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才興靈犀官人

    非常接受……

    在山東知了猴,用油炸了,嚼起來嘎嘣嘎嘣犇兒香。

    豆蟲,用油炸了,嚼起來嘎嘣嘎嘣犇兒香。

    螞蚱,用油炸了,嚼起來嘎嘣嘎嘣犇兒香。

    蠍子,用油炸了,嚼起來嘎嘣嘎嘣犇兒香。

    臭水鱉,用油炸了,嚼起來嘎嘣嘎嘣犇兒香。

    洋拉子罐,用油炸了,嚼起來嘎嘣嘎嘣犇兒香。

    天牛蛹,用油炸了,嚼起來嘎嘣嘎嘣犇兒香。

    蜜蜂蛹,用油炸了,嚼起來嘎嘣嘎嘣犇兒香。

    等等……當然水煮味道也不錯,但我還是喜歡用油炸了,嚼起來嘎嘣嘎嘣犇兒香。

    要是東南亞或者非洲,碰到當地各種大蟲子,用油炸了,一定也是嚼起來嘎嘣嘎嘣犇兒香。

    但有的人蟲蛋白過敏,不能亂吃,有個朋友在西安吃油炸螞蚱,嚼起來嘎嘣嘎嘣犇兒香。但過敏了,渾身起大包,呼吸困難,差點沒死了。

    所以不能只顧嚼起來嘎嘣嘎嘣犇兒香。不要命吃。要是有人嫌我說的太多,用牛排刀,插我的大黑屁股,也阻止不了,我用油把各種蟲子炸了,嚼起來嘎嘣嘎嘣犇兒香。

    當然如果縫合大黑屁股傷口時,即使把我的屁眼兒縫上,我也要告訴他,蟲子炸了,嚼起來嘎嘣嘎嘣犇兒香……

  • 2 # 另眼看大溼

    說到接受,我覺得吃過並還能正常地多吃幾口,就能算接受吧。那我算是接受。因為我吃過虎頭蜂蛹,蜜蜂蛹,知了猴,蚱蜢。

    頂多只能算是普通食客吧。

    至於為什麼有人這麼重口味,我覺著吧,這麼理解:

    一,各地習俗不同,一些地方的飲食習慣讓外地人驚詫不已,而他們自已習以為常。比如大家都說雲南十八怪,那如果你自已是雲南人,你能說自已覺得怪嗎?

    二,一些食客好奇心強,敢於嘗試和挑戰,試過之後還覺得味道好,就順利接受了。

  • 3 # 續寫v青春

    蠶蛹,螞蚱,都吃過,而且也很好吃,都是個人愛好,算不上重口味,雞蛋還是雞拉粑粑的地方出來的呢,就看你從什麼角度去看

  • 4 # 天絕390

    不算重口味吧,應該是現在的人生活水平提高了,正常能吃的都吃過了,學習神農嘗百草的獻身精神,勇於嘗試新事物。

  • 5 # 老程聊股市

    完全可以接受。至於為什麼有人會如此重口味,就要從幾個方面來說了。

    第一,是不是重口味,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也許你覺得是美味的東西,在別人看來是重口味。比如華人大部分都可以接受的皮蛋,臭豆腐。有些人就覺得是美味,有些人就接受不了。再比如豬牛羊,雞鴨鵝的心,肝,腳/爪,舌頭,耳朵,腸子等,這些在西方人眼裡都是重口味,但是在華人眼裡卻都是美味。所以說大家對重口味的看法從根本上就不一樣。

    第二,昆蟲的營養含量非常高,不輸正常肉類,有些營養物質的含量甚至更高。這個已經是公認的了,就不多說了。

    第三,昆蟲的口感,味道和普通肉類不一樣。透過不同的烹飪方法做出來,很多比肉還要好吃。這裡就不得不說中國的烹飪了,對食物的分類烹飪已經達到了極致了。同一個食材有各種不同的做法,而且各種做法做出來味道,口感都不一樣,但是你都會覺得很好吃。同樣的,各種不同的昆蟲做出來味道,口感就更不一樣了。但都會讓你覺得好吃。好吃才是讓大家去吃的動力源泉。

    以上就是很多人去吃昆蟲打的原因吧。至於是不是重口味,個人的看法不同,就不多說了。

  • 6 # 夢言331

    各處鄉村各處例(習俗)蠶蜩和禾蟲,對於大多數廣東人來說,是不可多得的美食。禾蟲五顏六色的身體,且在不停地蠕動,的確很…但經廚師的製作後,你再看不見它的驅體,只聞到香味誘人,此美食是高旦自的。說到蠶蛹,可是藥食兩用旳食村,聽說蠶尿是治療糖尿病的民間偏方(未經驗證)用活的蠶蛹,大火爆炒配上紅椒絲,韭菜,蠶蛹炒成胖胖的,一口咬下去,…那才是稥哦,大膽地嚐嚐吧!朋友!

  • 7 # 青島大航航vlog

    俗話說眾口難調,有的人喜淡,有的人好甜,有的人是素食主義者,有的人卻無肉不歡,所以有人喜歡吃昆蟲宴也就不足為奇。

    僅僅從外觀上來看,蠍子蜈蚣螞蚱各類New Beetle就給人以不舒適的視覺感受,經過油炸烹飪之後更是面目猙獰,因而能接受這類美食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很強大,而且需要自帶先天吃貨本性才能下得了口。

    很多食材貌不驚人,但經過廚師專業製作之後煥發出的卻是難以描述的口欲之福,昆蟲類的即使如此。比如蠶蛹豆蟲知了猴,經過油炸以後色澤鮮亮香味撲鼻,咬一口滿嘴爆漿的口感實在誘人。

    此外昆蟲體內含有高蛋白,營養價值高因而受到部分人的追捧。相對雞鴨魚來說,昆蟲的農藥殘留等人工干預的較少,人工飼養的已經排除了本身有毒害的類別,食用也就更安全了。

    我沒有安利大家去嘗試食用昆蟲,本身我自己能接受的也沒多少,既然存在既然有人食用而且安全性有保障,那麼又勇氣有嘴饞的小夥伴兒可以或多或少的來上幾口,萬一一發不可收拾豈不是又多了一份口舌之福?

  • 8 # 混遛烏拉拉

    你們肯定沒有吃過屎殼郎,這種蟲有許多種類,只有一種能吃,說來你們都不肯相信,這是一種專吃人屎的屎殼郎,我們叫推屎爬,比成人的大姆子大一點。

    那時候餓呀,人們幾乎逮著什麼都吃,那時候我家還能吃飽飯,但我的鄰居就很窮了,我就是跟鄰家孩子學會吃推屎爬的。記得要在甘蔗地裡轉悠很久,才能從人屎堆裡摳出幾隻,拿回家用水洗洗(臭味是洗不掉的),埋進柴灶的餘火裡,等不燙手時掏出來。蟲子殼已經燒焦,裡面的肉倒是白白的,嗨,你還別說,非常香,其實沒有多少肉,最多的是肚子裡的那些東西,凝成了一塊,黑黃黑黃的有胡豆粒大小,如蟹黃一樣吃起來太香了。後來我才明白,那種象蟹黃的東西其實是推屎爬吃進去的人屎。

  • 9 # 清茶一杯179239446

    不能接受,有些東西不能吃,人沒進化到那種地步!南方朋友啥都敢吃,吃出非典,希望朋友們不要什麼都吃,對健康有危害!

  • 10 # 唐二胖胖

    昆蟲做為菜品端上我們的餐桌,一直都是爭議不斷的話題,就像現在正炒得火熱的狗的話題一樣;在不吃昆蟲人的眼裡,吃昆蟲是不可思議、噁心、缺德、野蠻、骯髒等等所能想到的所有的負面的東西,但對於喜歡吃的呢,它又是享受、是美味甚至有的昆蟲還有一定的補品和藥物的效果,每個人,每個地方都有它奇特的地域飲食文化,這不能上升到道德的高度去看待,喜歡,那就加入他們的狂歡吧,不喜歡,我們可以選擇適當的避開或視而不見,就可以了,你不能說你不喜歡就強迫別人也和你一樣吧,選擇權在每一個人自己,不能什麼都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在法律法規允許的前提下,我們無權干涉他人,做好自己,就足夠了。

  • 11 # 振禮531

    我能接受,從小生活在農村,在我的小時候,昆蟲是美味,吃的最多的有螞蚱,蟋蟀,知了,樹木蟲,蠶蛹,螞蜂幼蟲,蒼蟲等。

    (蒼蟲,在每年楊樹開花的時候,這種昆蟲夜裡會從土裡鑽出來,爬在樹根邊,或是飛來飛去,那時會提一盞煤油燈,或是點燃一支油松木條,趁著微光來捉,這種昆蟲個頭很小,重量輕,加工食用簡單,把它先放在水裡洗一下,直接下鍋微炒撒鹽少許,味道鮮美。想起那首諺語“楊絮落,蒼蟲多”,也因這首諺語,對這道美食記憶特別深。)

    螞蜂的幼蟲也很味美,但要吃它,卻要在夏天要冒著生命的危險才能吃到,螞蜂的蜂針有毒,在年少時,常常看到調皮的少年搗蜂窩,被蟄的鼻青臉腫。

    還有道昆蟲美食,它很稀少,生存的條件特殊;它生存在河灘裡,要長蘆尾或長草的地方,要在下過雨之後,它才從土裡爬岀來,因為時間久遠的關糸,不記得這種昆蟲是在夏季或者是秋季才有。

    不久前,在蘇州旅遊,看到商場裡有加工好的蠶蛹賣,我買了一包,想回味一下從前,卻也沒找到從前的味道。

  • 12 # 小三線

    這個問題不要問雲南人,雲南人從來沒有人認為是黑料理,是美味,從小就吃,有些很貴,我吃過有蜂蛹、竹蟲、螞蚱、蠶蛹,蜻蜓幼蟲,鐵豆蟲、飛螞蟻等等

  • 13 # 平哥一枚

    肯定不能接受了!很簡單相信絕大多數人不敢吃,不想吃。那些吃昆蟲的也許也是本著各種營養成分吃的吧?他們本意並不是就喜歡吃昆蟲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阪松能在室內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