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鷹視國際
-
2 # 一號風手
因為一戰前巴勒斯坦屬於奧斯曼帝國的領土,由於一戰戰敗,奧斯曼帝國解體。
根據英法達成的《賽克斯.皮科協定》英國獲得了巴勒斯坦,由此建立了巴勒斯坦託管地。
可以說在此之前巴勒斯坦土地上並沒有猶太人,那時候的巴勒斯坦人都屬於奧斯曼帝國的一份子。
而土耳其是奧斯曼帝國的主體繼承者,對於美國幫助以色列正名耶路撒冷作為首都,土耳其反應激烈是正常的。
從土耳其的角度出發巴勒斯坦人怎麼說,曾經也是“一家人”,如今被美國和以色列欺負發出支援的聲音是應該的。
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土耳其一直想恢復奧斯曼帝國的輝煌,土耳其想恢復原來奧斯曼帝國的版圖,那必先要收復這些分解出去地方上的人心。土耳其的行為只不過是想透過實際行動來展現土耳其對巴勒斯坦的念舊,以此來喚醒土耳其和巴勒斯坦的香火情,希望加強兩地之間的關係。
對土耳其來說,反正最近美國早得罪了,以色列也早得罪了,再得罪一次也沒什麼,要是透過這樣的行動,能得到巴勒斯坦對土耳其感情的認可,那麼就賺了。就算得不到巴勒斯坦人的認可,也虧不到哪裡去。不過不管怎麼說土耳其這種突出的支援行為,總會有巴勒斯坦人看到的,就算不能讓巴勒斯坦迴歸,起碼能得到認可,這樣對他在中東地區的利益都是有益無害的,這位土耳其也需要盟友啊,也需要有小弟跟著他。
-
3 # 山合水
5月14日,在以色列慶祝成立70週年以及美國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至耶路撒冷舉行開館儀式的背景下,巴勒斯坦民眾舉行抗議活動,以色列部隊在加沙地帶對抗議者開火,造成60多名巴勒斯坦民眾死亡,數千名人員受傷。事件發生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痛批以色列是一個“恐怖分子國家”,並指責以色列施行了一場“大屠殺”;並宣佈在土耳其為加沙地帶死難者進行三天哀悼,同時還宣佈決定召回土耳其駐美國及以色列大使。那土耳其為什麼反應激烈?我們具體分折下。美國在中東扶持兩大勢力,一個是以色列,二是庫爾德。土耳其本與以色列本無利害關係,隨著土耳其調整其全盤向西看的外交戰略,土耳其就刻意加強了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而與以色列保持距離;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讓庫德人自治、在敘利亞讓庫爾德人建國和建立安全部隊的中東政策引起土耳其的不滿。所以在巴以衝突、駐美大使館遷館這兩件國際政治事件中,美以不顧國際社會的多次警告一意孤行,埃爾多安抓住機會更是表達強烈的不滿。埃爾多安在採取強硬地外交手段迫使美國改變中東戰略,能不能達到土耳其的要求還需看美國的反應。
-
4 # 姜運倉
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進入把使館遷入,這一行為引發了巴勒斯坦人的強烈抗議,以色列對其進行了鎮壓,造成大面積巴勒斯坦人的死傷。面對這一局面,土耳其政府一方面對美以行為進行譴責,另一方面甚至在外交上撤回了大使。土耳其反應強烈的目的何在呢?
第一,彰顯土耳其的中東大國地位。目前中東仍處於動盪之中,沙特的控制力在下降,而美國又恢復了對伊朗的制裁,於是土耳其認為奪取中東霸主的時機來了。既然想當大哥,當然應為小弟出頭。
第二,為了應對提前舉行的大選。土耳其現任總統埃爾多安為了確保勝選,宣佈提前舉行大選。但人算不如天算,土耳其國內出現一些不利於埃爾多安選情的事件。埃爾多安為了轉移國內視線,對外展示強硬。
第三,土耳其也是藉機表達對美國及以色列的不滿。土耳其雖為北約成員,但美國卻經常對其暗動手腳,比如暗殺問題、庫爾德人問題等,所以埃爾多安與俄羅斯的關係日漸密切。另一方面,土耳其也不希望看到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為所欲為。因此在這一事件爆發後,土耳其反應激烈。
當然,土耳其也不可能因此與美國翻臉,它之所以在此時採取行動,是因為美以當前已招致眾多國家的反對,土耳其夾在其中可減小美國壓力。
-
5 # 縱橫觀智庫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
1.土耳其埃爾多安政府伊斯蘭色彩嚴重。1923年,土耳其正式建國,根據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的規劃,土耳其是世俗化國家,土耳其軍隊是土耳其世俗化的保證。然而,到了2002年,伊斯蘭色彩濃重的正義發展黨贏得了土耳其國民議會多數席位;2007年,正義發展黨再次贏得46.5%的選票,第二次執政;2011年,正義發展黨贏得了49.9%的選票。現任總統埃爾多安正是正義與發展黨領袖!伊斯蘭色彩濃重的埃爾多安對美國搬遷駐以色列大使館到耶路撒冷自然十分不滿!因為耶路撒冷也是伊斯蘭教的聖城!此外,土耳其也是巴勒斯坦哈馬斯和埃及穆斯林兄弟會的支持者之一。
聖城耶路撒冷
2.土耳其與以色列關係越來越差。同伊朗一樣,在歷史上土耳其與以色列關係曾經不錯。1958年,為了應對阿拉伯國家越來越高漲的民族主義,土耳其與以色列、伊朗等國簽訂《秘密協定》,結成中東外圍國家聯盟。但是,隨著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土耳其與以色列的關係越來越差。特別是2010年5月31日,土耳其“藍色馬爾馬拉”號為首的救援船隊在駛向加沙途中遭到以色列軍艦襲擊,以方強行登船並扣押該船,造成9人喪生,其中8名為土耳其公民,1名為土耳其裔美國公民。此次事件發生以後,土耳其要求以色列方面道歉,遭到拒絕。自此,土耳其和以色列關係降到了冰點!所以,只要有機會,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就會指責以色列的種種做法,既能出出惡氣,又能贏得土耳其人民的好感,還能贏得阿拉伯國家的支援。
土耳其是哈馬斯組織支持者之一
3.土耳其一半是反以色列、一半是反美。自埃爾多安成為土耳其總統以來,與美國的關係越來越差。特別是在2016年土耳其軍隊發動政變以後,埃爾多安懷疑背後有美國的支援,對美國越來越不滿。到了2017年,美國對以色列出售F-35戰鬥機,卻對土耳其緊鎖大門。埃爾多安一怒之下,轉向俄羅斯引進S-400防空系統。2018年4月,埃爾多安與伊朗總統魯哈尼、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安卡拉結成敘利亞問題的三國同盟,公開擺明了與美國決裂的態度。所以,埃爾多安看似是反以色列,實際上也是反美,畢竟此次巴以衝突的根源在於特朗普決定遷館。
伊朗總統魯哈尼、俄羅斯總統普京、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
最新訊息:土耳其外交部15日驅逐以色列駐土大使,以抗議以方14日在加沙地帶打死將近60名巴勒斯坦示威者。作為迴應,以色列外交部宣佈驅逐土耳其駐耶路撒冷總領事。
-
6 # 銘蘇先生
自從美國政府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就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和抗議,現在美國使館遷往耶路撒冷,實際上就是美國對以色列的力挺,企圖以造成既定事實,以達到使以色列佔領耶路撒冷合法化。
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趕出家園已有70年,急切盼望能夠回到家園,但是他們原來的家園依然被以色列強佔,根本沒有歸還的跡象。從發生的衝突來看,美以根本不想和平解決巴以問題,而是採取殺一儆百的方式,使用武力解決問題,以達到永久佔領巴勒斯坦領土的目的。
面對以色列這種射殺抗議者的行為,土耳其為何反應這樣強烈?
首先,土耳其是個地地道道的伊斯蘭國家。巴以衝突實際上就是猶太人和伊斯蘭世界的衝突,耶路撒冷作為三大宗教的聖城,以色列想據為己有,這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土耳其所不能容忍的。
其次,土耳其和美以有矛盾衝突。土耳其曾是美國的盟友,但是由於美國支援庫爾德武裝,兩國發生嚴重分歧,土耳其不惜冒著跟美國撕破臉而出兵敘利亞打擊庫爾德武裝。雖然美以和土耳其同為北約盟友,但是現在貌不合神也離。
再次,爭奪地區領導權。以色列是猶太人釘在中東的一顆釘子,猶太人控制的美國和以色列想在中東地區做大,透過武力佔領了巴勒斯坦和敘利亞的領土。由於伊朗出兵敘利亞,使美以在敘利亞的擴張政策受挫,反而要求敘利亞阿薩德政府將伊朗趕出敘利亞,這就是美以原形畢露。本來美以以為拿下敘利亞,他們的地盤又可以得到極大擴張,但是俄羅斯和伊朗的出現使他們夢想落空。
美國支援的以色列,在中東地區想打誰就打誰,只要誰威脅到他們的利益,他們就可以對其發動攻擊。而土耳其作為中東地區大國,一直想恢復奧斯曼時期的榮光,然而自己看中的地盤卻被以色列不斷蠶食,以色列的發展壯大,將使土耳其的地區大國夢破裂。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稱以色列為“國際恐怖主義”,為了反擊美以在中東地區的擴張行為,土耳其召回駐美以大使,驅逐了以色列大使。
所以,土耳其之所以反應這麼激烈,是因為美以在中東地區的擴張威脅到了土耳其的利益,動了土耳其的乳酪。
-
7 # 黑先生1998
大概是兩個原因,國際關係和國內問題。
國際關係。①以色列是伊朗的敵人,伊朗是土耳其在敘利亞的盟友;美國是俄羅斯的死對頭,敘利亞問題上俄羅斯也是土耳其的盟友。朋友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敵人。②土耳其和美國同屬北約成員國,但是美國對土耳其並不友好,美國給庫爾德人提供武裝,土耳其國家安全因此受到極大威脅;埃爾多安提前大選遭到美國為首的北約各國強烈反對,土耳其已經是被北約組織的邊緣化,又與俄羅斯關係緊密,現在是一隻腳踏進了俄羅斯的大門,此舉毫無疑問是想徹底斷絕與美國和北約的關係,轉到俄羅斯。③土耳其是一個有夢想的國家,中東稱老大,急著表態是想要起到領導作用,增加在中東影響力。
國內問題。埃爾多安的提前大選造成了國內不小的矛盾,再加上國內面對美國派別不同。埃爾多安這樣做,是強制讓土耳其所有人都站在一方,轉移國內矛盾。
總之土耳其這樣強烈的反應,利還是大於弊的。
-
8 # 強大257142782
土耳其和美國雖都是北約盟國,但在對待敘利亞的庫爾德武裝上,卻持有相反立場,特別是美國曾參與了土耳其的未遂政變,導致美土關係的惡化,這個仇就此結下了。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美國仗著自己 世界上超級大國的地位,置世界上的正義呼聲於不顧,悍然遷館,造成了巴勒斯坦上前人的死傷。土耳其正好藉此良機,以將駐美大使撤回,來報一箭之仇,又可以聲援巴勒斯坦,贏得阿拉伯各國的好感,有可能重圓昔日奧斯曼之夢,可謂是一箭多雕。
-
9 # 難得糊塗DAvid
我能告訴你的答案是:土耳其最近在中東地區的巴以衝突中、美國遷移大使館至聖城、耶路撒冷國際地位等問題上,表現的特別搶眼和激進,尤其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多次公開譴責和攻擊以色列,甚至驅逐以色列駐土耳其大使。
新一輪巴以衝突
埃爾多安無利不起早,土耳其無圖不仗義,土耳其與朋友和敵人之間的變換極快讓人難料,這主要是因為:
1,土耳其和埃爾多安表面上是為了正義支援巴勒斯坦人民反抗以色列,而實際上是埃爾多安為了自己即將舉行的土耳其總統大選,為了競選連任下屆總統,在國內外打下政治基礎和中東強人的形象。
特朗普與埃爾多安
2,土耳其和埃爾多安為了在阿拉伯聯盟內部,為了在中東地區展現土耳其堅決反對以色列的強硬立場。但是土耳其現在又打錯了政治算盤,因為以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已經與以色列暗中媾和一致對付伊朗。
土耳其軍隊
3,土耳其和埃爾多安在嘴上和外交上強烈反對以色列,卻不敢在經濟上和軍事上打擊以色列。土耳其在敘利亞問題上,更不敢在軍事上反擊以色列和美國等國,是為了自己在北約內部和中東地區留有餘地。
聖城:耶路撒冷。
總之,土耳其在中東地區和世界上,在國家與國家交往中是一個最現實、最勢力、最善變、最無德、最無信的國家。土耳其和埃爾多安夢想恢復奧斯曼帝國的影響力,想在伊斯蘭世界充當領袖,但是土耳其的所做所為相差的太遙遠、太遙遠了。
土以國旗
土耳其給巴以之間的衝突,以阿之間的衝突,美阿之間的衝突等中東地區的各種衝突中,不會帶來建設性意見和行動,只能是亂上加亂,使中東地區的各種問題更加複雜多變。
-
10 # 極度駭客
一、土耳其反應激烈,是埃爾多安為選舉制造影響。6月土耳其大選,雖說埃爾多安已經掃除障礙,奪得大選不成問題,但是多爭取點民意支援,就能多點把握少出意外,這麼好的提高名聲的機會,埃爾多安不抓住才是傻!
二、土耳其反應激烈,是埃爾多安大國夢想驅動。埃爾多安一直在努力推行伊斯蘭世俗化,並且效果還不錯,想透過影響中東地區伊斯蘭國家或伊斯蘭信仰阿拉伯國家,建立起土耳其領袖地位,繼而推動埃爾多安的奧斯帝國大國夢想。在伊斯蘭教眾被攻擊的時候,挺身而出樹立正義形象,增強影響力。
三、土耳其反應激烈,是埃爾多安擠兌美國要好處。土耳其一直是美俄爭相拉攏物件,埃爾多安也深知土耳其地緣位置的重要性,從美俄處得利甚多,不排除用跟以色列矛盾激化問題,換取在敘利亞美國掌控據點的可能。埃爾多安在敘利亞所謀不小,安全緩衝區的建立只是個開端。
巴以衝突按說應該是伊朗反應大才是正常,可土耳其出人意料的激烈反應,使的埃爾多安的野心不打自招!
5月14日,美國駐以色列使館正式遷往耶路撒冷,當天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軍方發生衝突,50多名巴勒斯坦人被打死。5月15日,土耳其宣佈驅逐以色列外交官,作為對加沙地帶衝突事件的迴應。
回覆列表
土耳其宣佈召回駐美國和以色列大使,並指責以色列為“國家恐怖主義”。事情起因是特朗普命令駐以色列使館遷至耶路撒冷,並於當地時間14日舉行開館典禮。這顯然觸碰了巴勒斯坦的紅線。當天,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帶舉行抗議,在與以色列軍隊的衝突導致至少55人死亡、接近3000人受傷。現在特朗普是猶太人的英雄,而巴以局勢卻重新陷入動盪之中。(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
土耳其一直是美國的盟友,自從特朗普上臺後就有意無意把它推向俄羅斯一邊,現在土耳其不但與俄羅斯關係曖昧,還與伊朗結盟。埃爾多安的強硬舉動,越來越像一箇中東的反美領導者。事出必有因,最近埃爾多安頻頻開罪美國,主要有這麼幾方面的考量:
第一、爭奪中東地區主導權。特朗普最近在中東退伊核協議、遷館耶路撒冷。顯然,以色列都是受益者,特朗普的如意算盤是以色列要做美國在中東的急先鋒,指哪打哪。而以色列乾的不錯:打擊敘利亞得力,助攻美國退伊核協議,為特朗普的政策背書等等。所以,這次美國遷館可以看作是特朗普給以色列的佣金。土耳其不能眼看以色列坐大,威脅自己的地位。只要美國對以色列的利好,土耳其都要反對。這次支援巴勒斯坦,顯然是為自己努力爭取在中東地區的主導權。
(伊萬卡為駐以色列新館揭牌)
第三,走反美的老套路,迫使美國妥協,給予土耳其更多的利益。土耳其有著中東最強大的軍工軍事能力,這也是敢跟美國叫板的砝碼。而美國在中東不能沒有土耳其的幫忙,在地區反恐,遏制俄羅斯南擴,阻止伊朗西進美國都需要土耳其發揮作用。所以,土耳其的反美並不會引起美國的反制,而是會給土耳其更多的利益。
(不對等巴以衝突)
土耳其在埃爾多安的帶領下,不甘平凡,屢屢出手,正大步流星往中東領導者的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