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春節裡各種美食,那麼你最想吃到的一道美食是什麼呢?
3
回覆列表
  • 1 # 溜溜達達趕集人

    謝謝邀請,做為北方人,我春節最喜歡吃的是南方的臘鴨,南方臘鴨,地域不同有不同的風味,我最喜歡浙江紹興地區的風味——椒鹽鴨。每年進入臘月,我都會去離市區較遠的農村,尋覓購買當地散養的麻鴨,回來宰殺收拾乾淨後進行醃製、涼曬後通風陰乾,蒸熟吃時花椒的清香與鴨肉的肉香結合的滋味讓你久久不能忘懷。

  • 2 # 行走的伍且

    這道菜的主要的做法是,先準備一隻鴨子,鍋中倒水;在把鴨子殺了;等開水開之後,把鴨子放進去煮,然後在上面放一些蔥,桂皮,山楂,等自己喜歡吃的調料。這樣大概煮30分鐘之後,把鴨子撈出來;鍋中再燒油,放入辣椒,白砂糖,還有自己喜歡吃的調料,再把已經撈出來的鴨子放進去翻炒十來分鐘就OK了。

    這樣炒出來的鴨子肉味道倍兒香,我能連吃好幾碗飯!

  • 3 # 紅茶美食領域創作者

    春節美食真的是不勝列舉,地域文化特色和風俗習慣的傳承,全國各地都會在春節做出各種各樣的珍饈佳餚!我們東北人喜歡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講究一個過癮,各種煎炒烹炸肉類居多且口味厚重!小笨雞燉蘑菇、酸菜白肉血腸、豬肉燉粉條子、鍋包肉、熘肉段、離不開的尖椒幹豆腐、炸花生米富有民間特色的蒸千子、攪燜子、油膩之中具有亮點的蘸醬菜……都是東北人過春節的美味!這些菜品雖令人垂涎欲滴、家喻戶曉,但是我最想吃的還是最原始的一道傳統湯菜~~農家燴碗湯!

    東北農村在八九十年代以前有個紅白事情,都會請當地最富盛名的大廚來整治席面!十里八村也就是那麼三兩位會這種手藝,他們才是農家菜的真正傳承人!在當地那個時候可以說是非常有地位的大師級人物。現在這些人大都已是日暮西山,步入古稀之年了。身體條件不允許,兒女也捨不得父輩奔波勞碌。隨著傳統觀念的改變,人們越來越圖方便省事兒都去飯店辦事情了!這個行業的傳承也就日漸式微,要不復存在了!真正的農家燴碗湯經過飯店廚師的改良和簡化,也慢慢的失去了那種味道。只有極少數偏遠地區還保留著這種做法!

    我們這裡管隨份子吃酒席叫吃六碗,這六碗其實就是以六道湯菜而得名!那是我兒時的回憶和最想吃的東西!以前的東家(辦事情的人家)會提前兩天請師傅過來,按照東家想出的價格來列出選單和需要的材料!一般都是東家的兄弟 小舅子,女婿和姑表兄弟去採辦材料,買回來的材料師傅再開始料理名曰“起桌”,街坊鄰居的小媳婦過來幫忙叫“撈忙”。現在叫主持人那個角色,我們叫“待客的”他會安排好“打水,燒大灶,切墩,下料、分菜,圓盤手(端菜的)刷碗”這些人員分工。結婚 ,滿月,上樑(掛紅)……這是喜事用紅紙寫上名字和分工,喪事就用白紙可謂分工明確,各負其責!提前一天把扣肉,肘子,魚,肉段,炸土豆絲,土豆片……這些需要時間長的菜半成品都準備好,配料也洗乾淨切好碼入長方形木製方盤裡面!切好的胡蘿蔔絲、幹豆腐絲、木耳、蒜苗、菠菜……放眼望去真的是奼紫嫣紅、誘人食慾!

    農家燴碗湯味道與眾不同就在於那幾鍋五花肉,大骨棒,豬內臟熬了大半天的湯!師傅會把各種食材依次分批下鍋,調料包是不傳之秘自己製作的,打水的,燒大灶的兩個人就開始通力合作熬製出幾鍋乳白色濃郁的湯汁,這些湯會放到鍋邊的一口大缸裡面,用這種湯汁來做第二天的燴碗湯。(攪燜子,蒸燜子也是指望這點湯)!隨著木材火燒的通紅,大鐵鍋裡面的咕嘟嘟聲音慢慢響起,那湯的鮮味就漸漸的傳遍幾條街巷。第二天是正日子(開始宴請)紙上有名字的一大早就會過來忙活了!肩上搭著東家給的白毛巾操作起來!燴碗湯是用蔥薑蒜沫在炒鍋中爆香,適量醬油(還沒有分生、老抽)倒進去炸鍋以後就可以加湯了 ,燒的滾開以後幹豆腐、木耳煮一會開始調味加入鹽,味精勾入水澱粉,放入切成寸段的蒜苗、炸的金黃色的土豆絲,然後嘩啦倒入一旁的大盆裡面。分菜的抄起勺子那一刻~~一碗碗香氣四溢、色鮮味美的農家“土豆絲燴碗湯”就閃亮登場了!

    可不要以為只是這幾種湯能成席面,四涼六熱六碗湯一共十六道菜才是吃六碗!土豆絲這種只不過是湯品中的一種,粉皮,雞蛋液,豬內臟,土豆絲、土豆片、土豆丁配各種不一樣的配料,經師傅精心烹飪自然彰顯出不同的味覺和不一樣的色彩!對於東北人來說這一碗湯喝的不只是那濃濃的香氣,喝的更多的應該是那種鄰里關係融洽和諧,對生活樂觀積極,豪爽大氣的記憶!

  • 4 # 韓國斯密達

    首先春節是家人團圓,闔家歡樂的中國重要傳統節日之一。

    說起春節我第一想到的就是餃子,雖然餃子很小很普通,但是對於我出生在北方長在北方所以餃子對於我有很多難以割捨的情懷在裡面。尤其是兒時吃餃子的味道至今讓我難忘,那時一家人坐在一個桌子上吃著水餃,聊聊天,年味很濃,水餃不僅包含了對故鄉的思念更是懷念家人一起嘮家常的美食。

    最後希望今年的水餃吃出別一樣的味道.......

  • 5 # 青山知魚

    我老家只是千萬個普通農村裡的一個,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我對這片養育我的土地愛的深沉。

    今年是小年,在外的我還沒有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上,念著那一方水土,念著那一方樸素的家鄉味。

    煮幹筍

    沒有什麼花裡胡哨,令人稱奇的做法,只是把充分浸染Sunny的幹筍用水泡開,大鍋臺燒開水,放入幹筍,佐以簡單的調味,便可端上桌來。筍香四溢,純粹綿長。

    臘肉炒時令蔬菜

    臘肉是年夜飯裡的另一個主角。少了它的滋味,就少了許多年味了。 在我們這裡,時令黎蒿和老臘肉是絕配。簡單爆炒後就可上桌,清脆爽口,口齒留香。

    土雞湯

    每次回家,外婆總要殺一隻老母雞給我燉湯喝,吃多了外面飼料養的雞,家裡的土雞隻需加點食鹽烹煮便可稱得上是人間美味了。

    家的味道,可真是想念哪。

  • 6 # 淮北大雪糕

    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就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認為最想吃“老頭魚”了,都十多年沒吃過了,小時候在東北農村經常吃,那時候到了冬天水庫凍冰了和大人一起去打魚,走大概五六里山路,很累的路上都是雪。

    到了之後找淺灘把雪掃開,在用冰釧子將冰破開,用鐵鍬將浮冰撈出去,最後在用抄網放進去來回轉圈魚就上來了。

    每次打魚都能打到十斤二十斤的,吃一部分留一部分過年吃。可以做魚醬,用自己家下的黃豆醬做,大鐵鍋燒豆油在放少許板油就是豬肥油,放蔥薑蒜在放醬炒香,倒魚加水放大料花椒幹辣椒十三香味素,再放點大蔥薑片小火燉上個半小時。

    配上鐵鍋悶的大米飯,太香了。在過年得時候可以用鐵鍋煎著吃。

    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7 # 大嘴美食燴

    最想在春節吃的美食是炸排叉。排叉,算是北方的小吃了。

    酥脆,香鹹。

    記得小時候,真的只有臨近春節前,奶奶才會下廚做。奶奶差不多都會在年二十九的那天給我們做炸排叉,直到奶奶去世的那一年。大年二十九的前一晚和好面,二十九一早,爸爸和爺爺燒油鍋,奶奶揉麵。面裡呢,我記得會放雞蛋、水、鹹鹽,然後要揉將近二十分鐘。

    要讓雞蛋液的營養和鹹鹽的鹹香融入面裡,再讓面醒一段時間。然後,再把大面團分成兩三個中等麵糰,奶奶會拿出擀麵杖將麵糰擀成大餅,切成一塊塊長方形的面片。取兩片切好的面片,重疊在一起,對摺,在整面的一側切三刀。再將兩片切的面片疊在一起,一翻折。一個排叉就做好了,我最喜歡幹這個活,每次我都會和媽比賽誰翻的排叉最多。其實翻排叉不難,最難的可能要屬下油鍋炸排叉了。這個活其實在我家,除了我奶奶炸的最好吃,其他人都很差勁。

    奶奶曾經說過,這油溫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油熱好後,要改用小火,再下排叉,不能一鍋全扔進去,一個個的順著鍋邊放下去。而且啊,要勤翻面,這樣才能保證,排叉炸的味道才到位。撈出來的排叉,在控油的時候,還可以再撒點芝麻,增加美味度。

    回想起來,現在好像再吃一次奶奶炸的排叉。可惜,奶奶現在已經去世了,我再也沒有機會吃到她給我做的排叉了,可這份情懷,會永遠在我心中。

  • 8 # 日照吳家臺海宇漁家

    大同兔頭的聞名於世,十幾年前就已美名遠揚。這種另食客交口稱讚的美食也並不難做,用姜蔥辣椒八角等十餘種香料紅燜兔子的腦袋,熬的時間約莫3小時以上,直至入味 。

    直至香料的味浸透到軟爛軟爛的兔肉裡,入口即化,特別香,特別好吃~這是我每到過年的時候必吃的一道美食。

    壓韭茄子

    壓韭茄子是一種小菜。每年秋收時,山西人都會把拉蔓後口感較差的茄子做成醃茄子,醃好的茄子鹹淡適口,到了過年的時候,就可以搭配美食一起吃了。

  • 9 # 益核食記

    最想在春節吃的美食是炸排叉。排叉,算是北方的小吃了。

    酥脆,香鹹。

    記得小時候,真的只有臨近春節前,奶奶才會下廚做。奶奶差不多都會在年二十九的那天給我們做炸排叉,直到奶奶去世的那一年。大年二十九的前一晚和好面,二十九一早,爸爸和爺爺燒油鍋,奶奶揉麵。面裡呢,我記得會放雞蛋、水、鹹鹽,然後要揉將近二十分鐘。

    要讓雞蛋液的營養和鹹鹽的鹹香融入面裡,再讓面醒一段時間。然後,再把大面團分成兩三個中等麵糰,奶奶會拿出擀麵杖將麵糰擀成大餅,切成一塊塊長方形的面片。取兩片切好的面片,重疊在一起,對摺,在整面的一側切三刀。再將兩片切的面片疊在一起,一翻折。一個排叉就做好了,我最喜歡幹這個活,每次我都會和媽比賽誰翻的排叉最多。其實翻排叉不難,最難的可能要屬下油鍋炸排叉了。這個活其實在我家,除了我奶奶炸的最好吃,其他人都很差勁。

    奶奶曾經說過,這油溫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油熱好後,要改用小火,再下排叉,不能一鍋全扔進去,一個個的順著鍋邊放下去。而且啊,要勤翻面,這樣才能保證,排叉炸的味道才到位。撈出來的排叉,在控油的時候,還可以再撒點芝麻,增加美味度。

    回想起來,現在好像再吃一次奶奶炸的排叉。可惜,奶奶現在已經去世了,我再也沒有機會吃到她給我做的排叉了,可這份情懷,會永遠在我心中。

    最想吃“老頭魚”了,都十多年沒吃過了,小時候在東北農村經常吃,那時候到了冬天水庫凍冰了和大人一起去打魚,走大概五六里山路,很累的路上都是雪,到了之後找淺灘把雪掃開,在用冰釧子將冰破開,用鐵鍬將浮冰撈出去,最後在用抄網放進去來回轉圈魚就上來了。

    每次打魚都能打到十斤二十斤的,吃一部分留一部分過年吃。可以做魚醬,用自己家下的黃豆醬做,大鐵鍋燒豆油在放少許板油就是豬肥油,放蔥薑蒜在放醬炒香,倒魚加水放大料花椒幹辣椒十三香味素,再放點大蔥薑片小火燉上個半小時。配上鐵鍋悶的大米飯,太香了。在過年得時候可以用鐵鍋煎著吃。

  • 10 # 艾米姐姐就愛吃

    你在春節最想吃的美食是哪道美食呢?

    其實起到春節過年回家,滿腦子首先印出來的就是海吃海喝,過年美食太多了,幾乎家家都有一桌子的美食,那麼到底哪道美食才是自己最想吃的美食呢?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在我們老家,每到過年的時候就是冬天,所以在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的菜都有火鍋,這個火鍋不同於四川的火鍋,用辣椒熬製而成的火鍋,我們老家的火鍋是真正的有菜有肉有湯,一般非常常見的火鍋,有豬肉燉粉條,羊肉燉粉條,牛肉燉粉條,其實說的粉條就是我過年最喜歡吃到的美食了,雖然出門在外可以隨時買到粉條,但是這個粉條跟老家的粉條絕對不一樣,老家的粉條燉火鍋的時候絕對不粘鍋,而且也不會斷,是用正兒八經的紅薯粉做成的粉條非常好吃,在外邊是吃不到的,在外邊買的紅薯粉燉火鍋的話很容易糊鍋,老家就不會。

    第二,除了剛才所給大家講的,我們老家的紅薯粉做的粉條,過年是桌子上的家常菜,經常和雞鴨魚肉一塊燉,非常好吃,有葷有素可以當主食吃,另外過年我最喜歡吃的一道美食就是,也是跟紅薯有關,發現我是一個挺喜歡吃紅薯的人,就是家家戶戶做的紅薯丸子,不知道為什麼老家的紅薯總是有不一樣的甜,包括紅薯丸子,即便是不放糖外酥裡嫩,光吃紅薯丸子都可以吃得飽。

    綜合以上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兩款用紅薯做的美食紅薯,粉條和紅薯丸子。這兩道不起眼的菜,便是我過年回家最喜歡吃的兩道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三十八年夏至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