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閔冉,三國之後有西晉,西晉亡於匈奴後,東晉偏安江南,五胡開始亂華,史稱東晉十六國或南北朝。是時,諸胡不僅強驅漢人修宮廷、樓閣,造甲戈、武備,甚至以漢人為菜食,肆意凌辱。中原漢人一時死傷枕籍、赤地千里,從一千五百萬銳減至六百萬,而各胡侵入中原的人數竟迅速上升至五百萬。眼界炎黃子孫的火種黯淡將熄之時,中原出了一位頂天立地的大英雄——閔冉。他頒佈殺胡令,誅諸胡數百萬,一時中原為之肅清,漢人得以生存。雖然說閔冉屠滅羯族,驅逐胡人,造成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慘況,的確有些殘忍。但如果沒有閔冉的絕地反擊,北方各式各樣的胡族很可能會徹底消滅北方漢人(少部分作為奴隸),中原地區將繁殖形成一個金髮碧眼的新種族,隨著人口增長一定會向南方要生存空間。一旦諸胡再把南方的三百萬東晉漢人殺掉,那麼漢族就會像巴比化、埃及等文明古國一樣從地球上消失,而絕不會是其它各胡基本上被殺絕。雖然後來閔冉不幸被鮮卑慕容氏所滅,但經歷了漢人血腥報復的諸胡卻再也不敢殘暴對待漢人,而採取了較為溫和的拉攏漢人士族、主動融合進漢人等手段。
16
回覆列表
  • 1 # 帝國萬歲6435298

    滔滔不絕的描述,卻把主人公的名字都寫反了,可想而知都是些什麼貨色。還是那句話,中華歷史上英雄輩出,可稱民族脊樑的人數不勝數,何必神化歌頌一個這樣的人呢?

  • 2 # 營養學教授劉政

    冉閔之所以評價不高,1幼年即在後趙成長,成年為石虎賣命,頻繁攻擊東晉漢人,基本是胡化漢人,繼承了嗜殺的本性。2民族政策搖擺不定,先殺胡是因為胡人不肯為他賣命,借漢人乞活軍登位,第一件事就是把包括乞活軍首領等一批高階將領幹掉,之後又封太子為大單于,組建胡人禁軍,屠殺反胡漢臣。並且,不少胡人在冉魏身居高位。3軍紀敗壞,允許軍隊遊食(公開搶掠),失去民心。

  • 3 # 香茗史館

    不論出於何種目的,“殺胡令”帶來的結果是積極地,對於當時北方漢人生活境況的改變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從這一點來說,冉閔的功勞是不可忽視的。被稱作民族英雄也不為過。基於此,對於冉閔的動機我們再來分析一番。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冉閔“殺胡令”頒佈的歷史背景。按照史書記載,冉閔頒佈殺胡令是在他拘禁了後趙皇帝石鑑之後釋出的,注意:時間是公元349年12月。數月後,冉閔就稱帝了,再次注意:這個時間是公元350年3月。那麼,冉閔這條命令真的一心是為了存亡北方漢族存亡下的麼?是否存在拉攏漢人民心,助他稱帝的意圖?我認為這種可能是存在的,從當時情況來看,胡人被他使用的可能性較小,相反威脅反而比較大,以“殺胡令”來減小威脅,並贏得漢人支援無疑是一個好的選擇。而且冉閔也並非仇視胡人,他在之後的統治中還是使用胡人的。所以,我認為冉閔此舉有改善漢人生存境況的目的,但也有助其稱帝的目的在。

    其次,再來分析一下當時北方漢人的處境。我們知道,在胡人攻入中原後,西晉朝廷南下,大批北方漢人隨之南下,而留在北方打的漢人的確遭受了滅頂之災。那麼,是否真如史書所說,漢人境遇到了滅絕的地步?我想這也是不存在的,應該是被誇大了。根據出土的《鳴沙石氏佚書》記載“永嘉大亂,中夏殘荒。保壁大帥數不盈四十。多者不過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北方漢人被屠殺的僅餘四五百萬人,數量比胡人數量還少,已經到了危急存亡關頭,但要說滅種,我是不相信的。畢竟,胡人南下是要統治的,可不是為了撈一把就走的,戰爭初始階段漢人被大肆屠殺我相信,但隨著秩序的建立這種大規模的屠殺肯定不會再有,一是北方漢人已經不足以對他們形成威脅,二是他們需要熟於耕種的漢人來養活他們,因為不論出於何種原因,統治階級也不會坐視漢人被滅絕。可以參考蒙古攻入中原後的情況,我們不否認有那種想把漢人天下變成他們草場的傻子,但要說高層全是傻子,我是不信的。

    最後,漢人是否有被同化的危險。第一:在漢人被屠殺,被殘暴統治的情況下,漢人並非沒有反抗。根據記載,漢人已經開始有意識的結寨自保了,只是由於力量分散、武器裝備落後等原因,無法對胡人造成致命威脅而已。如果真到了活不下去的境地,出現大規模暴亂和反抗是必然的,同樣可以參考元末農民起義。第二:此時的漢人應該並非全無反抗之力,否則也不會因為冉閔一聲令下,短時間內胡人就被擊殺了數十萬的戰績了。第三:漢人的同化能力可是相當強的,而且一般的同化都是先進文化同化落後文化,漢人被胡人同化的可能性較小,胡人被漢人同化的可能性較大。但要注意,這種同化只是文化層面的同化,在血緣同化方面漢人不佔優勢,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極有可能導致漢人血脈逐步稀釋,且最終消失的情況。

    綜上所述,我認為北方漢人短時間內被滅族的危險不存在,但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危險將越來越大。冉閔的殺胡令不管出於何種目的,對於改變漢人生存的作用都是積極地,這一點不容忽視。

  • 4 # 石頭說歷史

    冉閔頒佈殺胡令主要是為了自己。

    一、冉閔的父親冉良在12歲的時候就被羯族皇帝石虎收為養子,並改名為石瞻,為後趙賣命。這冉閔自打出生就是後趙皇室的人,是石虎的養孫,石虎非常寵愛他。

    二、冉閔自幼勇武過人,又善於計謀,為後趙東征西戰立下汗馬功勞。冉閔不僅為後趙攻打胡族政權,漢族的東晉政權也照打不誤,絲毫不放水。所以,冉閔類似於清朝的漢八旗,而且地位還很高。雖然流著漢人的血,但實際上和羯族統治者是一丘之貉。

    三、石虎死後,後趙圍繞皇位展開了殘酷的鬥爭。石遵許諾冉閔,只要他幫忙,就讓他做皇太子。但石遵事後卻食言,冉閔一怒之下擒殺了石遵。石鑑即位後,後趙愈發混亂,但他們都把矛頭對準了這個握有兵權、擒殺石遵的流著漢族血液的假羯族——冉閔(石閔)。

    四、此時冉閔才意識到,原來那幫羯族兄弟一直把他當外人看待。而駐紮在城內的三千多羯族士兵也想殺冉閔,於是冉閔先發制人,城內一片混亂,許多胡人爭相湧出城外。冉閔於是下令,跟我混的留在城內,其他的出城去,一概既往不咎。

    五、此令一出,胡人紛紛往城外跑,而城外的漢人紛紛湧進城內。冉閔終於意識到,他是漢人,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於是冉閔告知城內外的漢人,只要殺一個胡人,文官進位三等,武職任牙門將。

    這就是殺胡令,非常簡單,網上那個版本是熱心網友杜撰的。殺胡令一出,一天之內有萬餘胡人被殺。之後,冉閔帶著部隊展開大清洗,二十餘萬人被殺,不少身材高大、毛髮旺盛的漢人也被殺害。冉閔因此樹立了權威,得以建立冉魏政權。

    所以,冉閔頒佈殺胡令很明顯是為了自己爭奪權利。當然殺了這麼多胡人,客觀上確實改變了漢人的生存狀況,但這並不是冉閔頒佈殺胡令的初衷和本意。

  • 5 # 雪天雪晴

    完全是為了自己篡權奪位。根本不是現在被捧的那個樣子。

    作為漢人,又是少數民族國家的將領,實際殺漢族人更多,是為不仁不義。作為石虎的養子,篡奪政權,是為不忠。屠殺養父家人,是為不孝。

    立國僅一年,被北燕滅掉,地盤不過跨河北河南交界不足一省之地,要說他對漢族的保護,實在有限,更別說關係生存了。

    況且,他給自己的接班人稱號為單于。這可真不可解釋。

  • 6 # ww3721王建文

    閔冉是西晉被劉淵打進長安後,創造的前趙,又被大將石勒禪讓了前趙的後趙國家的武帝石虎的養子,他父親冉良祖上在漢朝為將多代為官,到他十二歲父親被俘被殺,他成石虎的養子,改名石瞻,身高力大,有志向和謀略。很得石虎的喜愛,享受同自己孩子一樣關懷,成長迅速,學會武藝戰策,打仗勇敢,攻敵多功,年輕即為將軍,西華候。是果斷敏銳的奇才。在對東晉作戰中立過大功,殺死將軍蔡懷,打敗梁續,聲名顯赫成為一代名將。349年石虎去世,太子即位13天后,被小弟老九冉閔的朋友石遵,奪去皇權當了皇帝。冉閔成了總都督,總管全國內外兵權,他拉攏部下,結邦成團,引來皇帝不滿要殺他,他先下手把皇帝殺了。立了石虎的老三石鑑為皇帝,他升為大將軍武德王,引起另兄弟石祗,糾集十幾萬軍殺來了,他帶領部下,打敗石祇,開始了屠殺胡人。下命令說殺一個胡人文官加官三等,武兵成軍官。一時間不論是漢人還是胡人,只要全臉胡的人,全被殺了,二十多萬被殺,滿城內外都殺人場。350年立國為魏,歷史稱為冉魏,冉閔當了皇帝,352年在鮮卑慕容儁的燕打擊下滅亡被殺。溢武悼天王,平皇帝。是相當短得王朝只有三年。他殺胡人是一種不分好壞民族大屠殺。是自已都城內一般百姓,按現在話說是殺紅眼了。都是自己國內兄弟,雖然後趙是繼承前趙國家是匈奴的人立國,但這種戰後殺本華人歷史,唯有冉閔創造。那些被殺胡人,並不是石家的同盟者參戰者,只是做居民。而石家人在城內的已前就冉閔殺完了,他也是吃匈奴家羯族飯長大的人,拿當殺人當兒戲,當然同時司馬家,也是你殺我,我殺你,殺人在那個時代是傳染病,在那在時代一切都用刀說話,以殺人做本錢,幹事情幾乎世界都殺氣洶洶過生活。冉閔也是如此。當上皇帝向東晉下書稱臣,還沒有,沒有待來信。冉閔由開始殺自已的同盟擁護者,他當皇帝的支援力量李農全族,還有其它。也殺敗了石祇再次派出的大軍十幾萬人,自己兵力達到三十多萬人馬,超過前趙後趙的兵力總量,多次打敗石祇和燕國聯軍,但石祗又叫來燕國最大力量的聯環甲馬陣把他打敗了。在這以前以前。石祗也被部下殺死了,把頭送給他。他們都死了國也消滅。冉閔那次,消羯族是不成立的石虎的兒子石祇還存在,帶兵就十幾萬多羯族兵,而冉閔所管轄地區,也只有都城鄴城,其它地方還在石虎其它兒子勢力以下。在當皇帝以後,為了打仗,又大量吸收羯族人,成為自己武裝力量,反而打擊漢族以李農代表的漢族勢力。雖然多次打敗石祗和鮮卑燕國的聯軍,但根本局面沒有改變,只有三年就讓鮮卑人給消滅了。而北方以胡人政權的格局沒有改變。歷史小說演義中大渲染漢族偉大。在當時只有東晉還獨立存在,其它都是胡人政權。冉閔政治影響在當時短短三年,如暴風驟雨,有過激情過程。但歷史長河中是微不足道,有一點我們不可能把小說都當做歷史真實。中國是多民族共同發展歷史,漢人在多數時候勝利者,晉朝南迂後北方除武威涼獨立堅持一斷漢族政權,幾乎都是胡人政權,冉閔的政權,由於武裝力量由胡人組成也化為胡人政權。比同時武威的涼國政權短得幾乎不計。而冉閔他吃石家飯長大,為了政權不顧一切殺了很多不因該殺的人,是英雄是小英雄。他沒有徹底把羯族關糸割斷最後武裝力量組成都是胡人雖然有殺胡令在只在他管轄的鄴城有用,北方國家很多有槍就是王更多誰聽他的。晉朝南遷後北方政權大數都原來胡人掌握政權但平民百姓並遷往南方大量的還是漢族人存胡人政權也沒有也平殺光漢人漢人還是大多數,只是政治權力沒有了。在以在政治權力鬥爭到唐朝的李家都是有少數血脈以後血脈更加混雜了

  • 7 # 靈石蘊

    網上很多人形容冉閔是不忠不義,這類人很讓人不齒。

    說其不忠不義,是在為石家招魂麼?是在為石家謀不平麼?是在為石家叫屈麼?綿延百里的吊死男女在看著呢,城牆角下冤死的數萬漢家子弟在看著呢,大河沉江的十幾萬河工在看著呢,怎麼敢為石家叫魂?外族搞分裂也就算了,我漢家子孫,儒門衍聖教的麼!

    至於冉閔本身,是為自身,還是為漢族百姓生存?這個根本說不清,因為冉閔和漢地百姓本就是利益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冉閔是北地漢家集團代言人,你說他下的殺胡令是為自己還是為大眾?只能說既為自己,又為漢家百姓

    對於鄴城殺胡令,如仔細去分析那段歷史介紹,就會發現殺胡令是不得已的產物,不是什麼因為胡族不為他所用,才去屠殺,而是族群矛盾尖銳,胡羯聚集太多,自己思考一下,胡族統帥級領頭人若反應過來,等待漢家的將是什麼?胡羯屠城不要太多

  • 8 # 多維觀世界

    歷史上評價一個人做某事從來不看目的,只看他的後果。秦始皇統一六國,目的自然是為了他自己的一家之私,可以二世三世千萬世傳下去,但是他的千秋功業傳頌至今。冉閔殺胡,不論其目的如何,在當時是振奮人心,在漢族政權衰弱,民眾被外族壓迫屠殺欺凌無處申報時,這一命令這一訊息在當時所起作用是巨大的,影響也是深遠的。

  • 9 # 無風即風

    首先,科普一個事實,網上流傳的《殺胡令》是現代人的偽作,歷史上真正存在的《殺胡令》是這樣的:

    “宣令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晉書·卷一百七·載記第七》

    而且,正確的叫法,應該叫《驅胡令》。因為本來冉閔最開始時並非真的想屠胡,正如《晉書》所言“閔知胡之不為己用也”,後來的屠胡涉及到他與李農的龍爭虎鬥,但是,冉閔的號召也確實客觀上引爆了屠胡戰爭:

    “班令內外趙人,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一日之中,斬首數萬。閔躬率趙人誅諸胡羯,無貴賤男女少長皆斬之,死者二十餘萬,屍諸城外,悉為野犬豺狼所食。屯據四方者,所在承閔書誅之”。

    因此,從結果導向來看,說冉閔領導了北方漢人推翻胡人殘暴統治,這一點並不為過。

    網上現在對於冉閔的解讀,呈兩個極端,其實都是沒必要的。

    一、冉閔首先是政治人物,並不是簡單的武將文人,所以他做任何事都不可能是單純的憑情感行事;

    二、當時的冉魏政權,事實上就是漢人地方集團與胡人作為“一等公民”的共治局面,當時的整個北方大地,胡人集團也知道自己的殘暴統治是不可持久的,漢人集團的反抗情緒也已經接近臨界點,雙方皆清楚矛盾與仇恨無法調和。

    而冉閔身為曾經服務於胡人集團的漢人軍閥,他的反覆無常就是這種洶湧的歷史暗流的集中體現,也是縮影。從實際的需要來看,他稱帝后也不得不在兩者之間作出一個抉擇。而事實上,他就是選擇了後者,也就是選擇了與胡人集團決裂——換誰做統治者都一樣,不能為自己服務的,且又有反心的,都得誅之而後快。有什麼問題嗎?

    古往今來,哪個皇帝不是這樣?

    今人獨罵冉閔不忠不誠,如之則其他帝王又何如自處?

    毫無疑問:說冉閔最後完成了自我救贖,這是客觀的評價。

    有的人說他屠胡後又曾經搖擺不定,所以就認定他屠胡衛漢非真心,這個怎麼說了?他總歸是求生存的,第一次屠胡後,他的實力也再沒有辦法擴大成果,向東晉示好也罷、虛與委蛇胡人也罷,這都是他沒得選擇的選擇。

    但是,最後他清醒地認識到與胡人已無法癒合,他迷途知反,選擇了不屈服死戰到底。

    對於這樣的結果,已經不能要求得再多。

    還是那句話:是他引爆了驅胡興漢,促成了大量內遷胡人北返,締造了北方漢人重獲新生。

    更重要的是:為後來的北魏鮮卑選擇胡漢共存與漢化作了提前的鋪墊。

    對於歷史的程序而言,冉閔是進步的,不是倒退的,這點是事實。

  • 10 # 火器工坊

    只能說,很多人對冉閔的評價,是受偏激意淫網文影響的。冉閔不過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的一代梟雄,談不上什麼民族英雄,更沒有什麼民族大義。他所擁有的,只是作為一個老練的政治家應有的頭腦。

    後趙貴族

    雖然冉閔是個漢人,但是他可是後趙皇帝石虎的幹孫子,而且深受石虎的喜愛,一直以來石虎出去打仗,身邊總是跟著冉閔的。而且在冉閔單幹之前,他的姓也已經改成了石,這段期間晉書上稱其為石閔。對冉閔高度重視的也不僅僅是石虎,整個後趙的石姓貴族基本上都在嘗試拉攏他,當初石遵篡位殺石世之後,馬上封冉閔為輔國大將軍以安撫他來為自己效力。再後來石虎的另一個兒子石鑑也想當皇帝,首先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拉攏冉閔。當然了,除了羯族人對他不錯以外,他自己也一開始完全沒把自己當漢人看,對於南方的漢族東晉王朝,冉閔的所作所為是“在沔南打敗晉軍,殺死東晉將軍蔡懷。”如此看來,冉閔的身份已經毫無疑問的成為了後趙貴族,而不是簡簡單單的漢族打工仔。

    “叛將”

    說實在的,如果後趙的君主們能夠善待冉閔的話,冉閔估計是不會反。最初石遵起兵打石世的時候,對冉閔誇下海口,說如果我當了皇帝,你就是儲君。按輩分來講,石遵是冉閔的叔叔,那叔叔的話冉閔當然是信了,所以在戰鬥中冉閔表現的是異常的武勇。問題是石遵前腳剛剛當上皇帝,後腳就封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把對冉閔的承諾忘了。內心受到一萬點打擊的冉閔內心自然是很怨恨的(當皇帝可不是一般的承諾啊),後來石鑑告密冉閔說石遵想殺他,為了自保,冉閔發動政變,殺了石遵,保石鑑為帝。雖然依仗著冉閔登上了皇位,可是石鑑卻從來都不信任冉閔,並且欲除之而後快。於是石鑑和羯族大臣密謀在宮中暗殺冉閔,結果風聲走漏,讓冉閔先得知了。氣急敗壞的冉閔決定再次先下手為強,帶領自己的漢人軍隊血洗了皇宮,囚禁了石鑑。

    殺胡令的由來和冉魏的建立

    雖說是端了羯族的皇宮,但是此刻的冉閔並沒有說就完全敵視羯族,現在的他只是說野心很膨脹,想要自己當皇帝。因為很清楚鄴城裡還有很多不接受自己統治的人,所以冉閔就下達了一個通告,說是不接受自己統治的、和自己不同心的都趕快出城。結果詔令一下,全城的羯族父老都競相出城逃亡,反倒是城外有二十多萬漢人百姓紛紛湧入城中,到這一刻,冉閔才意識到“非我族人其心必異”這話有多準確,所以當機立斷,下達了著名的“殺胡令”,並特意註明“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一時間,出於民族血腥復仇也好、想升官發財也罷,反正是漢人殺羯族殺紅眼了,僅一夜,鄴城城頭上就有幾萬顆羯族人的頭顱被懸掛著。而荒郊野外也成了“死者二十餘萬,屍諸城外,悉為野犬豺狼所食”的恐怖現場。在對羯人進行了瘋狂的屠殺之後,冉閔對石家貴族展開了瘋狂的打擊行為,先是用1000人擊敗了有7萬大軍的石琨,隨後斬殺了石虎的38個孫子,又在350年擊潰了後趙的10萬遠征軍,並於同年建立冉魏,稱大魏皇帝。

    殺胡令帶來的影響

    殺胡令一出,可以說是好壞皆半,好的一方面是漢人基本上將北方的白種人都趕出了中原,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華夏文明的獨立性,也是振奮了北方漢人的武魂,使得後來的一段時間裡,各民族之間的殺伐現象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政權之間的爭奪戰。但是不好的一面也是有的,因為羯人是白種人,因此在殺胡令推行過程中漢人只是針對白種人進行了屠殺,而與我們同膚色的鮮卑人卻沒有受到牽連,並在漢羯兩倍俱傷之際趁勢崛起,使得本可以緩和的北方局勢又一次陷入混戰。可以說,真正對漢家天下作出貢獻的,非東晉莫屬,而冉閔,只是利用了漢民族的復仇情結,為自己謀取天下罷了,實在談不上民族英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77年十一月的蛇今年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