精蓄銳發展蜀國,憑諸葛亮才能一定會讓蜀國在三國中鼎盛一時,也許劉禪一死,明君繼位,天下或許最後是西蜀吞曹吳也未嘗不可能!
-
7 # 旺旺微言
蜀國位置中國西南,山高路陡,盆地籠罩整個蜀國。魏若真打進來的確不容易。但這種地形也封閉了蜀與中原的有效溝通。外地資源運不過來,本地資源枯竭。這種地形是防禦天然屏障,也是自我隔離的劣勢地理。
在這種情況下,蜀國資源貪乏,經濟自閉,無法保障軍民長久生活。內部矛盾重重,派系林立勾心鬥爭。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怎麼輔佐阿斗讓蜀國繼續生存?惟有轉移內部矛盾。最好方式就是打著北伐旗幟凝聚人心。北伐其實毫無希望。諸葛亮比誰都清楚。但他別無選擇,為報劉備知遇之恩,為求蜀國能夠生存,他只能抱病北去,壯志未酬,死在戰場上。
可以說,無論諸葛亮北伐與否,蜀國都避免不了滅亡的結局。
-
8 # 讀史元宵月
諸葛該不該北伐?是個國家發展戰略問題。如果諸葛亮不執意北伐,或在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引起劉關張離世,伐吳七十五萬大軍全軍覆滅後,及時改變隆中對制定的北伐戰略,三國的歷史格局,肯定會被改寫。
其實,北伐最佳機遇期是在劉備奪取西川,劉關張在世,即使沒有南征孟獲的勝利,從荊州出發北伐,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可是,聰明絕頂的智慧之星諸葛亮,受時代和當時世界觀的束縛,他怎麼能說服他的主子劉備呢。不管幾顧茅廬,他畢竟是個打工的。但是,劉備臨終賦予了他足夠的權力和重大歷史責任,他應該與時俱進,適時根據失去荊州和劉關張離去之後當時三國局勢,修訂北伐戰略。
老生不才,願把以下幾個理由說出來,供大家品評:
一、北伐的不利因素:
1、政治資本不足。雖然佔有劉皇叔之光,但大漢氣數已盡,諸葛亮自知逆天而為,出師討賊的宣言,底氣不足,民心不夠。
2、地理位置不利。蜀道難,難進也難出,不能無功而返,無功而返本身就是失利。白白浪費資源。
3、國力不足。人力、財力、軍力,特別是將才,謀士,相比魏吳,少得可憐。特別沒有開展人才培養和幹部儲備工作。其實,在劉備佔領西川(建安二十五年)到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建興十二年)至少有十五年以上的時間。
4、不佔人和。本來西川是西川人自己的西川。排外是所有人群的通性。還有將帥不和,如魏延有反心,只是諸葛亮主觀判斷,防備可以,根據他在劉關張死後他沒反,就應該予以足夠信任,為何搞的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還有西川老人李嚴,處分不當。糧草儲備,當地資源有限需要時間。雖然重用了李彥的兒子李豐做補償,但對西川老臣的衝擊波已經形成。支援力會下降。
二、由北魏的擴張性決定諸葛北伐的必然性。
曹氏集團佔盡中原的豐厚資源,天時地利都佔,前三任老闆都是英明有抱負的。統一天下是必然的,早晚的事。偏安一隅,肯定不能長久。但西川易守難攻,可以為自保和成功北伐掙得時間。所以,應調整西蜀國發展總體戰略。
三、(所謂新時期)西蜀建設發展戰略
1、堅持聯吳抗曹外交總方針不動搖。
東吳佔據荊州之後,再無理由與西蜀發動戰事。地理位置也對他不利,加上雙方早已達成聯合抗曹的共識,原領導人孫權還健在,東邊無戰事會持續至少十年以上。
2、對曹兵打一場殲滅性大仗。
打疼打痛,讓他不敢再來。並派說客遊說司馬懿,讓他自保十年再戰。這種可能性就是,諸葛亮生孩子,他司馬懿還來信祝賀。因為,諸葛亮和司馬懿是天生的一對冤家對頭,互為存在的條件。特別對司馬懿,沒有諸葛亮挑戰,他司馬懿就可能被曹氏集團罷黜,但有諸葛亮的存在就有司馬懿的存在。
3、積極發展生產。
為北伐積累財源。成都地區,沃野千里,加上都江堰水利,有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山區多木,有發展林業,養殖業,經濟林等有利條件。
4、開發人力資源,吸引人才,儲備培養軍隊和地方幹部。
在本國和他國,吸引人力。
5、大力發展軍工生產。
在拋石車基礎上搞拋人攻城車;在木牛流馬基礎上搞裝甲車;把十發弩強化到二十,三十隻連射,射程加大。這個項工程對於諸葛亮是完全勝任的。
6、六出祁山無功而返的主要原因是糧草保障。
一是有糧草儲備,二是能及時運到,在成都修大糧倉,在劍閣或陳倉選修兩條公路。
7、清君側。
把黃浩之類奸佞倖臣,剷除乾淨。在劉禪周圍安排可靠警衛和辦事人員。保證後主和丞相的高度一致性。
四、確定北伐的時機。
因為,對於西蜀,除了諸葛亮這個因素外,沒有什麼優勢可以北伐。按諸葛亮活到54歲(建興十二年)計,在籌軍備戰十年後,至少諸葛亮還能幹2~3年。根據三國形勢變化確定最合適北伐時機。如果不適合北伐,就不要北伐。
我們說這些,實屬提諸葛亮操心。對於‘’此間樂,不思蜀‘’的後主劉禪,還不如讓他退位,禪讓給劉備的孫子。否則,一切都是枉然。
-
9 # 學法自然
首先說一下我的觀點,我個人認為有可能。前提是基於我們的上帝視角,但是想要實現蜀國一統中原的政治理想需要那麼一點小小的運氣。
首先了解下基本背景
眾所周知,諸葛亮這個時世大軍師在未出世時便奠定了蜀國的基本戰略方向,也就是著名的隆中對(後期主要為漢中策)。先取荊州,再取益州,進兵漢中,直取長安再拿洛陽,興復漢室。事實上,蜀漢集團前期的戰略方針執行的有條不紊。入蜀雖失去龐統等重要人臣謀士,但於戰略上將是無關痛仰的。 蜀國真正的沒落以及戰略層面的被動是在關羽丟了荊州開始。失去了關羽關平等等一干將領,還不算完,乃至於張飛被殺馬良被殺,黃忠戰死,傅士仁,糜芳等等劉備多年的謀臣投降都是丟了荊州的連鎖反應。戰略層面,失去了荊州就失去了於益州的緩衝之地。劉備怒不可遏,三軍俱縞素,討打東吳,用兵過急兵敗夷陵,殞命帝城。
隆中對與蜀國,即基本戰略方針,也是精神寄託。關羽殞命樊城,張飛被殺,劉備不可謂不痛心疾首。但是此時的劉備已經是真正的帝王了,痛哭三軍俱縞素當然是對同心同德的二弟三弟的緬懷,但卻也成了三軍鬥志的強心針,此時劉備剛剛登基,於此時伐吳便天賜良機,一有出師之名,二有三軍之壯盛,除失兩個幾員拿刀砍的將軍之外這是蜀漢整個生涯最強勝的時期。夷陵之戰完全屬於指揮失誤,這次蜀國是真的傷了元氣。
再說原隆中對是坐擁荊益二州,前衝漢中於雍州,或進隴西,再取長安洛陽以收復中原。此時荊州是不可失去之地,於進攻是戰略前衝,於防守也可據險而守作為戰略緩衝地。諸葛亮在失去荊州之後,一直致力北伐,想據正統之名多收納門閥氏族,可蜀地劉巴等非不為之所用,而且仍與關內的潁川大門閥氏族中心頻有聯絡,所以北伐這條路無論是在戰略上還是在人力物力上也都被走空了。以至於最後鄧艾走陰平小道偷襲成都,實乃壓死蜀漢這隻羸弱不堪的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歷史是無數個偶然構成的必然,不關乎一城一池,一謀一策。蜀漢之敗絕非偶然,實際上在諸葛亮實施北伐就開始了。兵法雲,上兵伐謀,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再看這幾次北伐最後的結果,除去最後一次陳兵百日未果,其餘幾次或奪其郡,或斬其將均有斬獲。但長期的用兵讓本就矛盾交錯沒有民心的蜀漢異地創業集團,在董事長先行一步的情況下,徹底分崩離析了。
但在北伐之處確實是有一個契機的,那就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謀。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在中國歷史上屢試不爽,魏延當時猛將無出其右,三百三十里的子午谷不出十日就能到達長安,此時魏延這小支奇兵必能出其不意,即使不勝,諸葛亮率蜀漢的大部隊也能迅速佔據潼關,直搗洛陽,此時曹魏集團也是內憂外患,的確是有可能奇兵致勝的。
但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諸葛亮用兵謹慎,想步步為營蠶食魏國,無奈鞠躬盡瘁,事無鉅細的他,沒有熬到那一天,也算殉了蜀漢報了先主之恩。
-
10 # 顧道驚城
平定南中之後,諸葛亮需要作出抉擇:後劉備時代的蜀漢,應該何去何從呢?
劉備東征剛結束,魏吳就開始大戰。在諸葛亮北伐前,魏吳幾乎年年都有戰爭。所以,蜀漢一直沒有外敵的威脅。在這種背景下,如果蜀漢想關起門來過小日子,或者說坐山觀虎鬥,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諸葛亮並不認為蜀漢能夠偏安,於是,《隆中對》橫空出世。
很多人有疑問,《隆中對》不是早在劉備和諸葛亮見面時就出世了嗎?實際上,《隆中對》只是一篇官樣文章,它存在的價值只是為給蜀吳結盟尋找理由。為什麼要為蜀吳結盟尋找理由?因為諸葛亮準備北伐了。
從蜀漢北伐前的歷史去看,《隆中對》的價值體現在什麼地方呢?什麼東聯孫權、北拒曹操。孫權是你想聯合,就能聯合的?關羽和劉備是怎麼死的?《隆中對》是密室談話。如果《隆中對》在劉備與諸葛亮初次見面時就流傳出去,那劉表和劉璋又會怎麼看待劉備呢?因為《隆中對》很直白地說:我們的目標就是拿下荊州和益州。
劉備和諸葛亮初次見面的時候,或許已經規劃過《隆中對》的相關內容,但是《隆中對》冠冕堂皇地問世,一定是在諸葛亮北伐之前。
《隆中對》要表達的意思非常簡單,那就是:東聯孫權、北拒曹操。這是劉備生前就非常認同的戰略,所以蜀漢現在還應該堅定不移地執行這個戰略。可事實是:關羽被孫權殺死,劉備也因為與孫權火併而死。什麼叫劉備生前就非常認同這個戰略,這不是扯淡嗎?
這不能責怪諸葛亮,如果不泡製《隆中對》這種官樣文章,諸葛亮的北伐從理論上就無法成立。
如果沒有《隆中對》,蜀漢的政治正確就是伐吳。因為劉備生前就一心要消滅孫權,而且劉備最終也因此而死。如果沒有《隆中對》,諸葛亮也只能率軍繼續伐吳。可是有了《隆中對》,蜀漢就能夠從劉備的陰影中走出來,重新制定戰略計劃。而對於蜀漢而言,北伐顯然比伐吳要好得多,是蜀漢當時的最優選擇。
從諸葛亮北伐的情形來看,他根本就沒打算北復中原,而是為了維持三足鼎立的格局。
以前的曹魏是雙拳齊出打東吳,而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結束以後,曹魏開始一隻手打東吳,另一隻手應付蜀漢。這樣一來,孫權的壓力減輕不少,很快就稱帝了。三足鼎立的格局才算正式穩定。
諸葛亮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曹魏太強大。
當曹魏雙拳齊出打東吳的時候,孫權只是捉襟見肘地勉強應付。如果蜀漢不承擔一部分來自曹魏的壓力,東吳隨時有可能因為意外而被曹魏滅掉。按照當時的天下格局來看,如果曹魏滅掉東吳,蜀漢還有偏安的可能嗎?
從東吳的角度來看,諸葛亮南征意味著東吳的西線暫時安全。等諸葛亮平定南中以後,東吳就需要考慮蜀漢接下來的行動了。如果蜀漢遲遲不表態,東吳肯定要分散部分精力用於防備蜀漢。屆時,面對曹魏的雙拳齊出,東吳豈不是更危險了嗎?
所以諸葛亮立刻表態:我們絕不會趁火打劫東吳,而是要聯合東吳攻抗曹魏。可這種許諾毫無作用,必須用實際行動來證明。
諸葛亮不但祭出《隆中對》,說出聯吳抗曹的話,還親自率軍北伐。曹魏的部分軍事力量開始西移,至此,孫權總算放下心來。因為,此時的諸葛亮就算想要出爾反爾偷襲孫權,也沒有什麼機會了。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諸葛亮的北伐是為了減輕東吳的壓力,這也是我說,諸葛亮從來都沒想過北復中原的原因。
諸葛亮的北伐是為政治服務的。也許在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對於北復中原還有些想法。但是第一次北伐結束之後,諸葛亮就再也沒想過這種事了。因為除了第一次北伐,其餘時間的諸葛亮都是在玩大型軍事演習。
比如說諸葛亮第二次北伐,魏明帝曹叡讓張郃率軍救援。張郃說:等我率軍趕到的時候,諸葛亮肯定早就撤軍了。因為就他那點後勤能力,又不敢大肆進攻,擔什麼心呢?結果正如張郃所料,等張郃率軍感到的時候,諸葛亮已經撤軍了。
大家再看看魏吳戰場的表現:陸遜在東線大敗曹休,曹休因此氣悶而亡。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在我看來,諸葛亮之後的幾次北伐和劉備東征時的做法如出一轍:雙手牢牢地扒住自家門框,然後輕輕地抬起一條腿,試探性地朝前踢。一旦有個風吹草動,立刻轉身鑽進家門。
面對諸葛亮這種玩法,曹魏不敢掉以輕心,卻也不太害怕受到夾攻了。因為想要應付諸葛亮,只要穩住不上當,慢慢地耗,諸葛亮自然就會無功而返。
後世很多人吹噓諸葛亮,說他一生都在努力匡扶漢室,這就叫扯淡!匡扶漢室應該是大舉進攻才對,可除了第一次北伐以外,諸葛亮何時大舉進攻過?蹲在兩國邊境交界處屯兵,對面一來立刻撤退,這是哪門子的進攻玩法?人類歷史上有過這種進攻手段嗎?說起來,都怪曹魏當縮頭烏龜,所以諸葛亮才沒能北伐成功。你是不是在逗我?曹魏防守還有錯啊?你要真想匡扶漢室,你去進攻啊!然而諸葛亮從來都不敢深入魏境。
諸葛亮的北伐明明是為了三國保持均勢,為了減輕吳國的壓力,為什麼會有很多人吹噓他的這種做法呢?
最重要的原因當然是諸葛亮本人的光環太多,其次還在於吳國的力捧。因為諸葛亮北伐完全符合孫權的利益,所以當孫權看到蜀國沒事就去挑釁曹魏,曹魏煩不勝煩卻也不敢不管。在這種背景下,孫權自然要對著蜀漢高喊“666”了。而有了盟國的支援,諸葛亮在國內就比較好交差。否則諸葛亮連年北伐居然只是為了替東吳分憂,蜀漢還不炸鍋?
在曹魏這邊,就算他們明知諸葛亮的北伐只是為孫權起到牽制作用,但他們也不敢不防。當曹魏派兵佈防的時候,諸葛亮當然只能在外圍嚷嚷半天然後撤軍。可如果曹魏不派兵佈防,諸葛亮敢不敢大開大合地進入西北呢?誰都說不準。
其實我特別佩服諸葛亮,他絕對是個軍事天才。因為他這種玩法,玩得不好就容易引火燒身,也很難全身而退。但諸葛亮就是可以每次都全身而退。
再看看諸葛亮的幕僚和部將都是什麼水平?馬謖自作聰明不聽安排,魏延更是叫囂用五千兵馬就能拿下長安。這隻能說明:馬謖和魏延根本就沒有大局觀,只是激進派而已。
馬謖敢不聽安排,是因為他瞧不上諸葛亮的保守,卻不明白這種保守才能保住蜀漢的軍隊;魏延囂張,是因為他根本不懂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如果真把長安打下來了,曹魏大軍圍攻蜀漢,屆時怎麼全身而退呢?真以為蜀漢那副小身板能和曹魏過招?不自量力!諸葛亮為什麼下定決心殺馬謖?不是因為馬謖有多大的戰術失誤,而是因為馬謖在戰略上公然與諸葛亮唱對臺戲。這種事情如果不嚴厲打擊,以後的北伐還怎麼玩?
諸葛亮北伐的目標,就是在戰略上讓曹魏陷入東西受制的格局中而無法自拔。所以諸葛亮的所有軍事行動,都必須以全身而退為底線。如果有人想在北伐時冒險追求軍事勝利,就相當於破壞了諸葛亮的戰略部署。
有一句話我說過很多次:人們崇拜諸葛亮,卻沒有崇拜到點子上。諸葛亮最讓人崇拜的,就是他那種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
諸葛亮為什麼是軍事天才?首先,諸葛亮每次都能全身而退;其次,曹魏每次率軍追擊諸葛亮,都以慘敗而告終。第二次北伐,王雙追擊諸葛亮,被諸葛亮打死了;第四次北伐,張郃追擊諸葛亮,也被諸葛亮打死了;諸葛亮死於前線的時候,司馬懿都不敢率軍追擊。
諸葛亮就是老老實實做事,不去做什麼千秋大夢,所以諸葛亮總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把事情做到最好,這樣的人才叫了不起。
回覆列表
蜀地易守難攻,但出兵也難,蜀國經濟基礎很差,除了步兵,戰馬也很少,像諸葛亮這麼聰明之人,明知蜀國兵力弱,經濟也跟不上,打仗打的就是國力,但為什麼還得連續的北伐呢?其主要原因是蜀國內部不穩定,劉備死後,原益州以李嚴為代表計程車族,原荊州人馬,劉備原部人馬,與徵西大將軍魏延也有不同的意見,少數民族也不和睦,身為丞相的諸葛亮心知肚明,只有借北伐為名死死的控制兵權,才能使蜀國穩定。
但有一點荊州已失,五虎上將已去四個想統一中原已是不可能的事,著為當事人諸葛亮比誰都清楚,後人的猜想和推測僅著參考,而隆中對講得很清楚,荊州既失隆中對也就破產了,歷史是改寫不了的,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