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閱心老師
-
2 # 憶夢月華微課堂
因為,我就是一個不會給學生布置多作業的老師,可每次統考學生的成績都很好。以至於領導說:看著你每天和學生都很輕鬆,學生成績怎麼會那麼好。其實,這與老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水平有很大的關係。
現在教育部門發文為中小學生減負:一二年級取消書面作業,我完全贊同。我教過一年級,也教過二年級,確實感到一二年級學生沒有寫家庭作業的必要,學生每天在學校的時間完全可以把當天的知識學會。如果回家再寫作業,就是畫蛇添足,或者說是給家長找事。不寫書面作業,可以多讀課外書,為以後的寫作打下基礎。
如果小學階段的家庭作業過多,很容易讓年幼的孩子反感學習,應付作業,從而產生厭學的情緒。老師要考慮學生的感受,題目應精選精煉,勿用題海戰術,合理佈置作業,做到少而精。至於寫多寫少這要看老師怎樣駕馭。比如語文書上的生字新詞就要多寫,只有多寫幾遍,才能加深印象,記憶深刻。要求背誦的課文等學生一定得背會。數學上要消化理解知識點,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比如應用題,只要明白解題思路,掌握住方法,萬變不離其宗。不管語文還是數學,關鍵是多見題型,活學活用。理解做這種題的思路,如果你思路和概念都清晰了,根本就沒必要多做作業。有的學生每天做題很多,但概念不清,思路模糊,很努力卻不懂得方法,最終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因此,學生只要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學習成績肯定會提高。
-
3 # 風哥聊成長
多做作業可以提高成績,但是並非做得越多就提高越多。在任何行業或領域之中,最有效的和最強大的那類聯絡,都透過充分利用人類的身體與大腦的適應能力,來逐步地塑造和提升他們的技能,以做到一些過去不可能的事情。一旦某個人的表現達到了“可接受”的水平,並且可以做到自動化,那麼,再多“練習”幾年,也不會有什麼進步。原因在於,如果不透過刻意練習去提高,這些自動化的能力會緩慢地退化。多做作業是學生階段刻意練習的常用方式。
作業的質量更能決定成績的提高,而這就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最重要的事情是幫組學生建立心理表徵,並監測和糾正學生的表現。無論學生每星期上多少課,主要還得靠自己來作業,完成老師佈置的練習。好的老師懂得成功的教育方法一定還包含些什麼,而且能夠在必要的時候調整它,以滿足單個學生的需要。優秀的老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寶貴的反饋。有效的反饋不僅指你做某個回答對還是錯,還講圍繞如何更有效地思考和解答那道題而提出建議。
此外,高質量的作業是要恰當地突破學生的舒適區,要求學生不斷去嘗試剛好突破舒適區的任務。如果作業都是在學生的舒適區,那做再多意義也不大。只有適度的突破這個區域的作業才能有效幫助學生提高成績。
多做作業只是提高學習成績的一個方法,還有其他更多方法值得學習和借鑑。
-
4 # 我是杜佩玉
練習是最好的複習手段,從這一點上講,作業做得越多,對於成績的提升最有效果。
現在社會都盲從於一種錯誤的教育理念,就是學會就好,但是有一個前提,什麼事學會很多人都說不出來,因為他們覺得學會就是能夠在短期內完成一個正確答案,但實際上。做一個技能的掌握,都是經過了大量重複的過程。
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訓練,舉一個高大上的例子就是航天員的模擬訓練。這是一個簡單的過程,我們無法得分。可能有的人說那是一種體能訓練。在許多考試的過程中出現的所有的練習和試卷的考題。他們之間就不是一種智力聯合訓練?
融會貫通這種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講,如果僅僅停留在學一道題一道題,不進行復雜的逆向聯絡,甚至綜合練習的話,它的知識不是鞏固的,在遇到困難問題的時候,有可能會,敗下陣來。
當然,思維方式,思維技巧更為重要。有的人。做了100題。從第一題開始就出現錯誤,到第100題的時候仍然沒有發現錯誤。這樣的練習將是低效的。
總之我認為多做練習是可以提高成績,沒有鞏固知識的效果的。
-
5 # 中學教之道
答案不絕對,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
第一,因人而異。
不同的孩子智力發展的高低快慢都是不盡相同。當先天優勢太大,不是做作業多就可以彌補的,尤其是在高中階段。
第二,勤能補拙。
拋開智力因素或在差不多的智力水平之下,熟能生巧,多練習,多做題,增加熟練度,對於提高成績也是有幫助的。
第三,方法的重要性。
高效正確的方法,雖然作業量差不多,但是對成績的提升卻是不一樣的。尋找薄弱,考點,查漏補缺,針對性強提高成績就快!而盲目的去寫作業,卻不一定很好的有效提高成績。
總之,要想提高成績,正確的方法和努力的付出,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要想提高成績,就先要明白自身特點和學習特徵,然後找準方法對症下藥,才能行之有效的快速提升成績!
-
6 # 美媽陳小泉育兒號
我依然堅持我的看法,作業對成績好壞影響不大。
你問問佈置作業那些老師,他們每次佈置作業,認真思考過嗎?每一項作業,他們理解這項作業要達到的目的嗎?這項作業需要多少時間?學會寫一個生字,掌握加法減法,到底需要進行多少練習?從我的觀察和體會來看,大多數低年級小學老師,對此都沒有概念。很多人佈置起作業來非常隨意,拿起書隨便翻兩頁,就脫口而出當天的作業。很多老師根本就沒有意識到作業的珍貴——作業是課後練習,學生在完成一天的學習後,分給每一科目的課後練習時間是非常有限和珍貴的,寫三遍就能掌握的生字,絕不寫五遍;練習五道題就能熟練,不需要練習十道。你要知道,孩子多花10分鐘在作業上,就少了10分鐘在他真正靈魂的伸展上。我再次強調,孩子學習,需要的是通暢的情緒,和清明的頭腦。為了這點作業,天天搞家庭戰爭,搞得家裡烏煙瘴氣,孩子的情緒怎麼通暢?腦子怎麼清醒?為什麼要丟了西瓜撿芝麻?
-
7 # 初中英語語法和新概念
多做作業能否提高成績,這個問題得辯證的看。首先作業在精不在多。老師面對的是全班幾十個學生,佈置作業時考慮的是大多數。而孩子們對課上所學掌握情況參差不齊,比較科學的做法應該根據自身情況,靈活對待。我的小孩一直就是這麼做的。比如老師要求每個生字寫一行,我會考她聽寫,會了的過,不會寫的,才寫一行,並在書上作好標記,過後找時間重新聽寫,反覆加強記憶。對此,我小孩很認可,所以家裡一直以來都是母慈子孝,沒因為作業發生過戰爭。
回覆列表
多做作業還真的不一定提高成績。新課程改革之後,在教學活動上我們更多的是追求有效課堂高效課堂。所謂有效課堂,是與無效相對的。強調的是學生真正的學會學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健康的成長,達到教學目標;而高效課堂與低效課堂相對,高效課堂強調的是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高效率的完成教學目標,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事實上在很多學校裡,很多的老師不注重課堂效率的提高。而是在粗略的講解,或者利用各種教學技術充斥課堂,之後在課下過多的留作業,往往是一份卷,一份卷子的留下去,漫無目的,沒有明確的指向,也不加任何的選擇。在這種作業模式,學生是在機械的應付作業,為完成老師的任務而去做作業,甚至在遭遇困難的時候往往藉助網路查詢,這個時候的學生就像影印機一一樣,不經過大腦的思考,怎麼可能將學到的東西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提升自己的能力呢?
作業過多帶來的是對學生的負擔加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會逐漸的削弱,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講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所以怎樣留作業是一個技術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