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年鼎盛時代

    中國古代的無數個王朝,王朝與王朝之間的更迭總是經過各種各樣的變遷。有的王朝是和平交權,而有的王朝末期則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鬥爭與統合,最終在割據的群雄中冉冉升起新的霸主,統一天下。歷史上較為強盛的宋朝和明朝,一個是文化最繁榮的王朝,另一個則是漢人統治的最後一個王朝,這兩個王朝之間存在著許多故事,許多人也為此沉湎。但是說到這兩個王朝只隔了短短的97年,或許有的人就會覺得不可思議了,為什麼看起來相隔這麼長的王朝之間只隔了97年?就是一個時間觀念問題吧,其實97年說長不算長,但是說短也不算短。就拿我們今天舉例子,從今天往後數97年,中國也正值民國初期,社會交替,國家動亂,是不是聽起來也有點長?但是從今天到過去的民國,新中國也僅僅走過了99年之久。

    不過宋明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這點不能夠但從哪個朝代進行片面的分析。或許有的人是因為宋明之間隔著一個元朝,所以才認為兩個朝代相差得很遠,但其實並沒有,元朝持續的時間只有像我們剛才說的那麼短——短短的97年。

    有人認為元朝長的原因可能是更換統治者很頻繁,特別是到了元朝後期,後面四十年居然換了十個皇帝之多,平均每個皇帝也就在位了四年多。元朝的過快滅亡也是這個問題的關鍵解答之一,而元朝雖說看起來強大,但是進駐中原之後就顯得外強中乾。導致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還是元朝統治者不注重民心,並且統治者其實不諳治理漢人國家的方法,加上政治矛盾時有發生。

    宋明之間的元朝如此短命,所以才讓人們產生了相隔很久的錯覺,至於元朝短命的原因,想必在這裡已經不用敘述,發生了諸多事件的元朝,實際上只維持了短短的97年,這也是被很多人忽略掉了的部分。

    與此同時,歷史上的元朝留下來的資訊量有很少,同時後人們對此不加以重視,所以造成了宋明兩朝的時間間隔好像很久。更為重要的原因是,宋明兩朝在文化上的不同。元朝屬於蒙古人建立的,這對中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制約的作用。蒙元滅宋對中原文明殘暴的衝擊力度影響深遠,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反應了元朝對中原文化的摧殘,以及對儒家文化的消滅。

      蒙古人不相信儒家文化,他們屬於遊牧民族,對中原文化肯定是非常不屑的,因此這樣的元朝造成了宋明兩朝恍如隔世。儒家文化被破壞之後,蒙古人進入中原,這就屬於蒙古遊牧民族的野蠻開始在中原地區流傳。

      元朝時期大部分漢人是不能夠做官的。在當時的情況下,元朝實施的是嚴格的等級制度。比如說父輩是當兵的,那麼孩子長大之後同樣要當兵,父輩是種田務農的,那麼孩子就要種田務農,不得當兵。這樣的策略適合於蒙古人。

      漢人在這時起肯定是受到排擠的,即使是清朝時期,依然有滿漢之爭。要想在元朝為官,首先要精通蒙語,否則連皇帝說話都聽不懂。不過在元朝時期,甚至是出現了蒙氏漢語,這就有點神奇了。宋明之間,存在的元朝,屬於異族王朝。

      感到時空的差距存在,這也是後人感覺宋明兩朝相差甚遠的一個原因。不過宋朝雖然被元朝所滅,但是中原文化沒有消失,依然是存在於歷史上。直到明朝的建立,中原文化得以繼續。

  • 2 # 大海小兵

    經過元朝,變化巨大

    宋朝被元朝滅亡和其他改朝換代的性質不一樣,這是第一次中原地區被北方徹底征服。而標誌性的崖山之戰後,徹底消滅了中原的骨氣,10萬人投海殉難。後來的明朝雖然恢復了中原政權,但各方面經元朝後,變化太大,讓人感覺恍如隔世。

    宋明是古典意義上中國的滅亡與復興,從開發走向保守

    宋朝滅亡後,中國獨立發展的程序被打斷,曾經高度發達的經濟文化制度等都被徹底消滅,儒家文化正統被取代,元朝大力推崇程朱理學,而明朝又繼承元朝,發展思想更加的保守封閉。

    先看經濟資料

    宋朝的工商業是高度發達的,元朝的經濟搞得一塌糊塗,老百姓餓的要命,所以遍地義軍,朱元璋竟能用三千擔糧草招了三千大兵。後來明朝雖然極力恢復經濟,但是也沒能達到宋朝的高度。就拿宋朝1200年和明朝1400年資料比較吧。

    1.財政收入。宋:每年11600萬兩;明:2000萬兩。

    2.稅比。宋:農業稅佔財政收入30%;明:農業稅佔財政收入75%。

    3.外貿收入。宋:每年進出口總額3800萬兩;明:500萬兩。

    4.鐵產量。宋:每年14萬噸;明:9萬噸。

    5.貨幣發行量。宋:每年的銅錢、紙幣、鐵幣加起來價值500萬兩;明:30萬兩。

    6.城市規模。宋:人口50萬以上的城市8個,城市人口占20%;明:人口50萬以上的城市2個,城市人口占9%。

    7.糧食產量。宋:人均糧食產量1600斤;明:人均糧食產量800斤。

    8.百姓生活水平。宋:每年人均收入為7兩白銀;明:人均收入1.8兩。

    對海洋的重視程度

    宋:在對外的軍事問題上,宋朝只重視陸地,輕視海洋,主要是因為從漢唐開始,中原的威脅主要來自北方。崖山之戰時,才開始發展水軍,但由於起步較晚,居然連元朝的水軍都打不過,可見平時不重視海洋。而崖山海戰之後,元朝也發展了一點海軍,主要是為了去打日本,後來被颱風颳了,也就不敢再弄了,使得中國的海洋發展再次停滯。

    明:明朝初期是很重視海軍建設的,著名的鄭和下西洋就是證明。

    第一次下西洋。1405年,27000人。最大的船,排水量3000噸,相當於二戰時期小型的巡洋艦,能裝炮200門。到達了爪哇。

    第二次。1407年,27000人。出訪了占城(越南)、渤尼(汶萊)、暹羅(泰國)、真臘(高棉)、爪哇、滿刺加、錫蘭、柯枝、古裡等。

    第三次。1409年,27000人。到了錫蘭,被偷襲,反擊後生擒了錫蘭國王和王后,帶回了北京,後來被永樂帝釋放。

    第四次。1413年,27000人。還帶了官員868人,兵26800人,指揮93人,都指揮2人,書手140人,百戶430人,戶部郎中1人,陰陽官1人,教諭1人,舍人2人,醫官醫士180人,正使太監7人,監丞5人,少監10人,內官內使53人,最遠到了肯亞。

    第五次。1417年,轉到了非洲,各國進貢了獅子,金錢豹,西馬,長頸鹿和獅子等。 

    第六次。1421年,又到達了肯亞的蒙巴薩,暹羅、蘇門答刺和阿丹等國家的使節跟著船來訪。 

    第七次。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裡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

    中原文明的鉅變

    漢文明在宋朝,民主文明,科技發達,也有骨氣。 數十年的抗元鬥爭損失了中原最精英的人群,中原文明被打斷。從此以後漢文明再也沒有振作起來,社會形態的發育,資產階級萌芽的發展,以及武器裝備的改革創新都停止了,中國喪失了崛起的機會。

    雖然百年後明朝成功推翻了元朝,但明朝還是受到元朝的影響,重農輕商。統治也十分殘暴,比如說錦衣衛。

    人口的鉅變

    蒙古打南宋的過程中,大量的人口屠殺,蒙古軍隊佔領中原後,屠殺更加殘忍,被120個城市被屠城。元朝建立後,劃分了人口等級,北人是三等人,南人是四等人。

    到了明朝初期,到處民生凋敝,城市人口急劇減少,勞動力更是短缺。電視劇《朱元璋》中有對揚州城的細節描述,唐宋的揚州是“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而到了明初確實一片殘破不堪。

    綜上,經過元朝以後,中原傳統舊有的習慣和發展都深刻改變了,文化修養和經濟結構也深刻改變了,整個中國社會的人口、習俗和生活方式都發生鉅變,確實恍如隔世。

  • 3 # 小琛說宋史

    相較於五千年中華歷史,連一個世紀不到的時間,就是蜉蝣撼樹,並不能改變我們對它的刻板印象。那麼,宋明之間差異如此之大的原因是什麼呢?

    “文化”二字便是造成我們感覺到天差地別,恍如隔世的原因。

    我們首先站在歷史的至高點,按照部分史學家們著作的名稱來籠統地分析這倆個朝代

    宋:《思想與文化的奔流:宋朝》;《儒家統治的時代 宋的轉型》明:《掙扎的帝國 元與明》;《海與帝國:明清時代》

    可能大家對於這倆個相隔不久的朝代為什麼恍如隔世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了。以現代為例,我們對美,日倆國的日常生活,民俗文化如此瞭解,相反,對於同樣強大俄羅斯的節日風俗沒有一丁點的認知呢?

    那麼,我們繼續剖析宋,明兩朝

    提到宋朝,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什麼?

    政治的角度:

    宋: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范仲淹改革;王安石變法;狸貓換太子;孱弱的徽宗,欽宗;長期故土難回的情懷

    明:

    胡惟庸案;藍玉案;土木堡之變;張居正;魏忠賢;萬曆皇帝二十八年不理朝政;木匠皇帝朱由校;亡國皇帝崇禎;袁崇煥

    文化的角度:

    宋:科舉考試製度;唐宋八大家;唐詩宋詞;辛棄疾;朱熹新儒學;古文運動;李清照;清明上河圖

    明:西遊記;三國演義;唐伯虎

    科技的角度:

    宋:活字印刷;發明火藥;秦九韶算式;宋慈《洗冤集錄》;《齊民要術》;領先西方數百年的天文學與曆法學

    明:《天工開物》

    且不細究宋明倆朝的科技領域到底孰強孰弱,從我們所瞭解的內容來看,宋朝的科技水平甚至是要超過幾百年後的明朝的。

    正如前文所說,我們所瞭解的較多的是誰,美國和日本;我們瞭解的較少的是誰,俄羅斯(甚至有人還在稱他們蘇聯)。同一時期的雙方,存在感差距都如此之大。

    宋朝文人治國,在國家國土流離破碎的背景下,他們藉助詩詞抒發自己的情懷,將當朝所存在的經濟,政治,文化都以精美的文字,詩歌流傳給了後世。

    相反,明朝宛如一片文化的荒漠,三百年的歷史,卻沒有給人在文學史上留下來自己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正因為如此,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我們認為宋朝與在它之前的秦朝,漢朝,唐朝同樣強盛,在世界史上能夠傲視群雄,從而被歸類於古代;而不到一百年以後的明朝,卻因為沒有屬於自己的核心價值,和清朝一樣與西方的海上貿易交流變多,而被我們在心中歸類於近代。

    這就是宋元倆朝僅隔百年卻恍如隔世的原因所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拿著煤氣罐到寫字樓裡的辦公室裡討債,並點燃,沒引爆,法律怎麼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