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如蓮花173349538
-
2 # 草根智庫觀察員
作為資深的建築工程行業人員,明確告訴你,不能做,1000W專案,毛利只有20%,絕對都是虧錢的專案,就算是先付款後施工的專案都會虧,更不要說是隻是進度付款的專案。
一、稅收成本:
從題主所說,1000W機電專案,按正常應該是含裝置或材料類,在工程行業叫專業分包,對應的應該要提供建築業9%的增值稅專票,按工程行業正常工料比3:7,進項發票處理後含附近稅收估計得6%,對應毛利只餘15%。
二、管理成本
三、專案公關成本
從題主所說的情況來看,簽約的是背靠背合同,按工程行業的正常習慣,含監理、業主方的關係維護,公關成本約需要1%。對應毛利餘額12%
四、資金成本
因為題主所說的情況不清晰,按務預付款,含裝置訂貨都需要墊資計算。人工成本需要墊付2個月,裝置材料需要墊付20%的訂貨款。依此計算,預計含稅金等,需要墊款200W,使用時間約4個月,按市面目前民間借貸計算,自己成本約1.5%。對於毛利僅剩餘10%。
五、工程質保尾款
按2020最新工程規定,質保款為工程造價的3%。對應毛利僅剩餘7%。
六、工程風險
從題主所述,業主方為國企,意味著工程過程的決策和定稿程式繁瑣,工期拖延是必然的問題,預計正常需要達到6個月。意味著無形的成本會超出設想,毛利的控制風險加大。
另外,在資金回款層面,工程進度款回款延遲是工程行業的通病,進度款無法足額及時支付將有可能使分包人墊資壓力加大。
七、工程造價結算認定
從題主所述,業主方為國企,意味著工程造價必然需要透過財審和定額的雙重確認,而這也就成了施工企業最後是否盈利的關鍵了。隨著近年工程行業的調整和審計控制越來越嚴格,早期低價中標靠現場變更和增項盈利的空間越來越小。甚至有可能合同外專案做得多虧損得多。
-
3 # 天之地之
如今的專案利潤越來越透明,理論上來說這個專案可以做的,按進度付款理論上來說你投入的資金不會超過600萬,能有20個點的毛利還是不錯的,至於你說的空殼公司,那是普遍現象,央企也不過如此,那麼多老闆拿著央企、國企的資質去投標,見怪不怪了。
回覆列表
我不做。我腳小,只能穿小靴。一千萬的專案,利潤兩百萬,四個月工期,還是有點誘惑力。但總包是空殼,我心裡不踏實;還要墊資,我更沒有這個膽量。為了賺他兩百萬,讓我先投進一千萬,怕只怕“肉骨頭打狗——有去無回”。兩百萬沒賺到,一千萬丟了,找誰要去?總包是空殼,官司打贏了也拿不到錢。這生意誰想做做去吧,我是不會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