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衢命相閒談

    道家跟儒家本身就是異曲同工的,至於吸收佛家也是後來的事情。比如王陽明的心學,就有不少佛家的思想在裡面。嚴格意義可以說是,後來的佛家吸取了儒家道家的思想。嚴格來說,道儒法才是我們華夏的根本,道家講自然,儒家講仁義,法家講規矩法治。做人要仁義,做事要有規矩,做人做事都不能違背自然。佛家思想說到底是修心的一門學問,很難統一人的行為標準的。

  • 2 # 博士軒轅

    因為道有玉帝,佛有佛祖。一切宗教都有一個比皇權更大的人物。也就是皇帝也要屈服在那個更大的人物之下,這在皇權至上,是不能被容忍的。

    儒家經過多次改造,誰當皇帝,執行誰的政策,甚至儒家學說就會根據皇權的需要進行修改。所以皇帝拜孔子,還不如說是借拜孔子,來求取天下士子的民心。

    比如山東曲阜孔子傳人,遠的不說,就跑臺灣一支,繼續宣傳儒家孔子思想。

    假如你是皇權,你會喜歡上面有人管你,還是下面有一群隨從?

  • 3 # 公明先生八字算命

    所謂的儒家文化是在不斷髮現,不斷迎合統治階層的利益的。就孔子最初的想法來說,核心就是“仁”,並沒有脫離人性。

    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儒家文化越來越強調人的道德完美性,越來越背離人性本身的“惡”。只有最高的標準榜樣,沒有下限,就沒有懲罰。

    總之,我的意見就是,儒家背離人性本真。西方宗教,在我看來,同中國的儒家文化一樣,都是統治階級御下的工具。中國之所以同西方在清代出現如此大的差距,根本原因在於中國是一個強大的農業國家,商業落後(相比較西方整體而言),人們安土重遷,流動性小。人們缺乏溝通交流,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不願冒險,安於本土,吃苦耐勞的民族特性。

  • 4 # 開坦克的葫蘆娃

    智障的問題設計。儒家文化在華夏文明中產生較大影響是在漢武帝之後,並且也不是在所有的朝代中都佔據主導地位。儒家文化的產生的根源嘛就是孔老人家看到當時的社會秩序崩潰,亂的不行,怎麼解決呢?翻書。然後孔子就看到了享國八百年的周朝的美好。這種美好是怎麼產生的呢?孔子認為是禮,所以強調克己復禮,鼓吹恢復舊制,結果沒人理。主要原因是他的那套理論主要是用來治國的,不是建國的。歷代王朝的統治者都面臨一個最核心的問題,即如何維持王朝的長久統治?這時候,孔子說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皇帝一看,說,好……。

  • 5 # 不念彌陀

    道家講修道成仙、無為而治,佛教講六道輪迴、因果迴圈,都需跳出紅塵俗世、清新寡慾、專注自己內心修為,修道為成仙、修佛為成佛,然而又有幾人成佛、幾人成仙。負了父母養育恩,斷了夫妻相思情、逃了養育兒女責。

    儒家講人情關係:親親而尊尊、講做事方法: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凡人的活法、是積極的生活方式。他並不是所謂的統治者的工具,講天下共治思想不可以說不前衛,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中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是講究平等身份、是講究天下共治。儒家後來經過亂七八糟的解讀淪為統治者壓迫勞動大眾的工具,所以才有大家所說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說法,我們要學習儒家最原始的觀念,找到他原本的出發點,取其精華為我所用。

  • 6 # 亡人a

    簡答:

    儒倡導積極的個人作用,宣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道在於清淨無為,強調大道自然;佛注重因緣空性,主張因果迴圈。

    儒家在意人在社會上的作用和責任;道家在意天性和自然,反對人為的影響和干預;佛家在意因緣和合,講求造因就要受果。

    儒講忠孝,道講無為,佛講寂滅。對於具體的社會發展最有指導和規範作用的是儒,對於為人處世最有親和力的也是儒,而最符合封建統治階級思想也最容易被統治階層所重視和利用的也是儒,故儒為主導。

  • 7 # 帝國的榮耀413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中國文化,忠恕而已。千百年來,儒家文化推崇的思想,雖然經過漢朝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在統治階級中起主導地位,但後面逐步昇華為兼和道家、法家以及後期的佛教的思想,從而主導一千多年的主流思想,具體原因大致分析如下:

    1.儒家推崇仁義禮智信,這和統治階級思想一致,江山打下來了,就需要穩定,需要修養生息,這時候施行仁政,講究君臣有義、父子有親、夫妻有愛、朋友有義是最符合不過了。

    3.儒家兼和佛家思想中的愛眾生,以泛愛眾為行為要求,利於社會團結。

    4.儒家講忠君愛國,君即是最高統治者,這點與道家、佛家的思想神話領袖不一樣,完全切合統治者要求。

    綜合上述,儒家能戰勝其他思想

  • 8 # 樂在拳中

    先弄明白,不是儒家汲取佛教文化,而是佛教為了在中國生根而融合了儒家思想。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儒釋道三種文化是不斷融合而共同發展的,三家互相借鑑包容而形成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而獨儒家重禮治世,更符合封建統者利益需要,所以在董仲舒獨尊儒術思想的影響下、在歷代統治者提倡推崇下,儒家主導了華夏文明。

  • 9 # 關東一棵蔥

    說反了。不是儒家汲取佛、道,而是佛、道融入了儒家。老子所處年代和孔子大致相同,“道家”屬於先秦諸多體系的一支,諸子百家的主體思想各有不同,甚至相互排斥;而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更晚,大致在東漢時期,傳承到現在已經參混了很多儒家觀念,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比如食素,就是從梁武帝蕭衍才開始奉行的。

    儒學之祖為武王的叔父周公,弘揚“周禮”,傳承至春秋的孔子著“六經”,由此建立浸潤華夏兩千多年的儒家思想體系。從時間順序上分析,儒家在前,道、佛在後,就算兩者對儒家思想有些影響,也是儒家後期的傳承者所致,並非周公及孔子的初衷。

  • 10 # 長生之門

    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仙道修煉有上中下三品,上品天仙煉虛直入道德,中品地仙奪天地造化,下品人仙陰陽和合。佛家有漸頓悟之別,禪宗頓悟猶如天仙道德,儒家各種修身養性戒訓,猶如朱熹所主張,去人慾,存天理,就如佛家漸悟之法。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佛家戒律與儒家禮義仁智信沒有本質差別。三字經開篇,人之初,性本善,就定了儒家一切法的基調。一切儀軌皆只為迴歸善而已。易經為儒家經典之首,亦為道家之首,其本質是陰陽五行。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每一個都是修煉人,儒家有浩然正氣,佛道不必多說,本質直指先天混沌一元理論。但法雖好,卻成大儒者能幾人,善與惡的交戰,不是空洞的泛泛之語。

  • 11 # 雨中山0001

    不知道題主根據什麼來說的儒家主導華夏文明?而且還是儒家文化汲取道家和佛家文化!

    這種提法完全錯誤,根本經不起推敲!

    我們來看一下,儒家文化的根源。

    如果把儒家文化高度概括起來,一句話就是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用來治下的一個工具,其倡導的所謂三綱五常,恕、忠、孝、悌、勇、仁、義、禮、智、信等,修身養性治國平天下等,看起來很理想化、人性化,其實卻是強調秩序,守舊,說其根本就是愚民政策、漁民政策都不為過。

    儒家文化在治下方面很是得心應手,但是扼殺了絕大多數人的創造性,在後來的世界上崇尚叢林法則時期差一點就被滅族滅國!

    與道、佛相比

    道家的核心思想是辯證唯物主義,最終實現的目標是物質極大豐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所謂道法自然。

    佛家在中華傳播(佛法的原義不是在中華大地上傳播的這樣,因為在最初進入中國失敗後,後來的幾個有大智慧的高僧大德在傳播佛法的過程中,融入了太多的中華思想元素。)的核心思想是向內延伸,尋求自慧,覺悟自身,這是修身的智慧。

    可以說,在這幾大思想完善的過程中,儒家和釋家從道家借鑑的東西很多,而道家本來可以稱為科學發展的重要推動者,但是被執政的儒家打壓制衡,最後越走越偏,淪為末學,真真令人唏噓!

    為什麼出現“儒家主導”的現象呢?

    自漢武帝啟用趙普後,儒家思想因為適宜於統治階級用以治下、漁民,所以一直高居廟堂,千百年來,成為了東方思想的主流,做盡了誤國誤民的事情。

    回想起宋朝就有的資本主義萌芽、明朝就有的大革新大改變,從軍事、航海、科學等等,多少次我們都可以更早的引領這個世界走上快速路,但是都被這些腐儒給扼殺了,否則不僅是中國,就連世界都應該早已有了大發展。

    結語

    私以為,儒學是特定時期的需要,但在今天應該休矣!

    道家作為終極目標慢慢實現,釋家作為個人修身的智慧也需倡導。

    如果再任由儒家汲取道家、佛家思想來主導華夏文明,那麼,在不遠的未來,我們再一次衰敗真的可以預見!

  • 12 # 密雲三昧

    為什麼儒家文化能汲取道家和佛家文化,並主導華夏文明?

    中國文化,儒釋道三家,從最初就是融為一體,都提倡以善為本,以忠孝、仁愛、慈悲為懷,都是以人為本的中國文化。

    尤其是儒家,它在幾千年中國古老文化發展中,對道家和佛家文化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歷來修道修佛的人,都十分重視儒家文化,認定只有打好了儒家文化的基礎,一個人才可以說是品行、道德成就,不管是世間還是出世間,都有極大的發展前程。

    其實,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之所以幾千年來三家文化相互促進、相互支撐,發展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氣蘊,都是因為中國文化講究善惡因果報應的法則。三家祖宗都認定善惡因果報應不可馬虎,都主張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善為本,開發人生本有的美好人性。要我們的人性、生活在積極、善良的方向發展下去,剋制和限制人類自性當中的自私心和過度的物質奢侈享受的慾望,以便更好地發展我們精神世界的靈性和精神文明。

    儒家文化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而道家老子說,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這些說法,對事物和我們生命觀、價值觀的看法,其實與佛家講的道理是完全一致的。佛家講,善惡因果報應以及生命的輪迴觀念,就是按照我們自己的不同業力在輪迴。只不過佛家講的因果輪迴更加詳細深遠。

    而儒家則側重於人類社會,側重於人性的研究和開發。要我們好好改善自己當前的這個世界的生活。修善積德而神明自得。

    不管是儒家、道家還是佛家,都是對我們生命觀和人生觀以及價值觀方面來說,都堅持積極向上、樂觀進去的自主創造精神狀態,而不是消極的,尤其是道家,它說我命由我不由天。

    這個說法其實是很偉大的,是生命觀中最偉大的一個種倡導。中國文化提倡積極的打拼和創造精神,反對消極、頹廢的宿命論。三家文化在此重要事情上面,觀點是十分相同一致的樂觀精神。佛世尊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就是唱響了偉大的一個人生命觀念。

    所以,由此種偉大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氣度,才能擁有站在世界頂巔的力量來引導我們將人性開拓,走出黑暗,迎來光明。

  • 13 # 遁世迷糊人

    是三教並融,而儒也並不是絕對主導。

    問題的核心,在於儒是入世學派,雖然入世學派也不止儒一家。

    另外儒本身也要很多分支,如果以四書而論,走得是“思孟”學派。儒能被正統接受,在於《中庸》的中和思想,做事不極端;更在於《大學》的“篤誠”思想,即認定的事就堅持到底,從一而終。

    到了董仲舒時期的天人合一,算是《中庸》致中和的一個極致,讓統治者看到了一個可以被利用的理由!天人合一的追求,加上“篤誠”的思想,皇帝只要自稱天子,王朝只有加上一個“受命於天,即得永昌”的幌子,“天人合一”的篤誠追求中,王朝自然會有一群儒的死忠。

    現在很多人談儒都只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是這是統治階層有意為之!如何“修齊治平”?靠規矩!規矩何來?統治者說“祖宗之法”!可是這真是儒的本意嗎?

    規矩何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自己去發現、去辯證、去體會、然後發現自己的心意,擺正自己的位置。規矩不是自古有之、傳下來的規矩也是先人嘗試、辯證出來的!好一句“祖宗之法不可變”!屁理!儒的修心法門不用,直接求功用!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誠意為根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末節,如此捨本逐末?不就是統治者希望一法治萬世而萬世不變嗎?我倒想問了,中國到底是儒主導了文化?還是統治者主導了儒!

    到了宋,朱熹更是將《大學》一句“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搞成“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理學我就想問做事是知道重要還是達到重要!讀書人,如果要做一件事要把事情的方方面面,用得到、用不到的全部討論一遍,還不如邊做邊調整!做事就是做事,不是扯些沒用的顯擺學問!爽利點,做事直指重點不香嗎?王陽明格竹七日,有弄出名堂?讀書人,讀書不是說要你去辯證所有的事,而是去做好做自己接觸的事情,有些事你就算不知本,做到了就是做到了。花太多心思在窮理上,不如做好更多的事。理學家想承孟子的《盡心》但是那玩意兒,你入世學派就是做事的,做事和做學問兩碼事,你去皓首窮經沒人說你什麼,但是事都做完了還沒出戲?下件事如何玩?《中庸》說了未必要知道了才去做,做完了就知道了一樣!“自明誠,謂之性;自誠明,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說白了就是大白話:懂不懂無所謂,去做,真明白不過不用走彎路;不明白,吃幾個教訓,事做成就知道了。

    從來大家都說儒家主導文化,可是統治階層主導儒家!朱元璋看到孟子的民本思想,要把孟子趕出文廟!不讓他吃冷豬肉!聖人尤且如此!何況那些徒子徒孫。至於說儒因循守舊?《大學》八目被隱了前四目,那麼“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被忘記也沒什麼!那“周雖舊邦,志在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被忽視又有什麼不可!至於“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既然統治者認為“祖宗之法”就是最好的,那至於至善就是因循守舊!但是凡事問問本心!真的“祖宗之法”就是至善之法了嗎?

    不去格物致知,不去自己辯證如何知道,承先賢之意?這正的是什麼心?誠意不從致知來!憑什麼信你!就因為是“先賢之言”、“祖宗之法”?心學主張知行合一,導致後期的心學天性解放過度,如果真正的由心始、辯證知,那批人會動搖祖宗之法、聖賢之說。因為此心學被明的統治者禁了,祖宗之法、聖賢之說代替了“格物、致知、正心、誠意”。而沒有知行合一、誠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的儒,再最後也徹底成了統治工具!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只會祖宗之法的儒,已經失去了對於新的思考,若是至善就是祖宗之法,《大學》的意就是因循守舊;若是至善就是與時俱進、與時偕行,那麼《大學》的意就是革新,貫徹始終的革新誠意。

    到了特殊歷史時期,“孔學名高實秕糠”,其實那個儒早已被馴化成統治工具。儒之疾,在於他們心裡的那個權威太根深蒂固,聖人的權威不倒,儒意就是因循守舊!儒的誠意應該“志在維新”,按照“思孟”一系誠的意,不在“天人合一”,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個在求新、求善方面“無所不用其極”的意,絕非止於“天人合一”,而是“人定勝天”。不過這些在封建時代犯忌諱罷了,其實走到最後,儒已經被完全馴化,從“祖宗之法不可改”到心學被禁,你也沒法說儒是最後的勝利者,因為宋王安石變法失敗之後,儒已經變了味。

    “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的意,符合《大學》。或許這才是人們希望看到的儒,心學最後一樣。畢竟不符合統治階層利益,也觸及了當時的統治根本。

    只有破除了那聖賢的權威,儒生才不會止步於聖賢的學說內,只有去思考聖賢之言是否真的就無可挑剔了,才能走出聖人的陰影,走出自己的意。至於打倒了孔家店,人會不會再信儒家,有什麼關係?信者、恆信;誠舊法者有之,自新者有之。沒什麼關係,因為“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中庸》說的很明白,一切的最終不過是成就自己,走出自己的路,其他?隨意吧。

  • 14 # 王煦育

    先來分享王重陽幾句名言。“太上為祖,釋家為宗,夫子為科牌”。“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從這幾句話可知,儒釋道三家原來是一家,三教都以掃除人的妄念為目的,救治人的愚迷為已任,只是分工不同而已。佛以修心,道以養身,儒以治世,最終殊途同歸。但人類社會的構成,最終會分成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文化特徵。最終由不同的族群和部落經過長時間的融合發展,主要是通過戰爭兼併及文化的認同吸收,相互融合,形成時間長短不一的王朝和國家。中國5000年的文明歷史,就是最好的明證。儒家文化由2500年前的孔子創立,經過歷代孔門子弟不斷的發揚光大,宣傳推廣,並吸收了道家的清靜無為,佛家的普渡眾生引導向善,這些理論都可以為統治階級利用。如漢初到武帝統治前期實施的國策就是黃老之術清靜無為。到了漢武帝時期。他採納了儒生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東漢中後期,佛學西傳並被中國文化接受,到了唐宋時期,佛學已經世俗化並且中國化了。從此往後的兩千多年。儒教,儒家文化,稱為中國歷史上被統治階級認可的唯一顯學,儒家思想也成為統治中中國人兩千多年的主要思想。儒家文化最主要由仁,義,禮,智,信,忠,勇,孝,悌,和,善等內容組成,這些文化內涵的構成是國家安定,社會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的基石,也是儒學吸收佛道兩家文化精華的彙總體現。

  • 15 # 追夢老學生

    人之為人,一要生存,二要發展。人們對人生、對社會的態度,也就是人的精神追求,便形成不同的趨向。概括起來,主要有三種:一是積極用世類,就是直面現實,正視人生,為實現理想而積極奮鬥;二是消極遁世類,就是主張逃避,尋求超脫,甚至希望退回到初始狀態;三是幻想岀世類,就是面對現實苦難,精神上產生某種夢想,希望有一種與現實世界相對立的“天堂”或“淨土”,幻想是沒有苦惱與煩惱的“極樂世界”。

    而儒家文化、道家思想和佛教文化,基本對應了三種不同的精神追求。

    儒家文化,體現的是強烈的積極用世態度,這就是重現世,認為人才是創造發展的主體,把希望和理想全都基於實實在在的現在人生,而不是祈求、依賴虛幻的超社會、超自然的力量。孔子自稱他畢生的目標是“志於道”,就是為了解決現實問題而達到的一種社會原則和理想追求。為了實現這個理想,他從不迴避現實,迴避問題,而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發奮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付出了畢生精力。對於天命鬼神,他採取的是一種存疑態度,“不語怪、力、亂、神”,主張“敬鬼神而遠之”。儒家文化這種重現世的特點,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對中國思想文化產生了極為重大的影響。

    自漢代以來,中國也有依託於老莊思想的道教的創生,有來自於印度的佛教的傳入,二者都曾相當興盛,一度被某些上層統治者信奉,在民間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一些歷史階段,一部分士大夫也由於憤世,而轉入岀世、遁世,信奉道教或皈依佛門。但是整個社會文化的主流,卻在汲取了道家、佛教等的積極方面後,繼續沿著儒家文化的脈絡而傳承發展。

    所以,儒家文化一直主導著華夏文明。厚德載物、奮鬥發展一直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因素,這也是中華民族之所以能歷經磨難而不衰,遭受屈辱而奮起的一個重要原因。

  • 16 # 利萬物不爭

    儒釋道三家文化在華夏文明中已經水乳交融,不分伯仲,共同推進了華夏文明的不斷髮展,儒家文化注重經世致用,道家文化注重清淨無為,佛家文化注重普渡眾生。

    儒家文化之所以能汲取佛家和道家的營養為自己所用,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儒家在華夏五千年文明史中源遠流長,已經是華夏民族骨子裡的烙印,歷朝歷代的主政者也是十分推崇,因為儒家文化多是經世致用之學,仁、義、禮、智、信,以仁為核心,為治世而用,儒家提倡的禮治和德治,

    古代統治者對儒家文化很是推崇,因為儒家思想對於穩定家庭關係、社會關係等方面效果很理想,便於社會的穩定,避免產生過多的動亂。在這一點上,道家和佛家的思想雖然也有穩定人心的功效,但對於歷經戰亂、和平的華夏文明來說,對於國家機器來說,是不具備統治階層這個功用的。但是道家和佛家的文化又都是充滿人生智慧的,對於優秀的文化,儒家也提倡相容幷蓄的!

    那為什麼道家和佛家不能作為華夏文明的主導而存在呢?為什麼是儒家汲取兩家所長作為華夏文明的主導呢?

    要搞明白這些,我們不妨做個倒推,華夏文明能延續到今天靠的是什麼?你能說只靠佛家文化嗎?如果你覺得是,那我們就不是純粹的華夏文明瞭,我們有可能會是第二個印度。那你能說只靠道家嗎?如果你覺得是,那我們華夏文明也不會經歷這麼多風風雨雨了。

    事實上,看一看我們華夏文明的歷史,就知道,我們的民族是一個最沒有絕對信仰的民族,我們一不靠燒香拜佛,二不靠神靈保佑;面對佛也好,面對神也罷,我們懷揣著敬畏之心,秉著仁、義、禮、智、信的儒家精神,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一手建立和維護著華夏文明,我們的民族是一個善於學習的民族,對於優秀思想,無論是佛家還是道家,我們都會汲取完營養,依然投入到我們的華夏文明的延續和發展中,千百年來,無論歷經戰亂還是和平,不變的是我們的儒家文化,外加道家和佛家文化的加持,入侵者很快就會被我們的文化洗禮,被我們的民族文化同化,這就是儒家文化的魅力,也是今時今日我們華夏文明儒釋道文化的魅力。

  • 17 # 易重寒華

    什麼是文明?儒道釋三家的有什麼區別和聯絡?儒家文化真的主導了華夏文明嗎?

    什麼是文明?文明與文化的區別

    文明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文明指的是:

    在國家管理下創造出的物質的、精神的和制度方面的發明創造的總和(百度百科)。

    廣義上的文明是大於文化的,它不僅包括了文化所涉及到的精神文明,而且包括了文化所不具備的物質文明和制度(制度也包括了政治和法律)文明。

    而狹義上的文明指的是:

    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這裡的文明和文化等同,因為文化的哲學定義是:

    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至於為什麼要談這個問題,那是因為儒家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的確主導了華夏民族。

    在政治方面,從宋朝開始,儒家成為了一種官方的哲學,也就是以程朱理學為主導的官方學說。明朝,理學的統治地位得到確立,四書五經被定為官方的課本。儒學成為政治思想,繼而影響到整個政治的運作。

    而且即使傳統的儒家學說裡面也有“重利輕義”的說法。

    儒道釋三家的關聯

    儒家和道家都生自中國本土,據《史記》載,老子和孔子是同時代的人,孔子曾向老子問道,被老子婉言拒絕後,孔子曾經感嘆:

    “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老子韓非列傳》

    這句話大意是說:天上飛的鳥,水裡遊的魚,地上跑的獸,我知道怎麼抓捕它們,但是對於龍,我無法把握它的行蹤。老子,大概就是人中之龍吧。

    比如儒家強調“窮則獨善其身”,道家中的莊子強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比如說他們對水都能生髮出人生的感慨: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除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老子

    佛教則於東漢漢明帝時期傳入中國,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發揚光大,唐時達到鼎盛,由於三番五次的滅佛,佛教在之後便對中國的政治和經濟幾乎沒有什麼影響了。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政治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儒家學說的正統地位受到動搖,在此出現了儒道釋三教並行的局面。這個時候絕不能說儒家思想佔據了主導地位,應該說是儒道釋三教並行。

    唐朝後期,儒道釋三教並行的局面逐漸走向了三教合流的局面。在韓愈、周敦頤、二程、朱熹等人的推動和宋朝政府當權者選擇的共同作用下,儒家學說吸收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完善了其在世界觀方面缺乏對世界本源的解釋以及思辨性差的弱點,重新獲取了正統地位,不僅如此,儒家還逐漸成為了一種官方學說。

    也就是說,儒家主導了華夏文明的時代主要是漢朝、宋朝、明朝和清朝。而在其他時期,儒家文化不一定佔華夏文明的主導地位。至於您現在為什麼認為儒家文化佔據了中國的主導地位,那是因為您離儒家文化最僵硬也最盛行的清朝不過100餘年。

    為什麼一到所謂的治世和盛世,就要用儒家思想

    這與儒家文化的特性有關。相比於道家一味的追求避世,佛家一味的追求來世因緣,追求修成正果,儒家文化則鼓勵人們在世俗中追求自己的理想,因此最容易被統治者接受,經過漢代董仲舒的那次改良,儒家吸收了法家、道家、陰陽家等家的思想,具有了一定的韌性和可塑性,因此成為了維護封建統治和農業文明的合理道具。

    但是儒家文化的實行與推廣需要安穩的環境,正如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孟子到處碰壁,儒家文化是不可能在亂世裡推行的,因此,在亂世,儒家文化並不具有主導地位。

  • 18 # 逆維思維

    儒釋道互補

    儒家強調入世,道家就強調出世,這出世入世說的都是今生今世的事,東漢佛教傳入之後,就把前生後世的事情也給補上了。因此中國文化中的儒道釋並存,使中中國人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有一套一套的理論支撐著自己頑強地活下去。平時日常的時候有儒家,要幹一番事業;遇到逆境的時候有道家,要回歸自然,到大自然中療治內心創傷;遇到生死問題的時候有佛教,這輩子不行可以修來生。

    儒家文化自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就被奉為了經典,所以,中國學術豐富的遺產分為了經、史、子、集四大部類,在專業層面只有儒家文化才有資格成為“經”。儒家文獻一旦成為經典,中國文化中的其他幾個部分實質上就是圍繞著儒家文化的次第展開。

    儒家尊重文化多元

    因為有了諸子百家的思想補充,中國文化更為完善、全面,所以形成一種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態勢。儒家能夠和而不同、和而不流,能夠相互共存、相互尊重、文化多元,因而在中國文化中才能夠長期立於不敗之地,儒家強調的忠恕、仁義、道德、禮樂、中庸等思想,不僅適合傳統社會,在今天為補救一味追求經濟發展所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也會起到非常好的補益作用。而學習、志氣、誠信、孝悌、知行這個理念,又是超越政治、超越時代、超越階級的人生永恆不變的主題。

    新儒家與佛學

    宋明儒學基本上是以排斥佛老為主的。當代新儒家則以融會佛儒為多。熊十力固然強調儒佛之異,然其後繼者,如唐君毅、牟宗三,卻都講「儒道釋三教的智慧」,認為它們都肯定自由無限心、都屬無執存有論、均為生命的學問,在與西方哲學相對比時,共同顯示了最高的智慧。因此他們號稱新儒家,但也同樣花氣力來闡述佛家道家之哲思。這種與佛老親和的態度、確立三教具有共同義理型態的努力,使得他們跟宋明理學家迥然異趣。

    南懷瑾先生總結:

    人生最高境界是:

    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

    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 19 # 兼以易別

    ◎時代背景

    公元589 年,中國經數世紀分裂後,由隋朝統一起來。不久隋朝又被唐朝取代。唐代在文化上、政治上都是中國的黃金時代,可與漢代媲美,在某些方面又超過了漢代。這時候,儒家表現在孟子、荀子、董仲舒等人著作中的活力早已喪失。經典原文具在,註疏甚至更多,可是都不能滿足時代的精神興趣和需要。

    道家復興和佛教傳入之後,人們變得對於形上學問題,以及超道德價值,或當時稱為性命之學的問題,比較有興趣。關於這些問題的討論,在儒家經典如《論語》、《孟子》、《中庸》特別是《易經》中,已經不少。可是,這些經典都需要真正是新的解釋和發揮,才能解決新時代的問題。

    ◎新儒家肇始

    直到唐代的後半葉,才出了兩個人,韓愈與李翱,他們做出了真正的努力,為了回答他們當代的問題而重新解釋《大學》、《中庸》。兩人提出了道統說。人們普遍相信,這個道統傳到孟子,就失傳了。可是李翱,顯然感到他自己對道統頗有了解,通過他的傳授,他也就儼然成為孟子的繼承者。要做到這一點,成了在李翱以後的一切新儒家的抱負。他們都接受了韓愈的道統說,並且堅持說他們自己是上承道統。他們這樣說也不是沒有根據的,因為新儒家的確是先秦儒家理想派的繼續,特別是孟子的神祕傾向的繼續。

    ◎三源合一

    第一,當然是儒家本身。

    第二是佛家,包括以禪宗為中介的道家,因為在佛家各宗之中,禪宗在新儒家形成時期是最有影響的。在新儒家看來,禪與佛是同義語;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新儒家是禪宗的合乎邏輯的發展。佛家的最終目的是教人怎樣成佛。怎樣成佛,是那個時代的人最關心的問題。新儒家的最終目的是教人怎樣成為儒家的聖人。怎樣成為聖人,是新儒家的主要問題之一,周敦頤的回答是“主靜”,他又進一步說“主靜”就是“無慾”的狀態。他說的“無慾”,與道家和禪宗說的“無為”和“無心”,是基本一樣的,可是,他用“無慾”,不用“無為”、“無心”,這表明他企圖撇開佛家的出世性質。照新儒家的說法,心無慾,則如明鏡,總是能夠立即客觀地反映面前的任何物件。心無慾,則對於外來刺激的自然反應,落實在行動上都是直的。由於直,所以“公”;由於公,所以一視同仁,也就是“溥”。這就是周敦頤提出的怎樣成為聖人的方法,也就是像禪僧的方法一樣:自然而生,自然而行。

    第三是道教,道教有一個重要成分是陰陽家的宇宙發生論。新儒家的宇宙發生論主要是與這條思想路線聯絡著。新儒家哲學家邵雍的宇宙發生論,即是由《易經》發展而來。邵雍說:“天生於動者也,地生於靜者也,一動一靜交而天地之道盡之矣。動之始則陽生焉,動之極則陰生焉,一陰一陽交而天之用盡之矣。靜之始則柔生焉。靜之極則剛生焉,一剛一柔交而地之用盡之矣。”像其他術語一樣,“剛”、“柔”也是邵雍從《易傳》中借用的,其中說:“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另一個講宇宙發生論的新儒家哲學家是張載,在他的宇宙發生論裡,特別強調“氣”的觀念,它在後來新儒家的宇宙發生論和形上學的理論中,越來越重要。

    ◎後來發展

    新儒家後來分成兩個主要的學派,這兩個學派竟是兄弟二人開創的。他們號稱“二程”。弟弟程頤開創的學派,由朱熹完成,稱為“程朱學派”,或“理學”。哥哥程顥開創的另一個學派,由陸九淵繼續,王守仁完成,稱為“陸王學派”,或“心學”。後來大家可能就比較熟悉了,在此不再贅述。

    見問所得,綜合經典,僅供參考。

  • 20 # 飄1962

    不是儒家文化汲取道家與佛家文化,而是儒釋道互補。中國文化自春秋戰國百家爭鳴達到鼎盛之後,秦尊法家而國盛,成就霸業,到漢初的道家“黃老之術”,儒家文化一直處於邊緣狀態,直到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統治者所推崇,儒家之術方登大雅之堂,尤其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更得統治者的歡心。這個臭說道恰為儒學糟粕,成全了千年帝制,坑了一代代儒人志士,把愚忠思想推向了顛峰。

    董仲舒主張以道德教化民眾,使中國法制社會契約精神的形成滯後了世界各發達國家。在中國,人情永遠可以與法治抗衡,這是不爭的事實。直到第一次鴉片戰爭,接二連三的喪權辱國條約之簽定,方使中華有識之士猛醒……於是,就有了反叛最為猛烈的“打倒孔家店”之“五四”運動。

    由於皇帝老兒喜歡愚民的儒術,民間知識分子又可以“學而優則仕”,兩情相悅,一拍即合。中國文化中的功利目的便使治人的勞心者與治於人的勞力者相安無事各取所需。

    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本來是一種避世之學說,具有胡人血統的李世民李氏家族從表兄老楊家手中搶得天下後,為了使自己正統起來,便拉來老子李聃充當自己的祖先,於是,以老子為祖師爺的道教一時得寵,可是,此道教非彼道教,風馬牛不相及。此道教為了適應中國文化的強大功利性,就把老子的《道德經》拋諸腦後,整了一堆丹藥,並勸諫俗世之人修練成仙,求長生不老之術。如此這般具有了跟儒家一樣的功利性,老百姓喜歡了,道教才為主流傳統文化所接受。老子李聃就是死得早,否則,他要是騎著青牛在風景如仙似幻的深山裡遇上自稱仙姑的道姑,一準把《道德經》燒掉……

    佛教早於玄奘天竺取經之前便已傳入中土,但是,彼時佛教講究的是禪定(苦修)與頓悟,宣揚釋家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突然天眼大開,大徹大悟:原來世間所有一切皆空,人要禁慾……壞了,做為俗世之人,肉不可以吃,酒不可以喝,色不可以貪……所有的七情六慾皆當戒……於是,佛教不為中國文化所接受。直到玄奘法師取來“真經”,有了俗家弟子,俗世之人想發財,可以去求佛教保佑其發財;沒兒子的,也可以求觀世音賜子;考學的,更可以求取佛祖保佑;眼神兒不好的,也能跪在眼光娘娘前磕頭……佛教的功利性,終於也使它融入了功利性極強的中國文化之中……由此形成了儒釋道互補的大一統局面。決不是儒家文化汲取了另兩家文化精華而主導了中華文明。

    說起文明,是一句兩句話很難說明白的大課題。中華文明,包羅永珍。《本草綱目》是不是中華文明?《易》學是不是中華文明?《齊民要術》是不是?四大發明是不是?南宋時期江南農作物一年兩熟的種植技術是不是?……儒學,只是中華文明中的一小部分,是統治者推崇的治國學說而已。

    中華文明包含在我們吃(飲食文化)穿(絲綢製作及服飾文化)住(建築文化)行(車同轍及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等)的每個領域之中。切不可狹隘地簡單化理解,別一提傳統文化就是孔子的儒家……讓人笑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讚美春天的詩句這麼多?你能說出幾首讚美春的的詩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