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憶舊夢

    我覺得這個無法詳細去比較,畢竟關於戲志才的事蹟,歷史上沒有具體的介紹,甚至在三國演義裡幾乎沒有提到這個人,只有三國志稍微的提了一下。不過郭嘉之所以能到曹操手下做事,也是因為戲志才的英年早逝,荀彧才像曹操推薦郭嘉這樣的人才。《三國志·魏書·荀彧傳》:先是,彧言策謀士,進戲志才。志才卒,又進郭嘉。

    對於郭嘉我就不用多說了,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所以真的要對比,我覺得郭奉孝要更加優秀一些。

  • 2 # 潘不安講究史

    在歷史上戲志才和郭嘉是前任和後任的關係,但都不是曹操的第一謀士,荀攸才是曹操軍中真正的“謀主”軍師。

    戲志才是曹操最早期的重要謀士,但死的實在是太早,所以歷史上關於他所出的計謀沒有任何記載,這也導致了在《三國演義》中並沒有出現。

    關於戲志才的記載只有在《三國志》中有寥寥幾句,主要是在《郭嘉傳》中:

    先是時,潁川戲志才,籌畫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與荀彧書曰:“自志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汝、穎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彧薦嘉。召見,論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這裡可以看到,在戲志才死後,曹操缺少籌畫的幫手,於是寫信給荀彧說:“自從戲志才去世後,沒有可以商量事情的了。汝南和潁川有很多有奇才的人,誰可以繼承戲志才的位置?”

    於是荀彧向曹操推薦了郭嘉,兩人見面後相談甚歡,於是認為郭嘉為司空軍祭酒。

    郭嘉在曹操帳下的主要貢獻有:

    一、在曹操攻打呂布的時候,和荀攸一起建議急攻。

    二、預料了孫策的死亡。

    三、提出十勝十敗論。

    四、在攻破袁紹後,建議曹操轉攻劉表,讓袁譚、袁尚兩兄弟自相攻擊。

    五、建議曹操留下輜重,千里急襲投奔烏丸的袁紹。

    但不久後郭嘉便病死,年僅38歲,曹操對其評價為:

    1、故軍祭酒郭嘉,忠良淵淑,體通性達。每有大議,發言盈庭,執中處理,動無遺策。自在軍旅,十有餘年,行同騎乘,坐共幄席,東禽呂布,西取眭固,斬袁譚之首,平朔土之眾,逾越險塞,蕩定烏丸,震威遼東,以梟袁尚。雖假天威,易為指麾,至於臨敵,發揚誓命,凶逆克殄,勳實由嘉。方將表顯,短命早終。上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喪失奇佐。

    2、郭奉孝年不滿四十,相與周旋十一年,阻險艱難,皆共罹之。又以其通達,見世事無所疑滯,欲以後事屬之。何意卒爾失之,悲痛傷心!今表增其子滿千戶,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見時事兵事,過絕於人。又以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則不生還。然與共論計,雲當先定荊。此為不但見計之忠厚,必欲立功分,棄命定。事人心乃爾,何得使人忘之!

    而荀攸則是在曹操將漢獻帝迎接到許昌後,以一封書信引起了曹操的注意:

    方今天下大亂,智士勞心之時也,而顧觀變蜀漢,不已久乎!

    這句話一方面指出了天下已經大亂的局勢,另一方面也指出曹操應該把握時機,不要太保守了。曹操看信後任命汝南太守,入為尚書,並在一番交談後,對荀彧、鍾繇等人說:“公達,非常人也,吾得與之計事,天下當何憂哉!”從此便以荀攸為軍師。

    此後荀攸為曹操屢建奇功:

    1、勸說曹操不要急攻張繡,防止劉表救援。結果曹操沒聽,劉表果然救援,致使戰敗。之後荀攸為曹操設奇計,再戰張繡取勝。

    2、攻呂布時,和郭嘉一起建議急攻。

    3、為曹操設計斬殺顏良文丑,語在《三國志·武帝紀》:“今兵少不敵,分其勢乃可。公到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後者,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禽也。”解白馬圍後,曹操率五六百騎與文丑劉備前後共五六千騎相遇,眾將都打算逃跑時,荀攸說:“此所以餌敵,如何去之!”於是曹操拋下輜重引誘敵軍,待袁軍爭搶輜重的時候,突然攻擊,大敗袁軍,斬殺文丑。

    4、官渡對峙期間,在雙方軍糧都將盡的時候,荀攸指出可以拍徐晃攻擊韓猛率領的運糧車隊。曹操依計,打敗韓猛,燒燬袁軍糧草物資。

    5、許攸到訪,獻計曹操奇襲烏巢,當時眾人都表示懷疑,只有荀攸和賈詡勸說曹操採納許攸計劃。

    6、曹操奇襲烏巢時,張郃前來投奔,曹洪不敢接受,荀攸說:“合計不用,怒而來,君何疑?”即張郃計謀不被採用,一怒之下前來投奔,不需要懷疑,曹洪才接納張郃。

    7、官渡之戰後,表示應該坐等袁譚、袁尚自相攻擊。

    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吳途中去世。

    曹操對荀攸的評價:

    1、忠正密謀,撫寧內外,文若是也。公達其次也。

    2、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寧武不能過也。

    3、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徵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

    4、孤與荀公達周遊二十餘年,無毫毛可非者。

    5、荀令君之進善,不進不休;荀軍師之去惡,不去不止。

    另有《三國志》記載,荀攸一生為曹操獻奇策十二,後來只有鍾繇知道,本打算都編輯出來,結果還沒有完成就去世了,導致後世沒人知道十二奇策到底是什麼內容。

    從以上可以看出,在曹軍之中,無論是地位還是重要性,荀攸都是排在郭嘉前面的。文臣中的地位僅此於荀彧,只是荀彧更偏重於內政,相當於劉邦的蕭何,而荀攸側重於戰略和計謀,類似於張良。

    但為什麼後世的評價會是郭嘉高於荀攸呢?

    一是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有意的突出郭嘉,將早期部分荀攸的戲份加到了郭嘉身上。

    二是郭嘉的早逝,為其加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就可以給他加上很多可能性,比如郭嘉如果沒死會怎麼怎麼樣,無形提高了他的地位。

    三是曹操多次表現出對郭嘉的痛惜,但這像是人們對已經失去了的事物更加珍惜的感情。郭嘉在曹操等人當中年齡最小,本來是希望在荀彧荀攸等人死後作為接班人培養,結果卻是最早去世的,所以曹操才表現的特別痛惜。

    對了,另外還有一點,因為歷史上的郭嘉比較放蕩,灑脫不羈,死的又年輕,所以給人的感覺包括在找演員上都是比較年輕帥氣的。而荀攸的演員,尤其是老闆三國給人的形象就是一個猥瑣老頭,減分不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表白送玫瑰花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