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986527378495

    武鄉侯是爵位,即福利待遇,忠武侯是諡號,即死後給的一個評語。

    武鄉是一個地名,所以武和鄉兩個字是不能拆分開的。比如劉備的祖先爵位是中山王,中山也是一個地名,他並不能簡稱為中王或山王。

    而忠武兩個字則可以分開,在諡法裡有明確的評定標準:剛彊直理曰武;威彊敵德曰武;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誇志多窮曰武。危身奉上曰忠。險不辭難。

    所以武侯是忠武侯的簡稱。

    關於諡號再多說一點,古代諡號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得到,一定要功勞很大,朝廷才會商議給上諡號,比如劉備時代就只給法正上了諡號。而諡號分三種,分別為褒揚性的美諡、憐惜性的平諡、貶義的惡諡。當諡號有兩個字的時候又經常同時包含其中兩種性質,甚至即便同一個字,也會同時包含褒揚和貶低,比如關羽的諡號“壯繆侯”,壯字的意思是“武而不遂”,即雖然武勇卻並沒取得成功,在讚揚武力的同時對結果進行批評。

    純粹的惡諡通常不多見,一個功勞很大的人即便再怎麼不堪,朝廷也大多照顧其顏面,不以惡諡蓋棺定論。不過少不代表沒有,三國時代比較有名的就是魏明帝給吳質上諡號為“醜侯”,以此譏諷吳質的品行不端。

    而諡法裡最著名的既褒又貶的字就是本題裡的“武”字,諡法釋義裡面有一條“誇志多窮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窮極。”也就是武力使用過度,窮兵黷武的意思。歷史上這個諡號最著名的主人就是漢武帝,他可以說是完美詮釋了“武”字在諡法中既褒又貶的雙重含義。

    在褒揚一個人以武力取得成就的時候,完全褒義的字是“桓”,所以諸葛亮得諡“武”,或許也可以理解為劉禪並不完全贊同他連年北伐的戰略主張,但是又因為諸葛亮鞠躬盡瘁,精神可嘉,又以一個美諡“忠”字來為表彰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婆婆說太愛乾淨的人將來老了要受病痛的折磨,這話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