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9紫氣東來
-
2 # 麻花的故事
我是麻花,我來分享下我的觀點。
首先,我認為不管是鄧艾偷渡陰平也好還是諸葛亮不採用魏延子午谷奇襲也罷,都是戰略上的部署和需要。
為什麼鄧艾偷渡陰平能夠成功先看戰術,蜀道難,大家都知道,且各大通往蜀地的要道蜀漢都有重兵把守,想要靠正常的進攻方式打敗當時還有姜維守護的蜀漢無異於天方夜譚。而且歷史也證實了這一點,姜維據守劍閣,鍾會久攻不下且糧草不繼準備撤軍,此時鄧艾不得不兵行險招趁姜維被鍾會牽制在劍閣領精銳繞過劍閣直取成都。雖然過程十分糟心並且在綿竹還被遭到了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的頑強抵抗,但最終還是成功的抵達了成都城下使劉禪投降,滅亡了蜀漢。
從戰略上來講,司馬昭的戰略部署是沒有問題的,魏國要想統一,先取蜀,再順江滅吳是沒有問題的。畢竟當時荊州在關羽手上的時候吳國是那麼的緊張,就像被人掐著脖子一樣。有長江天險,魏國在和吳國的戰爭中並沒有少吃苦頭。因此順江而下去攻打吳國是最好的策略。而難點就在於取蜀上,為了完成大的戰略目的,所以鄧艾必須要出齊策方能一戰而成功。
為什麼諸葛亮不採納魏延的建議先從戰術上來看,看上面地圖就可以看出奇襲子午道可以直接兵臨長安城城下,魏延此計若是能成功豈不是藐視曹魏一眾文武。
從戰略上看從子午谷奇襲長安,無論成功與否對於蜀漢都沒有任何好處。因為夷陵之戰後蜀漢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已經沒有了爭霸天下的實力,所以從那時起,諸葛亮見勸不動劉備,索性就改變了蜀漢的戰略目標從爭霸變成了穩步發展、伺機再戰。可越到後來,諸葛亮也越覺得爭霸無望,7次北伐也不是真的為了撼動曹魏在北方的霸權。僅僅只是以攻代守,不讓蜀漢亡在自己手上。畢竟有劉備的託付,諸葛亮又是個鞠躬盡瘁的人。而且諸葛亮覺得魏延這貨腦後有反骨,要是再被他立下這奇功,等自己百年之後,蜀中便無人再能壓的住他。對於一心苟住蜀漢的諸葛亮來說絕不可能讓這種事發生的。索性就否決了魏延的提議,保留點實力可以讓蜀漢多苟幾年。就連最後鄧艾就連最後鄧艾兵臨成都城下,劉禪連戰都不戰就降了,我覺得都是諸葛亮提前和劉禪說的。諸葛亮已經看到了蜀漢的結局,讓劉禪在這個時刻直接投降,起碼可以保留劉備血脈、避免城中百姓遭受戰火。
-
3 # 高廣銀
如果對《三國演義》進行智力排名,諸葛亮無疑是第一名,可是作者下筆過猛,適得其反,我們在借東風中看到近乎妖人的形象。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評價諸葛亮 “至於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近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如果說借東風可以解釋為諸葛亮故弄玄虛,掩人耳目。那麼在五出祁山時候,搞出奇門遁甲、縮地法等法術,這些倒是掩蓋了諸葛亮個人的智慧,形象更像一個走捷徑的妖人。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雖然《三國演義》盡力的想把諸葛亮描繪完美無缺,但是我們依然能從他的處事上看出他的一些缺點。
諸葛亮為何殺魏延
評價諸葛亮一生當中最大的失誤,無疑是錯用了馬謖,導致街亭的失利,其實諸葛亮用人的錯誤遠不止在馬謖身上,我們看諸葛亮與魏延的關係。
魏延在《三國演義》中比較扁平化,一般都是一出場大戰了多少回合,要麼獲勝,要麼失敗,對魏延重點描寫有三處。第一處是劉備帶著十幾萬百姓被曹操追得無處可逃的時候,想要到劉表的地界荊州來避難,劉備就先給荊州劉表送了一封信,央求劉表念及同宗之情收留他們。劉表當然是同意了,但是劉表手下蔡瑁卻不同意。
蔡瑁認為:“劉備先從呂布,後事曹操,近投袁紹,皆不克終,足可見其為人。今若納之,曹操必加兵於我,枉動干戈。不如斬孫乾之首,以獻曹操,操必重待主公也。”劉表聞言,乃叱蔡瑁曰:“吾主意已定,汝勿多言。”蔡瑁慚恨而出。
蔡瑁是劉表的蔡夫人的哥哥,在荊州非常有勢力,於是他擅自做主讓手下的部隊擺開戰鬥隊形,阻止劉備進城。而此時蔡瑁手下有一員大將魏延,魏延一直很欣賞劉備,看到這種情形 ,於是在陣後大喊,我們不應該阻止劉使君進荊州。蔡瑁大怒,居然有人跟我唱反調,於是派手下幾員大將來要魏延的性命。魏延自己知道寡不敵眾,一路逃到長沙。
這是魏延第一次幫助劉備,第二次是關羽攻打長沙。當時關羽與黃忠大戰了三天,各自惺惺相惜。關羽在黃忠馬失前蹄的情況下沒有殺黃總,黃忠投桃報李,搭箭抬高一寸,射到關羽的帽子上,也放關羽一馬。黃忠的上司韓玄認為黃忠和關羽有勾結,是打算獻出長沙,於是打算殺掉黃忠,還好此時魏延集結了一批人,法場上救了黃忠一命,並殺死韓玄,魏延終於投靠了仰慕已久的劉備。
魏延這次貢獻的大禮,按道理說應該得到表彰,但是我們看諸葛亮第一次見到魏延的做法卻讓人大跌眼鏡,他竟然要殺魏延,不僅僅是觀眾是一臉懵的,坐在一旁的劉備也覺得不可思議。我們看看諸葛亮給的解釋是:“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後患。”大意是我有特異功能,這個人將來必反。這個理由很明顯是站不住腳的,三國裡的將士有多少是根正苗紅的,大都是戰爭中受降的。比如說鞏志殺死武陵郡太守金旋,諸葛亮還盛讚他棄暗投明,此時卻雙重標準肯定不合適。
劉備指出問題要害,如果我們殺了舉城來獻的魏延,以後誰還敢投降我們呢?於是諸葛亮下了臺階,把魏延拉回來,並聲色俱厲的教訓魏延,認為這次是主公求情,暫且饒了他,下次如果被逮著定嚴懲不怠,這幾句話把魏延嚇得面如死灰。
諸葛亮的權術
這就是諸葛亮在用權術,很多領導喜歡利用權術駕馭下屬,如果下屬比較愚笨,還能夠用自己的智商降維打擊,但是如果下屬比較聰明,一切都能夠看透,我想這種領導在下屬眼裡令人作嘔,但是我們看諸葛亮常常喜歡賣弄他的高智商,對下屬玩弄權術。
曹軍大將張郃帶五千精兵攻打葭萌關,孟達大敗而回。孔明聚眾將商議對策,本意讓老將黃忠上陣,但開口卻說,今葭萌關緊急,必須閬中取翼德,方可退張郃。法正認為,翼德鎮守緊要之地,不可取回,可在帳中諸將中選一人去破張郃。孔明卻笑著說,張郃乃魏之名將,非等閒可及,除非翼德,無人可當。這一說,黃忠可不幹了,覺得孔明目中無人,厲聲而出,“軍師何輕視眾人耶!吾雖不才,願斬張郃首級,獻於麾下。”孔明再激,“漢升雖勇,爭奈年老,恐非張郃對手。”這一激,氣得黃忠白髮倒豎,表白自己不老。孔明再激,“將軍年近七十,如何不老?”逼得黃忠當場表演武功,展示實力。孔明這才答應黃忠的請求。老將果然不負眾望,打得張郃大敗而逃。
類似的場景,諸葛亮用的不止一次兩次,而且每次都會回來都要秀一下自己的智商,告訴自己的部下,剛才我用了激將法,而這些將領都誇:“丞相英明,我們心悅誠服。”我真的懷疑,這有多少拍馬屁的嫌疑,試想一下,你的領導對你用了激將法,回頭來還要告訴你,我剛才對你用了激將法,你果然上進了。如果激將法用一次兩次還可以,一個和你長時間相處的領導如果一直在用激將法來刺激你,我想你有多少真心話敢跟他講。
諸葛亮為什麼不喜歡魏延
諸葛亮之所以剛一見面就要斬了魏延,這是要給魏延一個下馬威,在這裡還是運用他的權術,諸葛亮看出魏延臉上那種桀驁不馴,而且魏延確實是非常有才幹之人。這種有才幹的聰明人,往往比較自傲,這是喜歡秀智商的諸葛亮最不喜歡的型別。
在《三國演義》中魏延排在五虎大將之後,而且被任命為漢中太守,說明諸葛亮還是非常認可魏延的才幹的。證明魏延的才幹還有一個重要的的歷史事件,那就是子午谷之計。
魏延認為夏侯楙懦弱無謀,如果能夠給他5千精兵,從褒中出,沿著秦嶺向東,只要突破子午道這個天險,就可以10天之內到達長安。夏侯楙一聽到有一支奇兵過來,必然回救,丞相可以從斜谷殺過來,一舉可以拿下長安。
魏延認為即使這個賭注失敗了,也是很小的損失,對大局構不成影響。他的這個計策到底可行性有多強,我們可以從司馬懿的角度來評價。司馬懿認為諸葛亮一生太過於謹慎,缺乏必要的冒險精神,如果換做他成為蜀軍的主帥,那麼他就會派一支小部隊,出子午谷。
而諸葛亮認為:“吾從隴右取平坦大路,依法進兵,何憂不勝!”他認為不用那些奇謀詭計,只要正常的打,就有勝算打贏夏侯楙。而且當時整個蜀國,當知道夏侯楙成為主帥訊息的時候,舉國歡騰。這裡不僅看出諸葛亮的自傲,同時也看出他對魏延的不耐煩。魏延只好怏怏不悅退下了,耿直的魏延把不滿都寫在臉上了。後來的結果也讓諸葛亮非常失望,雖然夏侯楙被他活捉了,但是他又迎來了他一生的敵人,司馬懿。
諸葛亮之所以用馬謖,也是因為馬謖對他言聽計從,而之所以用黃忠,因為可以秀他的智商,而像魏延這種稜角分明,看透諸葛亮權術的下屬,諸葛亮是非常不喜歡的。如果這個建議是馬謖提出來,或許諸葛亮還能採納,但是魏延的建議,很明顯看出諸葛亮的不耐煩。能讓下屬發揮潛力的領導,才是好的領導,這種處處彰顯自己的聰明的領導,往往容不得下屬的異議。領導太聰明,而顯得下屬無能這種領導力無疑是非常失敗的。
-
4 # 小賢歷史解說
《三國志·鄧艾傳》原文記載:景元四年秋,詔諸軍徵蜀。維還守劍閣。鍾會攻維未能克。艾上言:“今賊摧折,宜遂乘之,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餘里。奇兵衝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會方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軍志有之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
公元263年,司馬昭聚集四方之兵共計十八萬,就此兵分三路討伐蜀漢。由於姜維錯誤的防守策略,再加上蜀將蔣舒陣前投降,以至於漢中除了漢、樂兩城以及少數關隘外幾乎全境失守,魏軍就此長驅直入,穿過漢中直入巴蜀腹地。但姜維並沒有就此放棄,他設計逼退諸葛緒,成功退守劍閣,就此與鍾會的大軍對峙。
由於劍閣是通往成都的主要道路,鍾會不能放棄劍閣,但此時劍閣久攻不下,他也因此有了放棄的想法。就在此時,鄧艾提出了偷渡陰平的計策,鄧艾稱如今蜀漢大敗,應該乘勝追擊,他可以領一支奇兵從陰平沿著小路出發,奔赴涪縣,此處距離劍閣西有百餘里,距離成都三百餘里,若到時候姜維救援,魏軍主力可攻破劍閣,若姜維不出兵救援,則可直接攻破成都,鍾會同意了鄧艾偷渡陰平的計策,最後鄧艾的計劃成功了,他攻到成都城下,逼得劉禪投降。
而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其目標方向是長安。長安雖是曹魏的戰略重地,卻並非曹魏的都城所在。即便,關中有失,曹魏也可以從容不迫地從中原及隴西等地抽調兵力來奪關中,而魏延也必然遭受多面夾擊。
兩者的政治環境的不同。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寫道:...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蜀漢北伐雖以“匡扶漢室”為旗幟,卻從未出現曹魏百姓簞食壺漿相迎的感動場面。這在於曹魏的政治還較為穩定、清明,百姓已然不思漢而滿足當下的生活。而相反,鄧艾偷渡陰平之時,蜀漢由於屢屢北伐而國困民疲,早已到了百姓承受的極限。況且蜀漢本身又系外來政權,長期打壓當地土著勢力,以致其統治的根基很弱,再加上黃皓弄權、朝政昏暗,而使得蜀漢本身已到了奔潰的邊緣。故而,鄧艾偷襲陰平才取得了奇效。
-
5 # 君臨天下Q
鄧艾既能偷渡陰平,為何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不見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不是不見用,而是根本沒有被諸葛亮給採納。
(諸葛亮北伐)
諸葛亮用兵步步為營,穩紮穩打。若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被採用,蜀漢未必不能一舉突破長安,進而圖謀中原王圖霸業。這跟諸葛亮的性格有關,諸葛亮一生用兵謹慎小心,無論從之前赤壁之戰,聯合東吳抗擊曹操,中間發生“草船借箭”,還是後面劉備進川,諸葛亮派遣關羽看守荊州防止東吳,在進川之前,一再交代關羽防備東吳跟曹操計策,加之諸葛亮六次北伐看,諸葛亮一生應兵謹慎,尤其是諸葛亮六次北伐看,次次都是準備時期不過一年,多數都是因為糧草不計而不得不撤退。
(魏延)
以諸葛亮的聰明才智,難道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諸葛亮就不敢採用嗎?這裡面可以折射出兩個問題:一、諸葛亮用兵謹慎,不敢輕易冒進,怕損兵折將,三國時代,蜀漢是三國家底最薄的,蜀漢人口最多不多百萬,蜀漢軍隊最多不過十萬,所以諸葛亮步步為營,不敢去輕易冒進。二、蜀漢自從劉備去世後,蜀漢跟隨劉備開國武將文臣在世基本不多了,蜀漢軍政大權全部落在諸葛亮一個人身上,魏延當年就是殺害自己舊主投降劉備的,這一點,當年諸葛亮就要斬殺魏延,知道魏延此人有反骨,而此刻蜀漢政權,武將基本江郎才盡,魏延算是猛將,諸葛亮在世時期還可以威懾魏延,一旦魏延擁兵去突襲長安,是否能保證魏延成功了,不會因軍功而地位晉升,控制蜀漢大權,諸葛亮那時將大權旁落,這點從諸葛亮去世之後,可以得出來,魏延立刻擁兵自重,開始謀反。
(諸葛亮北伐)
當然歷史也存在的假設啊,諸葛亮這位在歷史留下千古忠臣的典範的案例,我們誰又能推測當年諸葛亮不是為了一己之私,自己大權在握,為了排除異己,而不採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當年劉備脫骨白帝城,輔政大臣當年還有李嚴,不過在諸葛亮北伐時期,李嚴中計北魏計策,說諸葛亮造反,最後李嚴被下獄,蜀漢大權完全由此由諸葛亮掌握了。
(諸葛亮北伐)
所以說,不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不見用,而是諸葛亮未給予採納。
-
6 # 巴山夜雨涮鍋
既然鄧艾都能冒險成功,憑什麼說子午谷之計就不行?諸葛亮活生生斷送一條好計啊。
鄧艾偷渡陰平確實是一場成功的冒險。然而這個案例,僅僅是說明了“冒險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具體到魏延之計,還應該具體分析當時的客觀情況,並不能說“因為鄧艾冒險成功,所以其他冒險也都能成功”,更不能因此反過來推出“所以諸葛亮不支援魏延冒險就是錯誤”。
實際上,兩者的差異還是很大的。
首先,鄧艾的偷渡陰平之計,取得成功的希望比魏延大。同等條件下,成功的希望越大,則冒險越值得發動。
鄧艾的格局是:公元263年,曹魏實際執政者司馬昭已經發動了滅蜀之戰,調集20萬大軍分三路伐蜀。前期利用蜀漢失誤,魏軍成功奪取了漢中,卻被姜維率領的蜀漢主力阻擋在劍閣。
魏延的格局是:公元228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率領大軍(估計人數在5-10萬之間)正準備北伐曹魏。
鄧艾所部的別動隊兵力,估計在2萬人左右(初始帶兵3萬多人,後來簡選精銳)
魏延計策所率的兵力是:精兵萬人。
鄧艾的友軍兵力為:鍾會所部大軍10多萬。
魏延計策的友軍兵力為:諸葛亮所率蜀漢主力(5-10萬)
鄧艾面對的敵軍兵力為:姜維所部約五萬,在劍閣與鍾會對峙;諸葛瞻所率的蜀漢國內主力(估計約2-3萬);馬邈等蜀漢地方守軍
魏延面對的敵軍兵力為:曹真所部雍州魏軍主力(估計約2-3萬);郭淮等雍州地方守軍;曹魏從關東前來增援的主力部隊(實戰中,曹睿自己很快到了長安,張郃率領數萬大軍一口氣衝到了街亭,同時曹睿還在源源不斷調集後續軍馬)
由此可以看出,魏延奇謀面對的形勢,整體比鄧艾惡劣。魏延方面的兵力(無論是別動隊還是主力)比不上鄧艾方面的兵力,而魏延要面對的敵軍卻比鄧艾要面對的敵軍強大得多。這其實也是充分反映了魏蜀兩國的客觀實力對比。
這裡面唯一對魏延稍微有利的地方,是子午谷比陰平道要好走一些。但同時子午谷的出口就在長安附近,魏軍的守備和警戒也要比陰平道出口的江油城要強得多。魏延除非指望夏侯楙真的見他就逃走,否則,無論出子午谷後是攻取長安(按照《魏略》)還是截斷潼關(按照本傳),都比鄧艾攻取江油更艱鉅。
在冒險突進時,鄧艾只需要殲滅兵力與之相當的成都諸葛瞻軍團。至於姜維率領的五萬蜀漢主力,已經在劍閣被鍾會的十多萬魏軍絆住。即使如此,假設蜀漢在陰平道有所防禦,假設江油城守將馬邈更加敬業,假設諸葛瞻聽從了黃崇的建議,搶先佔據險要,那麼鄧艾都可能遭到失敗。等殲滅諸葛瞻軍團,兵臨成都後,鄧艾這才大局已定——不管劉禪是否投降,蜀漢也再沒有兵力驅逐這深入心腹的敵軍了。
而魏延呢,他的一萬精銳,就算能順利直出長安,緊跟著要面臨東面曹魏主力的壓迫,還有西邊曹真軍團的夾擊。而友軍諸葛亮主力,則還要緩緩從斜谷進軍,突破曹真的攔截後才可能給予魏延增援。所以“異道會於潼關”,聽上去只是寄希望於曹魏援軍到來緩慢前提下的一種閃擊。
而現實位面中,曹軍增援的速度大大超出了蜀漢陣營的預估。無論諸葛亮還是魏延,都必須面對很快出現在陣前的大批魏軍。張郃趕到街亭已經讓諸葛亮措手不及,若在往東幾百裡的潼關,只怕更不會給諸葛亮主力馳援魏延的機會。
由此可見,子午谷之策要實現的艱難程度,是大大超過偷渡陰平之計的。原因無他,敵強我弱和敵弱我強的差異。
其次,冒險成功後收益的大小,鄧艾收益也比魏延大。
鄧艾當時的情況是,魏軍伐蜀,已經佔領了漢中,但漢中的漢、樂二城未下,是魏軍背後的釘子;鍾會主力被姜維擋在劍閣。簡單說就是形勢一片大好,然而陷入僵局。這時候,如果不能打破這種僵持,則魏軍無法完成臨門一腳,可能被迫長期相持,糧秣消耗無數,而蜀漢則能從最初被打蒙的狀態中逐步調整恢復,保住大半江山。甚至,魏軍如果運糧不濟,被蜀軍內外夾擊,再奪回漢中也是有可能的。
相反,鄧艾的奇襲之計只要得手,那麼蜀漢滅亡已成定局。
再看魏延的子午谷之計。無論是按照《魏略》說的奪佔長安,還是按照本傳的截斷潼關,這個計策一旦得手,確實可以讓蜀漢的北伐局面得到最佳化。但同時,蜀漢還必須要完成很艱鉅的後續任務。在東邊,必須擋住曹魏以半個天下為後盾,調集大批援軍的不斷衝擊。在西邊,則必須消滅雍州、涼州的當地魏軍,以及曹真軍團的反噬。即使以蜀漢全部兵力,要完成這樣的任務,其實難度也是很大的。
所以說,子午谷之計就算得手,也並不像魏延所說“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相反這只是一場大規模持久戰的開端。或者說,把蜀漢北伐成功的希望從10%提高到了20%。翻了一番,但仍不足以稱為定鼎。
最後,冒險失敗後帶來的損失,魏延比鄧艾危險得多。同等情況下,損失越大,冒險越不值得。
鄧艾統帥的,只是曹魏三路滅蜀的一支偏師。其最初戰略任務是把蜀漢姜維軍團困在沓中,以方便鍾會主力長驅直入。隨著鍾會攻佔漢中,姜維退守劍閣,這個任務已經完成。此後鄧艾所率入陰平的二萬餘兵馬,約佔伐蜀軍總數的十分之一強。若偷渡之計失敗,最壞的結果是二萬人全軍覆沒,鄧艾戰死。即使如此,也不損主力的元氣。鍾會最後能否打下劍閣,或能否守住漢中,也不在於多了少了鄧艾這二萬兵馬。簡言之,冒險失敗帶來的損失,是無關大局的。
而魏延的子午谷之計,不但要求自己帶領一萬精兵,還要求諸葛亮配合著他的計策率領主力策應。這意味著蜀漢全部兵力都要拿出去,以更積極的態勢進行突進。一旦冒險失敗,不但魏延的一萬精兵可能遭受慘重損失,諸葛亮所率主力也將處在比歷史上更危險的地步。甚至,蜀漢國防力量因此崩潰,導致政權提前覆滅,也是可能的。
由此可見,相對鄧艾的陰平之計,魏延的子午谷之策,屬於風險更高,收益較小,損失偏大。
當然,這並非意味著魏延的冒險軍事思路毫無可取之處。只是因為存在這個差異,說“因為鄧艾成功了,所以諸葛亮不支援魏延冒險是錯誤的”這種邏輯是講不通的。
-
7 # 豹眼看歷史
豹眼回覆道:把鄧艾偷渡陰平與魏延子午谷奇謀相提並論,就是紙上談兵。
恰恰又看到了題主這個問題,那就說幾句吧。
豹眼認為,魏延子午谷奇謀不可能成功。如果成功必須具備三個前提條件:順利透過子午谷;駐守長安的夏侯楙逃跑或者魏延能夠攻佔長安;諸葛亮大軍按照約定及時到達會合。
但這三個前提,唯一可能實現的就是魏延能透過子午谷,其他兩個成功的機率很小。這個就不再在這裡詳細的解說了,有興趣的友友,可以去看看。
在這裡,詳細地說一下鄧艾偷渡陰平奇謀吧。
當時,鄧艾是三萬大軍、鍾會本部十餘萬、雍州刺史諸葛緒統領三萬。伐蜀的魏軍在十六萬到二十萬之間,應該是魏國兵力的1/3左右。而蜀國投降時在冊的甲士僅有十萬二千人。
鄧艾三萬大軍抵達陰平擊敗了姜維前部,此時鐘會大軍已經進入漢中。姜維恐怕漢中不保,退守劍閣。鍾會進攻劍閣,久攻不下,無計可施。魏軍糧草不繼,鍾會準備退軍。
此時,鄧艾上書提出了偷渡陰平的奇謀:從陰平沿小路、經漢德陽亭,奔赴涪城,距劍閣西有百餘里,距成都三百里。如果姜維引兵救援涪城,鍾會正好乘虛而入;如果姜維死守劍閣而不救涪城,涪城兵少,那就佔據涪城。
從這裡看,鄧艾奇謀並非一開始就想偷襲成都,僅僅是攻打涪城,調動姜維救援,鍾會乘虛而入。
於是,鄧艾偷渡陰平,鍾會派遣部將田章跟進。部隊走到馬閣山,道路斷絕,進退不得。鄧艾身先士卒,用毛氈裹身滾下山坡。鄧艾出其不意抵達江油,迫降守將馬邈。蜀國衛將軍諸葛瞻從涪城不戰而撤退,回到綿竹,列陣等待鄧艾。
這就出問題了,姜維居然沒有派兵救援涪城,守城的諸葛瞻居然不戰而逃,這出乎鄧艾的意料。至此,可以說鄧艾的奇謀已經取得了成功。
鄧艾趁機跟進,抵達綿竹,開始與諸葛瞻決戰。
初戰失利,鄧艾親自督戰,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結果在綿竹大破蜀軍,斬殺諸葛瞻及尚書張遵等人,蜀軍全線崩潰。鄧艾一鼓作氣攻陷雒城,逼近成都。
這遠遠超出了鄧艾預料之外,姜維居然還在死守劍閣,置成都於不顧。這就是被諸葛亮視為奇才的姜維做出的決策,難道他認為諸葛瞻一定能抵抗住鄧艾,自己抵抗住鍾會就行了嗎?
劉禪驚恐失措,感到大勢已去,舉國投降。蜀國第一智謀大將軍姜維都指望不上,劉禪還能靠啥呢?
從這個過程來看,鄧艾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但都順利克服。最主要的問題在於,蜀漢本身兵力不足,而且大部在劍閣,由姜維統領對抗鍾會大軍。姜維想不到也沒有能力去對抗鄧艾。
蜀漢就十萬兵力,拋開鎮守永安、江州等的兵力,姜維至多能有五萬左右的兵力。如果姜維率軍退守,來對抗鄧艾,鍾會十幾萬大軍隨後跟進,也會抵達成都城下。
最後,魏蜀將在成都附近進行決戰。魏國近二十萬對蜀國十萬,如果姜維謀略得當,堅守幾個月,魏軍糧草得不到保障的話,就可能出現變故,還有一線希望。
但姜維置成都於不顧,沒有放棄劍閣而退保成都,成都就成了空城。根本一點,劉禪認為大勢已去,沒心思、也沒能力再抵抗了。姜維不帶兵回來,劉禪已經沒兵了,這是鄧艾能夠速勝的關鍵。
對比一下魏延子午谷奇謀,魏延也不可能很順利抵達長安城下,經過努力即便到達了長安,就五千兵力,沒有攻城的器械,如果夏侯楙不投降的話,魏延就是孤軍深入。諸葛亮的大軍不可能按時趕來會合。
或許說夏侯楙一定投降逃走,偌大一個長安城,就魏延五千人馬就把夏侯楙嚇跑了?跑到哪裡去?跑回去肯定是個死,投降魏延吧,還有一條生路。
一切皆有可能,但夏侯楙投降的機率有多大呢?夏侯楙身後是曹魏五十萬大軍,就憑魏延這幾千人就想攻佔長安,成功的機率有多大呢?就算魏延佔據了長安,長安也是一座孤城,諸葛亮不可能趕來,魏延最終也會失守。絕對起不到逼迫曹魏投降的地步。
一個正常思維的人,不會這麼去決策的。
如果沒有鍾會十幾萬大軍跟在後面,鄧艾三萬人馬孤軍深入,成功的機率也不大。
決定鄧艾與魏延奇謀不同的根本原因,還是雙方實力的差距。如果諸葛亮有二十萬大軍北伐,不要說二十萬對十萬,就是二十萬對二十萬,諸葛亮不必出子午谷,從駱谷、箕谷、斜谷任何一個路線也會順利抵達長安城下,圍困長安,不至於每次都在祁山附近打圈圈。
仔細分析鄧艾的奇謀,兵臨成都城下,劉禪投降是意外的收穫,沒有想到蜀國會這麼菜,讓鄧艾立下如此奇功。
鄧艾奇謀的本意是,偷渡陰平,進攻涪城,姜維一定會救援涪城;鍾會大軍乘虛而入,向成都進軍。可姜維偏偏不管涪城死活,諸葛瞻見勢不妙,就主動撤退。這是連鄧艾都沒想到的事。
總之,鄧艾的成功也具有偶然性,但即便不是如此順利,起碼會打亂姜維的防禦體系,這是其具有可行性的原因。
魏蜀實力差距太大,魏國決意滅蜀,蜀國在劫難免,唯一的懸念是如何滅亡、多久滅亡的問題。鄧艾奇謀僅僅是蜀漢滅亡的一種方式而已。
-
8 # 人者仁義也
其實兩者的情況不一樣。
鄧艾鄧艾度過陰平小道之所以能夠成功降服劉禪,主要的原因在於當時的曹魏軍隊主帥鍾會的率領的十多萬軍隊已經把姜維困在了劍閣關,蜀漢的腹心地帶已經無人守衛,而另外兩個重兵把守的地方是永興和南中。在曹魏大軍出發之前,姜維曾經勸告劉禪要求派遣軍隊駐守江由,把守陰平道。但是劉禪聽信黃皓的言論,置之不理。這使得鄧艾成功突襲江由成功。其實整個過程是十分兇險的,並不是一番風順。
第一點就在於陰平道的兇險的路程,鄧艾所走的陰平道在三國時期屬於無人區,這一路都是高山險壑,這代表糧運困難,當時鄧艾的軍隊是一萬餘人,這些人的糧食是保證不了的,其次路線十分危險,《三國志》是這麼描述鄧艾的路程:
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裡,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這裡說一下,鄧艾包著毛毯從山上滾下去的地方是摩天嶺,摩天嶺在甘肅和四川的交界處,穿越摩天嶺的南面無路可走,是懸崖峭壁,鄧艾和他的軍隊就是靠著包裹毛毯往下滾,才到達江油關。可以說如果沒有幸運的運氣,鄧艾基本上在穿越陰平道的時候就崩潰,在鄧艾出陰平道的時候,鍾會已經派出田章越過劍閣攻滅蜀軍的伏兵,江由守將馬邈投降鄧艾,鄧艾順利獲得補給。
第二點是諸葛瞻的失策,諸葛瞻帶領大軍前去抵禦鄧艾的時候,前鋒被鄧艾擊敗,諸葛瞻於是想要在棉亭防禦鄧艾。手下黃崇力勸諸葛瞻搶佔險要地形,當時鄧艾行軍的路線是左儋道,是江由到達涪縣的一條道路,這條路十分狹窄,黃崇的意思搶佔險要的地形伏擊鄧艾,但是諸葛瞻不聽,鄧艾軍過了左儋道後,故意以封諸葛瞻為琅琊王的信件激怒諸葛瞻,最後雙方在平地交戰,不過戰事打的十分激烈,鄧艾的左右兩翼的師纂,鄧忠被蜀漢軍隊擊垮,直接潰逃回到鄧艾軍中,鄧艾大怒,要把兩人問斬,兩人無奈只好帶著部隊再次衝鋒,曹魏軍隊最後力拼擊垮了諸葛瞻,最後到達雒城,逼近成都。
第三點是劉禪的昏庸。當時鄧艾大軍挺近的時候,鎮守南中地區的霍弋想要北上救援成都,但是被劉禪拒絕。而此時的姜維大軍往南撤退,駐守永興的閻宇軍隊也在往西返回,但是劉禪在成都坐守堅城,在譙周等人的勸說下直接投降,不僅如此劉禪還派人手寫詔書傳達四方,姜維的軍隊當時在郪縣接受到劉禪下達的命令,將士們都很憤怒。最後各地陸續投降曹魏,最後使得曹魏完全佔領蜀漢。
魏延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的時期是在諸葛亮首次北伐期間,子午道雖然也是崎嶇坎坷,但是相比於陰平道是要好走的多。子午谷奇謀目標是突襲長安,然後要讓長安的主帥夏侯楙見到突襲的蜀軍害怕逃走,此後諸葛亮從斜谷道進軍一舉拿下長安以西的地盤。這件事情記載《魏略》裡面:
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
但是這個計劃的先決條件是:夏侯楙要被蜀軍嚇到逃跑,假如夏侯楙沒有被嚇到逃跑,那麼計劃就全軍崩潰。要知道長安是一座堅城,它曾經作為西漢的都城兩百年,在東漢也是西都,可以說是很難攻打下來,假設夏侯楙無能至極,他跑了,萬一有人要堅守長安呢?要知道當年曹操攻打張魯的時候,張魯也是要投降,但是弟弟張衛不同意,在陽平關防守曹操,曹操差點就得不到漢中。在曹魏地區也是一樣,夏侯楙就算是無能逃跑,但是他的手下有一個像張衛一樣站出來,那麼魏延的軍隊就是孤軍,只能夠被消滅。
其次魏延就算拿下長安,此外還需要諸葛亮軍隊的配合,諸葛亮的軍隊要快速跟進,同時在路上遇到的曹魏要塞例如陳倉,武功,等地只能夠小股部隊圍攻。大部隊要全力趕往長安,這樣快速行軍是極其冒險的,萬一魏延被擊潰,諸葛帶著疲憊的蜀軍趕到,很有可能被魏軍擊潰。其實諸葛亮還要再快一點,這樣才能夠佔領潼關,封鎖蒲坂津渡口,這樣才能全面成功佔領關中,剩下的是消滅在關中和隴右的殘存曹魏勢力,否則諸葛亮就是在關中平原上和魏軍決戰,這一點對於諸葛亮來說很不利。
最後東晉時期桓溫也試過從子午谷出兵長安,桓溫派的是手下將領司馬勳,但是司馬勳到達子午谷的出口,就被苻雄擊敗。導致北伐關中的計劃功虧一簣。
其實鄧艾也是極其冒險,但是他的冒險是建立在曹魏的強大基礎上,即使鄧艾的軍隊被消滅,曹魏還是有實力一次又一次的進攻蜀漢。魏延的冒險是真的冒險,成功了就形勢大好,失敗了蜀漢恐怕此外再也沒有北伐之戰了。
回覆列表
鄧艾渡陰平的大膽設想與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是如同一撤,單從計謀來看都是不失上上之策,但有著本性區別。
本解答也不運用三國志原文,也不演義詞句,單談個人看法。
鄧艾的偷渡陰平兩萬人馬裹著羊毛氈滾下山時只乘下二千多人,鄧艾的這次偷襲是軍事術語中叫《斬首行動》,乘姜維大軍外,一舉偷襲成功,其主要原因是劉禪厭倦打仗,自關羽失了荊州後,諸葛亮連年征戰,六出祁山都無功而返,弄得國庫空虛,勞民傷財,在諸葛亮死後姜維又接著北伐,其結果書中交待得清清楚楚,不再重複,劉禪下令投降保全各大臣極居民的身家性命,結束這種無意義的戰爭殺戳,讓國家早點統一是明智之舉,城內禁衛軍己不抵抗鄧艾才順利得手。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就不一樣了,五千人馬不可能全部到達長安,長安城牆堅固,曹魏在北方的實力沒一點損失,就算魏延得手長安又有何用,曹魏派十萬大軍把長安城圍起來,圍而不攻就能把魏延困死,而且一個都出不去,或被包了餃子,蜀漢有限的後續部隊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曹魏只要派一支部隊阻擊,蜀軍就永遠進不來,也就是魏延的子午谷計劃勝算極微,全軍覆滅的可能性很大,史學家們也做過多種分析,子午谷奇謀不得天時地利,勝算少也,不能與鄧艾的渡陰平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