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言君工作室

    日本1911年吞併了北韓半島,對其實行了34年的殖民統治。戰後日本與南韓就其殖民統治問題等會談長期不能解決。日本甚至不承認對北韓半島吞併是侵略,堅持吞併是“合法的”。南韓則堅持吞併為非法,並要求就此補償。1965年韓日基本條約簽訂,法律上在不明確日本殖民性質的情況下,日本給予南韓5億美元無償有償補償,並規定由此規定歷史遺留補償問題全部解決。近年韓方最高法院判決日本政府及企業要就韓裔慰安婦及強徵勞工等進行補充,等於推翻了日韓基本條約補償問題“全部解決”的。為此日本認為是“違反國際法”的,所以對南韓實施制裁。

  • 2 # 芝蘭莊主

    當地時間7月1日,日本經濟產業省突然宣佈對南韓加強“氟聚醯亞胺”、“光刻膠”和“高純度氟化氫”的出口管制。

    這一決定彷彿一個晴空霹靂,令南韓以及不少利益相關國驚訝萬分。受這一決定影響,南韓兩大半導體制造商三星電子(005930)、sk海力士(000660)當日股價分別下迭2.3%和1.8%。

    那究竟是何原因讓日本莫名出此歪招呢?

    從地理位置看,日韓是鄰國,又同屬經濟強國,日本2016年 GDP總量為1.411萬億美元,排全球第三位。南韓這個昔日亞洲四小龍之一,2016年的GDP總量排世界第11位,兩國經濟互補性強,並且日韓同為美國盟友,雖然近年來兩國在領土爭端和慰安婦問題上齟齬不斷,但還不至於讓兩國撕破面皮,在貿易往來中打個頭破血流。

    儘管這一現象比較罕見,但總歸發生了。綜合各方資訊,據稱此次日本之所以對南韓進行經濟制裁,主要是為了報復南韓一直向日本討要二戰時南韓勞工的賠償,並且南韓政府正有計劃的向WTO就此事提起訴訟。這顯然令日本如骨鯁在喉,十分不爽。

    從制裁的內容來看,日本顯然是有備而來,針對性明顯。日本選擇在氟聚醯亞胺、光刻膠和高純度氟化氫三種材料上下手,是因為日本佔全球氟聚醯亞胺產量的90%,高純度氟化氫氣體也佔全球70%的產能,而南韓三星電子、LG和SK海力士等廠商高度依賴從日本的進口。據可靠訊息,雖然三星電子尚未對此事作出迴應,但SK海力士目前的原材料庫存只剩不足三個月,如找不到替代品,三個月後將面臨停產風險。

    據悉,日本對氟聚醯亞胺、光刻膠和氟化氫三大材料的管制生效時間是7月4日,到時南韓經濟必受衝擊,但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因原材料短缺生產的隨機存取儲存器和NANO快閃記憶體產量也必然會相應減少,它對蘋果、華為、OPPO、惠普、索尼和松下等公司的供應鏈必將出現停滯或中斷,這樣的後果也是上述公司所不願看到的。

    總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在貿易磨擦中沒有全身而退的贏家。目前來看,日本看似來勢洶洶,佔據主導。長遠而言,一旦南韓找到替代供應商,日本也可能永遠失去了南韓這一穩定市場。到時候日本同樣也會遍體鱗傷。

  • 3 # 燈門尚語

    日本製裁南韓,最根本就是南韓動了日本的乳酪,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弱的怕強的,強的怕橫的。特朗普是最典型的例子。

  • 4 # 打字費勁

    日本經常欺負南韓。之前福島核電站洩漏,各國都不再進口日本的海產品,至少不進口福島附近海域的海產品。不是一個兩個國家,是大部分國家,包括咱們中國。結果日本哪個國家都不告,就去海牙起訴南韓,告南韓不進口日本海產品,你說這不是欺負人嗎?日本不是不對南韓出口半導體,而是使得出口手續複雜化,當然也是變向的禁止出口。日本打壓南韓的原因 ,外界有兩個猜測,我個人只認同其中一個猜想。就是日本對南韓施加壓力,減輕南韓給予日本因二戰賠償對日本施加的壓力。慰安婦、勞工問題就不說了,文在寅對日本提出了二戰和殖民的賠償,這個南韓之前已經放棄了,所以雙飛一直打嘴仗。

  • 5 # 暴走古美門

    日本為什麼制裁南韓原因有很多。

    直接原因:這是日本針對南韓最高法院強徵勞工案判決的報復性措施。

    南韓最高法院在2018年10月30日,針對二戰時期被強徵到日本勞動的4名前南韓勞工的索賠案宣判,要求日本新日鐵住金公司向原告支付賠償金每人1億韓元(約合62萬元人民幣)。這是南韓法院首次作出要求日本企業賠償戰時被強徵勞工的判決。

    日本對這一判決一直不滿,日本認為日韓兩國在1965年恢復邦交正常化時簽署的有關戰後賠償問題的《日韓請求權協定》已經解決了這一問題,當時日方同意賠5億美元,這筆錢對當時的日本算是個大數字,佔了日本外儲的1/4。當時南韓說好了拿錢了事放棄官方和民間勞工索賠,現在翻臉比翻書都快,直接由法院判日本三菱、日本製鐵繼續賠錢,日本覺得南韓違背了當初簽訂的協議,所以一直不滿賠償。但南韓強調,韓日雙方在該協定中對包括慰安婦受害者、原子彈爆炸受害者等在內的賠償請求問題存在分歧,日本政府在這些問題上依然需要擔負法律責任。

    兩國針對這個問題分歧嚴重,現在日本終於出手了,制裁的大棒直接打在了南韓的頭上。

    以上只能算是直接原因,大家都能看的到的,畢竟制裁不能毫無理由的動手吧,總要找個理由吧,畢竟我們都是講道理的人。

    但是講道理歸講道理,道理講不通了,該動手的時候還是得動手,不能含糊,這就涉及到了間接原因了。

    間接原因是:

    第一:日韓的產業高度重合,日韓兩國競爭太激烈。

    南韓的優勢產業半導體和麵板產業恰好也是日本的優勢產業,這些產業的市場也是南韓之前在日本的手上搶過來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南韓依靠美國的支援將日本的半導體、面板產業打的潰不成軍,日本現在只剩下一點份額在苟延殘喘了,要不是日本底子厚,大概就被南韓一鍋端了,日本現在在半導體和麵板產業上已經退出一線了,成了原材料供應商,只不過這些原材料技術含量非常高,南韓到現在還依賴著日本。半導體和麵板產業利潤太豐厚,南韓能成為發達國家沒有這兩個產業加持就沒有現在的發達南韓。對於日本來講以前能差不多吃掉整個產業鏈的利潤,現在連半個都吃不到了,只剩下喝湯的份了,你說日本氣不氣。

    日本對這件事情一直耿耿於懷,俗話說: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日本對南韓的崛起心情是很複雜的,南韓可以說是踩著日本的屍體上位的。

    最近這幾年日韓的產業爭端一直沒消停,日本一直指責南韓給國內的面板產業提供高額補貼,認為這違反了世貿準則,而南韓總是否認,這讓日本很不滿意,而且日本國內僅有的面板公司JDI最近快活不下去了,不久前剛剛拿到了合作伙伴蘋果公司一億美金的支援。

    日本現在打擊一下南韓對日本的面板產業是有好處的,對中國的面板業也是如此。幾天之前日本製裁訊息一出,京東方就漲停了,這足夠能說明這點了。

    第二:日本參議院選舉到了,安倍可能想借制裁南韓給自己選舉加分;

    現在全球局勢向右轉,安倍應該也嗅到了這股風潮。現在參議院選舉到了,安倍想要拿到更多的席位以便能推動他的修憲政策,正好國內對南韓法院判決日本二戰強制勞工事件存在著不滿,現在直接制裁南韓,正好一箭雙鵰,既能給南韓施加壓力,又能給自己選舉加分,何樂而不為呢?

    第三:日韓之間的互信在文在寅上臺之後就出現了問題;

    南韓政府對日本的態度可以分為親日派和反日派,上屆南韓朴槿惠政府可是說是親日派,她老爸朴正熙就是典型的親日派;而現在的文在寅政府是反日派,這派一直想要打擊南韓的親日派勢力,消除日本在南韓的殖民影響。

    鑑於此安倍和文在寅一直就缺乏深層次的互信,最終搞成這樣就不難理解了。

    第四:安倍想敲打一下南韓,顯示一下日本在南韓的影響力;

    最近美日韓三國同盟中的日本已經沒什麼存在感了,之前特朗普在排除日本建議的情況下和金正恩會談,現在G20大阪峰會之後直接殺到了北韓境內成為第一個進入北韓的美國總統,而日本政府還在大阪峰會上強調不能放棄對北韓的制裁。現在安倍直接被打臉了,特朗普這次完全沒帶安倍玩,特朗普和文在寅、金正恩等人玩的不亦樂乎,快把安倍給遺忘了,安倍能忍嗎?

    不能,安倍想要像南韓證明:“你們想要把我排除在外,這是不可能的”。

    給你一個大棒子,讓你知道你爸爸還是你爸爸,兒子還是兒子,不可以亂了輩分,結果制裁大棒就直接殺過來了。

    日韓當前的爭端如果想要解決有三個辦法:

    第一:美國在中間協調解決問題;

    之前日韓的很多爭端都是美國協調的,就看這次特朗普願不願意了。特朗普不像是喜歡做和事佬的人,特朗普對別的事情根本不在乎,美國不能吃虧這才是他最在乎的,畢竟美國優先嘛。當然了也不能排除他會這麼做,畢竟特朗普的行為總是異於常人,難以捉摸。

    第二:南韓妥協解決問題;

    這種方式要考驗文在寅了,文在寅的經濟政策現在在南韓是怨聲載道,老百姓都想他下臺了,現在日本製裁南韓,可以順勢將經濟的問題轉移到日本的制裁上來,南韓經濟差是因為日本的制裁導致的,不是因為我文在寅的問題。

    用這種踢皮球的方式直接將自己的經濟問題轉移給外人對於文在寅政府來講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但是會影響到國內公司的運營。

    另外文在寅政府在之前總是打哈哈,文在寅認為南韓是三權分立國家,政府不能干預法院的判決,所以這個判決自己也沒辦法。

    覆水難收啊,要是文在寅現在妥協對自己的支持者怎麼交代,而且文在寅又是反日派的,文在寅也很為難,所以他告到世貿組織了,其實這是沒辦法的辦法,有點黔驢技窮的感覺。

    第三:安倍妥協解決問題;

    這種解決方式可能性最小,老子要是半點好處都沒撈到幹嘛還制裁人家呢?制裁的目的就是希望對方妥協的。

    所以這個問題目前來講真的不好解決,最好的解決方式還是特朗普在中間調停,當個中間人讓雙方都好下臺才行,不然誰願意妥協啊。

  • 6 # 肥肥大西瓜

    幫你在日站看了一下新聞,總結一下,大致是日本向南韓出口的這些材料不僅能做工業用品使用,也可以用在軍事領域。而出口到南韓的這些材料並沒有百分百用在民用領域,有至少三分之一流入北北韓。日本政府就此詢問南韓方面,一直沒有得到答覆,就此日方認為韓朝兩國國家鬼鬼祟祟不正常,因此決定中斷出口。

  • 7 # 楊群凌

    安倍晉三,雖然在特朗普面前一幅和藹可親的模樣,白宮的紅地毯都不給上,仍然是笑容可掬,那才是骨子裡的堅強與智謀?

    特朗普上臺以來,日本蹭了何其多,拋開美國的Tpp?日歐自貿協議?統統地趁機辦了!

    G20大阪峰會一過,馬上制裁南韓,典型的歷史問題採取了制裁手法敲打,據說,這幾種關鍵的半導體材料,日本佔的世界份額高達七成?若是,此舉不僅僅只是給南韓的顏色吶,深思一下,也是給世界發出了某種資訊?包括八月份即將開啟的日美經貿磋商,再次凸顯骨子裡的堅硬,這恐怕是安倍政府透過逼韓向外透露出的主題意思吧!

    總之,特朗普先生,可以不喜歡日本,但千萬不可大意安倍晉三領導下的日本,夠你喝上一壺的?八月份見!

  • 8 # 一奇觀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所謂意料之外在於貿易是把雙刃劍,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南韓不是北韓,gdp規模怎樣也在十名開外。情理之中,是因為自文在宴上臺以來一改朴槿惠對日妥協溫順賢良態度,不再毛順妥協。如否認朴槿惠不顧民意向日妥協達成的慰安婦協議,南韓最高法院強徵勞工案判決等。這些措施對日本形成了嚴重刺激。2正好又趕上主子美國大打貿易戰,目前就對韓鋼鐵製品徵收456%的懲罰性關稅。日本也有樣學樣,這個時機選擇無疑會對韓造成更嚴重影響,是韓雪上加霜。這樣或許會迫使韓對日某些方面妥協,以達到敲打南韓使文在宴對自方毛順的目的。

  • 9 # 血染戰旗紅

    這個需要從日韓之間的歷史恩怨說起。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甲午戰爭後,中國被迫放棄了對北韓的宗主權,北韓在日本的“保護”下“獨立”。1898年,日本將北韓改名為“大韓帝國”,1905年日本強迫北韓簽訂《乙巳條約》,日朝合併,北韓徹底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抗戰結束後,北韓半島被分為北韓和南韓兩個國家。北韓對朝奸進行了徹底的清算,但在南韓韓奸卻沒有得到徹底的清算,反而他們還利用各種好既得的優勢,把持著南韓的經濟、外交、軍事、政治、交通、能源等方方面面。他們的影響力至今還在,形成強大的親日派。

    如今日本和南韓有兩大死結解不開。

    一個是關於南韓勞工賠償的問題。日本在殖民統治北韓半島期間,是抓了很多北韓人到日本做苦工的。有許多北韓人就是被日本的企業壓榨而死的。所以呢,南韓政府就要求日本的三凌、川崎、新日鐵等企業賠償。前段時間日韓兩國正為這事鬧得不可開交呢。但人家日本政府說了,在日韓建交的時候,日本已經給了8億美元南韓政府了,這勞工的事在那時候就已經一筆勾銷了。

    另一個問題就是慰安婦問題。大家如果還記得的話,三年前南韓老百姓將當時的總統朴槿惠趕下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她和日本政府簽署了慰安婦密約,日本政府一次性的支付給南韓10億美元,兩國“永久、不可逆轉的”“解決慰安婦問題”。這份密約被記者挖了出來,南韓百姓簡直炸鍋了。因為在他們看來,這簡直就是份賣國條約嘛! 對於朴槿惠和日本政府籤的條約,有很多南韓人是不同意的。所以反日派的文在寅政府一上臺,就不承認這些條約。

    可人家日本政府哪管你親日還是反日啊,反正你是南韓的合法總統,你代表南韓政府和我日本政府籤的條約就有效。對於日本政府來說,勞工賠償的問題,慰安婦問題都已經徹底的解決了。至於你南韓國內為這兩個條約產生的矛盾,那是你南韓自己的事,與日本無關。

    大家都知道,南韓人一根筋啊!他們認為自己是受害者,應該得到賠償。於是南韓的國家大法院就宣佈了,日本企業要向北韓勞工賠償,如果不賠償,就沒收日本在南韓的財產。日本當然不示弱啊!一方面警告南韓,你敢沒收我在南韓的財產話,我就要去國際法院告你;另一方面就是使出自己的撒手鐧,對南韓半導體產業實施原材料禁運。半導體產業是南韓的支柱產業,至關重要的一些原材料,如光刻膠、高純度氟化氫、氟聚醯亞胺都被日本企業所壟斷,而這些都是製造半導體成品不可或缺的東西。這一下可真的打到了南韓的痛處了。南韓如果拿不出同等報復手段,逼迫日本收回禁運令的話,那隻能屈服了。如果不屈服,南韓的半導體產業就要受到沉重的打擊,真的是“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 10 # 小鵬說海事

    第一,近年來,南韓在慰安婦協議以及南韓最高法院對二戰日本強徵南韓勞工判決賠償等諸多事件上與日本發生爭執。南韓方面認為,朴槿惠政府與日本簽訂的慰安婦協議讓南韓感到非常屈辱,日方不僅不承認強徵慰安婦的存在,而且僅用很少的資金,想了結南韓在歷史上有關慰安婦的重大傷痛,日本對待南韓的態度就像打發叫花子一樣,南韓必須廢棄相關協定,重新補償南韓勞工及其家屬,並由法院判決來對日本企業進行強制執行。日本方面認為,日本與南韓方面已經達成相關協議,沒有繼續對南韓勞工慰安婦賠償的義務,南韓方面撕毀條約,損害日本的利益,日本必須採取報復措施。

    第二,南韓總統文在寅上臺以後,一改前任朴槿惠總統靠近日本,解決日韓糾紛的方針,處處對日本採取強硬政策,不僅實質上廢棄了朴槿惠執政時期與日本簽訂的解決慰安婦的協定,也在獨島(日本稱竹島)問題、軍事巡邏等問題上與日本實行針鋒相對的政策,導致日韓關係急劇冷卻,甚至進入僵化對立的狀態,日韓關係進入相互怨恨,相互對立升級的模式。

    第三,在朝核問題與半島問題上,文在寅總統主張應該大幅度緩和南北關係,消除南北相互之間的對立,以同一個民族的身份和情感加強相互之間的關係,建立北韓半島的和平機制。而安倍政府千方百計的對南韓施加壓力,要求南韓對北韓採取強硬的政治高壓、軍事封鎖、經濟制裁政策,導致南韓政府對日本包藏私心的半島政策強烈不滿。而安倍政府,對文在寅的半島與核政策也多有微詞,雙方對立日趨明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男子像女子一樣美的句子(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