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寶寶吃手是不是成長過程呢?
7
回覆列表
  • 1 # 母嬰參考

    我的意見是:一歲以前不干預,一歲以後要糾正。通常情況下,一歲以前的寶寶處於口腔敏感期,面臨長牙,寶寶需要東西來磨牙,以此消除長牙初期牙床的癢痛感。此外,寶寶可以透過吃手來緩解緊張、焦慮的心情,這是寶寶成長過程中一種健康的自我安慰方式,所以各位媽媽不必過分在意一歲以前寶寶吃手的行為。

    不過寶寶在一歲以後,可能會因為經常吃手而成為慣性,這時候就需要父母的耐心糾正了。否則寶寶易牙齒髮育不良,而造成上下牙之間出現空隙,甚至引起寶寶下頜前突,影響寶寶面部美觀。且這時候的寶寶比較多動,喜歡用手摸東西,手上的細菌會在寶寶吃手時進入體內,不利於寶寶的健康。

    那麼,如何幫助寶寶戒掉吃手習慣呢?

    1、多觀察寶寶吃手的時間和頻率,在寶寶準備吃手時,家長適當提醒孩子,幫助孩子慢慢戒掉吃手習慣。

    2、轉移寶寶注意力,家長多陪陪寶寶玩遊戲,給寶寶準備喜歡的玩具,讓寶寶減少對手的關注度。

    3、如果寶寶稍大一點,家長可以用寶寶能聽懂得方式來告訴寶寶吃手是種不好的習慣,但語氣應當柔和,不要恐嚇孩子,其次讓孩子明白,媽媽會一直陪著寶寶戒掉,給寶寶一定的安全感。

  • 2 # 吃熱狗早教育兒

      寶寶認識這個世界,首先是透過嘴開始的。吃手指是每個寶寶生長髮育的必經過程之一。不過,雖然寶寶們吃得很開心,但是媽媽們卻免不了要擔心。那麼,寶寶吃手指到底是好還是壞呢?到底要不要糾正寶寶吃手指的習慣呢?

      我們先來看看寶寶吃手有什麼好處吧

      

      1、有助於智力發育

      當寶寶真正能把手放在嘴巴里吸吮的時候,就說明寶寶的運動肌肉群與肌肉控制能力已經能夠很好地相互配合、相互協調,這是寶寶智力發展的一種訊號。

      2、鍛鍊手眼協調性

      吃手指這個動作並不是第一次就能成功的,寶寶很小的時候是不能準確的吃到手指的,會嘗試很多次才能成功,這個過程中能夠有效的鍛鍊寶寶手部的靈活性、手眼的協調性。這意味著寶寶在進步,是協調性越來越好的表現。

      3、有利於穩定情緒

      吃手指時寶寶的心情處於放鬆狀態,會給寶寶帶來一定的舒適感,消除緊張感、不安感。

      當然啦,任何事都有雙面性,吃手指也是一樣,對寶寶生長髮育有幫助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壞處,家長也要關注到哦!

      

      1、 細菌入侵

      寶寶探索外界時最常用到的就是手,而吃手指就等於直接把手上的細菌吃進肚子裡,寶寶還小免疫力比較低,不洗手就吃手指是很有可能患上呼吸道或是腸道疾病的。

      2、顏面變形

      寶寶在吃手指時,手指在口腔內會產生向上、向下、向前、向後的外力。如果寶寶吃手指比較頻繁,時間長了會干擾口腔還有牙齒的正常生長,容易發生地包天這種情況,影響面部美觀。

      3、 手指變形

      常吃手指會影響手部骨骼的發育,手指容易發生彎曲,還會出現脫皮破裂,嚴重甚至發生感染。

      4、影響牙齒生長

      在吸手指的過程中,如果恰好遇到牙齒生長,吸手指時所用力的方向就會讓牙齒朝著不正確的方向生長,影響牙齒的排列、咬合,也容易引發口腔問題。

      

      5、不利個性發展

      不利心理發展

      寶寶是很容易滿足的,如果一味地滿足於吃手指,就容易忽略其他的活動。科學研究表明,缺少關愛的寶寶更容易吃手指難以糾正,所以各位家長平時要多關心寶寶。

      吃手指是每個寶寶必須經歷的過程,一般寶寶在九個月左右就逐漸不再吃手指了,如果寶寶一歲以後還在吃手指的話,建議家長儘量幫寶寶改掉這個習慣。寶寶吃手指時家長不能一味的阻止,或是大聲呵斥,這麼做反而容易讓寶寶的心理產生微妙變化,容易緊張焦慮反而更難改掉吃手指的習慣。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透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尋【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 3 # 仨個寶寶

    來看看這些常見的娃吃手動作,含義不一樣哦~

    胎兒期,吃手是孃胎裡自帶的習慣

    可別小瞧肚子裡的寶寶,他可不光會睡覺,還會吃手呢!

    其實,吮吸拇指是他們在子宮裡養成的習慣的延續。

    對於一些胎兒,他們在媽媽肚子裡大概8個月大的時候,伴隨吮吸反射出現,就開始練習這項技能。而手就是他們最方便的練習物件,吮吸是一項自然獲得的本領。

    張開嘴;

    塞進手指;

    津津有味地吮吸......

    有太多的朋友向我分享他們的孩子在子宮裡吮吸拇指的超聲波照片了。

    0-2歲,口腔敏感期,吃手是常態

    吮吸是寶寶與生俱來的反射和需求,是生理發育的正常表現。

    大部分寶寶都會經歷一個口腔敏感期。

    1、探索行為在作祟

    孩子在學會用手探索世界之前,口腔會在一定時期內扮演一個探索的工具,就叫做“口腔敏感期”。

    一部分高吸吮需求的寶寶,總是覺得嘴巴里還缺了一點什麼。

    待寶寶長到2、3個月大的時候,身體的活動能力會越來越強, 他慢慢的學會用身體滿足自己的安全感和好奇心。

    尤其是4-7個月的寶寶,這個時期,真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顧吃手手的感覺,而且不僅是手,孩子還總是喜歡把觸手可及的東西放進嘴巴里品嚐,感覺其味道、質地、形狀,以此來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

    此時的吃手,可以刺激大腦的發育,促進神經功能發展,這是寶貝智力發展的一種訊號。

    2、緩解出牙期不適

    6個多月-2歲的寶寶,出於長牙期,很多寶寶會把手指塞入嘴巴啃咬,來緩解牙床腫脹的不適感。

    3、心理安撫的方式

    對寶Bora說,嬰兒吮吸手指對他們的心理發育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吃手也是一種自我安撫的方式,會讓寶寶獲得平靜和舒適,能幫他平復緊張和焦慮。

    這個階段,不必太過於擔心,也不要盲目禁止!

    在電梯裡,就曾見過一個小寶寶,吃手吃得正津津有味得時候,被奶奶霸道的從嘴裡奪走了,娃先愣了幾秒鐘接著就是哇地一聲大哭了。

    這樣可能會嚇到寶寶,因為他都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他始終覺得吃手的感覺是舒服的,但是,原來感覺舒服也是錯誤嗎?

    而且此敏感期如被壓抑,會導致其它敏感期的延遲,並且可能以其他表現形式來彌補此敏感期的滯後。

    比如一歲時得不到滿足,兩歲會咬人,兩歲得不到滿足,上幼兒園會吃筆,啃手指甲,甚至上了小學還會繼續吃。

    所以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為孩子提供這個機會。

    吃手是寶寶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但同時也要注意,“病從口入”,衛生問題是千萬馬虎不得!

    平時要注意給娃洗手、給玩具定期消毒,當寶寶能穩定站立後,可以教寶寶正確的“六步洗手法”:

    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吃手特別頻繁,可以給寶寶尋找合適的替代物,比如牙膠、玩具、安撫巾,安撫奶嘴等,同時檢查下孩子是否有以下2-4歲年齡段的心理原因。

    2-4歲,不能太任由發展,溫和引導

    2-4歲之後,大多數孩子在情緒和心理都更加成熟後,慢慢地就不再需要靠吃手安撫自己,就會自然停止吃手的習慣。

    但是還是有不少孩子,已經形成了吃手的習慣。

    如果2-4歲的的寶寶還在吃手,在溫和提醒的同時,也應關注吃手背後的問題,可能另有隱情。

    1、缺乏安全感

    有的孩子吃手特別嚴重,吃到手指都變形,難移戒除,往往源自孩子的心理需求。

    比如,需求長期得不到響應,父母對寶寶的關注過少,親子陪伴時間太短等等導致安全感缺乏。

    如果2歲之後的寶寶還常常以頻繁吃手的方式自我慰藉,這就是一個比較危險的訊號,媽媽們要注意改變陪伴的方式以及採取合理的干預。

    2、情緒和心理原因

    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很多寶寶吃手的現象和背後的情緒是有跡可循的。

    比如,有孩子見生人、到陌生環境緊張會吃手,媽媽們就可以告訴孩子叔叔阿姨很喜歡寶寶的, 我們揮揮小手Say hi好不好?

    只有找到吃手背後的心理原因,解決吃手才能釜底抽薪,先幫寶寶排解情緒,再提供相應建議方案,慢慢的、自然而然的就會“戒吃手”了。

    還可以多給孩子講一些關於“戒手”的繪本,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這樣吃手是不對的!”讓孩子自己主動的放棄吃手。

    比如:《我不再吃手了》

    3、已成為習慣

    還有些寶寶本身也是知道“不能吃手”的,但是這已經成為了習慣,總是情不自禁的拿起小手吃起來。

    這個時候,不要刻意給孩子施加壓力,以免適得其反。

    既然是習慣問題,自然就不會有什麼立竿見影的解決方案,還是要透過日積月累的干預才有效果。

    如果大人“心情好置之不理,心情不好責罵兩句”,然後指望孩子自覺改正,在這個年齡段是比較難實現的,孩子還沒有強大的毅力自行修正習慣。

    所以,平時要多幹預,不用打罵,可以提前轉移寶寶的注意力,用其他的方式來代替吃手的這個行為。

    “看,這個小汽車真好玩,它可以行走!”

    “我們一起玩拍手的遊戲好不好,你拍一,我拍一,兩個小孩而坐飛機。”

    陪著孩子玩一些有趣的遊戲,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讓孩子忘記吃手這件事。

    5歲以後,再吃就影響顏值啦,必須採取措施

    美國兒科學會認為,孩子5歲之後還有吃手的情況,需要有一定的干預措施。

    吃手,可能會讓孩子變醜

    超過4歲的還吃手的話,會對口腔的上壁(上顎)以及牙齒的排列產生影響,年齡越大,吃手對牙齒和嘴部發育的影響也會越明顯。

    寶寶 1 歲左右就開始萌出上下門牙,如果寶寶經常把手指經常放在門牙之間,久而久之就會讓牙齒外突,並且發生上下牙齒無法咬合。

    習慣如果一直延續到寶寶 5 - 6 歲以後,還會影響上下頜骨、肌肉形態改變,就會慢慢影響臉型——變醜!

    當然,除了“變醜”的之外,還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發音和牙齒切割食物的功能。

    所以如果到了這個年齡,使用上述方法還是起不到效果,不能讓寶寶徹底“戒手”,就要考慮帶孩子去看牙醫或者心理醫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給你100萬,讓你在一個地方待10年,你會選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