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98175827926

    這個問題很好,雖然屢見不鮮,但是非常具有代表性。

    格物致知,是說修學的功夫。若想成為聖賢,格物致知是必須的工夫。

    格物,其實有很多解釋,朱熹認為天理散落在萬事萬物上,需要人們透過格這個動作,格是什麼,在他看來是研究,或是揣摩。得格到一定量的天理,收集這些散落的天理到一定程度,那麼就能豁然開朗去成聖賢了。所謂格物窮理。致知,朱熹認為是知識,格物以得到知識(散落的天理)。

    格物,在王陽明看來是,正心。因為陽明子認為心不正,是無法格物的。就如我們看待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其實看法是迥異的。而唯有我們能定下心,那麼這個事物才會還原到他天理的狀態,也就是原相,這個原相才是其本來面目。那麼致知呢,就是致良知了。良知是我們每個人原本具有的資源,格物致知可以讓人修成聖賢的境界。

    提到淮南格物,是心學後學的王艮,陽明弟子提出的看法,說格物就是《大學》裡的“絜矩”之道,什麼是絜矩,就是自己是個方,規規矩矩的方,這個方是衡量外物的標尺,以此來面對紛紛擾擾的事物,達到致知的境界。這裡其實和陽明子是非常一致的。

    再看陳白沙和湛甘泉,他們是陽明心學同時期的人物,陳白沙發明“於靜中見端倪”,到甘泉發展為“隨處體認天理”,這個隨處體認天理,就是格物致知。隨處體認就是格物,體認天理就是致知。看起來和朱熹很像,但其中本旨是不一樣的。這裡致知也和陽明心學的看法異曲同工。

    以上是從表面“學術”上去回答,其實本人是不主張經典學術化的。畢竟,這些修學法門真正受用的,先是我們自己。唯有默識之,方可體會冷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時間過的快想停留在這一瞬間的句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