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四年七月,薊遼總督洪承疇率領十多萬明軍救援錦州,在錦州、松山一帶與清軍展開會戰,結果明軍慘敗,洪承疇率領殘餘的部分明軍退入松山城。
明軍堅守到崇禎十五年的二月,部分守城明將暗中投降,清軍攻陷松山城。城中三千多明軍將士被斬殺,包括巡撫丘民仰、總兵官曹變蛟、王廷臣等人。
只有洪承疇和祖大壽同族的祖大樂、祖大名、祖大成等人被留下來,以後投降清軍。
松山陷落的訊息傳到北京,崇禎皇帝以為洪承疇和其他將士一樣殉國。有文獻記載,崇禎皇帝賜祭九壇,當祭到第九壇的時候,確切的訊息傳來,洪承疇已經剃髮降清,祭祀活動到此結束。
那麼,這期間,崇禎皇帝有沒有賜給過洪承疇諡號呢?
諡號代表著對一個人一生的總體評價,只有地位達到一定級別的文武大臣才能得到皇帝賜諡。《明史·禮志》中,有專門的諡法,規定相當嚴格。
大體來說,一個大臣死後,家人請諡,然後相關各部對這位大臣一生的功過進行評定,最後由禮部統籌稽核,如果認為整體是正面的,再交到翰林院擬定諡號,最後由皇帝下詔認定。
這是一個複雜、漫長的過程,其目的就是“公論允服,毫無瑕疵”,經得起考驗。
也因此,走完這一整套過程需要許多時間,所以我認為崇禎皇帝還沒來得及賜諡,就發現洪承疇降清了。
洪承疇最後死在康熙四年,康熙皇帝賜給他一個諡號,文襄,但這已經和明朝沒有任何關係了。
上過諡號,以為洪承疇精忠報國了,沒想到被孝莊打動了,投降了,有幅對聯:史筆流芳,雖未成名終可法;洪恩浩蕩,不能報國反成仇,說的就是史可法和洪承疇。
崇禎十四年七月,薊遼總督洪承疇率領十多萬明軍救援錦州,在錦州、松山一帶與清軍展開會戰,結果明軍慘敗,洪承疇率領殘餘的部分明軍退入松山城。
明軍堅守到崇禎十五年的二月,部分守城明將暗中投降,清軍攻陷松山城。城中三千多明軍將士被斬殺,包括巡撫丘民仰、總兵官曹變蛟、王廷臣等人。
只有洪承疇和祖大壽同族的祖大樂、祖大名、祖大成等人被留下來,以後投降清軍。
松山陷落的訊息傳到北京,崇禎皇帝以為洪承疇和其他將士一樣殉國。有文獻記載,崇禎皇帝賜祭九壇,當祭到第九壇的時候,確切的訊息傳來,洪承疇已經剃髮降清,祭祀活動到此結束。
那麼,這期間,崇禎皇帝有沒有賜給過洪承疇諡號呢?
諡號代表著對一個人一生的總體評價,只有地位達到一定級別的文武大臣才能得到皇帝賜諡。《明史·禮志》中,有專門的諡法,規定相當嚴格。
大體來說,一個大臣死後,家人請諡,然後相關各部對這位大臣一生的功過進行評定,最後由禮部統籌稽核,如果認為整體是正面的,再交到翰林院擬定諡號,最後由皇帝下詔認定。
這是一個複雜、漫長的過程,其目的就是“公論允服,毫無瑕疵”,經得起考驗。
也因此,走完這一整套過程需要許多時間,所以我認為崇禎皇帝還沒來得及賜諡,就發現洪承疇降清了。
洪承疇最後死在康熙四年,康熙皇帝賜給他一個諡號,文襄,但這已經和明朝沒有任何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