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聊贈一枝春聊贈一枝春
-
2 # 修煉愛請
Talking to the Moon
我寄愁心與明月
Try to get to You
隨風直到夜郎西
-
3 # 66662847755忠誠衛士
媽媽你在天堂再好好地看上我一眼。在人間再好好地愛上我一次。兒子真的好想好想你。一寫於2019年2月11日14時10分。
-
4 # 一明久久
迎面走來一對男女,男子高大帥氣,女子可愛甜美,好不般配,我忍不住多看了兩眼。可是不知為何,女子的目光也在我身上,夾雜著一種說不清的情緒,然後我們擦肩而過。我猛然回頭,叫住那女子,女子回頭的速度快得好像本來就準備回頭一樣。我說:“你們的東西掉了。”女子彎腰拾起,好像淚眼婆娑,輕聲道謝。我微笑著轉身邁腿一氣呵成。笑著笑著,又覺得該說一句不客氣才對。曾經她對我說謝謝,我都回以見外,現在本就是外人,不客氣是該有的禮貌。
-
5 # 愛生活愛美食愛你
很多很多,我是個感性的人,對我來說每每看見一些小說電視情節都會眼眶溼潤,但來的快去的也快,所以認真回想起又想不起來,
-
6 # 生活練習生
以下是我寫的文章,很多人平均說讀完流淚,不知道算不算是題主需要的心酸的句子:
大學畢業的時候,我曾在當時風靡的“校內網”,還沒畢業的時候已經改為“人人網”了,寫了一篇文章,我喜歡里程碑式的記錄和情感表達。內容已經記不得,但有一句記得很清楚:
“我今年23歲,媽媽56歲,假設她能活到100歲,我平均每年回家2次,那麼最多還能見到她不到100次”。
這句話可能大部分人沒有想過,但無論你選擇北上廣深還是紐約倫敦墨爾本或者地球上任何一個不叫家鄉的地方生存下來,可能不僅是為了幾鬥米。那麼每年2次(此處不用“兩”而用“2”是為了突出數字的量)的平均數未必誇張,興許會是奢侈,不知道你是否覺得可怕又可悲?
提到“校內網”就插一句,似乎於2018年11月14日正式全部變賣,雖然還存在,那天稍有悲傷,畢竟記載了我青春時的許多愚蠢。
① 說說這個“2”
結婚前我似乎每年確實能回家2次,有時稍微多1次,婚後一年基本是1次,偶爾2次,從次數上看,基本可以判定不孝子,從質量上看,更是多敲個釘子,實錘無疑!
② 返程時的“媽媽牌後備箱”
故鄉容不下肉身,
他鄉容不下靈魂。
若能一世安穩,
誰願顛沛流離。
配圖見下方
如果還有空間她能裝夠整個春天
時間碎在路上,
鄉音漾在時光裡。
換你一生榮光,
花甲膝旁兒孫唱。
這張照片是否看的大家都很似曾相識的“媽媽牌後備箱”。她其實不關心你在外是否呼風喚雨,告訴她你吃的很好,睡得很香,那便是最好的捷報。如果有時間那就多回幾趟家,多讓她做幾頓飯給你吃,一定不嫌累。
每年的大年初二,都是媽媽去看望外婆的時間,不幸的是外婆前幾個月去世了,今年初二媽媽表面風平浪靜,內心卻悲憫萬分。晚上我在書房看書的時候聽到她跟小舅微信發語音的時候說今天特別難過,每年的初二都是去XX(外婆家的村子)的。是的,她雖年過半百,有孫有女,可今年這個年,她的媽媽我的外婆不在了,從此沒有媽媽了。外婆去世我在深圳,沒有回去奔喪,一個人圍著操場走了好幾圈,回想從我有記憶起和她在一起的所有時光,眼淚也是止不住。除了媽媽牌,很多人的“姥姥牌”或者“奶奶牌”的好吃的也是無與倫比的。
④ 希望可能變成絕望
昨天看了《流浪地球》,劉培超走的時候,戶口4歲,即將回來了,卻再也沒回來,悲劇總是發生在希望的後面,然後變成了絕望。類似情節電影中經常看到,現實生活中也不乏,請珍惜眼前。
這世間多得是離別,與親人、與朋友、與同事、與擦肩而過的陌生人,誰也無法預知明天與不幸哪個先來,所以,在外的人,離鄉的人,
離別請用力,再見不容易。
回覆列表
1、下雨了,別人在等著送傘,我在等雨停。
2、學會長大,一個人千軍萬馬。
3、任你把眼淚流成珍珠,你黑暗的生活也不會被照亮。
4、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5、我試過銷聲匿跡,最終也無人問及。
6、一曲紅樓多少夢,情天情海幻情身。
7、一年三百六十目,風刀霜劍嚴相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