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妃手諭

    我一定在死之前把自己的東西都整理好,什麼都不留下。

    彌留之前,我還要提前告誡所有人,不用奔走相告我的死訊,家裡的晚輩不用為需不需要哭,需不需要鞠躬,拿多少錢而感到迷惑。

    所有儀式上的東西,都不強求,沒有葬禮更好。

    死了就死了,骨灰也別留,找個有風的天氣,上得高一點,就把骨灰撒了吧。

    但總得讓活著的人舒服一點,如果折騰一番,他們心裡能好過一點,就隨便他們吧。

  • 2 # 淡淡的雲子

    香港美食家作家蔡瀾先生曾經說過:如果他死了,不會通知任何人,不設靈堂,不舉行任何告別儀式,安安靜靜的走。人生就像一場旅行,到終點站該下車了。不需要任何悼念和回憶,平平淡淡的活,安安靜靜的走。光明磊落一生,走時不惹一點塵埃,這樣走後會給朋友和家人留下美好的記憶!

  • 3 # 天馬909張冰河

    我給兒子反覆交待過多次,我死後,不舉行任何儀式,只需兒子親手將骨灰撒入黃河。

    因為我生於黃河之畔,長在黃河之濱,我是黃河的兒女,我要隨黃河母親,去探尋另一個世界。

    另外,我7歲就喜歡釣魚至今,我希望死後回報水生物,以表歉意和感謝,感謝魚類給我的不盡歡樂。

  • 4 # 虹兒媽媽

    希望別人的評價是,這人不錯,上對得起父母,下對得起孩子,為人善良正派坦坦蕩蕩的……先想到了這些。

    不過,那個時候,別人的評價已經無法知道了,還是趁健在的時候,做個對得起自己良心的人就好了!

  • 5 # qh覺

    人活著就如一場夢,死了是一種解脫。人都離開了,還要打那個妄想幹嘛呢?什麼樣的葬禮、什麼人來參加、怎麼回憶,與我有關嗎?那豈不是活的太累了?死了連別人的思想都不放過,那這是什麼人呢?

  • 6 # 尹阿山

    人死了、還要別人回憶自己幹什麼?我總是覺得農村老人去逝花幾萬元是浪費,反正人死了什麼不知道,不必搞那麼隆重,做兒子的就為這個各譽而花重金,這也是大家對死去的人而記憶,去對比其過逝的人,農村花錢多又麻煩是我不想看到的

    我一個覺得生前做一些有意義的事,能夠幫助他或她就更好,從自己的良心出發,尊敬老人,自己死後不要花重金,像城市老人一樣,火化方便簡單,不要給兒,女增加負擔和麻煩

  • 7 # 站在北京的十字街頭

    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改成“假如有天你死了,希望別人怎麼評價你?”會更好。

    回憶這個概念有點模糊。讓人不好回答。

    1、妻子的回憶:幸福開心的點滴;

    2、孩子的回憶:開心時的陪伴,害怕時的撫慰,失敗時的鼓勵,傷心時的安慰;

    3、父母的回憶:孝順開心的日常點滴、笑臉;

    4、朋友的回憶:喝酒時的豪邁,打鬧時的開心,吹牛時的樂趣。

    隨著年紀的增長,生活中會遇到越來越多的人離開:曾經的朋友、情人、同學、同事、父母。

    離別總是傷感和讓人痛心又無奈的。沒有辦法。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 8 # 梧桐夢

    人都不在了,還想著別人在你葬禮上怎麼怎麼樣。我希望我沒有葬禮,只是活著的時候每件事對得起自己良心,無愧一生就好。那些形式上的事一點都不重要。風光的葬禮和無人的葬禮有區別嗎?能回過來重來一生嗎?

  • 9 # 妖叄柒

    不需要回憶,我只希望來去無痕,來的時候雲淡風輕,去的時候一塵不染,天邊晚霞留一瞬精彩,午夜曇花一瞬無息,我真將離去,望一把煙火,輝映我行,一把白灰灑落江河。

    去留不惹一點塵埃!

  • 10 # 簾外月朧明

    我現在正處於談愛已老,談死還早的年齡。您提的這個問題,我還真沒考慮過。

    既然您問到了,那我就來試著答一答。

    在葬禮上,別人的回憶基本上就是蓋棺定論了。

    回憶我的一生,似乎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件。出生於60年代,有幸趕上了80年代的高等教育,20來歲已經戴上了國家幹部的帽子,90年代親手把自己的鐵飯碗打破了,來到了改革開放的前沿某地。沒有迴歸之前就去港澳逛過街,也和鬼佬同過一間辦公室辦公,做過普通的會計,也當過所謂的高管。現在退休了,喜歡做做美食、玩玩烘培,還喜歡滿世界瞎逛,看過青藏高原的星空,也吃過俄羅斯的紅腸……一場疫情改變了歐洲之行的計劃,估計明年還得繼續逛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友對我說時間久了,對我只有親情,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