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展翅高飛11223
-
2 # JO胡
公元前133年(元光二年)農曆六月,漢武帝派遣精兵30萬,命護軍將軍韓安國、驍騎將軍李廣、輕車將軍公孫賀率主力部隊埋伏在馬邑附近的山谷中。將屯將軍王恢與材官將軍李息率3萬多人出代郡(今河北省蔚縣東北),準備從側翼襲擊匈奴的輜重並斷其退路,一舉全殲匈奴主力。漢武帝同時派遣商人聶壹前往匈奴誘敵。
可是商人聶壹演技太差,軍臣單于得到使者的報告後,率領大軍向馬邑方向進軍,馬邑這個目標是很有誘惑性,可是在細節上商人聶壹忽略了。軍臣單于率領十萬大軍來到距馬邑百餘里的地方,發現沿途有牲畜,卻無人放牧。此事引起了軍臣單于的懷疑,但是誘惑太大,匈奴還是繼續向馬邑進軍,正好此時攻下了一個漢朝邊防小亭還俘獲了一個漢雁門尉史。
沒成想,這個尉史在軍臣單于的威脅下,竟然把漢軍的計謀全盤托出,軍臣單于聽後先是大驚失色,後大喜說道:"我得到尉史不上漢天子的當,真是上天所賜"。於是封尉史為"天王",下令立即撤軍。而王恢、李息率領的三萬大軍已出代郡,準備襲擊匈奴的輜重,在得知匈奴退兵後,非常驚奇。王恢自思自己的軍隊敵不過匈奴大軍.只好退還。韓安國等率領大軍分駐馬邑境內埋伏,但好幾天不見動靜,遂改變原先的作戰方案,率軍出擊,結果一無所獲。
戰爭的結果:
馬邑誘敵之戰失敗,三十萬精兵徒耗糧草輜重,還無功而返。漢武帝沒辦法只好讓王恢背黑鍋了。漢武帝以王恢提出戰爭卻臨陣脫逃,將王恢下獄。廷尉判處王恢畏敵觀望死刑,王恢最後被迫自殺。
而匈奴也拒絕與西漢和親,並在邊境四處攔路搶劫,還四處出兵騷擾漢朝邊郡,以報復馬邑之戰,匈奴多是騎兵搶完就跑,這樣的小股騷擾騎兵數不勝數,搞的邊境不得安寧。
戰爭的點評:
馬邑之戰,或許很多人都會把怒火撒在那個尉史身上。可是大家不想一想,這麼大規模的一場伏擊戰,動靜是不是太大,這還叫伏擊戰嗎?錯有錯招,此次戰役後西漢與匈奴的“和親政策”宣告破裂,也為漢武帝向匈奴全面開戰找來了藉口。參考文獻《史記·匈奴列傳》、《漢書》、《資治通鑑》
-
3 # 史鑑在路上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馬邑之圍以前,西漢對匈奴一直奉行“和親政策”,漢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不願繼續奉行這個政策,當時大行令王恢提出這個計策,正合漢武帝心思,因此有了馬邑之圍。但是馬邑之圍因為一個小兵守衛向匈奴透漏了當時以王恢為主的領導的漢軍對匈奴的戰術佈置。匈奴單于知道了漢軍佈署之後,將行進中未進入漢軍包圍圈的10萬大軍及時撤回。最終沒有圍殲成功,反而激發了匈奴對漢庭邊境的瘋狂報復,燒殺搶掠。後來就如《續資治通鑑長編》所記載:“昔漢之王恢,欲徼一時之幸於匈奴,故為馬邑之役,孝武許之,是恢欲奉詔以從事也。然後以謀出於恢,故下吏不赦,使恢自殺”。
但是正因為有了馬邑之圍,漢匈之間的不平等和親政策轉變為了以漢為主攻的方向,攻守轉變,之後漢武帝對匈奴進行了三次大規模出擊。發掘出來了一位起身於底層的天才統帥衛青和一位天才將軍霍去病,並且進行了以他們兩位為主的三次大規模出擊。“河南之戰”:車騎將軍衛青、將軍李息急速出兵雲中,突襲匈奴防守薄弱的河南地。“河西之戰”:霍去病被任命為驃騎將軍,獨自率領一萬騎兵出征匈奴。這就是第一次河西之戰。第一次河西之戰勝利後,為保證作戰突然性,漢武帝命令霍去病第二次率軍出擊河西地區,並派合騎侯公孫敖隨同出征,發起第二次河西之戰。“漠北之戰”:漢武帝遣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及數萬步兵分兩路深入漠北,是漢武帝向匈奴戰略進攻的頂點,也是匈奴伊稚斜單于與西漢畢其功於一役的戰略大決戰。
正因為如此,漢武帝才能將西域納入版圖。因此,馬邑之圍對於漢庭來說圍殲上面是失敗了,但是也帶來了政策的轉變,促進了經濟發展,利於漢帝國的發展。
-
4 # 國史春秋
公元前133年,漢軍興師動眾,30萬精兵埋伏在馬邑附近,以逸待勞誘殲匈奴主力,匈奴人洞若觀火,只見羊群,不見牧人,於是鳥獸散盡。護軍將軍韓安國主張追擊,馬邑之圍主謀大行王恢怯戰自保、無動於衷,結果匈奴人在漢軍的眼皮底下溜之大吉。武帝第一次計殲匈奴勞而無功,王恢以避敵觀望被治罪,之後自殺。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馬邑之謀”,由此拉開漢匈全面戰爭的序幕。
那麼為什麼西漢反擊匈奴人的第一戰無功而返呢?主要原因有兩點:
一、漢軍信心不足
匈奴人崛起於戰國,從此不斷南下劫掠,匈奴人機動靈活,勇猛強悍,有利可圖時一湧而出,形勢不利是鳥獸散盡。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只能採取武力威懾和積極防禦的兩種策略,抵禦匈奴人入侵,因此治病不能除根,匈奴人的氣焰越來越囂張。公元前200年冬天,漢高祖劉邦親征匈奴,結果被圍白登山,差一點有去無回。因此,匈奴在中原人心裡就是杯弓蛇影,更是不可戰勝的神話。因此匈奴人在馬邑撤退時,漢軍主將一無取勝信心,二無冒險勇氣,匈奴人從容逃逸。
二、漢軍經驗不足
王恢派豪強聶壹引誘匈奴人入馬邑城劫掠財物,匈奴人中計,漢軍打算甕中捉鱉。結果匈奴人臨戰經驗豐富,在距馬邑百里之外就發現情況不妙,因為漢軍事先軍事動員,禁止邊民放牧,匈奴人一路趕來,只見到了一些零散的牲畜,這與往常情形大為不同。儘管漢軍擺出了空城計,但是漏洞太多,因此匈奴人提高了警惕。於是停止前,轉而攻擊邊亭,後來又抓獲了雁門尉史,得知了漢軍的內幕。匈奴人驚慌失措,趕忙撤退,而負責攻擊匈奴人後勤補給的王恢只有3萬人馬,勢單力薄不敢阻擊。(漢武帝劇照)
總結:漢軍第一次主動與匈奴人作戰,本身就存在信心不足問題,加上如臨大敵過度緊張,致使馬邑周圍遍佈殺氣,因此引起匈奴人警覺,最終計謀失敗。馬邑之謀雖然失敗,但標誌著漢朝由被動防守,屈辱和親,轉為對匈奴人主動出擊,意義重大。
-
5 # 萊駒為右
馬邑之謀是漢武帝在竇太后去世後獨立做出的對匈奴反擊的策略,但沒有成功,從此漢匈正式決裂,拉開了漢朝進擊匈奴的序幕。
倉促之謀漢武帝登基之初由其祖母竇太后主持朝政,漢武帝則在上林苑騎馬射獵,在騎馬射獵過程中逐漸領悟騎兵戰術,少年天子躍躍欲試想建立戰功。但以竇太后為首的當權派都認為應該與民休息,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即可。
公元前135年竇太后去世,武帝親政,隔年匈奴派使者向漢武帝請求和親,漢武帝命群臣商議對策。經過商議大部分大臣支援和親政策,漢武帝最終採納大臣們的建議與匈奴和親。
但是也有主張與匈奴開戰的大臣,王恢就是其中之一,經常往返匈奴經商的馬邑大商人聶壹找到王恢說他可以把匈奴大軍引來,漢軍可以埋伏起來圍殲匈奴人。王恢把這個計策報告給漢武帝,經過商議後漢武帝批准了這個作戰方案。
戰術執行漢武帝派出韓安國、李廣、公孫賀等人率30萬大軍埋伏在馬邑周圍山谷中。王恢、李息等人率3萬人從代郡包抄等匈奴通過後切斷匈奴的後路,待其撤退時予以殲滅。同時命聶壹去引誘匈奴單于帶兵來。
聶壹騙匈奴說自己很牛x,有幾百個小弟,能殺死馬邑縣令,但匈奴要接應他,大家可以一起在馬邑搶劫財物,事成後分他財物並在匈奴封他為官就可以。匈奴單于貪財,安排聶壹回去執行。聶壹殺死監獄裡的死囚,謊稱是縣令,騙過匈奴,於是匈奴10萬大軍向馬邑進發。
匈奴進至距離馬邑百餘里的地方,發現遍地牛羊卻無人放牧,於是起了疑心,摸進漢軍邊防哨所俘虜漢雁門尉史,得知原因,急速撤軍。
王恢看到匈奴撤軍很奇怪,不敢用自己的3萬人與匈奴作戰,導致匈奴全身而退。韓安國等人苦等幾日不見匈奴蹤影,改變方略出擊,哪還有匈奴的影子?
馬邑作戰計劃就這樣泡湯了,主要還是漢軍初次執行對匈奴作戰,指揮系及聯絡、偵查都存在問題,王恢又沒有拼死力戰,才導致匈奴全身而退。
-
6 # 尋根拜祖
這場戰爭史稱“馬邑之謀”,是一場由大行令王恢多年精心策劃的戰役,也是西漢第一次對匈奴的主動出擊。由於軍事機密的洩漏,導致戰場戰爭沒有打起來,匈奴人全軍安然撤退。戰爭結束後,王恢成了背鍋俠。
一、馬邑之謀的起因元光元年,匈奴派使者向漢武帝提出和親,說白一點就是向西漢勒索女人和財物。對此大行令王恢堅決反對和親,提出要和匈奴人決戰。
以御史大夫韓安國為首的一派堅決發對,主張應該繼續長期以來的和親政策。韓安國反對對匈作戰的理由有三條:
一是匈奴人是騎兵,機動性強,在廣漠的草原上,漢軍想找到匈奴軍隊都很難;
二是匈奴人崇尚武力,漢軍以步兵為主,常年沒有經歷戰爭,明顯不是匈奴人的對手,打不過人家;
三是即便打敗匈奴人,廣漠的草原對漢人來說就是雞肋,沒有用,也守不住。
所以韓安國認為跟匈奴人打仗代價太大,得不償失。
王恢針對韓安國的意見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說我可以讓匈奴人自己鑽到我們的口袋!原來,王恢早就在匈奴人內部安插了一枚棋子。這枚棋子叫聶壹,是一個在漢匈兩地做邊貿的商人。聶壹向匈奴人提了一個建議,由他殺死馬邑縣令,然後放匈奴人馬入關劫略。匈奴人一聽這個主意好,不用攻打就能輕鬆得到一個城邑,於是雙方達成了協議。
王恢的計劃是,在馬邑附近對匈奴人張網以待,這就避免了韓安國所謂的三大弊端。漢武帝覺得這個計劃很完美,反對派也一時無話可說了。
二、戰爭經過按照預定的計劃,匈奴單于親率10萬大軍如約而來。快進入伏擊圈時,匈奴人發現有點異樣:空蕩蕩的草原上不見一個人影,正常此地應該有人放牧。於是單于下令四下探查,並攻破了附近的一個漢軍哨所,抓回來一個俘虜。
很不幸這個俘虜知道馬邑之謀的內情,他把實情全部供出。匈奴人大驚,立刻下令全軍撤退。
漢軍三路人馬,眼看著匈奴人在口袋邊轉了一圈就撤了,想追也來不及了。不過匈奴人半途碰到了另一支漢軍:王恢率領的三萬人馬。按計劃王恢本來是用這支部隊來截殺敗逃的匈奴人,但眼下這支匈奴部隊是完整的10萬人。王恢覺得拿自己的三萬人對付十萬人,肯定要吃大虧,於是就沒有攔截,放走了匈奴人。
三、戰後結果一場精心策劃的戰爭,刀都沒出鞘就結束了。但這場沒打響的戰爭意義非常重大,它標誌著漢族人從此由戰略防守向戰略進攻的轉變,是對匈奴人的一個嚴厲警告,也由此拉開了長達一百多年的漢匈戰爭的大幕。
戰爭結束後,漢武帝以王恢臨陣逃脫為由,逮捕了王恢,最終王恢被處以死刑。
四、馬邑之謀“失敗”的原因其實馬邑之謀根本沒打起來,無所謂失敗成功。但相對於漢武帝對戰爭的期望值,顯然這是一場失敗的戰爭。
其中的關鍵點在於判徒的出賣。表面上看這是一件偶然事件,似乎完全可以避免,但是細想一下,以漢匈雙方的實力來看,兩個民族的矛盾,哪可能透過一場戰爭一勞永逸地解決?所以,對馬邑之謀的期望值太高,本就是一個錯誤!
另外,漢武帝對王恢的處理方式,顯然是委過於人,自己丟了面子,讓別人背鍋。王恢也是糊塗,根本不能摸透漢武帝的心理,三萬人馬打光了漢武帝也不會心疼,他要的就是一個對匈奴人的強硬態度。王恢不懂,所以這鍋背得也不算太冤。
-
7 # 棍哥觀史
“馬邑之謀”是漢武帝登基以來,第一次明確的轉變以往被動求和的對匈態度,變為主動尋求攻打併剿滅匈奴的戰略思想。而“馬邑之謀”的失敗,也是漢匈關係徹底破裂的標誌,漢武帝被推向了不得不戰的歷史舞臺。
“朕飾子女以配單于,金幣文繡賂之甚厚,單于待命加嫚,侵盜亡已,邊境被害,朕甚憫之。今欲舉兵攻之,何如?”——漢武帝。《史記》公元前133年,漢武帝招攬群臣於朝堂之上,目的是為了討論大漢王朝要不要對匈奴開戰,主和派韓安國表示漢軍打匈奴屬於“找不到、打不過、划不來”的囧境,面對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位置飄忽不定,找起來相當困難,而且匈奴善戰,高祖劉邦在“白登之圍”中差點喪命,即使漢軍找到匈奴並將其擊敗,也得不到什麼現實的戰果。
韓安國說的是有道理的,但主戰派王恢提出了一個戰略思想,就是將匈奴引到一個地方,由漢軍埋伏圍殲,這樣就解決了韓安國所擔心的問題。隨後,王恢便提出了“馬邑之謀”這個計劃,因馬邑商人聶壹常貿易往來於漢匈之間,且與匈奴單于相識,王恢便使聶壹為說客,以殺死馬邑地方官奪取城中財物為誘餌,吸引匈奴率軍前來,並在馬邑附近事先埋伏好漢軍,企圖守株待兔。
計劃很周密,但百密一疏的是無人看管的羊群和誤入匈奴騎陣的武州尉史。當軍臣單于率領十萬匈奴兵進至武州(雁門關)地區時,發現了成群的羊群卻無牧羊人,這就使得軍臣單于產生了疑慮,恰巧一名武州巡視尉使被軍臣抓獲,這名武州尉史將馬邑的情況告知了軍臣,軍臣便下令趕緊撤退。漢軍偵查兵見匈奴撤退,趕緊傳信於王恢,此時王恢所率三萬軍立刻出擊追趕,可後軍沒有跟上,王恢也就沒敢再追。
“馬邑之謀”不僅沒有成功,還漢匈關係徹底破裂,匈奴加大了南下入侵的規模,漢武帝處死徒勞無功的王恢後,開始選擇了主動出擊匈奴,並在衛青、霍去病等將領的努力下,贏得了漠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匈奴問題也隨之解決。
-
8 # 路遙lgy
謝謝邀請!馬邑之圍,要從漢武帝年輕時說起。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十六歲登基,儘管很年輕,但他已經顯現出自己的想法!當時漢武帝時期,已經經歷了前幾代皇帝的韜光養晦,是漢朝初步形成了國泰民安的形勢,已經基本有了較大的財力物力,來支援漢武帝的對外抵禦的政策! 儘管漢武帝年輕有魄力,可是漢朝的官員們,都還停留在白登之圍時的恐懼之中,畢竟匈奴騎兵很厲害。漢武帝積極備戰。公元前134年,匈奴又提出和親,漢武帝感覺機會來了。商議中他支援少數的主戰派大行令王恢的建議,誘敵深入!於是命令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仨人埋伏於馬邑城的山谷中準備伏擊匈奴。王恢則為將屯將軍和中大夫李息帶軍準備襲擊匈奴的側翼。為了取勝漢武帝調集了 三十萬兵馬! 可是,關鍵的誘敵任務交給了馬邑的聶翁壹。他故意違反交易禁令,私自與匈奴交易!然後違法逃到了匈奴。他向君臣單于說,他可以殺了馬邑的官吏拿馬邑城來降。單于很高興!因為可以獲得很多的財富!於是準備出兵馬邑!為了是匈奴單于更信任,聶翁壹回到馬邑殺了一個囚犯,拿了人頭掛在馬邑的城頭上!匈奴單于得到訊息,立即出兵十萬,直奔馬邑。 正當漢軍鼓足了勁報白等山之仇時,匈奴大軍奔襲在廣闊的漢境時,簡單滿地的牛羊竟然沒人放牧。多疑的匈奴人放慢了程序,派人襲擊了就近的漢軍哨亭,事有湊巧,正好有位尉吏在被抓。這尉吏在威逼利誘下說出了漢軍的秘密!嚇的匈奴單于急忙命令撤軍。而三十萬漢軍白等了。這或許是漢朝第一次或是長期處於守備的緣故,沒有人想到如果出現這情況的應急預案!再有就是王恢帶領的三萬兵馬,這時在匈奴軍逃跑時出擊,也起碼能消滅不少驚弓之鳥般的匈奴兵馬,然而王恢為了自保,膽怯的沒有動,是匈奴兵安然脫離包圍離去! 漢武帝總結這次行動時,大怒,畢竟是自己的處女秀,信心十足。將王恢以臨陣脫逃下獄,最後王恢自殺謝罪。至此以後,漢武帝便開始了他打擊匈奴入侵,到長途奔襲匈奴的雄偉大略!
-
9 # 南中國人
客觀的說,漢武帝的開疆拓土的豐功偉績是建立在大漢富裕的物質基礎上的。事實上,漢武帝時期的軍事力量和西漢初年相比較,所佔優勢也僅僅是武器裝備和糧草補給。也是天要亡匈奴,
-
10 # 減水書生
馬邑之謀是一次成功機率極低的戰略冒險。戰略的策劃者抱有極端的僥倖心理和不切實際的幻想。所以,馬邑之圍的失敗是大機率事件,而非匈奴單于的偶然警覺。
理由一:戰略籌備倉促公元前134年,匈奴使者來求和親。漢武帝採納御史大夫及群臣的意見,同意和親。
轉過年的公元前134年,就籌劃對匈奴實施大規模的殲滅戰。
就是現代戰爭,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30萬人的戰略部署,都不是簡單的事情,更別提漢代了。
理由二:戰略起因荒謬一個叫聶壹的商人說自己可以當王二小把匈奴大軍引入埋伏圈,而且能讓匈奴大軍傾巢而動,派出10萬人,估計得是舉國之兵了。然後,聶壹就跟曾經當過邊吏的大行王恢搭上關係了,王恢一聽就信了;於是就告訴漢武帝,漢武帝一聽也信了;於是就傾舉國之兵30萬試圖殲滅匈奴的舉國之兵10萬。仔細思考下這個過程,起關鍵因素的就一個愛國商人聶壹的一句“我能當王二小把敵人引入埋伏圈”。古今戰事,能如此“犯二”地大動干戈起來的,估計馬邑之謀算得上“第一”了。
理由三:決策機構愚蠢公元前134年到公元前133年,在武帝朝堂上,能發揮外交和戰略決策作用的就三個人:漢武帝劉徹、御史大夫韓安國以及大行令王恢。這三個人構成的決策機構裡,就韓安國打過仗,景帝時協助梁王抵禦七國聯軍,確實是場硬仗。漢武帝23歲,正是血氣方剛加滿腦子的青春幻想。大行令王恢,燕華人,邊吏出生,算是從基層爬上來的幹部,但是從政府系統爬上來的,而不是從軍事系統爬上來的。但正是因為生於燕地、職起邊吏,所以應該聽多了李牧、蒙恬等人收拾匈奴的故事,所以滿腦子的打打殺殺,就是不能和親,就是要幹他們。就這麼一個決策機構,有一個明白人韓安國,但最後還被邊緣化了。一個少年不識愁滋味的青春猛少年——漢武帝,一個把戰爭看得無比輕鬆容易的漢代趙括——王恢,兩個人一拍即合,把一個不知道從哪來聶壹給折騰出來了,於是裡應外合,就準備幹。
理由四:算己而未算彼。確實是漢帝國能調集30萬大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戰略部署;參戰的各支部隊都能按時就位;馬匹、糧草、軍械以及各項輜重都能準備妥當。的確,漢武帝跟王恢都算計好了,但是它們少算了另外50%。那就是匈奴:匈奴能來多少人、匈奴是單于親自帶隊還是又某個王爺帶隊、匈奴對馬邑地形是否瞭解、匈奴在帝國朝廷是否有奸細、匈奴對沿路的關卡哨所是否有佈置、匈奴的探馬斥候能輻射多遠。此外,除了漢匈兩方軍團或政府,馬邑是邊城,其周邊一定是漢匈雜居的,這裡面又可能出現多少難以預料的情況。等等這些,在謀劃的時候全無設計,就是準備三十萬人,等匈奴來了十萬人到了,就揍他們。這也太兒戲了。
總結之所以如此荒謬的馬邑之謀就這樣決策和實施了,首先是因為漢武帝太過青春年少,武帝此時僅僅23歲,青春年少、血氣方剛、滿腦子幻想,辦出啥事都可能,這也是集權制的弊端;其次是帝國朝堂上既缺乏經驗豐富的戰略統帥,也沒有可以籌謀戰爭的參謀機構。也就是說當時的漢帝國朝堂上沒有一個總覽戰爭全域性的大元帥,也沒有一個合格的總參謀部。就是漢武帝和王恢兩個人在那滿腦子幻想戰爭的宏大敘事,然後紙上談兵地就開始部署了。
一個合格的統帥,一個過硬的參謀機構,以及一批攻必勝戰必克的方面軍司令,從哪裡來。從戰爭中來,至武帝時,漢帝國就沒怎麼打過仗,特別是打大規模戰爭。最近的一次七國叛亂,是公元前154年,正月開始三月結束,不到四個月。儘管很短,但仍舊培養出韓安國這樣有點見識的決策者。但馬邑之時,是公元前134年,已經過了20年。這麼長的和平時期,沒有戰爭這個大學堂,也就無法選拔和培養戰略統帥、參謀機構以及得力的武將。不僅如此,連能征善戰計程車兵也需要培養,這個時候漢帝國有嗎?
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馬邑之圍之後的連年征戰中鍛造出來的。但現在,啥都沒有。
最後,王恢沒去圍堵匈奴單于,所以被斬了,導致馬邑之謀功虧一簣,未傷匈奴一人。但是,如果王恢帶著那三萬人去追了,結果可能更糟糕,從地方臨時抽調上來的兵卒能打得過匈奴嗎?也許一個照面就被團滅了。
想一想,彭城之戰,項羽帶著三萬兵卒回防彭城,僅半天時間就擊潰劉邦的56萬諸侯聯軍。真打起來,人多真得沒用。因為沒經戰陣,臨時拼湊的這三十萬大軍到底什麼成色,真不好說。
公元前141年,年僅16歲的劉徹登基,成為漢王朝的7位皇帝,也就是後來的漢武帝。雖然還沒有到弱冠之年,但是作為這位少年天子的漢武帝在內政外交上表現出罕見的“叛逆”。漢武帝為了全殲匈奴調動了30萬大軍區圍剿匈奴的10萬大軍,10萬匈奴騎兵快馬加鞭,30萬漢軍張網已待,一場大戰一觸即發。就在所有人都認為漢軍會利用伏擊一雪當年“白登之圍”的恥辱之時,匈奴人的“狡猾”改變了一切。30萬漢朝大軍的“誘敵深入”已變成了守株待兔,卻沒有進行任何的應變。等到漢軍發覺情況有變,發動大軍進行追擊時,匈奴大軍早已無影無蹤。其實,就在匈奴大軍如同驚弓之鳥進行撤退之時,率領三萬大軍準備截斷匈奴大軍後路的王恢曾經與匈奴主力相遇。雖然王恢在兵力上不佔優勢,但是匈奴大軍此時已經只顧倉皇逃竄根本無心戀戰。所以,如果王恢發動側擊,雖然無法全殲匈奴大軍,但是殺傷一定匈奴有生力量還是可能的。結果,在朝堂慷慨激昂的王恢,在戰場上卻縮手縮腳,選擇了避戰自保。於是,10萬匈奴大軍不損失一兵一卒順利逃出漢軍包圍圈。一場精心策劃的伏擊戰,就以徒勞無功的形式終結。
回覆列表
馬邑之謀是武帝第一次對匈奴叫板,儘管失算了也是對匈奴亮出了獠牙。這是一個分水嶺,帝國軍事化,政權大洗牌,無論太皇太后勢力竇嬰灌夫王恢,還是太后勢力丞相田盼,以及自己倚重的李廣等,都是武帝透過一系列流轉達到了權利高度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