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百貨鋪
-
2 # 大有—上吉
最簡單的一點,是因為當時有能力發聲的人根本不缺自由,這有什麼好提倡的。
看《詩經》,描述自由之風的詩篇多了。
看典故,率性而為隨意玩命的也比比皆是。
你跟他們說——你們怎麼不講“自由”,這不是出來搞笑的嗎?
人都是缺什麼就在意什麼,我缺錢也經常談錢。
美中國人倒是喜歡談自由。
-
3 # 擺渡人3259
自由,其實是來自於身心的一種體驗。能夠自由是一種能力,並不是說能夠提倡就可以去做到的.。
不是某一個國家可以要求,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社會群體去自由。如果一個人不具備足夠的自律,足夠的智慧,足夠的能力,那所謂的自由,很有可能就會影響到這個社會的發展,影響到生活的環境,甚至引發更大的破壞力。
-
4 # 使用者3763874657508
因為仁是無限的,自由是有限的。仁可以對待任何人,那怕是壞人都可以。仁無損任何人的利益。但是自由就不一樣,它是有很多限制的。因為它可以損害他人的利益。比如你不能去別人家拿你喜歡的東西吧?也不能隨隨便便去罵別人吧?
-
5 # 正義文哥
就憑這一條,就足以說明所謂的儒家,就是一群沒有膝蓋的廢人!
如果說秦始皇對中華民族犯下的最大罪惡,就是除儒不淨。沒有活埋、焚燒盡儒生、儒書,以致其後來嚴重擾亂、阻礙了中華民族向文明國家進化的行程。
儒腐不長膝蓋,只能寄生在體制內匍匐而生,其奴性與生俱來,其眼裡只有主子,主子賞他根骨頭,或少抽他兩鞭子,他便認為主子很仁義了。他怎麼可能瞭解自由人的想法,併產生自由的思想呢?
自由人及自由思想是什麼?對自己好不好,不由主子說了算,對侵害自己權益的所謂主子,自由的思想就是教會這些主子正常做人!
呼喊仁,是奴隸、奴才的幻想;
正常的人才會有自由的思想!
-
6 # 上策視覺
儒家思想是建立在社會等級和秩序基礎上的,一切事情都必須有序地進行,所以辦任何事情都強調組織和標準,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自上而下進行。
自由是由下向上進行的,是既序又無標準的行為,不符合儒家思想的標準。
仁是上層社會,也就是物質擁有者對下層民眾的物質分配和施捨,這是有序進行的,符合儒家思想的標準。
-
7 # 穗在岬子
仁者愛人。
是要讓統治階級善待百姓,百姓才能支援他們的統治。所以史書的末代君王基本都是昏庸殘暴。你不仁我不義,那就改朝換代。
傳統土地貴族要的是社會穩定,可新興資產階級要的是無家可歸的工人(工資低)。隨便通行經商的商路。這些概括就是自由。
看看疫情,中國不管政府願不願意,仁者愛人,是百姓對政府的要求。政府也很明白,所以很快就免費收治,各地支援,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國外呢,自由的不戴口罩,自由的輕症居家隔離,自由的沒錢死在大街上,自由的疫情嚴重的情況下復工。
啊,自由,反正你有你的自由,政府有政府的自由。互不相干。[摳鼻][摳鼻][摳鼻]
-
8 # 使用者60374670956
問這個問題,顯示對傳統文化、對社會的膚淺認識。太小瞧祖先,太高看洋人了!
社會的本質是分工合作,幾千年前古人就認識到了這點,《荀子》“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之用,何也?人能群,彼不能群。”。分工合作的前提就是個人服從集體,而人們所具備“仁義禮智”的天性,正是人類的社會屬性,能夠使人們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組織。以“仁”為代表的親善友愛是所有社會性的基礎,是保證社會不斷髮展的根本。
儒家文化提倡的王道學術和民本思想,更多的是為了約束上層當權者。去看看論語,充滿著“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思想。這難道不是更高一層的自由?———思想自由!
-
9 # 破曉修羅
自由是說給被壓迫者聽的。
仁則是說給統治者聽的。
儒家一直走的都是統治者路線,是教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
應該來說,諸子百家都是走的統治者路線,都是想把自己的理論推銷給統治者。
-
10 # 又手滑了
西方黑格爾之後的主流就是提倡人人自思為自己盡力爭取。社會由個體互相間的牽扯達到平衡。
而古代儒家提倡的仁義,則是要人認清核心價值,核心不可侵,核心之外的互動提倡禮讓體諒包容。社會由個體的自限達到平衡。
個人認為其實兩個方向都很圓滿很合理,都能達到平衡。最怕是中西合璧,搞成不中不西的。
明明是叢林法則又想披上道德的外衣,像這次一樣遇到樹杈,外衣輕易就被撕破。
明明是謙讓互助,又去講公平計較得失,一天天的心態崩壞怨念叢生。
-
11 # 踢波的四眼仔
古代本來就很自由。
那個年代你敢像今天這樣蓋個海景豪宅嗎?你敢在夜裡挑燈趕路嗎?你要是敢,怕是你活不過片頭曲。那時管理和技術手段有限,你要是稍聰明點,你連做強盜的自由都有。
-
12 # 鐵頭土豆
我想大概是這個樣子的:我們呢打遠古起就是大範圍群居,人口眾多,社會關係複雜,所以先賢們提出的以仁治國能成為國策,就是能夠讓百姓安居樂業,社會才能和諧發展。
-
13 # 加勒比橘貓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聖人區分了天地,男女,陰陽,高低,尊卑的秩序。你講自由,就意味著講平等。這豈不是亂了綱常秩序?所以還是別說這種禽獸不如的話了。
-
14 # 飄過2020
自由這個理論很早就有了。在近代,自由這個名詞被西方神聖化了,被上升到了道德最高點。
首先,單純談自由是沒有意義的,而且自由也是人類的最初始的狀態。隨著人類合作的開始,規則開始誕生。規則天生就是對自由進行限制的,沒有規則,人類社會就消失了,樹上的猴比人自由多了。
規則制度的不斷演化,對人的自由限制越來越多,這就是個博弈的過程。所以當我們在談論規則的時候其實就是在談論自由,因為制定多少規則就是在限制多少自由。
中國古代對制度的探索是走在同時代的世界前列的。
規則與自由有平衡點麼,平衡點在哪裡,這是個世界難題。我個人認為,公平是一把尺子,儘量公平的規則,才能使得大家獲得合理的自由。
-
15 # 周生世界觀
封建社會提自由,你不覺得可笑嗎?你見過歐洲封建君主國家提過自由嗎?
自由的觀念是在資本主義發展需要勞動力自由流動以後的事。
-
16 # 天馬山房
自由是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而達成的,所以儒家關注人,人人處理好人的關係就自由了。
自由不是逍遙式的自我意識,以自我意識為行為主導,而不顧及旁人的感受。
-
17 # 一個有生活的人
自由是什麼?他是不以侵犯他人為前提,有限定範圍,文明是什麼,是明知存在邪惡人性的情況下,以避免而提出一種方向,讓這對人進行約束而使人類更好的相互融合共生的一種意識手段。
-
18 # 飛鴻吟
儒家以孔子為代表,他們追求的是社會治理秩序,他傳播和巨集揚的是社會秩序文化。倡導怎樣建立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提出了很多育人、束人的的方向和方法,目的是形成以社會治理為中心的治理秩序建立,他的入手方是統治秩序。然自由強調的是以個人為中心的社會服從。這種服從入手的是管理制度下的制度秩序。所以,儒家治理思想中無法做到以“自由"為主導。
-
19 # 使用者4678667712413
自由的前提是自私和個人主人,這一點很重要。沒有這個前提,所謂的自由就不成立。
而仁的前提是互助和集體主義,這一點同樣很重要。沒有這個前提,所謂仁同樣不存在。
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又是生長在不同文明土壤中的。
-
20 # 使用者3336886275738
這是由思想的階級性決定的。孔子的思想是中產階級思想,總的說,就是壯大中產階級,管理好中產階級,才能達到社會穩定發展。所以,他說,克己復禮為仁。
這和推崇自由平等的低產階級或無產階級思想是正好相反的,這也是誅殺少正卯的根本原因,他認為少正卯惑眾造反,是社會不穩定的因素。
回覆列表
一種思想體制的提出是有依據時代背景的,那麼提出的治國理論才有意義。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每個學派都提出了一種治國理論。道家的“無為而治”,法家的“以法治國”,儒家的“以仁治國”等等。我認為在當時的背景下,自由已經包含在了“仁”的思想的當中。
春秋戰國是一個禮樂崩壞,軍閥亂戰的時代,對於平民奴隸來說就是人間地獄。每個學派提出的治國思想,目的都是為了讓國家變得更加的有秩序,改善平民的生活。在那個時代,活下來比什麼都重要,用自己提出的治國思想建立一個有序的國家,其中也包含了自由。
自由,不一定是要無憂無慮,沒有限制,在春秋戰國的大背景下,國家自上而下井然有序,百姓可以遠離戰亂,安居樂業就是一種自由,儒家追求“仁”的思想中就有包含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