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褚哥哥

    現在遇到校園欺凌政府為了息事寧人,給輿論交代每次處理班主任,處分學校,校園欺凌能整治才怪!必須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給予問題學生強有力的懲治!

  • 2 # 北方人的豪情

    校園暴力跟學校老師的不負責有很大原因。現在的學校老師都住重成績,名利,從來不注重學生思想道德,小事沒人管,發生事情總找老師就煩了,這樣才助長了壞孩子的行為,一旦發生了大事,學校老師最先考慮的事逃避責任,這就是中國的教育

  • 3 # 阿峰說體育

    這是由於心理畸形造成的,不良行為,總有個別孩子受到一些社會人的影響,變得報復心很強,這種行為如果不妥善加以處置將會造成嚴重後果。

  • 4 # 鍾梨老師

    我跟學生說,如果有同學欺負你跟我說,我來解決,我絕不會讓我的學生被欺負。遇到校園欺凌,首先不要怕,也不能單獨解決。有些惡霸就是紙老虎,誰怕找誰;還有些是真的惡,老師治不了有領導,有家長,還有公安局。從教多年目前還沒遇到所謂的惡霸,可能我比較喜歡站在他們的角度看問題,但問題學生是有的,只是不愛學習,所以也是我的幸運吧!

  • 5 # PPT模板

    校園霸凌,其實在各個國家各個地方都是存在的。

    校園霸凌有語言上的與行為上的,本來上學過程中就是在不斷的生成自己的各種觀念。以下為不同角度思考的問題(當然有很多出手相助的人,本次未寫)以下僅代表個人觀點。

    站在欺負者的角度看問題:

    1.我就是很看不慣某位同學的行為或者說直接就是討厭那個人,所以我不喜歡他我就欺負他,然後在我年少正叛逆的時期,欺負一個人會顯得我很厲害,讓自己虛榮心得到一定的滿足。

    2.因為和我一起玩的那個人不喜歡某位同學,我也就不喜歡,我和他一起去欺負那個同學,看著他受欺負的樣子就覺得好笑。

    3.大家都說某個同學做了什麼事,或者說那個同學人不行。既然大家那樣都那樣說,我也就遠離他好了,免得到時候自己受到波及。自己也是隨大流,至於有關於那位同學的各種說法誰會在意真假,畢竟與自己也無關。

    站在受欺負者的角度看問題:

    1.為什麼他要欺負我,我也沒有招惹他,其實自古以來有句話叫柿子撿軟的捏,這個不是沒有道理的。

    2.為什麼同學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樣,他們一個個為什麼躲著我,我做錯了什麼嗎,和同學說話為什麼同學不願意和我說話。感覺自己被孤立了,就這樣一步步將自己封閉了。

    3.今天他欺負我了,我去告訴老師了,但是老師說都是我們之間的小打小鬧,我告訴父母了,父母說自己的錯,或者直接不放在心上。所以我應該怎麼做?

    4.沒有人理解我,同學不理我,老師不管我,父母不關心我,還要面對同學時不時的欺負,我到底還怎麼做?我能做什麼?

    站在同學的角度看問題:

    1.他們在欺負某某同學,哎,那個同學真可憐。

    2.我要不要上去幫幫受欺負的那位同學呢?可是欺負人的那一方人好多啊,我去了他們又欺負我怎麼辦。還是不去了。

    3.他們在欺負人,我去看看,然後順帶一起說說受欺負同學,反正沒什麼大不了的。

    站在老師的角度看問題:

    1.小孩子嘛,打打鬧鬧很正常,也沒有出什麼問題,隨他們咯。

    2.叫欺負同學的人來說說他就好了。

    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問題:

    1.為了給他更好的生活,每天工作這麼忙,他還不在學校好好學習盡惹事兒,真是不讓人省心。

    2.為什麼人家就只欺負你,不欺負別人,是不是你做了什麼事。

    3.我給你老師打電話說一下,是的,皮球又回到了老師面前。

    身為局外人的我的角度看問題:

    1.家長很多時候真的要好好教育下自己的孩子,很多觀念從小就要培養。

    2.受欺負的孩子,你也要自己反抗啊,這個世界並不是你一味的退縮就可以生存下去的。

    3.作為父母,不管工作再怎麼忙,也請關心下自己的孩子,不要因為忽略而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4.我以後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學跆拳道之類的,不是讓他去打架,而是讓他有起碼的自保能力。

  • 6 # 西瓜碎碎念

    校園霸凌問題一直被提起,但是從未被徹底解決!

    這類事件一般都出現在初高中學校,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這個世界還都不是很懂,他們的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還不是那麼清楚,很容易做出很多錯誤的判斷。

    我是幸運的,整個中學階段,從未被“霸凌”對待過。(當然啦!!我也從來沒有欺負過別人哦(⊙o⊙)哦)

    但還是見過其他同學之前鬧矛盾,打架,但也大多都是男生之間,對於女生之間的打架鬥毆,我見過一次,給我留下的印象特別深,因為是很多個打一個。在寢室的公共衛生間裡,鬧的動靜不大,但因為是同一樓層,我們還是看到了,很快就被宿管老師把這事壓下去了。當時唯一的感受就是害怕,還好沒得罪人。

    高年級的嚇唬低年級的似乎是非常正常的事,年齡段第一點的孩子在遭受這種待遇之後,不敢和家長說,也不敢和老師說,年齡小一點的孩子根本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所以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多教育學生,不能欺負別人,更不能被別人欺負。

    我覺得校園霸凌的存在完全是因為學校的管束不夠嚴格,遇到這種事情的懲罰措施不夠完善。學校一定要制定出嚴格的制度來治理這一問題。

    1、首先,老師在講授知識的過程中也可以和同學們聊一聊這方面,遇到這樣的惡勢力,千萬不能自己默默忍受,一定要向老師和家長求助

    2、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學校要教育學生,必要的時候要拿起手中應有的權利去制裁這些在學校中的壞蛋,這樣大家才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 7 # 妙冬居士

    解決校園欺凌我是專家。以經成功解決好幾起拉。

    我學員,不是本地人,父母在本地打工。父母比較老實,孩子沒有靠山,總是感覺有點怕當地學生,常被欺負。

    告訴他們老師,老師也是本地人,有點偏理。沒辦法去找對方家長,對方有點耍賴皮。也有點看不起外地人。牛逼的跟瘋狗一樣。

    後來報警,讓學校調解。無果。後來到我這裡,我告訴孩子,一定要好好練功。別人欺負你就是覺的你膽小怕事,要想在學校不被欺負,就要打回去。沒人會幫你,你要不服氣就好好爭口氣。

    這孩子很刻苦,也很爭氣。在一次被欺負的時候絕地反擊,爆挨那個本地學生。那個本地家長去學校,老師也讓調解,我學生家長也不管,你想怎麼就怎麼。那家長也沒辦法。後來帶著孩子來我這,讓他孩子來我這裡找人。

    我很生氣,告訴他要麼帶著孩子滾蛋,要麼讓他孩子和我學員上擂臺單調,(我也是本地人,我告訴他想捱揍我馬上K他)他兒子和我學員單調,被打的狗一樣,我告訴我學員,如果他找事就打他,他父親要找你就給我打電話,我去和他講理。後來他沒有在欺負我學員。學校也沒有人欺負他。我不鼓勵學生打架。但是如果你不敢出拳,會被欺負一輩子。

  • 8 # 大愛無疆6895

    校園欺凌現象層出不窮,個人認為原因如下:

    一、家庭因素:凡有暴力傾向的學生,家庭離異或家庭中存在家庭暴力或嬌縱過度。

    二、學校因素:部分學校老師不敢管或疏於管理,因為老師和學校缺乏安全保障。

    三、社會因素:現在媒體上暴力兇殺情節充斥,對孩子們形成極大影響。

    四、國家因素:缺乏必要相關立法或執法力度較低,導致極少數一部分未成年人有恃無恐。

  • 9 # 平涼家長之家

    校園霸凌不怕,可怕的是家長對孩子二次傷害

    家長求助:我家孩子馬上七歲了,上幼兒園大班,後季該要上小學了。這孩子特別乖巧聽話,家裡人都很擔心,生怕上小學以後被人家欺負。這兩年校園霸凌事件報道的特別多,而且樁樁件件都很嚇人,就想不通那些個小不點的孩子咋就能那麼壞那麼毒?我家這麼個老實聽話的小傢伙,可怎麼辦啊?爺爺奶奶天天唸叨這事兒,一家人都愁得很。怎麼辦呢?

    答:謝謝您的邀請和信任。但特想很不客氣地說一句:您這不只是杞人憂天,您這還是對孩子較為嚴重的“惡意引導”和“惡意傷害”。瞧瞧您家這氛圍營造的,孩子上了小學如果“不被霸凌”簡直都對不起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擔心啊!

    校園霸凌不怕,可怕的是家長對孩子二次傷害——關於校園霸凌,我最核心的觀點自始至終只有這一句。

    1、校園霸凌為什麼不怕?

    “校園霸凌為什麼不怕?”這原因相對簡單,以前也有過專題,此篇不作重點解,簡述如下:

    一是網際網路新聞導向性問題。

    二是校園霸凌事件的界定本身,就如同抑鬱症的界定一樣,常被亂貼標籤。

    太多的家長草木皆兵,將小孩子之間正常的推推掇掇、打打鬧鬧視為霸凌。嚴格來說,界定為校園霸凌至少需要符合三個前提條件:長時間、重複地、被欺負或被騷擾。

    三是確證了的校園霸凌事件,對實施霸凌的孩子、被霸凌的孩子都是一次個體生命成長過程中意外遭逢的困難和困境,更是他們成長過程中被動敲響的警鈴!

    為什麼會發生?背後不被看見的原因是什麼?如何解決他們性格中的某些缺陷?如何引正轉化?如何向好成長?假若沒這警鈴的話,個體生命成長中的這些問題並不曾真的消失,它們一直潛伏在孩子們的身體中,它們以惡為食,它們總會在某一個我們措手不及的時候、以我們無法承受的方式大爆發。

    2、校園霸凌不怕,可怕的是家長對孩子二次傷害

    有家長曾反詰我說,“誰的孩子誰不疼啊?怎麼可能對孩子有二次傷害呢?”

    校園霸凌事件後家長對孩子的二次傷害當然不是故意的。就像不同的讀者對同一本書、同一部電視劇的理解和觀感甚至會截然相反,因個人三觀、綜合素養等方面的不同會導致不同的家長對同一事件的處理方式、對待態會大相徑庭一樣。

    而這種差異以及家長與孩子的隔閡,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語言本身造成的。語言既是橋,把人和人連線起來;語言又是牆,無情而冰冷的將人和人隔離開來。正如同羅馬帝國時期希臘傳記作家、倫理學家普盧塔克曾經評述文學作品與其他藝術形式的關係:“誰若是用一把鑰匙去劈柴而用一把斧頭去開門,他就不但把這兩種東西都弄壞,而且自己也失去了這兩種工具的用處。”

    家長在校園霸凌事件之後對孩子的二次傷害,就是好心好意拿鑰匙去劈柴、拿斧頭去開門,其具體表現至少有以下四類:

    第一,以憤怒為名,為“張揚正義”在親戚朋友間廣為傳播。

    “以憤怒為名為張揚所謂的正義在親戚朋友間廣為傳播”這種事,親愛的家長們,您捫心自問,有沒有幹過?過年時候家族聚會,我自己就聽到好幾回。大人們在桌上慷慨激昂各種憤怒說自家孩子被誰誰家孩子欺負了、如何欺負的等等,而那個被他們給予“無限同情”的小孩子卻像一隻無處可逃的小老鼠那樣把自己縮啊縮、藏啊藏……能藏到哪裡去呢?大人們不發話不開恩,“乖孩子”就得乖乖兒貼在身邊不遠處以昭顯自己的“乖”和家長“教子有方”的能耐。

    旁邊幾個其他孩子一個個擠眉弄眼——孩子們心裡和眼睛裡的世界,與大人們是不一樣的。大人們在集體“張揚正義”討伐為惡者之種種惡行時候,孩子們彼此眉眼間傳遞的資訊是:“那是個窩囊傢伙,好欺負耶!”這意味著什麼?這不只意味著這個孩子很可能被其他知情小朋友瞧不起(個別極具英雄情結肯勇敢站出來挺身保護弱小的小夥伴除 外),更意味著這個孩子在不經意間被貼上了“好欺負”的標籤,被鎖定為惡者嘴裡“如花的羔羊”,即成為理所當然的施虐目標。

    第二,以共情為名,好心好意往傷口上撒鹽撒糖撒花椒

    現時代,不少年輕家長都很重視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問題了,這是絕對的好現象。

    然而,生活中所見,不少家長動不動生硬照搬心理學概念、科學育兒定律以及各種各樣在網際網路和朋友圈裡廣為流傳的育兒經(完全可以參照股市中那些被割的韭菜們,道理一樣兒一樣兒的),動不動要正兒八經跟孩子來一場隆而重之的、閃亮登場的“共情”什麼的。

    生硬照搬的結果呢?結果是好心好意往孩子傷口上撒鹽撒糖撒花椒,總之是什麼最疼、什麼最折磨他就撒什麼。比如孩子被校園霸凌了,有些家長這樣“共情”:“媽媽知道你很難受很難受,但咱是好孩子,咱要想開些,咱不跟他們計較!”此類所謂“共情”傳遞到孩子心裡的資訊經過被解碼之後是這樣的:“哦,我被欺負是我的錯,我被欺負了難受也是我的錯,因為我是好孩子。好孩子是活該被欺負的,捱了欺負還不能跟壞孩子計較。那我不做好孩子得了!”

    也有些家長這樣“共情”:“不哭不哭,寶寶不哭,爸爸立馬找學校,狠狠處理那傢伙,這樣寶寶就不會被欺負了,就不傷心了!”這就像是孩子最心愛的金魚死掉了,孩子淚汪汪端著魚缸去找爸爸,“爸爸,我的金魚死了!”

    “哦哦,不哭不哭,爸爸重新給你買一個!”可是孩子哭得更傷心了,爸爸於是加碼錶態:“咱買兩條,兩條比這個更大的好不好?不哭了!”

    不論是金魚死了或是被欺負了,孩子的傷心都滯結在心裡,她最需要的不是一個立刻馬上能往下處理事情的建議,她最需要的,只是一個能夠安靜聽她訴說的物件罷了。

    真正的“共情”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有些心理諮詢師從業多年還無法做到任何事件上的隨時共情,更何況只看了幾本心理學書籍甚至只讀了幾篇散碎文章的家長們?

    但與此同時,真正的“共情”也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農村有許多老奶奶、老大爺們就很會“共情”呢,其精髓不過是:默默傾聽、默默擁抱——對的,就這麼簡單。

    建議年輕的家長們,在家庭教育方面、與孩子交流方面,千萬別“賣弄”學識,我們能夠給予孩子最偉大的愛與接納不過是:學會閉嘴!

    第三,以鍛鍊為名,不管不顧把懦弱慣的孩子逼出家門

    有些家長走了另一個極端。看多了獨生子女小皇帝式的“生存無能”“自理無能”“成年巨嬰”等等,於是理所當然認為“梅花香自苦寒來”,再加上看多了“情商訓練”十大招、“能力提升”八大法之類的雞湯,於是不過濾、不選擇全盤搬來給自家孩子硬套。

    孩子遭遇校園霸凌了,家長便以“鍛鍊能力”為名不管不顧將懦弱慣了的孩子逼出家門,還美其名曰:自力更生、自己解決、自然成長。一隻惡狠狠的狼狗把弱小的孩子咬掉血淋淋的一塊,家長卻立逼著孩子去咬回來——這是鍛鍊能力嗎?這是送死還差不多。

    世間花木千千萬,正如世間孩子萬萬千。每一種花木自有其不同秉性,當然就得用相應不同的養育法子,正如每一個孩子的性格都不盡相同。懦弱孩子自有懦弱孩子的養育辦法,剛烈孩子自有剛烈孩子的養育辦法。這方面,咱們有的是借鑑與先行者:“高柴愚鈍,曾參性子慢,子張好偏激,子路愛衝動。”孔子察而知之,針對性用了不同的法子,所以這些人最終才能夠實現長處更處、短處更短。

    “書畫之妙,當以神會,難以形器求也。”人們鑑賞書畫慣常用這麼一句。

    “溝通之妙,當以神會,難以形器求也。”家長在孩子們遭遇校園霸凌事件或日常家庭教育中,應當將與孩子之間如水流淌的無阻礙溝通視為第一樁重大要緊事,並以之為最高育兒境界,使雙方的默契直抵靈魂。

  • 10 # 馨媽來了

    結果可能老闆看到了這條資訊,加班加到一半,結果突然宣佈:“沒有事情的人,都可以回去了”。當時所有的人都一臉懵逼,“這是什麼劇情”。其中也包括我。

    根據全球最大的青年志願者組織,DoSomething.Org的報告資料顯示:

    ·全球有25%的學生曾經歷過霸凌;·美國每年有超過320萬學生成為“霸凌”的受害者;·中國2%-66%的學生曾被霸凌,至少有10%的學生被霸凌超過20天;

    每個人的成長只有一次,而童年時期,心靈上的健康真的很重要。

    我覺得每個家長都應該去看看這部電影,值得我們去思考。尤其是對於那些欺負別人的孩子家長,更應該透過這部電影去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

    小孩子無知無畏,但家長絕對不能聽之任之。何為養育?父母既然既然生了他們,就應該盡己所能,去扶正孩子的三觀,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去禍害別人的孩子。

    而那些被霸凌的家長,面對校園霸凌,也要教會孩子怎麼樣正確的還擊,絕對不能“忍忍就過去了”。面對校園凌霸,只能零容忍!因為你今天讓孩子退一步,或許將來欺負你孩子的那些傢伙,就可能讓你的孩子退更大一步!

    當然解決校園霸凌問題也不是家長一個人的責任,家長必要時,可以跟學校老師、教育部門等合作,一同去為自己的孩子打造一個真正屬於孩子健康成長的校園時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能代表你家鄉的特產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