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伊萊諾斯

    皮亞傑與維果茨基是20世紀兩位最有影響的發展心理學家,他們開闢了研究兒童發展的兩條線路。這兩種取向存在著根本性的差異,同時在研究方法與具體觀點中又存在著多方面的類似和交叉,兩種取向互動互補,共同描繪了兒童發展的整體畫卷。

    維果茨基與皮亞傑是發展心理學歷史上兩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兒童發展的基本觀點,引發了認知發展研究史上一場曠日持久的世紀之爭。時至今日,這場論爭已不象當年那樣劍拔弩張、勢不兩立,然而,爭論的餘韻依然在影響著當代的兒童發展研究,辯證地剖析兩種理論之間的相互關係既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又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1 壁壘分明:研究取向顯著不同

    1.1 兩種理論的深層差異

    首先,兩位大師是從不同的出發點、切入點接觸兒童認知發展的。皮亞傑終生追求的核心事業是認識論,與其說他是一位發展心理學家,不如說他是一位認識論專家,他是在利用兒童發展的研究探索知識與邏輯的起源和性質,對兒童發展的研究是其完成事業的手段而不是追求的目的。維果茨基關注的是兒童如何成為高階文化共同體的成員,畢生致力於發展一種新的整體心理學。兩位大師對自己研究方向的定位從一開始就存在著顯著差異。

    其次,兩位大師所持的世界觀、哲學觀、認識論明顯不同。皮亞傑的理論崇尚自由主義,在研究取向上表現為個體主義,而維果茨基的理論明顯傾向於社會主義;皮亞傑的研究是一種機體主義的、生物學的取向,而維果茨基的方法明顯地表現為社會文化取向;皮亞傑深受哲學家諸如柏拉圖、笛卡爾、盧梭尤其是康德的影響,維果茨基則深受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思想的影響;維果茨基採納的是一種現實主義的認識論,其個體發生觀是唯物主義的,而皮亞傑在這些問題上“拒絕採取一種堅定的立場”;維果茨基在哲學觀上是一位一元論者,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並以此統帥其認識論,皮亞傑則是一位多元論者,受到許多哲學觀點的影響,他採取的態度是兼收幷蓄,為我所用。

    再次,兩種理論對個體發展的最初原因的重視程度不同。皮亞傑沒有指出發展的首要動因,維果茨基批評他,“將發展看成一個A和B彼此相互影響的川流不息的過程,不存在發展的首要原因”。與此相反,維果茨基旗幟鮮明地指出,社會互動是個體知識發展的首要原因,“在兒童的文化發展中,每種機能都是在兩個方面兩次登臺,首先是社會的,作為一種心理間範疇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次是心理的,兒童內部的心理內範疇……所有高階心理機能都是社會關係的內化”。兩種理論之間的大多數分歧都源自這一簡單而重要的差別。

    1.2 兩種理論的表層差異

    1.2.1 人類個體發生的模式

    皮亞傑將個體作為關注的焦點,並解釋了個體的社會化。皮亞傑的早期觀點深受弗洛伊德觀點的影響,認為,發展表現為從未分化的前自我狀態逐漸實現社會化,兒童“自我中心”的減弱與相應的“社會中心”的提升就是有力的明證。維果茨基則認為,個體發生的普遍模式是從最初的社會性的人際之間的過程轉向個體化、個性化的水平,發展不是朝向社會化,而是朝向社會機能的個體化。

    1.2.2 認知發展過程

    皮亞傑認為,在人類個體發展中,“認知結構背後的推動力量”是平衡,即由生物力量驅動的認知結構與環境之間的最最佳化的適應程度。社會因素或人際之間的因素對兒童個體的發展僅能產生一些間接的影響,透過創造認知衝突而發揮作用,從外部對兒童的格式系統產生“干擾”,引起不平衡狀態進而發動平衡。發展的核心過程不包括社會文化的影響,社會文化對發展而言是次要的、外在的,僅僅能夠影響兒童“自然的”認知發展。與之相對,維果茨基反對將外部世界與內部心理過程進行二元論劃分,他明確指出,決定發展過程的不是兒童內部的某些東西,心理過程和外部的社會文化環境是相互滲透的。維果茨基不僅將外部的社會文化現象視作資訊與反饋的源泉,而且將它們作為具體的外部心理媒介。

    1.2.3 成人與同伴對個體發展的影響

    皮亞傑相信,兒童認為他們自己與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不同,成人擁有豐富的知識與極高的效率,幾乎無所不能。從兒童的觀點來看,在不同類別的個體之間出現不一致盡在情理之中,因而,兒童的認知平衡不會受到影響。兒童對同伴的看法則完全不同,他們意識到同伴和自己屬於同類,以相同的方式感知世界,因而,同伴之間的分歧與不一致時常困擾兒童,要求兒童加以解決,與同伴的不一致比與成人的不一致更有可能導致認知衝突與不平衡。維果茨基強調兒童對文化的內化與接納,成人比同伴擁有較多的文化知識,更有條件幫助兒童進行文化適應與同化。正是成人指導著兒童的進步,促進了個體發展的重要變化。如果說皮亞傑強調了同伴對發展的影響,可以說,維果茨基更強調成人的重要作用。

    1.2.4 認知發展階段

    皮亞傑提出的眾所周知的發展階段論指出,在階段之間的轉化過程中發生了兒童認知格式系統的整體轉變,可以根據兒童個體內在的心理品質的變化來理解階段之間的轉變。皮亞傑認為,他提出的認知格式結構發展的階段序列具有跨文化的普遍適用性,認知結構和階段的具體內容可能會有較大變化,但其發展形式在不同文化中卻保持一致。在維果茨基的研究中也存在著發展階段論思想,維果茨基的社會發生取向主張,人類心理過程的發展是透過反映和內化實踐活動的特徵而實現的,而這樣的實踐活動起初是社會性的、外在於個體的,維果茨基將此描述為從心理間過程向心理內過程的轉換。這樣,就可以推測在維果茨基的發展理論中存在著兩個發展階段,即心理間階段和心理內階段。維果茨基也討論了嬰兒具有的“自然的”心理機能向“文化的”或“高階心理機能”轉變的過程,在這一轉變過程中,自然的過程經歷了“文化重構”。這種“自然”和“文化”機能之間的區分就像“心理間”和“心理內”過程的區分一樣,可以解讀為兩個質的不同的發展階段。與皮亞傑不同,維果茨基沒有試圖證明不依賴情景的內部邏輯結構的存在,他潛心研究由文化和歷史決定的具體的心理活動的特點,堅信心理活動植根於具體的社會和文化條件。

    2 殊途同歸:研究方法與具體觀點多處交叉

    皮亞傑與維果茨基作為同一時代的兩位發展心理學家,儘管在研究取向、關注重點等方面存在著明顯差異,然而這決不意味著兩位大師的理論是水火不容、非此即彼的關係,相反,他們從不同角度關注了同一問題,即兒童發展。兩者都認為,兒童發展存在著彼此交織的兩個方面、兩條線路(個體和社會),缺少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完整地理解發展。兩種理論研究都自覺或不自覺地使用了辯證法,這一共性構成了兩種理論的方法論基礎。辯證邏輯不僅是兩種理論相似性的源泉,而且是兩者相互通約的基礎。辯證方法的使用使兩種理論站在了一起,明顯不同於西方多數心理學理論。研究物件與研究方法的通約決定了兩種理論研究過程及具體觀點的多處交叉與重合。

    2.1 社會因素在兒童發展中的中心性作用

    維果茨基對社會因素在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的強調是眾所周知的,無需多言。皮亞傑經常被誤解為將兒童視為脫離社會情景的孤立的“科學家”,的確,他的大多數研究主要集中於實驗室環境中的個體。作為一個認識論者,皮亞傑關注的目標是知識和觀念如何發展,作為一個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強調了知識建構中社會因素的中心作用,即使在他的早期論著中也可以看到這種極像維果茨基思想的論斷,“社會生活是邏輯發展的必要條件”,“社會生活改變了個體的屬性”。在後期著作中,皮亞傑更是直接談到,“個體之間的關係改變了個體的心理結構”。可見,皮亞傑與維果茨基對兒童發展中社會因素作用的看法是高度一致的。

    2.2 內化不是對環境的簡單複製而是一個轉化過程

    皮亞傑的階段理論描述了認知的不同結構,其建構主義理論解釋了智力發展的內部轉化機制。維果茨基則強調了發展中的內化,沒有與他人的交往,也就沒有個體的學習。人們經常錯誤地認為,維果茨基談到的心裡間經驗只是簡單地以不變的形式轉變為心裡內經驗,維果茨基的下述觀點有力地駁斥了這樣的誤解,“外部的符號操作……被轉變到一種新的心理內平臺,產生了一種新的心理體系”。在內化過程中,在從心裡間平臺向心理內平臺轉變的過程中,兒童不是被動地對環境進行摹寫、複製,而是在原有發展的基礎上主動進行轉化,這是維果茨基與皮亞傑對此問題達成的共識。

    2.3 發展的個體性

    皮亞傑發展理論的個體主義取向是非常突出的,在他的理論中,個體過程是社會過程的“前提條件”,發展分析首先是對個體發展的分析,皮亞傑採取的方法論策略是從個體認知過程的角度評估社會過程,兒童參與社會過程或那些社會過程對個體心理機能產生影響的可能性依賴於個體的發展水平。維果茨基批評皮亞傑的理論是一種個體發展理論的同時,也將個體的高階心理機能視為發展的目標,上面討論的內化也是將個體作為心理內活動的場所。在這種意義上,兩種理論再次出現了交叉。

    3 互動互補:兩種理論的未來走向

    一種觀點認為,兩種理論代表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研究取向,開闢了兒童發展的兩條理論線路,理應區別對待。皮亞傑是個體主義取向的典型,而維果茨基則是社會文化取向的先驅。兩種理論從一開始就沿著不同的線路發展,研究思路、關注中心自然會表現出較大的差異,皮亞傑將關注的重點給予了個體,而維果茨基將關注的中心給予了社會文化與歷史條件。我們不能人為地縮小這種質的差異,生硬地將兩種理論揉合在一起。

    另一種觀點認為,兩種理論的差異是表面的、非系統的,差異的存在是因為關注重點與關注程度的不同而不是種類的不同,這可以從兩種理論的一系列相似中找到證據。鑑於兩種理論存在著如此多的共性,我們完全有理由走出傳統的二律背反式的評論,如要麼強調個體機能,要麼強調社會過程;要麼強調言語的傳播機能,要麼強調言語的對話機能。這種二律背反與其說是以理性辯論或經驗事實為基礎不如說是以價值為基礎,將“應該是什麼”誤當作“是什麼”。只有徹底擺脫這種二律背反式的陳舊觀念,我們才有可能重新審視兩種理論的本質,更為全面的理解兒童的發展過程。

    上述兩種觀點都有一定的合理之處,兩種理論確實既有區別又有聯絡,既不能將兩者截然分開,又不能將兩者倉促整合,截然分開會割斷兩者的聯絡,倉促整合可能會忽略兩者的分歧。維果茨基試圖從深層解釋個體發展的過程,皮亞傑則試圖從認識論水平描述個體心理的發生,這一根本出發點的不同從一開始就決定了兩種理論的原則性差異。顯然,將維果茨基強調的社會文化取向與皮亞傑強調的個體生物學取向短時間內實現整合是不現實的,只會帶來觀點的混亂以及對兩種理論所具有的原則性差異的無視,這決不是皮亞傑與維果茨基所期望的結果。今後的實證研究,也許應該透過一種正規化與另一種正規化的對比從內部拓展每一種理論,用它自己的術語解釋曾經明顯忽略的現象或過程,真正實現兩種正規化的互動互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夜交藤怎樣泡水喝治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