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苓,(別名:條苓、子苓、枯苓、魁苓、山茶根子),多年生草本。生於乾燥向陽山坡,可治瘟病發熱,肺熱咳嗽、溼熱黃疸,瀉痢、胎動不安等症,並有抗菌、解熱、降壓等作用。
黃苓喜溫和氣候,耐寒冷,耐乾旱。原野生於山坡,地堰,林緣向陽乾燥地方。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質壤土赤優,在丘陵薄地均可種植。低窪積水地不宜栽種。
根據多年來的生產實踐和觀察。目前黃芩發生病蟲害的現象不多,一般不需專門防治,只有極個別地塊發現有葉枯病的發生。
葉枯病:病源是真菌中的一處半知菌。主要為害葉片。症狀是從葉尖或旰緣向內延伸。呈
不規則的黑竭色病斑,迅速自上而下蔓延,致使葉片枯死,高溫多雨季節易發病。
防治方法:冬季處理病殘株,將感染病菌的病殘株連根撥出燒掉,以消來越冬病菌。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1:1:120波爾多液噴霧,每7-10天噴灑一次,連續2-3次既可治癒。
播種後一般二年收穫,也可當年收穫。在”霜降前後,選晴天收刨,刨掉莖葉及泥土,曬乾或晾乾。在晾過程中,防止水溼雨淋,以免見水變綠,最後變質發黑,影響質量。幹後去淨根鬚,即可供藥用。每3-4kg鮮根,可加工1kg乾貨,一般每畝可收穫乾貨200-300kg。乾貨以條粗、質堅實、內色黃者為佳。
黃苓,(別名:條苓、子苓、枯苓、魁苓、山茶根子),多年生草本。生於乾燥向陽山坡,可治瘟病發熱,肺熱咳嗽、溼熱黃疸,瀉痢、胎動不安等症,並有抗菌、解熱、降壓等作用。
黃苓喜溫和氣候,耐寒冷,耐乾旱。原野生於山坡,地堰,林緣向陽乾燥地方。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質壤土赤優,在丘陵薄地均可種植。低窪積水地不宜栽種。
根據多年來的生產實踐和觀察。目前黃芩發生病蟲害的現象不多,一般不需專門防治,只有極個別地塊發現有葉枯病的發生。
葉枯病:病源是真菌中的一處半知菌。主要為害葉片。症狀是從葉尖或旰緣向內延伸。呈
不規則的黑竭色病斑,迅速自上而下蔓延,致使葉片枯死,高溫多雨季節易發病。
防治方法:冬季處理病殘株,將感染病菌的病殘株連根撥出燒掉,以消來越冬病菌。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1:1:120波爾多液噴霧,每7-10天噴灑一次,連續2-3次既可治癒。
播種後一般二年收穫,也可當年收穫。在”霜降前後,選晴天收刨,刨掉莖葉及泥土,曬乾或晾乾。在晾過程中,防止水溼雨淋,以免見水變綠,最後變質發黑,影響質量。幹後去淨根鬚,即可供藥用。每3-4kg鮮根,可加工1kg乾貨,一般每畝可收穫乾貨200-300kg。乾貨以條粗、質堅實、內色黃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