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不管怎麼樣,朱祁鈺在八年皇帝生涯中,更換就很多心腹,甚至將朱祁鎮給囚禁的起來,可是沒什麼會如此輕易的就被趕下臺了?

回覆列表
  • 1 # 莫冬寶

    從歷史上看,政變是否能夠成功取決於政變雙方力量的對比。

    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朱祁鈺依賴的主要是文官集團且並不忠心耿耿,他本人沒有子嗣,並且後期病重不能親臨朝政。而朱祁鎮一方有皇太后代表的後宮,宦官集團以及守衛禁軍支援,因此力量偏向於朱祁鎮。

    從民心所向來說,朱祁鈺在繼位後違反承諾,軟禁朱祁鎮並立自己的兒子為後嗣,且未能培養自己的心腹力量,因此失去了統治集團大多數人的支援。

    綜上所述,隨著朱祁鈺身體漸衰,再加上投機分子的煽動,在政變中失敗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 2 # 貓哥看歷史

    我們可以反過來想一下,如果沒有奪門之變,朱祁鈺死後誰做皇帝?答案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朱祁鎮!全朝都知道他要繼承大寶,可一個註定要繼承皇位的人被處心積慮之輩拱著去奪取本來就屬於他的東西,還聽信讒言冤殺于謙,如此不智之人,才是明朝走向衰亡的開始!

  • 3 # 小也會飛

    奪門之變,原因很多,但是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當是最有權利的大臣是于謙,他雖然是皇帝的寵臣,是權臣,但是他也是少有的心有國家,忠國多於忠君的大臣。他當時保持了中立,所以其他大臣搞串聯就非常容易成功。

  • 4 # 長白山老怪

    因為他不夠狠,自古以來,帝王將相哪個不是心狠手辣?唐太宗曾經發動玄武門之變,宋朝也是斧聲燭影,包括明成祖朱棣都是奪了他的侄子的皇位。如果一味的憐惜兄弟之情,顧及大臣的門面,如果他夠狠,就不會再被別人發生奪門之變。

  • 5 # 光聚焦

    我認為,除了古人心裡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讓他們一直把朱祁鎮當做名正言順的天子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朱祁鈺無後。忠君理解為古人認為名正言順為天道,佔據道德高點,那麼朱祁鈺無後便是人們的私心了,他病入膏肓,後任君主又大概率是英宗子孫,這些大臣作何選擇不是很明顯嗎?何況這是皇家內部的事,大臣們也不會揹負道德負擔。

  • 6 # 豐亨語大

    朱祁鈺的失敗我個人總結如下

    1. 無後,準確的說,子嗣早亡,這個讓很多支持者看不到後面的希望。

    2. 該殺不殺,該退不退,優柔寡斷,自取滅亡。朱祁鎮就不該讓他回來,回來了就不該讓他活著,這種仁慈跟朱允炆的婦人之仁是一樣的。做事不夠絕怎麼做皇帝。

    3. 不夠籠絡朝中大臣,特殊時期特殊方法,兩個皇帝大臣肯定要戰隊,你雖有守城之功,但大臣要的是實惠,在你身上看不到希望,他們只能復辟前朝皇帝。

  • 7 # 御史大夫001

    第一,朱祁鎮原來就是皇帝,有基礎

    第二,朱祁鈺對待回來之後的朱祁鎮太過苛 薄,引起很多大臣和孫太后的不滿。

    第三,朱祁鈺違背諾言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引起了太后和大臣的不滿

    第四,朱祁鈺的兒子死了之後又堅持不立朱見深為太子,又引起了大臣的不滿

    第五,孫太后在朝廷的影響力很大,讓很多官員感覺有定心丸

    總結,身體不好,無子,太后不是自己親孃沒後盾,對朱祁鎮苛薄但是心還不夠狠,直接殺了朱祁鎮和朱見深,免除後患,官員也就沒了念想。

  • 8 # 自持閣

    要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分析下明朝的歷史底蘊與基調。明朝在政治方面是有一定特殊性的,那就宦官與言官的權利過大,嚴重影響著皇權。這與朱祁鈺被奪門有著一定的內在聯絡。除了這個內在原因,外在原因我認為有如下兩點:

    首先,朱祁鎮本來是皇帝,在被瓦剌擄走後,朱祁鈺被大臣推上皇位,朱祁鈺的上位之路有天生的劣勢,雖然已經當了八年皇帝,但依然不能完全搬回此劣勢。其次,導致朱祁鈺被奪去皇位直接誘因是朱祁鈺所立太子剛夭折,沒有可立子嗣,太子是國本,特別是在一個王朝有外敵威脅的形式下,同時皇帝又病重時,太子的重要性就更大了,再加上一些衷於朱祁鎮和投機者的籌劃,最後,朱祁鈺還在病床上,一聲太上皇復位了,輕易的就奪走了朱祁鈺的皇位!

  • 9 # 涉獵歷史

    因為他兒子已經死了,他死後的繼承人是他哥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

    然後他那個時候距離死也就差一口氣了。

    也就是說群臣都預設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即將登基了。這種情況下朱祁鎮政變當皇帝,對於群臣來說無非是爹和兒子哪個當皇帝的區別。

    有區別麼?

    所以群臣是腦子有坑才去把全家都賭上去阻止政變,目的就是為了讓爹當不上皇帝?讓兒子當?

    這件事就連扶朱祁鈺當皇帝,從而得罪了朱祁鎮的于謙,在朱祁鎮登基後明顯沒有好日子過的情況下都不肯幹。還有誰去幹?

    所以朱祁鎮政變成功是必然的。當然也是沒必要的。

  • 10 # 千年歷史千面遊

    奪門之變之前,朱祁鈺已經病了很長時間了,他的影響力就下降的非常多了。奪門之變之後半年他就死了。而且在奪門之變之前,她因為想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這個事情鬧得跟朝臣很不愉快,所以確實也沒有多少人來幫他,連最早福保他的于謙,後來都不提這件事。而且在於謙知道英宗復辟之後,表現得非常平靜,可見他其實對代宗也就那麼回事。他作為當時朝廷內的第一大臣,都不作為,別人可想而知。

  • 11 # 佃璽民俗藝術博物館

    可以說是祈鈺做得有點過,同時,天時不濟,祈鈺的太子早亡,加速了朝臣的心理轉向。祈鈺本來在於謙等人的輔佐下,力挽狂瀾,穩定了明朝動搖的統治,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可是,祈鈺做什麼事不明表態,還打擊祈鎮的舊臣,這也加速了中間勢力的倒向。

  • 12 # 麇子文史

    皇位本來和朱祁鈺是毫不相干的,但因朱祁鎮聽信宦官王振的話北狩,在土木堡被瓦剌也先俘虜,於是朱祁鈺被孫太后任命為監國,面對強大的蒙古聯軍,大明朝又不可一日無主,在這機緣巧合之下朱祁鈺被推上了皇帝的位置,成為大明帝國新的掌舵人。

    由此可見,如果於謙要是為了自己的前途著想,那便會即刻派兵鎮壓政變,石亨、徐有貞等人皆不會有好的結果,只是于謙願意犧牲他自己,換取大明江山社稷的安穩。

  • 13 # 小雷說書

    朱祁鎮做皇帝時太年輕,而且跟他的成長也有關係,缺乏母愛,被太監誤導,導致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

    不得不說,朱祁鎮情商特別高,被俘後,與瓦剌人關係處理特別好,還娶了瓦剌人你做老婆,所以把他又放回來了。當然還有個原因,他對於瓦剌人沒有了太多利用價值了。

    朱祁鈺臨危授命,被推上龍座,兢兢業業8年,也算是個好皇帝,但他在後期身體不好,服食丹藥導致神經異常,發病時瘋瘋癲癲。這個時候,他的兒子又突然夭折,繼承人又成了問題。

    朱祁鎮身體強壯,情商高,與誰都能成為朋友。再說本來也是太上皇,這個時候正好就又借勢上位了,重新當上了皇帝。

  • 14 # 源隨心

    主要還是因為明朝時期強烈的嫡長子觀念,這個觀念非常深入,縱觀整個明朝很少有跟嫡長子掙位的現象,其次是朱祁鈺病重沒有兒子

  • 15 # 遁世迷糊人

    皇帝多病,又沒有明確的太子在儲君位上,投機者自然要動心思。這個和明代宗做多久皇帝沒多大關係的,皇帝重病,儲位卻高懸。無論是誰立為太子,這位候選人都有盟友和敵人。

    碰上這種情況,自然是趁皇帝病重,儲君之位高懸的時候做一次政治投機罷了。何況對於奪門之變中彈跳最歡的那位,他和儲君候選人關係應該極其不佳吧!也就是那位若是被立,他就必定沒的玩。

    與其等著出局,不如爭那一線投機,成了就是大功。人心而已,和景泰經營沒多大關係。

  • 16 # 脂肪故事

    誰知夜半南宮變,一夜之間換乾坤

    景泰八年的奪門之變,是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最不可思議的一次政變,在整個兵變的過程中,居然沒有發生過沖突、流血和犧牲,就完成了皇位的交接和傳承,這不僅在歷史上是獨一份的存在,即使是在今天看來也充滿著不可思議。

    奪門之變的整個過程,現在看來似乎是輕而易舉,徐有貞、石亨等大臣武將,不費吹灰之力就救出了就囚禁七年的朱祁鎮,而大臣們也迅速承認了明英宗的復辟,英宗掌握了實際權力之後,迅速展開清算,誅殺了在北京保衛戰中立有大功的于謙,數日後,明代宗朱祁鈺也離奇死亡!

    那麼,這次政變為什麼會如此輕易就成功了呢?其實只要看清了明朝的實際狀況,就不會覺得奇怪了!

    一、從封建法理來看,朱祁鎮更具有“正統性”

    封建王朝的統治,講究序列倫理、名正言順,這是封建王朝統治的文化根本與倫理基礎。但凡皇帝登基、改朝換代,都要有一合情、合理、合法的說法,得到百姓、百官的承認,這才叫“受命於天”。

    明英宗朱祁鎮的皇位,是朱瞻基在駕崩前,非常明確地指定了由他來繼承的,沒有任何疑問和“暗箱操作”,這一點也是得到朝臣們的認可的,所以在法理上,朱祁鎮當皇帝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儘管中間被瓦剌俘虜過一次!

    明英宗朱祁鎮是朱瞻基的長子,而且是嫡長子,是由孫皇后所出,從封建禮法上來講,是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無論是朱瞻基、還是朱祁鎮,亦或是朝廷群臣,對此都是深信不疑的。宣德十年正月,明宣宗駕崩,群臣按照宣宗的安排,迎朱祁鎮即皇帝位。而他的弟弟朱祁鈺則被封為郕王。朱祁鈺的母親是吳賢妃,在地位上遠不如孫皇后,是明宣宗的皇庶子,只要是一個“正常”的朝代,朱祁鈺是永遠不可能成為皇帝的,而他本人也是認可這一點的。明英宗在土木堡之變被迎回之後,立刻被囚禁於南宮,經歷了長達七年之囚犯生涯!在群臣看來,朱祁鈺確實有保衛北京城的功勞,但他的皇位是因為事急從權,現在朱祁鎮回來了,卻被當成了囚犯!問題在於:朱祁鎮並沒有犯過什麼錯啊!

    朱祁鈺之所以能夠成為皇帝,是情勢使然。當時,明英宗率領大軍御駕親征,卻在土木堡遭受慘敗,自己也成了俘虜,大明無主。瓦剌又兵臨城下,太子年幼,北京城內人心惶惶!北京一旦被攻破,整個中原的門戶就完全洞開,瓦剌的騎兵一日可到開封,亡國就在眼前!

    朱瞻基只有兩個兒子,明英宗被俘之後,急需一個人出來穩定局面,只能是朱祁鈺來擔起這個重任了。朱祁鈺也知道這樣不合,所以再石三推辭,最終在群臣的擁立下,才“無可奈何”地受命,所以他登基完全是事急從權!如果朱祁鎮死了,他的登基就有了合法性,可問題是明英宗回來了啊!

    二、朱祁鈺有著無法解決的“難題”,導致了群臣最終拋棄了他

    如果僅僅從皇帝這個職業來看,朱祁鈺比朱祁鎮要稱職地多。在他的帶領下,北京軍民團結一心,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瓦剌大軍損兵折將,無可奈何地退去,從這一點而言,朱祁鈺於明朝是有大功的。

    而朱祁鎮呢?寵信太監王振,自信過度膨脹,御駕親征葬送了明朝自開國傳下來的最精銳的部隊,其中包括了三大營,而且包括張輔在內的一大批明朝政治精英喪命於戰火中,堪稱明朝的罪人,但詭異的是,為什麼群臣還會支援他呢?

    朱祁鈺即位之後,廢掉了朱祁鎮所立的太子朱見深,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然而,然而朱見濟沒過多久就病死了,朱祁鈺也一直沒有再生下兒子,這就導致了沒有人可以繼承他的基業皇位。一旦他死去,大明江山必將旁落。文武大臣也是有私心的,他們所求的就是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並且能夠傳承下去。朱祁鈺沒有兒子,無法延續基業,將來換個人當皇帝,必將迎來一輪權力的洗牌,那麼為什麼還要支援朱祁鈺呢?這不是銀子扔在水裡打水漂嗎?朱祁鈺自己的身體也不太好。奪門之變之所以如此輕易就成功,是因為當時朱祁鈺已經病重,臥在深宮。而且朱祁鈺的身體一直不太好,誰也不知道啥時候就駕崩了,支援這樣一個皇帝,真的是明智的選擇嗎?

    反觀朱祁鎮,先是被瓦剌俘虜關到了北方,經歷了幾年的塞外風霜和折騰!此後,又被關在南宮,時間長達七年。這七年裡朱祁鎮身體倍棒、吃飯倍香,活蹦亂跳的,哪怕再當幾十年皇帝都沒有問題。

    而且,朱祁鎮是有兒子的,即便是沒有發生奪門之變,朱祁鈺如果駕崩,極有可能是朱見深繼承皇位,那麼,既然明英宗復辟了,支援他難道不是最好的選擇嗎?難道還要去支援那個躺在病床上的明代宗?大臣們總要為自己和家庭考慮吧!

    三、朱祁鈺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給自己留下了後患

    明英宗復辟登基之後,幾天之後朱祁鈺離奇死亡,只要是有腦子的人都知道這是明英宗下的手,從這一點來看,明英宗比明代宗更適合皇帝這個角色,下手就下死手,斷絕了復辟的一切可能。

    除了殺掉朱祁鈺之外,明英宗還將當年擁立明代宗登基的大臣全部清除,這其中就包括了在北京保衛戰中立下大功的于謙。此時于謙在北京軍民的心中威望極高,但是于謙擁立明代宗,在朱祁鎮看來這是無法原諒的事情,儘管知道于謙是忠臣,最終還是殺了他!明英宗的準血無情,與明代宗的心慈手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明代宗登基之後,誰也沒有想到,瓦剌會把明英宗放回來。瓦剌這一手玩得漂亮,成功地造成了明朝廷的地震。那麼,如何處置明英宗呢?代宗是不想交出皇位的,那麼他最優的選擇就是把明英宗殺掉,這樣的戲碼歷史上比比皆是,可他偏偏只是將明英宗囚禁起來,為奪門之變打下了伏筆。明代宗不是個冷血無情之輩,他對自己的親哥哥確實下不了這個毒手,他還有著做人的良心。他以為只要把哥哥看住,就能夠保證皇位的穩固。然而事實證明他錯了,錯得很厲害!朱祁鎮在南宮戰戰兢兢的過了七年,終於等到了復辟的機會。從明代宗即位後的一系列措施來看,他的勤政與政績,是要遠強於朱祁鎮的,除了贏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之外,他還採取一系列休養生息的措施,讓明朝恢復的安定,農業得到了發展、經濟得到了恢復,國力顯著增強!

    但是,明代宗在政治上卻異常“幼稚”,你既然要當皇帝,就要鐵血無情,消除一切可能對皇位造成危害的隱患,最大程度上鞏固自己的地位,可他既不想退位,又不下死手,最終把自己逼進了絕境!

    封建王朝時代,哪次皇位的繼承不是刀光劍影、血流滿地,既然開始玩這個遊戲,就要有相當的覺悟,首鼠兩端、心慈手軟,最終葬送的只會是自己的性命,在權勢與皇位面前,哪有什麼脈脈溫情啊!

    所以,景泰八年的奪門之變,之所以能夠輕易成功,既是因為封建禮法中嫡長子繼承皇位的觀念深入人心,沒有招致大臣們的強烈反對,又因為此事出其不意,誰也沒有想到以徐有貞為首的這群野心家居然如此大膽!

    奪門之變能夠成功,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在利益面前,所有人都做出了對自己最為有利的選擇,關鍵時刻所有的人都拋棄了明代宗,讓明英宗以太上皇的身份重新即位復辟!

    在這場宮廷政變中,最為可惜的就是於少保于謙,這個為了大明家國做出了偉大貢獻的忠臣,最終被冤殺!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朱見深即位之後,為于謙進行了平反!于謙的功績,終將得到世人的承認!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于謙雖然只是個臣子,但它的氣節、光芒、執著、擔當,卻蓋過了這些帝王,永遠留在華夏文明的史冊上!

  • 17 # 老易說事

    歸根到底,還是客觀環境決定了!

    1、儘管朝廷的中流砥柱于謙,一直支援著朱祁鈺,但是于謙是忠於明朝這個國家,而不是忠於朱祁鈺個人,當朱祁鈺的兒子朱見濟要挾後,實際上朱祁鈺在正統傳承上就失去了優勢!

    2、大部分朝臣還有皇室還是信奉正統思想的!朱祁鎮雖然混蛋,但終究代表正統血脈,朱祁鈺雖然把他軟禁在南宮之內,但朱祁鎮的影響力還在!特別是他的兒子朱見深活得好好的!

    3、朱祁鈺不夠狠!朱祁鎮被軟禁期間,有一個“金刀案”其實這是朱祁鎮釋放的一個訊號,朱祁鈺雖然嚴查了一下,但是卻不了了之!

    4、朱祁鈺識人不明,石亨、曹吉祥、徐有貞之流就是一群政治投機分子!朱祁鈺沒斷絕他們的希望!所以他們趁著朱祁鈺病重,開始興風作浪!

    實際上,當朱祁鈺病入膏肓,也就沒有逆天改命的想法了,在朱祁鈺病重期間,不是沒有考慮過立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可惜,朱祁鎮這個人渣等不及了!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所以沒什麼好說的!

  • 18 # 胖五說

    開始說明朝:這個問題讓我們從以下幾個角度出發來看看景泰帝朱祁鈺的坎坷一生。

    皇位是怎樣繼承的?

    景泰帝朱祁鈺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鎮異母弟,母親是吳賢妃。庶子的身份皇位本與他毫無關係。明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留弟弟朱祁鈺為監國。土木堡明軍與瓦剌交戰中,明英宗朱祁鎮被俘,史稱“土木堡之變”。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八月二十八日,王文上書監國朱祁鈺,希望他以江山社稷為重,承繼大統。因為當時的皇太子朱見深年僅兩歲, 為免主少國疑,而且皇太子朱見深是明英宗的嫡子,如果直接登基同樣也會受到瓦剌的要挾。于謙等大臣稟明皇太后,最終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九月擁立明英宗的異母弟弟監國朱祁鈺為帝,改元景泰,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

    景泰帝朱祁鈺的皇位是迫於無奈,因形勢所迫才繼位登基的。可以說當時的這個皇帝位是個高危高風險的,外部強敵環伺,內部人心思動。想棄城逃跑的大有人在。還好有名臣于謙在,在於謙的組織協調和領導下,完成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穩固了明朝的江山。

    一日登天貪戀皇權----人之常情!

    北京保衛戰之後,明朝軍隊多次擊敗瓦剌。瓦剌首領也先一看也撈不到好處,便想放了明英宗,因為除了管吃管住還撈不到一點好處,所以也先也想借此緩和關係。他想放,可是朱祁鈺卻不願意接。大臣建議朱祁鈺把明英宗接回來,他不高興了,他說我本來不想當這個皇帝的,當初是你們逼著我當的。現在你們又要我把前一任接回來。我怎麼辦?這個時候,于謙說,皇位早就已經定了,不會再更改了,所以應當儘快把朱祁鎮接回來。朱祁鈺見最得力的大臣都這麼說,只得說:"好吧,就聽你的。"便先後派遣李實、楊善出使瓦剌。 派去瓦剌的使臣楊善隨機應變,就將太上皇接回來了,生米煮成熟飯,朱祁鈺也只好接受了這個事實,但即便如此在迎接的禮儀上,朱祁鈺也減了又減,明英宗抵達北京後,由安定門入城。之後,改乘法駕,入東安門,朱祁鈺自東安門出迎,行拜見之禮,明英宗答拜,互拉雙手,淚涕沾襟,相互推辭遜讓了許久。

    將明英宗接回了北京後,朱祁鈺就把哥哥軟禁在南宮。一鎖就是七年。在中國歷史上,漢族的皇帝被俘後不附帶任何屈辱的條件就被放回來,這還是第一次。明英宗回來之後,雖然是太上皇,卻被軟禁在南宮。朱祁鈺從內心來講並不希望明英宗回朝,為防備明英宗與舊臣聯絡,對他的一舉一動,都嚴加防範。朱祁鈺接受太監高平的建議,將南宮的樹木全部砍伐,以防有人越過高牆與明英宗聯絡。就連自己的親生兒子朱見深也是見不到的。自古無情帝王家啊!

    登位八年年輕但體衰,引來“奪門之變”。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朱祁鈺病重,將石亨召到病榻前,親自殷殷囑咐。在病重之際,朱祁鈺想到的人是石亨,而不是于謙,這說明在朱祁鈺心目中,更加信任石亨,而不是剛直不阿的于謙。在此之前,朱祁鈺還將石亨加封太子太師等官職,這也體現出朱祁鈺對於他的器重。不過,石亨親眼看見朱祁鈺的病態,內心已經打起了主意,也即準備擁立朱祁鎮復位,從而獲得更大的利益。

    至於奪門之變中的關鍵人物曹吉祥,是在明代宗朱祁鈺在位時,被加官至司設監太監,這說明朱祁鈺對於他也是恩寵有加的。結果,曹吉祥和石亨一樣,都為利益所驅使,選擇幫助被囚禁的朱祁鎮復位。在他們看來,幫助朱祁鎮復位,顯然可以更大的封賞。當然,最後的結果也如他們所願,奪門之變,明英宗朱祁鎮對石亨、張軏、徐有貞等人分別晉官加爵。

    掌握兵權的于謙,為何沒有攜手朱祁鈺阻止奪門之變?對此看來,雖然景泰年間,朱祁鈺和于謙維持了表面上的和睦關係,但是,在內心深處,朱祁鈺還是不夠信任,甚至猜忌于謙的。根據《明史》等史料的記載,奪門之變時,朱祁鈺突然聽到前面撞鐘擂鼓,立即問左右:“莫非是于謙不成?”意思是問是不是于謙謀反篡位了。

    最後,在封建王朝下,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一旦握有兵權,無疑會遭到君主的猜忌。所以,在奪門之變時,朱祁鈺甚至一度懷疑于謙謀反,這也是他對於謙不信任的直接反映。而就於謙來說,雖然握有兵權,卻也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地位,在土木堡之變後,于謙等人支援朱祁鈺即位,乃是非常情況的應對策略,因此明朝以朱祁鎮為太上皇,現在朱祁鎮和朱祁鈺爭奪皇位,剛直不阿的于謙,既不是朱祁鈺的心腹,也不會和石亨等人一樣進行投機,所以其只能選擇沉默。

    至於明朝的其他文臣武將,在奪門之變後,已經認可或者預設朱祁鎮的復位之舉,這就更讓于謙沒有干涉的資格了。如果真的貿然出兵,無疑會被誣陷為有謀反意圖。在奪門之變後,于謙對於自己的結局,其實早已心中有數,他淡然接受了被冤殺的結果。

    由此看來,景泰帝在位八年時間裡自己的帝位一直沒有穩固。更由於文臣于謙的力挽狂瀾,也開始了文官決定皇位的先例。對明朝後世皇帝倚重宦官制衡文官集團起到了影響性的作用。

  • 19 # 西江夜行

    朱祁鈺當了八年皇帝,為什麼會被如此輕易的發動奪門之變?歷史上的奪門之變確實有些匪夷所思,而且事出倉促,很多當事者都來不及反應。為什麼會被如此輕易的發動奪門之變,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奪門之變

    奪門之變歷史上又稱為南宮復辟,明朝代宗朱祁鈺景泰時期,石亨、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於景泰八年擁戴被代宗朱祁鈺軟禁在南宮的明英宗朱祁鎮復位的一場政變。公元1449年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攛掇下御駕親征,留弟弟朱祁鈺監國。結果不想明軍被瓦剌擊潰造成“土木堡之變”明英宗也被瓦剌俘虜,訊息傳到京師朝野上下為之振動。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在這個危機關頭,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二十八日,王文上書朱祁鈺,希望他以江山社稷為重,承繼大統。當時的皇太子朱見深年僅兩歲, 為免主少國疑,于謙等大臣稟明孫太后,最終在1449年九月擁立朱祁鈺繼承皇位。瓦剌也先在俘虜明英宗朱祁鎮一年後,看看撈不到什麼好處,如是把英宗送還歸國,此時的英宗眼看弟弟朱祁鈺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自知自己在土木堡之變中丟進明朝臉面,無心再覬覦皇位,深知此時沒有能力叫板,如是服從朝廷安排當太上皇到南宮養老。

    公元1452年,代宗朱祁鈺廢掉自己的侄子代宗的兒子朱見深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不想到第二年五歲的朱見濟便夭折了,經此打擊又加上日夜操勞國事政務,景泰帝朱祁鈺終於病倒了。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七凌晨四更,石亨、徐有貞等人領軍開啟長安門,接著迅速趕到南宮,請明英宗復登大位。到東華門,守衛大聲喝止,明英宗高喊:“我是太上皇!”東華門隨聲而開。明英宗堂而皇之進入大殿,五更時分,百官在午門外朝房等待朱祁鈺升朝,忽然聽到宮中鐘鼓齊鳴,宮門大開,徐有貞出來高聲宣佈:“太上皇復位了!” 目瞪口呆的公卿百官在徐有貞的催促下,匆匆整隊入宮拜賀。

    明代宗立足未穩,沒有建立忠於自己的班底

    事情的積累是一個過程,這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從一開始英宗被俘虜,因為形勢緊迫,剛好此時的朱祁鈺又是英宗指定監國的人,所以以于謙為首的朝臣當機立斷擁立朱祁鈺繼承皇位,在這個問題上孫太后也沒有反對,當時也覺得只有這樣辦了。也就是說明朝上層核心的一些人擁立朱祁鈺也只是權意無奈之意,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國家總不能沒有一個做主的人啊。英宗被俘與擁戴代宗朱祁鈺都是事起倉促,但是在封建倫理觀念中大家還是認為英宗才是正宗的皇帝,朱祁鈺只是一個代理。朱祁鈺在位雖說以國事為重,任用賢臣但是並沒有培養起來自己的親信,對於于謙這樣的人也就是保持工作上的關係,並沒建立太多的私人感情。整個8年時間沒有建立起一個完全忠於自己的朝臣隊伍。以至於到後來發生奪門之變時候沒有人出來替自己說話,維護自己利益,所有的朝臣都對此事保持驚人一致和預設。

    朱祁鈺沒有兒子繼承未來的皇位

    在封建王朝如果帝王沒有子嗣那是一件非常重大的問題,它會直接影響一個王朝的興衰,是一個涉及到江山社稷天下安危的大事。明代宗朱祁鈺的悲劇和痛在於他的唯一一個兒子朱見濟夭折,從此沒有子嗣。這個問題對於他來說是一個硬傷。沒有兒子了那就意味著皇位又得給他侄子朱見深,兜一圈皇位又回到他哥哥那裡去了。對於這個問題來說朝臣們是看得很清楚的,太子朱見深被代總廢了,現在代宗又沒有兒子可以繼承,那麼皇位遲早還是回到英宗兒子朱見深那裡,如果一旦回去了那這些大臣還有好日子嗎?與其這樣還不如做順水人情,樂見英宗復辟。

  • 20 # 秋先森談歷史

    同樣的,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看奪門之變發生之前的背景,我個人認為,主要的就是三個原因:

    一、朱祁鈺當時病重,已經奄奄一息。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當時的朱祁鈺病危到已經快要駕崩了,而此時就面臨一個重要的問題:立誰為太子?這就引出了下一個原因。

    二、朱祁鈺沒有兒子可以繼承皇位

    在當時朱祁鈺被迫上位時,當時的太子就是朱見深,即朱祁鎮之子。而北京保衛戰過後,明軍打敗了蒙古的軍隊,明朝的局勢也穩定下來,此時,朱祁鈺嚐到了權力的甜頭,當然不願離開皇位,也不願皇位落入外人手中。可是朱祁鈺深知自己當時是庶出子,不具備繼承皇位的條件,於是十分害怕自己皇位被篡奪。而這時,被俘的朱祁鎮不但沒死,還被蒙古(瓦剌)人送還回來,朱祁鈺更加不安了,他擔心皇位不保。於是他不但將朱祁鎮幽禁起來,還不顧群臣反對,廢了朱見深的太子之位,立自己唯一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在這皇位歸屬的鬥爭中,他終於贏了!

    可惜,上天給了他開了個玩笑,朱見濟在被立為太子的第二年(景泰四年,1453年)就去世了,朱祁鈺此時遭受了沉重地打擊(我個人認為,這也使本就身體不好的朱祁鈺病重的更快)。

    群臣本就反對立朱見濟為太子,終於,朱見濟去世了,群臣相繼上書,請求立朱見深為太子。而朱祁鈺哪肯,於是下詔,將上書復儲的大臣全部以廷杖處罰。朱祁鈺,用棍棒讓自己的生活平靜了兩年。在兩年過後,他正如我上面提到的,病倒了,這就引出了接下來的原因。

    三、朱祁鈺重用的小人正是仇視于謙和朱祁玉的。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按規定,朱祁鈺應當主持祭祀,而由於病重,朱祁玉讓石亨代他主持祭祀,這時,我們就要交代石亨是個什麼角色了。

    在北京保衛戰之後,石亨感覺于謙的功勞比自己大,而於謙的封賞卻比自己低,心裡不安,於是自行上書保舉于謙的兒子于冕為官,而於謙自己剛正不阿,不但不感冒,反而向朱祁鈺說:“石亨身為大將,卻保舉私人,應予懲罰。”石亨這樣的小人當然不能理解于謙光明磊落的行為,認為于謙不但不領情,還告自己一狀,心生恨意。於是對於謙心懷恨意,一心想要除掉于謙,而於謙的後臺卻是皇帝朱祁玉。

    所以,當奄奄一息的朱祁鈺找到他時,他也意識到,解決朱祁鈺和于謙的機會到了。於是和徐有貞、宦官曹吉祥等人一起密謀,發起了奪門之變。於是太上皇朱祁鎮復位,而朱祁鈺在知道訊息後,沉默了一會,突然抬起頭來,從容地笑了起來,並在最後吐出:“好,好,好”三個字,在恐懼和孤獨生活了三年的他,也終於得到了解脫。

    而朱祁鈺,一個不勞而獲者,八年過後,也歸還了不屬於他的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科三考了兩次了都沒過,你們是怎麼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