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鐵桿軍迷
-
2 # 軍器戰位
自從第1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1917年開始,可以搭載飛機從海上起飛與降落進行作戰的艦艇“航空母艦”開始誕生。在二戰前期航空母艦的發展也沒有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也就只有當時的英國與日本兩國稍微用點心。
不過到了二戰期間,以往被各國視作為海上霸主的“戰列艦”,在受到航空母艦上起飛的艦載機瘋狂攻擊時,“戰列艦”似乎是一度沒有還手之力。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世界各國海軍的發展重心慢慢轉向了航空母艦,而在整個二戰期間美國海軍更是裝備建造了將近200艘航母,這個數量已經佔據了當時世界各國航空母艦的一大半。
那麼在戰爭中,航空母艦到底能為海軍提供怎樣的用處呢?航空母艦最具有象徵性的武器,那就是其搭載的大量艦載戰鬥機。比如現在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最大可搭載超過80架以上的艦載飛機,這樣的期權規模足以碾壓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的空中作戰力量。
也就是說,美國僅僅只是派遣一艘航空母艦,就完全可以對一箇中小型國家的各種政府機構、軍事設施實施絕對性的空襲攻擊。並且面對美國航母所搭載的先進戰鬥機,一般中小型國家的空中作戰力量所裝備的戰機,無論是在技術性能、還是數量上,完全都沒有還手之力。航空母艦的作用除了攻擊之外,還可以依靠其龐大的艦體,以及身處航母艦隊最安全、最核心的位置,所以許多國家都會把航母列為“旗艦”,以指揮整個艦隊的海上任何作戰進攻。除此之外,航空母艦的最大優點就是航程遠,一般的戰鬥機作戰半徑也只有1000多公里,而面對浩瀚的大洋時,從陸地上起飛的戰鬥機就顯得有點過於“短腿了”。
但是想要對遠離國土幾千甚至上萬公里之外的區域,實施空中作戰已奪取制空權的時候,可以搭載戰鬥機到處遊蕩的航空母艦其用處就出來了。平時的戰鬥機可以停放在航母之上,待航母向目標作戰區域前進至戰鬥機攻擊範圍之內時,航母上所搭載的戰鬥機就可以實現在絕對的作戰半徑之內起飛作戰。簡單來說,航空母艦是一款大型戰略性進攻武器,可以依靠其航裡,在陸基戰鬥機作戰半徑之外,對世界上任何地區的目標實行空中打擊,以奪取目標海域、空域的絕對制空制海權。
釋出: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
3 # 東龍45
航母是大國標配,聯合國五常中,中國是最後擁有核武器和航母的,中國必須要有航母,中國是陸海複合型國家,有巨大的海洋權益和更加巨大的海外利益,中國還沒有全面統一,這麼多的東西都需要中國有強大的海軍,強大的海軍必須有航母,有一兩艘都不夠,如果有錢,如果任性,就多來點最好。
-
4 # 中德專修
可以推動社會發展,推動產業的升級,解決大量的就業問題,在軍事上面,可以更好的維護國家的主權,能夠威懾對手。
-
5 # 瑾言慎行
中國的經濟強大了,在全世界的份額也增多了,對外貿易也做到了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這樣為了保證中國對外貿易的安全,在海上的貿易安全和穩定,就成了一個關鍵問題。所以,需要發展遠洋海軍,確保中國在海外和海上利益的安全。
-
6 # 趙工196948168
中國是海洋大國,必須有與海洋麵積相適應的保護力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國家利益不受損害。中國至少應該存在五個以上航母。
-
7 # 窩聾瘋廚
地球上海洋比陸地大的多,有了航空母艦才能開始想海洋霸權的事。而有了海洋霸權能把所有的國家都封鎖在陸地上。這就是航空母艦的意義
-
8 # 康觀堂
中國發展航母不是為了霸權,因為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發展航母是為了震攝某些國家對我們的挑釁為了捍衛自己的利益,我們不搞霸權,為世界和平和穩定做出大國的應盡責任。
-
9 # 榮和健康諮詢師
航空母艦是一種戰略威懾武器。具備遠洋攻擊力,是一種強大的,系統的,立體的攻擊群,具有遠端,移動的,系統的,立體打擊能力,具有強大威懾力和打擊能力,是現代戰爭中確保國家國土安全,經濟安全不可缺少的戰略平臺。是維護國家安全,世界和平的戰略保障。
-
10 # 農村小帥先生
首先航母是一個綜合國力的體現,擁有航母也會增加海上的作戰力量,它體現一個國家的海上軍事作戰力量,在整個海上戰鬥群體來說它就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它提供供給,未其他船體提供保護,增加遠端打擊能力和空中掩護,它是一個強大國家的體現
-
11 # 140元元
在於提供軍機起降平臺,擴大作戰半徑,建設藍色海軍,成為世界性戰略打擊力量。
-
12 # 悟空借火扇
實力提升,走向深藍,遠海防衛。
-
13 # 局外者
發展航母可以使祖國的軍事實力更加強大
-
14 # 虹道元
發展航母艦的意義是保衛中國領海下的資源及正常航海經濟貿易的保證和用在戰爭急需時是很關鍵的。
回覆列表
現代海軍好像都離不開航海,但對於航母的作用和意義,到底有是什麼?僅僅是航母上的20架飛機嗎?大部分國家都無法發展規模很大的航母,中型航母也很難承受一箇中等國家的空軍攻擊。那麼航母在現代戰爭中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航母的意義非常巨大,因為不僅僅只是一個海上飛機起降平臺,更是一個艦隊資料蒐集與指揮控制中樞。這不僅僅是因為航母上的飛機,也因為地球本身的地理屬性所決定的。
首先,地球是圓的。所以,無論你在空中飛行還是在海面上航行,只要不能迅速的擺脫地球引力影響,本質上都是在繞著一個曲面前進。
▲地球是圓的 註定了航母的巨大作用
正是因為這個地理情況,任何飛機和艦艇上的雷達都存在盲區。也就是說,在任何雷達的探測範圍內,都會在有這個低空盲區,也存在一個高空盲區。距離越遠,那麼這個低空盲區就越廣,高度差也就越大。所以,任何雷達探測範圍都是紙面資料,不可能100%的完成設計功能。
▲地球曲線讓雷達存在低空與高空的盲區
航母的意義上,在這個現實基礎上就特別明顯了。在雷達登上歷史舞臺之前,航母就依靠上面搭載的飛機,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地平線對肉眼的觀測限制。他們與早期部署在水面艦艇上的水上飛機一起,組成了艦隊早期超視距觀測力量。海戰歷史上的超視距炮戰,就是從這些看上去無足輕重的小飛機開始的。
▲雷達盲區是對手發起攻擊的危險區域
在雷達與電子戰時代,航母搭載的飛機,尤其是預警機就成為了艦隊防空與反艦的遠距離偵測力量。遠在艦艇雷達覆蓋範圍外,或者是有較多盲區的空域,艦載機在更高的水平位置上,擁有更好的觀測效果。
在這個飛機與導彈滿天飛的時代,對手往往從高空和超低空發起攻擊。前者是從雷達受地球曲線影響,無法探測的高空盲區發起攻擊。後者是從雷達的抵抗盲區突入,發射掠海攻擊的導彈。這兩種戰術都是利用了地球曲線,達到了突襲效果。很多時候你可能發現來襲的威脅,但僥倖抵擋後,又無法預測下一次攻擊的方向。
▲馬島戰爭中的超軍旗攻擊機 就是用了超低空突防戰術
但因為艦隊中存在航母,那麼艦隊不僅有預警機幫助掃描盲區,還能透過執行巡邏的戰機去發現和解決威脅。甚至在面對對手時候,利用這些裝備去形成不對稱優勢。哪怕是70年代的老式攻擊機,配備了非常一般的地空導彈或滑翔炸彈,也可以從高空發起突然攻擊。在對手雷達範圍外進行騷擾性質的突襲。
E2 這樣的預警機很好的補充了艦載雷達
▲即便是70年代的老飛機 都對大部分國家的艦隊抱有巨大威脅
無論對手是否擁有航母,艦隊在發起攻擊前,都會有負責校準指導的直升機進行偵查。這時候,航母上的戰鬥機就可以幫助己方解決對手的遠端觀測力量。從而確保優勢。對手如果同樣有航母存在,那就更需要自己的航母來幫助抵擋了。甚至是隻搭載直升機的母艦,也可以出動更多直升機,在更多區域內進行搜尋。
▲直升機母艦也能為艦隊帶來更多的觀測點
所以,航母並沒有因為導彈時代的來臨而被淘汰。相反,航母本身成為了艦隊無可爭議的資訊與控制核心。這也是航母從二戰後期開始,成為各國艦隊旗艦的原因。哪怕是空天飛機在未來非常普及,航母在大氣層內的作用,依然難以被立刻取代。
航空母艦已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依靠航空母艦,一個國家可以在遠離其國土的地方、不依靠當地機場的情況下施加軍事壓力和進行作戰。
其一,航母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從航母編隊上體現出來。如果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不強,就不太可能擁有它。隨著綜合國力的提高,特別是技術和造船工業能力的提高,才能夠使一個國家有能力發展和建造航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航空母艦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
▲美國航母戰鬥群
其二,有了航母以後,國家的海上力量將出現立體化、體系化、綜合化和資訊化的提升,將一個國家的海上活動能力從近海推向了中遠海。航空母艦是一個大型海上活動機場可以在更遠的海域活動,所以任何一個擁有航母的國家在中遠海海域都具備這樣的能力。
▲常年在遠海維持美國戰略威懾的航母戰鬥群
其三,航母編隊同時帶來整個國家軍事力量,最直接的就是海軍力量編制體制、指揮體系以及後勤保障的變化,甚至於法規條令、作戰理論等一系列變化,從而使國家海空力量出現結構性的調整和變化,所以它帶來的意義和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航空母艦一般總是一支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核心艦船,艦隊中的其它船隻提供其保護和供給,而航母則提供空中掩護和遠端打擊能力。
航空母艦有多種分類方式。按艦載機分類,可分為專用航空母艦和多用途航空母艦。專用航空母艦主要有攻擊型航空母艦、反潛航空母艦(或直升機母艦)、訓練航空母艦以及護航航空母艦。護航航空母艦已在二戰後全部退役。攻擊型航空母艦主要載有戰鬥機和攻擊機;按排水量大小可分為大型航母(排水量6萬噸以上),中型航母(排水量3-6萬噸)和小型航母(排水量3萬噸以下);按動力裝置可分為核動力航空母艦和常規動力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