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 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端午節還是雨水節、農人節。俗話說“要吃鹹蛋粽,才把寒意送”。端午節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來臨,動植物生命活動進入鼎盛階段。農人根據端午節內雨水節氣的應驗度推測下半年的雨量,而適時調整下半年的農事。農諺在“初一開江雨,初五劃船雨,十三、十四磨刀雨,十七、十八洗街雨,二十龍曬衣(要下雨)”,農諺“頭八(五月初八)無雨二八(五月十八)休,三八(五月二十八)無雨種綠豆”意思是說初八如無雨,十八多半也無雨,如果二十八繼續無雨,則預示著下半年為旱年,只適宜種綠豆之類的耐旱作物。 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除吃粽子外,還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分雞蛋、鴨蛋、鵝蛋等。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又以避「五毒」,有益健康。 節蛋,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畫蛋”,另一種則是“雕蛋”。前者可吃,俗信吃了這種雞蛋,一年就不會頭疼;後者則僅供玩賞。 清明節 王來華表示,探究清明節吃雞蛋的象徵意蘊,其中還寄寓著人們對生命、生育的敬畏與崇信之情。 雞蛋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是生育與生命的象徵。傳說,開天闢地的盤古在雞蛋中化孕,“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商的始祖契為“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而生。民間習俗,婦女生孩子後,給四鄰八舍報喜訊,送的也是雞蛋。 清明是祭祖掃墓的日子,民間有一種說法,掃墓時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墓上,象徵“脫殼”,預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能出人頭地。 民俗專家進一步表示,春季是萬物孕育的季節,與雞蛋“孕育生命”之意相合,而雞蛋又含有人體需要的幾乎所有的營養物質,再加上清明時節,風和日麗,春意盎然,人們紛紛郊遊踏青,煮熟的雞蛋是便於攜帶的理想食品,這些都促使雞蛋成為清明節的節俗食品。
端午節 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端午節還是雨水節、農人節。俗話說“要吃鹹蛋粽,才把寒意送”。端午節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來臨,動植物生命活動進入鼎盛階段。農人根據端午節內雨水節氣的應驗度推測下半年的雨量,而適時調整下半年的農事。農諺在“初一開江雨,初五劃船雨,十三、十四磨刀雨,十七、十八洗街雨,二十龍曬衣(要下雨)”,農諺“頭八(五月初八)無雨二八(五月十八)休,三八(五月二十八)無雨種綠豆”意思是說初八如無雨,十八多半也無雨,如果二十八繼續無雨,則預示著下半年為旱年,只適宜種綠豆之類的耐旱作物。 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除吃粽子外,還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分雞蛋、鴨蛋、鵝蛋等。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又以避「五毒」,有益健康。 節蛋,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畫蛋”,另一種則是“雕蛋”。前者可吃,俗信吃了這種雞蛋,一年就不會頭疼;後者則僅供玩賞。 清明節 王來華表示,探究清明節吃雞蛋的象徵意蘊,其中還寄寓著人們對生命、生育的敬畏與崇信之情。 雞蛋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是生育與生命的象徵。傳說,開天闢地的盤古在雞蛋中化孕,“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商的始祖契為“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而生。民間習俗,婦女生孩子後,給四鄰八舍報喜訊,送的也是雞蛋。 清明是祭祖掃墓的日子,民間有一種說法,掃墓時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墓上,象徵“脫殼”,預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能出人頭地。 民俗專家進一步表示,春季是萬物孕育的季節,與雞蛋“孕育生命”之意相合,而雞蛋又含有人體需要的幾乎所有的營養物質,再加上清明時節,風和日麗,春意盎然,人們紛紛郊遊踏青,煮熟的雞蛋是便於攜帶的理想食品,這些都促使雞蛋成為清明節的節俗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