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俺是平民365

    感謝邀請,二戰期間蘇聯在中蘇邊境部署的軍隊其實是蘇軍的最後王牌,到二戰後期,日本關東軍的精銳作戰部隊大部分已經抽調到太平洋蔘加作戰,因此,到二戰末期,日本關東軍的戰鬥力自然不如蘇軍。

  • 2 # 史海鉤沉崢嶸歲月

    毫無疑問,是蘇軍戰鬥力更強,這是連日本關東軍自己也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1939年,日本關東軍與蘇軍在諾門罕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爭,日軍遭到“日本陸軍自成軍以來的首次慘敗”。

    從此,再不敢北顧的日本人將國策調整為“南進戰略”,將侵略戰爭的矛頭移向太平洋和東南亞。

  • 3 # 楊衛華17

    蘇軍應該是強在裝備上,作戰能力肯定不如日本,個對個蘇軍肯定不是對手。

  • 4 # 歷史風月

    蘇軍

    日軍王牌自居的關東軍為了維護自己皇軍之花的臉面,仍然負隅頑抗,不肯投降。

      但此次戰役最終結果,關東軍損失約67.7萬人,其中8.3萬人被擊斃,59.4萬人投降,而蘇軍僅傷亡3.2萬人。

  • 5 # John14802

    從戰爭的結果看蘇軍經過二戰歐洲戰場洗禮肯定比日軍強,就說蘇軍的大炮,坦克日軍正面根本阻擋不了,就算繞後也沒有群眾基礎,一句話橫豎都是敗,投降是其最好的出路,不冤!

  • 6 # 三品文

    軍事戰爭對國家的綜合實力考驗最大,尤其工業實力與軍工科技,其次是當時當權者的意識和認知,以及民眾意識。關東軍較比於當時中國是軍力強大,但,蘇聯軍工基礎成熟,自身也是曾經的老牌帝國主義,比日本要早很多年進行殖民掠奪,為國家積累財富。關東軍自身一些認知與實際工業情況所決定,其使用的武器裝備想較比蘇軍,幾乎形成武器代差!並且,統帥的戰略部署也是不同的,日軍由於當時在中國戰場取得一些勝利,固化其作戰模式我戰略思維!綜合對比,蘇軍實力強於關東軍,諾門坎之戰的結果也是必然關東軍敗潰!

  • 7 # 成長路

    如果只以勝敗的角度來分析的話,肯定是蘇軍強,因為蘇聯軍隊迅速的打敗了關東軍。

  • 8 # 榮氏傳媒

    如果要讓兩者戰鬥為強弱對比,論裝備,蘇聯強,論戰鬥力,蘇聯人不見得比日本人弱,只可惜蘇聯大清洗殺了太多有經驗指揮官,以至諾門坎,擁有優勢兵力裝備,居然初期讓日本關東軍

    打的找不到滅,日本人軍事冒險又成功賭對了一次,不過,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日本關東軍也損失慘重,在什麼說蘇聯遠東軍也不是手無搏雞之力,不還手的,在名將朱可夫指揮下,日本也碰到硬板凳,頭破血流。

  • 9 # 北派說書人

    當年日本佔領東三省之後,在關東方向駐軍多達70多萬,日本在關東方向給予蘇聯很大的壓力,據傳曾經德國和日本祕密商談一舉東西夾擊蘇聯,但是當時的蘇聯在遠東地區駐軍與日軍對峙,人數多達150萬以上。

    當時的關東軍雖然說是日軍的精銳,但是此時的蘇軍已經在東歐的戰場上淬鍊過,戰鬥力很強,唯一不足的是,當時的蘇軍有過幾次大清洗,領導層的指揮作戰能力差了一點,雖然說蘇軍強勢,但是因此也是傷亡不少。

    總體來說,日軍的關東軍與蘇聯的遠東軍比起來,日軍稍遜一籌。不知道大家怎麼看的?

  • 10 # 一個屁民兼菸民

    蘇聯遠東軍更強,日本關東軍整體裝備水平不高,大概相當於歐洲一戰水平,而蘇聯遠東軍妥妥的二戰機械化部隊

  • 11 # 桌面戰爭兵棋

    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來說,是人類歷史上不可磨滅的一篇。我們中國戰場作為亞洲的主戰場,為人類抵抗法西斯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隨著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宣佈,實行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拉下了帷幕。日本的投降我們中國確實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美國向日本本島投下原子彈和蘇聯遠東軍擊潰日本最強的關東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二戰爆發,德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將歐洲橫掃,然後有序的準備與蘇聯大幹一場,一次性就打到裡莫斯科的城下,蘇聯幾乎是集全國之力來對抗德國,最終在莫斯科攔住了德國,但是為了不像德國一樣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於是在1941年蘇聯與日本簽署了《蘇日中立條約》,這樣蘇聯就可以集中精力對付德國了。

    事實證明蘇聯人是對的,德國確實頂不住壓力,從蘇聯國土撤兵,最終被蘇軍攻佔柏林,德國最高元首自殺,代理總統鄧尼茨簽署了德國無條件投降。最終法西斯只剩下的日本,蘇、英、美三國舉行會議,達成了統一,全力對付日本。於是蘇聯發動遠東軍出兵東北,意圖消滅在中國東部的日本關東軍。

    眾所周知關東軍可謂是日軍裡最強的陸軍部隊,但是當蘇聯的遠東軍達到的時候,似乎一點抵抗力都沒有,如同空氣一般根本抵擋不住蘇聯軍隊的進攻,在短短6天的時間裡,蘇聯遠東軍在不同的方向上向前推進了50-500公里。日軍失去了抵抗。

    那麼日本的關東軍和蘇聯的遠東軍的差距真的有這麼大嗎?回答是肯定的,首先,日本本身就是一個小小的島國,本身的戰略資源並不豐富,不僅要在太平洋上面對強大的英美聯隊,還有在中國戰場上面對中蘇兩國的陸軍部隊,戰略資源分佈肯定不平衡,關東軍的大部分主力都被陸陸續續抽調到了太平洋戰場上了,從武器裝備、人員兵力等關東軍都不是蘇聯遠東軍的對手。

    其次就是當時法西斯就只剩日本一個國家了,義大利、德國陸續投降,戰爭的天平似乎有些傾斜,日軍無論在哪個戰場上都陸陸續續的吃到了敗仗,士兵們的士氣也收到了極大的影響,再加上蘇聯向日本宣戰的前一天,正好是美國在日本本島投下了原子彈,給日軍帶來了極大的震撼,反觀蘇聯人因為之前的日俄戰爭,對日本人產生了極強的報復心裡,而且又戰勝了不可一世的德國,士氣達到了頂峰。

    這樣的蘇聯遠東軍和日本的關東軍產生碰撞,那麼失敗的一定是日本人。遠東軍的戰鬥力遠超過關東軍。

  • 12 # 大豆先僧

    日本發動二戰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受到經濟危機,轉移矛盾。日本的第一步戰略就是佔領東亞地區,不僅是因為東亞離日本本土近,也是因為當時的東亞整體比較落後於世界。這使日本侵略的經濟成本降到最低,在軍事上不用進行大規模生產就能形成壓制。像日本89式坦克,在中國軍人看來都是先進的武器。但和蘇聯的軍事力量相比,日本就顯得捉襟見肘了。蘇式重型坦克對於日式坦克群體作戰就是碾壓式的存在。

  • 13 # 4歲半

    1.初期蘇聯在遠東地區駐軍與日軍對峙,人數多達150萬以上而號稱日軍精銳的關東軍僅70萬 2.德軍與蘇軍在斯大林格勒開始拉鋸戰後德國戰敗蘇軍回師遠東無論裝備人數都壓制性一邊倒 3.回後師的蘇軍已經在東歐的戰場上淬鍊過,戰鬥力很強,唯一不足的是,當時的蘇軍有過幾次大清洗,領導層的指揮作戰能力差了一點4.所以在大規模集團化的蘇軍鋼鐵洪流面前關東軍不及蘇軍

  • 14 # 點不點點

    二戰期間,日本關東軍其實要按時間區分的,這個分隔時間的標誌就是太平洋戰爭。

    從1919年4月12日日本關東軍成立至1943年上半年,這期間的關東軍戰鬥力最強,裝備最好,有皇軍之花之稱,編有31個步兵師團,11個步兵和坦克旅團,1個敢死隊旅團,2個航空軍,約一百二十萬人。

    1943年開始,隨著美軍的不斷反擊,為挽回太平洋戰場的頹勢,日本大本營開始陸續從關東軍抽調兵力增援太平洋戰爭。1945年1月,抽調了13個師團和特設機械化常備軍團遠赴太平洋;同年4月,美軍攻佔沖繩,為準備本土決戰,大本營又從關東軍抽調7個師團並關東軍三分之一的戰略物資及大量人員回國。

    1945年5月德國投降後,為應對蘇聯,關東軍重新擴充力量,進行備戰,重新徵集25萬退伍軍人,編成8個師團、7個混成旅團、1個坦克兵團、5個炮兵聯隊,總計達到24個師團,約70萬人(包括30萬左右的新兵)。

    1929年8月,蘇聯組建了蘇聯遠東地區的蘇軍戰役軍團-蘇聯遠東特別集團軍,1936年6月28日為應對日本威脅,集團軍擴編為遠東方面軍。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時,蘇聯遠東地區駐紮了70萬常備軍,配備1萬門火炮、3000餘輛坦克、400多架飛機以及90多艘艦艇。珍珠港事變爆發時,遠東蘇軍兵力134萬,不包括蘇聯從遠東抽調到歐洲戰場的23個師(16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4個坦克師、1個摩托化師)、19個旅(3個步兵旅、3個空降兵旅、13個炮兵旅)和航空兵部隊,合計25萬人。此後,遠東蘇軍數量一直保持在100萬人以上,最少的時候也有110餘萬,火炮1萬門以上,坦克2000輛以上,飛機4000架以上。

    1945年,150萬蘇軍席捲東北,70萬關東幾乎沒有抵抗也沒法抵抗就被蘇軍輕鬆消滅的原因有兩點,一是自身太弱,除開老兵新兵,精銳不到10萬人,武器裝備就更不差了,喪失制空權(蘇軍3000vs日軍700),炮兵也安全弱於蘇軍,至於刺殺技術,在波波沙衝鋒槍面前基本無用,而坦克,一個輕型坦克為主的日軍戰車師團面對蘇軍坦克主力T-34坦克海,連跑都沒的跑;二是戰爭末期,日軍士氣低落,喪失鬥志,而蘇軍是攜戰勝德國的百戰餘威,百戰精銳vs老弱病殘,高下立判。

    至於諾門坎戰役,只是日蘇互相試探底線的一次行動,蘇聯集中兵力,以慘勝打消了日軍北上念頭,至於日軍,評估戰損傷亡,還是覺得南下東南亞更有利。至於後期,因為蘇軍擴軍,軍力保持在百萬以上,哪怕是最緊張的莫斯科保衛戰時,斯大林在遠東地區還是保持著110餘萬處於一級戰備的部隊,日軍若要消滅遠東百萬蘇軍,光光一個關東軍是不夠的,是需要調集舉國之兵北上,放棄中國華北華南既得利益,承受巨大戰爭損失,這不符合日本的利益。

  • 15 # a58用

    答:二戰時期,特別是二戰後期,蘇聯軍隊的戰力是大大高於日本關東軍的戰力的。

    二戰時期的前半段,日本關東軍與蘇軍的戰力是不相上下的。但是,二戰後期,蘇聯為打敗德國軍隊的入侵,動員舉國之力製造了在當時來說較為先進的武器裝備,再加之龐大的蘇聯陸軍在對抗德軍的作戰中經受了鍛鍊,豐富了經驗,不斷更新換代了武器裝。反觀日本關東軍,剛長期駐守東北,駐守中蘇邊境。對蘇聯,以採取防禦戰略為主。對中國東北,則以鎮壓清剿抗聯等弱小的抗日武裝為主。他們的武器裝備自上世紀三十年代後期至四十年代中期雖有更新進步發展,但步伐不大。再加上太平洋戰爭暴發和中日戰爭的需要,關東軍的一些精銳被抽血調整南下,其戰力對付國軍八路軍抗聯等抗日力量綽綽綽有餘,但與蘇軍相比,則已經有了一定的差距。

    另外,還要觀察到的關鍵問題是,蘇聯當時地大物博,利用科學技術研發武器裝備的能力較強,其軍備發展較快,如當時丅34坦克,卡秋沙火箭炮等都已領先於日本關東軍。而日本則受制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其軍隊武器裝備的發展特別是其陸軍裝備的發展進步不大。因此,蘇聯軍隊的戰力與日本關東軍的戰力在硬體上是高出一籌的。同時,在兩軍的技戰術水平上,兩者也是有差距的。日本關東軍一成不變的教條式的戰法,較之於蘇聯軍隊海陸空一體密切配合的戰法,已經落伍了。

    因此,才有了當年蘇聯紅軍秋風掃落葉般打敗關東軍的盛況。

  • 16 # 歷史說說看看

    二戰期間日本關東軍與蘇聯遠東軍的戰鬥力誰更強,不能一概而論。但能肯定的是二戰中、後期,蘇聯遠東軍的戰鬥力更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說明:

    一、遠東軍的武器裝備更先進,數量更多

    1.兵器

    遠東軍使用的武器主要以衝鋒槍為主,還有大量的重型武器。而日本關東軍的武器較為落後,仍使用19世紀末生產的老式步槍,重型火炮的數量也不多,大部分是山炮和野戰炮。而遠東軍的火炮是關東軍的4倍多。

    2.戰機

    遠東軍擁有3000多架戰機,而關東軍僅有700多架戰機。儘管日本戰機更先進,但數量遠不及遠東軍多,因此處於劣勢而無法取制空權。

    3.坦克

    關東軍只有一個坦克軍團,使用的是94式和95式坦克,這兩種坦克都屬於輕型坦克。而遠東軍使用的是T34重型坦克,也就是說日本的坦克根本打不穿蘇聯坦克的裝甲,蘇聯的坦克不用開炮就可利用個頭的優勢,直接壓扁日本坦克,可想而知誰更厲害。

    二、遠東軍強兵悍將,關東軍兵力薄弱

    從1944年以來,日本將原有精銳師團陸續調往太平洋戰場和日本本土,兵力已十分薄弱。日本在嗅出蘇聯將對其宣戰時,只好在東北地區進行“搜刮動員”,使關東軍達到二十四個師團,九個獨立混成旅團的兵力,可是老師團很少,新編成的師團兵器不足,且缺乏訓練,雖總兵力達到七十五萬餘人,但徒有虛名,戰鬥力極低。

    而遠東軍兵力達一百餘萬人,不僅兵器精良,而且經歷了蘇德戰爭長期的洗禮,部隊之間的配合和士兵戰術動作都十分熟練。

    三、日軍關東軍慘敗,證明蘇聯遠東軍實力更強

    1945年8月9日零時十分,蘇聯遠東軍在華西列夫斯基將軍的指揮下,對日本關東軍展開進攻。在二十多天的作戰中,消滅和俘獲日軍共計六十七萬四千人,全面瓦解了日本關東軍。

  • 17 # 94310417小云

    日本帝國主義的關東軍欺服一下農墾文明的中華民國是有輾壓優勢的,但它們碰上了蘇聯遠東紅軍是它們的惡夢的開始。蘇聯自上個世紀未期20年代推行工業革命,從而使蘇聯進入發達的軍工製造行例。其一慣崇尚強大的戰車霸凌,和優勢炮火連天的壓制配製。如日本帝國和蘇聯在諾門坎戰役中,被朱可夫大將以壓倒性優勢暴打,損失慘重,門基本上是惡虎捕,被打怕打慘了,再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且遠東之虎紅軍有大量的機械化坦克軍團,和飛機大炮火箭炮部隊,步兵多使用衝鋒槍,而日本鬼子多使用三八大蓋這種過時槍械,二隻軍隊的建軍理念和成軍配置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在二戰未期蘇聯始終在遠東布屬有上百萬的強大優勢軍力。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華西列夫元帥統領一百五十餘萬蘇聯紅軍,分兵三路,從外蒙古,海參崴多個方向對關東軍進行了摧枯拉朽的毀滅性打擊,七十餘萬日軍除少數軍國主義分子覆滅反抗外,大多投降,但仍有九萬多日軍被殲滅。蘇聯最令世界各國膽寒的應當是當年的丅一34坦克叢集,和卡秋莎火箭炮,以及萬炮齊轟的巨大優勢。

  • 18 # 拉磨的驢

    一、日本關東軍武器裝備落後

    在二戰期間,日本軍隊的武器其實很一般。在單兵武器方面,日本士兵主要使用的是三八大蓋步槍。這種步槍的原型是德國毛瑟1898式步槍,換句話說,這是19世紀末期的產品。蘇聯士兵主要使用的武器則是波波莎衝鋒槍,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日本都不是蘇聯的對手。除了單兵武器之外,還有就是重型武器的對比。

    日本軍隊中重型火炮的數量不多,大部分都是山炮和野戰炮。蘇聯遠東地區軍隊的火炮數量是日本關東軍的4倍多,戰役開始以後,日本軍隊只有挨炮轟的份。截止1945年,日本關東軍擁有戰機700多架,而蘇聯遠東空軍則擁有3000多架戰機。日本戰機的效能不錯,但無奈數量不如蘇聯,因此日本軍隊沒有制空權。

    蘇聯軍隊最拿手的就是坦克叢集突擊,日本軍隊一共只有4個戰車師團,而關東軍內部只有一個戰車師團。不要以為日本坦克的水平很高,日本坦克以94式和95式為主,這兩種坦克都是輕型坦克。蘇聯軍隊的主力則是T34坦克,按照蘇聯軍隊的標準,T34坦克屬於中性坦克。但是如果按照日本標準,這種坦克則已經屬於重型坦克的範圍。蘇聯軍隊發動攻勢以後,出現了一個非常滑稽的場面:日軍坦克向蘇聯坦克開火,但根本打不穿蘇聯坦克的裝甲。蘇聯坦克直接不用還擊,蘇聯坦克開到日本坦克跟前,直接利用個頭優勢壓扁了日本坦克。很多日軍士兵只能抱著燃燒瓶衝向蘇聯坦克,但他們基本上都被放倒在路上。武器方面的差距是日本軍隊戰敗的主要原因,士兵素質的差距也很重要。

    二、關東軍作戰思想落後

    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關東軍確實堪稱日本軍隊中的精銳力量。但是由於武器方面的差異,日本關東軍主要練習的方式有:刺刀拼殺、夜間突襲等等。這些專案針對亞洲落後國家還行,對於蘇聯軍隊差得遠。日軍在刺刀拼殺方面確實很強,這是日本軍隊最大的優勢。但是在戰鬥中,蘇軍基本上不給日軍拼刺刀的機會。看到日軍發起衝鋒以後,蘇聯軍隊的機槍、衝鋒槍一起開火,日軍想拼刺刀都找不到地方。至於夜間突襲,那就更沒有機會了。日軍曾經希望利用夜間突圍,可是蘇聯軍隊的照明彈和探照燈根本不給機會。一旦發現日軍有所行動,蘇聯軍隊會立刻呼叫炮火支援。因此日軍的特長無法發揮,蘇軍則可以全面發揮自己的優勢。

    三、關東軍單兵能力素質落後。從單兵戰鬥力上,日軍也不如蘇軍。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由於南方戰事吃緊。關東軍中相當一部分軍隊被調往南方增援,隨後補充的部隊基本上都是新兵。這些新兵的軍事訓練嚴重不足,大部分都是10多歲的娃娃。而且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到了1945年,日本關東軍僅僅是擁有之前的架子而已。從士兵戰鬥力方面看,下降十分明顯。與之對比,蘇聯軍隊則經歷了蘇德戰爭的長期洗禮。部隊之間的配合和士兵戰術動作都十分純熟,再加上武器、兵力、時間、將領方面的巨大優勢。圍殲那70多萬關東軍並不困難,所以說當時日本關東軍根本不是蘇聯軍隊的對手。

  • 19 # 記錄歷史人生

    關東軍的戰鬥力一開始還行,只是因為後期的主力調動頻繁,漸漸空虛了。1941年底,關東軍配備有大量戰鬥力強的甲種師團(番號不大於20):第1師團、第8師團、第9師團、第10師團、第11師團、第12師團、第14師團、第23師團、第24師團、第25師團、第28師團、第29師團、第57師團。 這是關東軍最強盛時期的編制,日本國內20個甲種師團有7個在編。也是這個時候、關東軍被稱為“皇軍之花”。1942年10月,日本將關東軍司7令部升格為關東軍總司令部,增設兩個方面軍司令部和裝甲軍、關東防衛軍司令部以及第2航空軍司令部,關東軍的兵力達到頂峰。1942年底,關東軍的主力師團變化不大,為:第1師團、第8師團、第9師團、第10師團、第11師團、第12師團、第14師團、第23師團、第24師團、第25師團、第28師團、第29師團、第57師團、第71師團。從1943年開始,隨著太平洋戰事發展,關東軍主力逐漸被抽調至太平洋戰線。1943年底,關東軍的主力師團:第1師團、第8師團、第9師團、第10師團、第11師團、第12師團、第14師團、第23師團、第24師團、第25師團、第27師團、第28師團、第29師團、第57師團、第71師團。1945年1月,日軍大本營再次抽調關東軍13個師團赴太平洋戰場。4月美軍佔領沖繩並開始空襲日本本土,日軍為集中兵力進行本土決戰,又從關東軍抽調7個師團和所儲備的近1/3戰略物資回日本本土備戰。1945年5月,納粹德國投降後,日本為防守蘇聯可能進行的進攻,再次擴充關東軍兵力,將在東北的25萬退伍的日本軍人重新徵召,編成8個師團、7個混成旅團、1個坦克兵團和5個炮兵聯隊,作為臨時部署兵力的補充。經過迅速補充,關東軍兵力達到24個師團,約70萬人。關東軍總人數的增加只是一種表面膨脹,武器裝備嚴重不足,甚至抽調偽軍的裝備補充新編關東軍部隊,很多新兵是老人和孩子。1945年8月,蘇軍發動攻擊關東軍戰役時,關東軍22個師團的配置:第39師團、第63師團、第79師團、107師團、108師團、112師團、117師團、第119師團、122師團、123師團、124師團、125師團、126師團、127師團、128師團、134 師團、35師團、136師團、138師團、139師團、148師團、149師團。幾支主力甲種師團都去太平洋和美國佬玩命去了,剩下的幾乎是新編的師團,加上偽軍的戰鬥力基本為0。使得關東軍在老毛子的紅軍面前一觸即潰。

  • 20 # 大黃扯點歷史

    戰役背景

    日俄戰爭後,日本與蘇聯是世仇,日本的咄咄逼人,對與中國東北有漫長國境線的蘇聯,也是一個潛在威脅。中蘇之間,為了各自的國家利益,有聯合抵抗日本侵略的可能。

    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開始,當時中國獨立作戰,英、法忙於歐洲事務,自顧不暇,英中國人與日本還在勾勾搭搭,不會捲入中日戰事;美國孤立主義盛行,美國商人還在向日本出售廢鋼鐵,出售軍火。蘇俄既遭受過日本侵略,又有再度遭受侵略的危險,抗日戰爭開始,為了擺脫孤軍作戰局面,中國曾經與蘇聯談判,爭取蘇聯對日作戰。蘇聯的基本國策,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是坐山觀虎鬥,坐收漁利。當然,抗戰初期,蘇聯空軍志願隊曾對中國進行過空中支援,一些蘇聯空軍戰士,犧牲在中國土地上。蘇聯也是當時賣軍火給中國的國家之一。

    蘇聯對中國這種規模不大的援助,使日本深為不安,深為不滿:第一,它成為中國一個武器來源地。第二,使中國感到在國際上不是孤立的。第三,蘇聯雖然沒有派地面部隊參戰,沒有向日本宣戰,但沒有說保持中立,在蘇中、蒙中邊境部署重兵。既是蘇聯的自衛態勢,也是對日本的威脅,這些部隊既可以戍邊,也可以向日本軍隊發起進攻。中國希望之所在,就是日本擔心之所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希望在兩條戰線上作戰。在日本人看來,存在著蘇聯參戰的可能。

    1937年6月,日蘇在幹岔子島發生衝突,日方擊沉一艘蘇軍炮艇;1938年7月張鼓峰事件,日蘇短兵相接,蘇聯犧牲大量人力物力後,取得“勝利”,這些都是日本人打出的探路石子,試探一下俄中國人反應到何種程度。1939年,日本軍國主義者在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企圖成為泡影,在中國戰場越陷越深。阻止蘇聯對中國援助,解除蘇軍對日軍威脅,成為日本軍政要員的頭等大事。諾門坎事件就在這種背景下發生。

    5月21日,斯大林急召朱可夫赴克里姆林宮。朱可夫曾在1938年被派往中國,擔任駐重慶蘇軍首席軍事顧問,花了不少時間研究侵華日軍作戰特點,頗有心得。朱可夫知道蘇軍擁有的重型武器裝備絕不亞於日軍,蘇軍的主戰坦克、自行火炮與殲擊機的作戰效能稍已見長,只要指揮得當,定能奪取勝利。

    戰役結果

    蘇軍參戰的諾門坎之役,從1939年7月1日起,到8月中旬止,以蘇蒙聯軍在戰場上取得勝利而結束,是役蘇蒙軍僅傷亡6000餘人,損失飛機78架、坦克113輛。日軍則傷亡逾5萬人,光是戰死的就有2萬餘人,裝備損失是蘇蒙軍的5倍。

    1939年9月15日,日蘇在莫斯科簽訂《諾門坎協定》,雙方立即停戰。日軍大本營在戰役後期撤換了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陸軍大將、參謀長磯谷廉介陸軍中將;戰爭結束後一個月內陸續免去參謀本部次長中島鐵藏陸軍中將、作戰部長橋本群陸軍中將及關東軍司令部作戰部長和所有作戰參謀等將佐職務,將關東軍內對蘇“強硬派”一掃而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普通人要實現財富自由可以分幾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