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俄羅斯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同時也是最不受人待見的國家之一。因為十年休克療法的創傷,以及西方國家堅持不懈的圍堵,俄羅斯經濟長期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其GDP總量近年來甚至都不如南韓。
不過沒錢不代表沒底氣,從普京上臺至今,俄羅斯向全世界證明了什麼是“人窮志不短。”
雖然俄羅斯經濟長期低迷,但並未阻擋其反擊西方國家圍堵,甚至侵略擴張的腳步,例如克里木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都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強大經濟實力支撐的俄羅斯,到底有什麼資本橫行世界呢?難道真的就是一身浩然正氣?
靜夜史不置可否,不過俄羅斯的“橫”確實有它的理由,靜夜史認為至少有以下幾點:
1、橫是一種歷史傳統
俄羅斯的橫,可謂由來已久。
在蒙古人結束了對俄羅斯250多年的統治後,俄羅斯開始了迅速膨脹的歷史程序。
蒙古人的統治給俄羅斯血液裡注入了更多野蠻的基因,“不服就幹”成為俄羅斯的處事信條。
在俄羅斯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正是靠著不服就乾的精神,俄羅斯從東歐平原上的莫斯科公國迅速膨脹為領土面積達2000多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帝國。
不過我們知道,俄羅斯歷史上從沒有真正富過,而打仗是非常燒錢的,這就使得捉襟見肘的俄羅斯在對外擴張的過程中,只能依靠與他國截然不同的耍橫精神,拿自己的國運,賭任何一場戰爭的輸贏。
這麼做的後果就是:勝敗導致了截然不同的結果。野蠻的俄羅斯也在不斷的勝敗中瘋狂伸縮著自己的領土。
而且,因為俄羅斯的國力不濟,使得俄羅斯在瘋狂賭博國運的同時,也在大量啟用半獨立式的武裝作為自己的僱傭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哥薩克。
哥薩克是被鄰國和本國民眾都極端厭惡的野蠻武裝,因為和沙皇的特殊關係,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為鯨吞西伯利亞立下汗馬功勞。
而他們,也成為歷史上俄羅斯的典型標誌。
可以說俄羅斯的“橫”是有悠久歷史的。
2、橫是一種生存方式
“橫”對於他國而言可能只是一時的爆發,但對於俄羅斯而言卻是家常便飯。
因為不“橫”,俄羅斯就要完蛋!
2019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新年賀詞,意味深長,他說俄羅斯從沒有幫手,未來也不會有,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俄羅斯在當前國際社會中孤立無援的尷尬地位。
從1991年蘇聯解體至今,將近30年的時間裡,俄羅斯曾多次表示想要加入西方,共創世界和平,但遭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無情拒絕。
不僅如此,他們還很快忘記了承諾給俄羅斯的數百億美元的援助,並加緊了對俄羅斯的圍堵,使陷入休克療法的俄羅斯雪上加霜。
直到這時,被西方耍得團團轉的葉利欽才逐漸明白,俄羅斯註定無法被西方國家接納。西方國家想要一個死透的毛熊,而不是一個半死不活,隨時有可能恢復元氣的毛熊。
在西方國家的步步緊逼下,葉利欽逐漸向東方大國靠攏,同時將權力交給普京。
不過普京接手後的俄羅斯面對的局面並未改善,在無法獲得西方接納的情況下,俄羅斯想要頑強生存下來,就必須要“橫”,沒事就拿出核武器秀秀肌肉。
要知道:只有拿出魚死網破的姿態,才能讓對手更加冷靜。
3、橫是一種管理哲學
今天的我們在感嘆俄羅斯軍力強大,不懼西方國家聯合絞殺的同時,應該明白這樣一個事實:
俄羅斯對別人橫,對自己人更橫。
葉利欽和普京時代兩次車臣戰爭的結果表明:只有“橫”才能有效解決國內的分裂問題,其他都是扯淡。
蘇聯解體後,大量西方資本湧入俄羅斯,以低價瘋狂購買蘇聯的國有資產。同時,蘇聯內部的高層也開始大量侵吞國有資產,成為俄羅斯寡頭集團,這都使民眾的生活更加貧困。
而當走投無路的俄羅斯人想要遊行示威,表達自己的意願時,在西方國家面前笑臉相迎的葉利欽拿坦克機槍對準了遊行群眾。
不橫一點,“安撫”不了俄羅斯民眾。
不過有趣的是,雖然普京執政後,俄羅斯民眾的生活水平並未得到有效改善,但因為普京在國際上的強硬姿態,使得俄羅斯人獲得了久違的民族自豪感,這使得普京的支援率常年居高不下。
從某種程度上說,“橫”已經成了俄羅斯民眾的普遍共識。就是因為沒錢,所以才要用這種獨闢蹊徑的方式為自己牟取利益。
所以俄羅斯的昨天很橫,今天也橫,明天也一定會橫下去。
而且,有東方大國的大力幫助,俄羅斯有更多的底氣衝在抗爭西方的第一線。
今天的俄羅斯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同時也是最不受人待見的國家之一。因為十年休克療法的創傷,以及西方國家堅持不懈的圍堵,俄羅斯經濟長期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其GDP總量近年來甚至都不如南韓。
不過沒錢不代表沒底氣,從普京上臺至今,俄羅斯向全世界證明了什麼是“人窮志不短。”
雖然俄羅斯經濟長期低迷,但並未阻擋其反擊西方國家圍堵,甚至侵略擴張的腳步,例如克里木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都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強大經濟實力支撐的俄羅斯,到底有什麼資本橫行世界呢?難道真的就是一身浩然正氣?
靜夜史不置可否,不過俄羅斯的“橫”確實有它的理由,靜夜史認為至少有以下幾點:
1、橫是一種歷史傳統
俄羅斯的橫,可謂由來已久。
在蒙古人結束了對俄羅斯250多年的統治後,俄羅斯開始了迅速膨脹的歷史程序。
蒙古人的統治給俄羅斯血液裡注入了更多野蠻的基因,“不服就幹”成為俄羅斯的處事信條。
在俄羅斯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正是靠著不服就乾的精神,俄羅斯從東歐平原上的莫斯科公國迅速膨脹為領土面積達2000多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帝國。
不過我們知道,俄羅斯歷史上從沒有真正富過,而打仗是非常燒錢的,這就使得捉襟見肘的俄羅斯在對外擴張的過程中,只能依靠與他國截然不同的耍橫精神,拿自己的國運,賭任何一場戰爭的輸贏。
這麼做的後果就是:勝敗導致了截然不同的結果。野蠻的俄羅斯也在不斷的勝敗中瘋狂伸縮著自己的領土。
而且,因為俄羅斯的國力不濟,使得俄羅斯在瘋狂賭博國運的同時,也在大量啟用半獨立式的武裝作為自己的僱傭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哥薩克。
哥薩克是被鄰國和本國民眾都極端厭惡的野蠻武裝,因為和沙皇的特殊關係,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為鯨吞西伯利亞立下汗馬功勞。
而他們,也成為歷史上俄羅斯的典型標誌。
可以說俄羅斯的“橫”是有悠久歷史的。
2、橫是一種生存方式
“橫”對於他國而言可能只是一時的爆發,但對於俄羅斯而言卻是家常便飯。
因為不“橫”,俄羅斯就要完蛋!
2019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新年賀詞,意味深長,他說俄羅斯從沒有幫手,未來也不會有,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俄羅斯在當前國際社會中孤立無援的尷尬地位。
從1991年蘇聯解體至今,將近30年的時間裡,俄羅斯曾多次表示想要加入西方,共創世界和平,但遭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無情拒絕。
不僅如此,他們還很快忘記了承諾給俄羅斯的數百億美元的援助,並加緊了對俄羅斯的圍堵,使陷入休克療法的俄羅斯雪上加霜。
直到這時,被西方耍得團團轉的葉利欽才逐漸明白,俄羅斯註定無法被西方國家接納。西方國家想要一個死透的毛熊,而不是一個半死不活,隨時有可能恢復元氣的毛熊。
在西方國家的步步緊逼下,葉利欽逐漸向東方大國靠攏,同時將權力交給普京。
不過普京接手後的俄羅斯面對的局面並未改善,在無法獲得西方接納的情況下,俄羅斯想要頑強生存下來,就必須要“橫”,沒事就拿出核武器秀秀肌肉。
要知道:只有拿出魚死網破的姿態,才能讓對手更加冷靜。
3、橫是一種管理哲學
今天的我們在感嘆俄羅斯軍力強大,不懼西方國家聯合絞殺的同時,應該明白這樣一個事實:
俄羅斯對別人橫,對自己人更橫。
葉利欽和普京時代兩次車臣戰爭的結果表明:只有“橫”才能有效解決國內的分裂問題,其他都是扯淡。
蘇聯解體後,大量西方資本湧入俄羅斯,以低價瘋狂購買蘇聯的國有資產。同時,蘇聯內部的高層也開始大量侵吞國有資產,成為俄羅斯寡頭集團,這都使民眾的生活更加貧困。
而當走投無路的俄羅斯人想要遊行示威,表達自己的意願時,在西方國家面前笑臉相迎的葉利欽拿坦克機槍對準了遊行群眾。
不橫一點,“安撫”不了俄羅斯民眾。
不過有趣的是,雖然普京執政後,俄羅斯民眾的生活水平並未得到有效改善,但因為普京在國際上的強硬姿態,使得俄羅斯人獲得了久違的民族自豪感,這使得普京的支援率常年居高不下。
從某種程度上說,“橫”已經成了俄羅斯民眾的普遍共識。就是因為沒錢,所以才要用這種獨闢蹊徑的方式為自己牟取利益。
所以俄羅斯的昨天很橫,今天也橫,明天也一定會橫下去。
而且,有東方大國的大力幫助,俄羅斯有更多的底氣衝在抗爭西方的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