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圍爐品茗人
-
2 # 大秦之歌
麻隧慘敗,是秦國失去大片國土,國家向東發展的戰略收到嚴重挫傷,社會資源也折損很大,秦國路在何方?如何才可以讓秦國重新強大起來?在秦國尚未想清楚的時候,晉國有了一個高瞻遠矚的晉王,正在謀劃滅掉秦國的戰略準備。
自秦穆公之後,秦康公再位十二年,秦共公在位五年,秦桓公在位二十七年,這三個國君只想著報復晉國,而別無其他的政治理想。從崤之戰算起,至秦桓公三年,二十八年間,兩國作戰十三次,秦國四勝八負一平,還是不肯罷休。
秦桓公二十六年(前578)秦晉之間大戰四起,是為麻隧之戰,秦國慘敗,由黃河岸邊撤退至咸陽一線,國勢走入低谷。
秦晉爭鬥三四十年,昔日的秦晉之好變成了比鄰而居的仇敵,秦國沒有得到任何好處,晉國也多災多難,並失掉了霸主的地位:晉文公在位九年;晉襄公在位七年;晉令公在位十四年,被趙傳殺死,立晉成公;晉成公在位七年,晉景公在位十九年。
晉景公即位時,晉國面臨南、西、東三大對手。東邊的齊國,與晉國實力相當,也想稱霸中原,勢必產生矛盾。南方的楚國則是晉國長期以來的對手,自不必說。
西方的秦國,晉國多次嘗試著要與之和好,秦國都不予理睬,總在側被騷擾,還與楚國聯手,對抗晉國,嚴重拖了晉國的後腿。加上中原各諸侯小國朝晉暮楚,背心離德,搞得晉國大為光火。
晉景公決意興復霸業。他看明白了,首先要拆散秦楚聯盟,然後才能逐一擊破秦國、楚國、齊國、恢復霸業,於是構想出一個非常宏偉的大戰略。
先是在鞍之戰中痛打齊國一頓,利用齊國提出休戰的機會,給足齊國面子,雙方體面議和,從而聯合、穩定住了齊國,少了一個敵人,多了一個朋友。
然後去爭取楚國東南方向的吳國,幫助吳國發展農業生產,訓練他的軍隊,學習射箭、駕馬、車兵、布戰之法,目的是讓吳國從東方牽制楚國。
吳國果然開始危害楚國,把楚國原來侵佔的蠻夷之地統統搶過來,拉開了吳楚爭霸的序幕,為後來者吳王、兵聖孫武、越王勾踐、文種提供了舞臺。
楚國不堪其憂,“一歲七奔命”,又因為與晉國爭霸,抽不出精力來對付這個搗蛋鬼。
晉國乘機提出與楚議和,釋放戰俘。楚國非常樂意,匆匆議和,掉頭對付吳國去了。晉國主動與楚國議和,目的在於避開兩線作戰,全力對付秦國。
晉國這麼想,楚國何嘗不這麼想?兩國各有各的打算,所以輕鬆達成協議。和楚對秦,這個戰略是晉景公開始的,最終在晉厲公手上完成。現在晉國終於可以從容的掉過頭來收拾秦國了。
晉厲公先提議與秦國會盟,試探秦國的態度,期望不戰而勝,秦桓公同意在黃河岸邊舉行兩國首腦會晤,晉厲公按時去了,秦桓公到了黃河西岸,不肯過河,派一位大臣前來拜見,晉厲公也只好派大臣回訪。因此有人斷言,秦國對和議沒有誠意。
果然,秦桓公回去之後,派人聯合楚國、白狄攻打晉國。楚國把訊息透漏給了晉國,因為晉、楚已經簽約,成了朋友。秦晉會盟失敗,晉楚議和成功,這是秦晉麻隧之戰的基本形式。
當時,秦國都城在雍,今陝西鳳翔渭河北岸;晉國都城在絳,今山西曲沃縣西南,兩地相距四百公里。
秦晉地界,有五條大河,因黃河而彼此聯通。東西橫向的水道,渭水與黃河匯流後,繼續東去。南北縱向,分別排著分水、黃河、洛水、涇水。只要有一個羊皮筏子,五條河流都可以過去,在兩個國家任意穿行。
秦國從渭水能輕鬆到達黃河,晉國則更容易,順著汾水下去,六七十公里就到了。南北縱向排列的黃河、洛水、涇水,正好阻斷陸上交通,也成為秦晉的天然屏障。
兩國區域,由北而南,大致以洛水為界,直到潼關、華山。因此,三大河流之間的地區,成為雙方攻防與爭奪的主要區域。
秦晉麻隧之戰發生在涇水岸邊,是晉國突破黃河、洛水,向西的結果。
晉楚議和,就意味著秦國被孤立。此等形式,秦桓公渾然不覺,經率先挑起戰爭。
秦桓公二十五年(前579),秦桓公聯合白狄進攻晉國,被晉國擊退,晉國由此為由,預備在來年春夏,聯合諸侯各國,擬對秦國發起大規模的攻擊。為求得最大的戰果,速戰速決,晉國做了兩項準備。
秦桓公二十六年(前578)夏四月,晉厲公派大夫呂相赴秦,發表他的演說稿,宣佈與秦斷交。
那是春秋時期最長的外交文告,很有名,歷數秦國的背信棄義,隱含著高深的謀略思想,當然也歪曲了一些事實。
大意是說:“昔日,晉獻公與秦穆公齊心協力,結成秦晉之好。秦穆公不忘舊德送我晉慧公回國;繼而又對韓元之戰表示歉意。送我晉文公歸國。這些都是秦穆公的功勞。”
“晉文公不顧辛勞,披堅執銳,東征西討,使虞、夏、商的後人都來朝拜秦國,承認秦國的大國地位,總算報答了舊恩。”
“晉文公率諸侯及秦國伐鄭,秦國擅自與鄭國結盟撤軍,諸侯痛恨秦國的背叛,紛紛要求討伐。文公害怕秦國受損,穩定豬後情緒,秦國軍隊才能安然無恙。這些又是我們對秦國的恩惠。”
“晉文公去世,秦穆公不顧我大喪,出兵伐鄭,滅我滑國,離散我兄弟,傾覆中國家,我晉襄公不忘秦國的舊恩,又擔心社稷受損,才有了崤之戰。但仍然希望與秦國和解,所以釋放孟明視三人,秦穆公不覺,反而勾結楚國,繼續與我為敵。幸好上天發願,楚成王殞命秦穆公的陰謀未能得逞。”
“自秦康公以來,秦國屢屢出兵,傾覆我社稷,動搖我邊疆,我不得不奮起反擊,才有令狐之役、河曲之戰,這些都是秦康公的罪過,以致斷絕了兩國關係。”
“到您秦桓公時,晉景公與我都願與秦國修好。不料您又臨場變卦,破壞會晤,還邀約白狄攻打中國。楚國討厭您的反覆無常,才把您的謀略告訴了我們。”
“諸侯聽說您出爾反爾,非常痛恨,所以來找我。我率領諸侯來聽您的命令,只求大家和解,您若惠顧諸侯,同情我的處境,願意結盟,我保證和諸侯撤兵,豈敢發起戰亂?您若不施大惠,寡人不才,無法讓諸侯撤兵。”
“這裡把情況都跟您說明白,希望您認真考慮一下秦國的利益。”
晉國搞這麼一個文縐縐的佈告,真實目的是麻痺楚國,好讓楚國相信,這次出國伐秦是為了了清兩國的恩怨,掩蓋“今日伐秦是為了明日更好的攻楚”這個意圖;其二是博得諸侯同情,讓天下以為,晉國誠心誠意言和,秦國卻背信棄義,出爾反爾,率先挑起戰鬥,晉國迫不得已,要打一場正義的反擊戰。
果然,打敗秦國之後,楚國也被打敗,晉國實現了自己的構想,當年崤之戰相比,可知晉景公的謀略之深遠,包括穩住齊國,幫助吳國,拉攏楚國,痛擊秦國這四個步驟。最終是為了打擊楚國,興復霸業。晉國用了兩代人,才實現這個目標,可知這個謀略的複雜程度。
釋出公告之後,晉國聯合齊、鄭等八國,集結優勢兵力,晉國四軍,加上八國聯軍,大約十二萬人,目的在於速戰速決,對秦國給予毀滅性的打擊,也不給楚國可乘之機。
秦國方面,兵力如何佈置,文獻沒有記載,也許是秦國羞於此戰,事先已做鎮前收縮,聚集兵力。
兩軍在涇水西岸的麻隧決戰。秦軍的排兵佈陣不夠變通,敵人明明在數量上有優勢,卻仍然遵守傳統的衝線陣法,背水而戰,以劣勢兵力突出於大軍之前,無異於任人宰割。
晉軍以絕對優勢兵力,對秦軍展開猛烈攻擊。戰鬥應該很激烈。秦國方面,涇水東岸的部隊被全殲,兩員大將被俘。晉國一邊,曹宣公陣亡,是一個重大損失,傷亡數字不明確。
晉軍追過涇水,看秦軍主力被殲,作戰目的已經達到了,於是收兵回國。
秦軍收拾殘部,退守咸陽,是秦嬴建國,積極東進以來,唯一一次的倒退,退的還很厲害,秦穆公已經到達了黃河岸邊,現在則向西退回到了河水、洛書、涇水三條大河,也丟失了好大一片土地。
這次的慘敗對秦桓公的打擊很大,第二年他就死了。
聯合誰,打擊誰,這是混亂時期的重要選擇。晉國與秦國征戰幾十年,到晉景公時,高瞻遠矚,終於看清了霸業興衰的根源:要麼聯合秦國,要麼打垮秦國。總之,不被秦國拖後腿,晉國才能復興霸業。
當時中原各諸侯小國為了自己的利益,朝晉暮楚,無信義可靠。這是利益所致,與道德無關。為爭取中原諸小國,晉國先選擇齊國,然後才有精力破壞秦楚聯盟。
有誠意,可不戰而定秦國;無誠意,則出兵痛擊,為了徹底打垮秦國,還需要照顧兩個謀略要點:一是迷惑楚國、麻痺楚國,使之坐山觀虎鬥,不出兵救秦;二是集中優勢兵力,速戰速決,不給楚國機會。
由於這樣深遠的戰略謀備,晉國一戰而定秦國,打的秦國幾十年不敢來騷擾。三年之後,晉國大敗楚國,重新恢復霸業。
秦國方面,幾乎沒有任何值得稱道的戰略構想。春秋中後期,鳴鼓而戰、堂堂之陣的傳統陣法已經加入很多“詭詐”的特點。
秦軍如果能運用“兵者,詭道也。”也許不會損失那麼慘重。將士赴敵,死傷聚萬。秦國退守咸陽,精銳大部分被殲滅,好幾十年不能振作,一直疲軟到戰國時期。
秦國雖然吃了敗仗,仍然是個大國,仍然具備相當的實力,自保一方還是綽綽有餘。
從秦穆公死,到秦孝公即位,二百六十年時間裡,秦國有十五個國君,做出貢獻的有四個。
秦晉麻隧之戰之前,晉國破壞秦楚聯盟,派人到東方去聯合吳國。吳國又是小國,斷髮紋身,跟中原聯絡不多。
替晉國謀劃的,是一個受到迫害的楚國大臣。他逃到晉國,為表忠心,也為報恩,就跟晉景公說:“楚國東方有一個吳國,聯合他們,讓他們侵擾楚國,楚國就難受了。我們乘機提出議和,楚國一定會答應。晉楚合成,秦國就孤立,我願意為大王聯絡吳國。”
吳國在長江下游,那時的長江流域,森林廣佈,氣候潮溼,不適合居住,幾乎沒有怎麼開發。吳國在幾位英明君主的領導下,逐漸崛起,開始與楚國搗亂,搶地盤。
大名鼎鼎的伍子胥,就是在那個時候逃到了吳國。他是楚國的大臣,楚平王制造了一起冤案,把他的親人都處死了,只有他一個人逃了出來,因此決心復仇,傾覆楚國。
這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圖謀,一個人與一個國家對抗,但是他做到了,因此留名,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得出結論,現在的吳王無法幫自己實現願望,於是幫一位貴族公子刺殺吳王,奪取王位。
他跟吳王說:“有一個人,寫了一部兵書,十三篇,很值得看,大王可有興趣?”於是默默無聞的孫子,一夜成名。
在孫子,伍子胥和另外幾位能臣的輔佐下,吳國打了五仗,終於攻入楚國國都。那時楚平王已經死了六年,伍子胥不甘心,掘開墳墓,鞭屍三百洩憤。他用十六年實現了復仇計劃。
齊、晉兩國各有各的麻煩,無心救楚。現在只剩下一個秦國可以救楚。於是,楚國的大臣申包胥徒步走到秦國來搬救兵。
據說他的腳走破了,鮮血染紅了秦國大殿,秦國自麻隧之戰大敗以後,早已不想幹涉中原事物,遂不予理睬。
申包胥在大殿上靠著牆壁痛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被感動了,賦詩言之說:“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興於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申包胥叩頭九次,才坐下來,估計累得不行了。
秦哀公三十一年,秦將子蒲,子虎率戰車五百乘及數萬將士與申包胥一起救楚。子蒲說:“我還不知道吳華人的戰術,而讓楚軍先出擊”,秦軍從另一邊包抄合擊。
楚人看到了復國的希望,信心大增,殘餘部隊陸續彙集起來。打了四仗,三勝一負,擊退吳軍,救了楚國。此時已經是秦哀公三十二年。
從表面看,申包胥救楚沒有絲毫謀略的影子------正是謀略六品“入神”的特徵。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金石真的會為你而開嗎?也許你才哭了一天一夜,嗓子就哭啞了;別人聽不到你的哀傷,如何感受你的精誠?
至誠,就是至虛,虛無縹緲;兩手空空,而能借來數萬將士,不是很難嗎?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史書記載秦始皇滅六國的時間都很明確,按照順序分別是“韓、趙、魏、楚、燕、齊”。但我個人認為這個順序僅僅能說明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滅國戰的順序。秦國的統一不是秦始皇一個人的功業,是從秦孝公以來幾代國君,幾代秦人的共同努力。從這點上來,我覺得秦國消滅六國統一天下有以下幾個階段或者步驟。
一、秦孝公時期
這個時期打個不恰當的比喻應該是線上發育的階段。秦孝公接手的秦國是貧弱的,只是靠著秦人立國以來的武勇血統來苦苦支撐。孝公時期最大的功績就是堅定並持續的支援商鞅進行變法。不惹事,不浪戰,躲在關中默默舔舐傷口,積蓄國力。變法大成之後,秦國一亮相就震驚了山東六國。從此秦國不在僅僅是讓人瞧不起的貧弱之國了,可以說秦孝公讓魏國有了可以和其他國家掰掰手腕的資格了。
二、秦惠文王時期
這個時期可以說是秦國崛起過程中最精彩也是最複雜的階段,這個時候的戰國七雄誰都沒有絕對的實力,只能說秦、齊、楚略強一些,誰在這個爭鬥過程中冒頭就可能被圍毆,誰能在複雜的局勢下制定精準的外交策略就能獲得較大的利益。秦惠文王和張儀的組合可以說是非常出色的一對國際外交君臣組合。這個策略不是後世簡單概括的一句“遠交近攻”就可以領略的(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富大龍和呂秀才主演的《大秦帝國》第二部)。這一時期的秦國不僅瓦解了東方六國的合縱攻秦,自身的連橫制衡之策還實施的非常不多。同時秦惠文王還抓住時機,吞併巴蜀,攻伐義渠,不僅得到了一塊不亞於關中平原的肥沃之地還穩定了自己的後方,從而國力大增。應該說這一時期的秦國已經明顯超越其他山東六國,戰國也進入“一超多強”的時代。
三、秦昭襄王時期
這個時期已經就是為最後的滅國戰作最後的較量了,這一時期秦國最強,但是齊楚仍有一定的實力,而且趙國透過胡服騎射,軍事力量陡增成為新興的強國。秦國開始從函谷關頻頻東出,透過戰爭的方式削弱壓制其他國家,尤其是長平之戰,威震天下,將趙國的上升勢頭徹底遏制,並把山東六國徹底壓服,可說如果上一個階段還有人提什麼合縱抗秦,這時的戰國就是有人提,山東六國也沒有膽氣向秦國開戰了。這時的秦國已經開始表現出一抗六強推塔的能力了。
第四個階段就沒什麼好說了,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
所以我個人任務,秦國的攻滅六國,不能僅僅看秦始皇怎麼一個國家一個國家推圖推過去,而應該從秦孝公變法圖強開始,看幾代秦華人,為了統一的目標,怎麼一步一步的變強,怎麼一步一步的從蠶食到鯨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