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1856年的“天京內訌”使太平天國元氣大傷。東王楊秀清和北王韋昌輝都被殺死,翼王石達開隻身逃脫,留在天京的家屬全部遇難。經過這一番折騰,永安建制時的六個王,只剩下了洪秀全和石達開,石達開輔政是眾望所歸。

    

    圖注:天京內訌

    然而,石達開在輔政時卻備受猜忌、挾制、掣肘,於1857年6月2日離開天京,前往安慶。他一路張貼告示,說明自己出走的原因和以後的打算。核心意思是因為“重重生疑忌,一筆難盡陳。疑多將圖害,百喙難分清。”所以“惟是用奮勉,出師再表真”。石達開這一走,再也沒有回到天京。

    圖注:石達開從天京出走到安慶的路線

    關於如何看待石達開出走的行為,史學界有兩種有代表性的觀點。一種是為石達開開脫,認為石達開出走的主要責任在洪秀全,由於洪秀全的疑忌,石達開被迫出走。一種是對石達開進行指責,認為石達開在太平天國處於危機的時刻,不能顧全大局,毅然出走,使太平天國陷入“朝中無將,國內無人”的危險境地。

    如果認真考察石達開出走前後洪秀全和石達開兩個人的行為舉措,就可以看出單純地為石達開開脫或者單純地對石達開指責都有失偏頗。

    圖注:翼王石達開

    第一,“天京內訌”的實質是太平天國核心領導層為了爭奪最高權力而進行的爭鬥。這種爭鬥給洪秀全的教訓是,絕不容許再出現一個有可能與自己的君權和神權地位相抗衡的人物。在石達開輔政出現“眾人歡悅”,“大家喜其義氣,推為義王”的局面時,洪秀全狹隘的權力觀使他不能不擔心石達開變成第二個楊秀清。所以,他一方面對石達開百般猜忌,一方面用自己的哥哥來掣肘石達開。在這種情況下,要求石達開為了所謂的大局委曲求全,恐怕對太平天國的危機形勢於事無補。

    第二,洪秀全雖然對石達開百般猜忌,但這種猜忌並不是一成不變的。1857年6月石達開從天京到安慶之後,洪秀全已經有了悔意。根據當時清朝方面的探報,洪秀全取消了給安王、福王的封號,“鐫偽義王金牌一道,及合各城大小偽職求救表章送往安慶”。“金陵自石逆去後,洪逆屢遣人追趕,皆為石逆所留,或竟遭其殺害”。洪秀全向石達開表示了誠意,石達開卻毫無迴應。洪秀全既然已經承認錯誤,石達開就不必“出師再表真”,石達開置之不理的行動,說明他已經不再相信洪秀全。

    第三,即使石達開擔心返回天京仍然會遭到猜忌甚至不測,但是如果他考慮到太平天國事業大局的話,他完全可以立足安慶,向皖北、湖北、江西等地發展,形成拱衛天京的局面。不幸的是,石達開堅持“離京遠征,一去不回”,走上了具有分裂性質的遠征道路,結果是既削弱了太平天國的整體力量,又使自己失去了比較穩定的後方,造成了太平天國和石達開個人的雙重悲劇。

    綜上所述,石達開的出走實際是“天京內訌”的繼續,也是太平天國內部矛盾日趨激烈的產物。“天京內訌”後的太平天國領導層始終無法正確處理內部矛盾,導致內外政策多次失誤,註定了敗亡的結局。

    參考文獻:

    鍾文典:《太平天華人物》,廣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方之光:《歷史反思集》,三聯書店2014年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天京事變與石達開的出走》,載《歷史檔案》1981年第1期

  • 2 # 雯雯聊熱劇

    首先來看看“天京內訌”,天京內訌是指一起發生在太平天國內部的內戰,五位天王明爭暗鬥,最終造成的死傷嚴重,五敗俱傷,而今天內訌也造成了太平天國的沒落和衰敗,所以個人認為石達開出走,完全是可能由於心寒了吧,或者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

    1856年,太平天國的天京內訌爆發,這次事件導致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燕王秦日綱三位天王死亡,而翼王石達開直接選擇離開太平天國,此次事件,死傷人數多達2萬多人,參與人物均是太平天國的核心領導,此次事件天王洪秀全是最大的獲益者,也導致太平天國直接開始走下坡路。

    楊秀清有著很大的權力,手握兵權的一個人,雖然他的封號是東王,是9000歲,但是權力不止這些,把天王洪秀全,表面上是皇帝,但是沒有實權,可以說空有其名。所以,楊秀清認為自己比洪秀全重要的多,所以每每與天父之名,讓洪秀全將其封為皇帝,洪秀全聽出其有篡位之意,並且身邊小人告密,所以洪秀全就下面要剷除楊秀清,召回北王,讓他帶著精兵將楊秀清全家滅口,還有其部下一個都沒放過。

    石達開知道這件事後,責備洪北王的所作所為,並且鬧得不歡而散,石達開被追殺出逃出天京,北王將石達開的家屬已經不想全部殺,石達開舉兵討伐北王,洪秀全只能殺了北王,順應民意,最後還處死了燕王,天京事變才得以告一段落。

    可以看的出這是封建社會帝國最高權力之間的一次內鬥,為了權力,犧牲了那麼多,石達開也是忍無可忍,才做出這樣的決策的。

  • 3 # 鳶飛九天2018

    石達開16歲即加入太平天國,20歲被封為翼王,石達開作戰勇猛,軍事才華橫溢,他多次擊敗太平天國最大的敵人——湘軍首領中國藩,並逼得曾國藩幾乎跳水自殺,被稱為“石敢當”。

    也因為石達開多次擊敗曾國藩,才有了曾國藩“屢戰屢敗”和“屢敗屢戰”的故事。石達開在太平天國眾王中向來名聲最好,但為什麼在天京事變後,石達開被迫出走呢?

    公元1856年,節制諸王的東王楊秀清,掌握太平天國軍政大權,天王洪秀全更類似精神領袖和宗教領袖。大權獨攬的楊秀清野心漸增,他借“天父下凡”的名義,逼迫天王洪秀全封其為萬歲。看到楊秀清的野心後,洪秀全密召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燕王秦日綱入天京救駕。

    北王韋昌輝趁機誅殺了東王及其家眷、部將,並株連了兩萬餘人,在天京大開殺戒,大肆屠殺異己。石達開對韋昌輝屠殺的行為十分不滿,韋昌輝居然對石達開下手,並將石達開的家眷部署屠殺一空,石達開趁夜逃走。逃走後的石達開召集部將,要求天王洪秀全嚴懲北王韋昌輝。已經瘋狂的韋昌輝,在攻打天王府未果後,被洪秀全殺死。石達開進入天京,掌握軍政大權。

    天京事變使太平天國元氣大傷,軍心渙散,疆域大減,也是太平天國從盛轉衰的轉折點。掌握實權後的天王洪秀全又開始忌憚石達開,他提拔了自己的兩個草包哥哥從中掣肘石達開,使石達開根本無法正常施政。石達開又不願意與洪秀全翻臉敵對,更不願意太平天國再遭受一次無法承受的內訌,被迫帶領自己部將出走,試圖在他地建立根據地,與太平天國遙相呼應。

    石達開是軍事家,軍事才華橫溢,屢戰屢勝。但並非開國領袖般的人物,因此,帶領部將出走後的石達開始終沒能開啟局面,反而越打越弱,最終在四川大渡河被清軍包圍,投降後被殺。

  • 4 # 千千千里馬

    也是太平天國從轟轟烈烈到四分五裂走向衰落的訊號。

    自一八五一年在洪秀全領導下暴發了震驚中外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到一八五六年上半年,太平天國的西征和天京破圍都取得了巨大勝利,這是太平天國軍事上的全盛時期。

    但是,太平天國的領導集團嚴重分裂。

    先是天王洪秀全縱情聲色,擁有一千多嬪妃。據說,洪秀全每夜都要尋歡作樂。這就可想而知了,一個沉湎於酒色之中的農民領袖,怎麼會有遠大志向,怎麼會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東王楊秀清也不甘示弱,居功自傲,逼誘洪秀全封他萬歲。

    洪秀全沒想到楊秀清對他如此不恭,密令韋昌輝誅殺楊秀清。

    韋昌輝殺死楊秀清後,野心膨脹,瘋狂屠殺東王部屬,天京城內一片恐怖,兩萬多太平天國無辜將士在自相殘殺中死於非命。

    翼王石達開回京後,對韋昌輝妄殺無辜非常不滿,眼裡斥責之,韋昌輝一怒之下想殺死石達開。

    石達開僥倖逃脫之後,起兵要求天王誅殺韋昌輝,否則回師攻滅天京。

    於是,洪秀全慌忙下令天京殺死韋昌輝,迎回了石達開。

    六個王,就翼王石達開和天王洪秀全二人了,憑石達開的威望,回京後的石達開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二號人物輔佐洪秀全了。本來一場可笑內亂鬧劇到此應該為止了。

    但是石達開輔政以後遭到集團內部的猜忌令他疑慮重重,於是帶走十萬精兵。

    那麼,如何看石達開的“分裂逃跑主義”呢?

    首先,石達開的分裂逃跑主要,肯定是不對的。

    但是,太平天國領導高層的分裂只是一個遲早的事情。石達開把這個深刻矛盾過早地暴露而已。

    假如,太平天國有希望,那麼“天京內訌”之後,洪秀全應該認識到太平天國的前途問題的嚴重性。

    但是,根本沒有。洪秀全不但不積極支撐翼王石達開,還不斷猜忌石達開。本來就不成熟的農民起義政治人物,哪來那麼多深謀遠慮啊!

    洪秀全對石達開的猜忌助長了起義軍高層的思想混亂和精神凝聚力。

    石達開幾經轉戰,屢戰屢敗,最後被圍困在四川大渡河岸,他將九個妻妾沉於江中,並且還有大量金銀財寶也沉入江底,帶幼子投降清軍。

    此舉雖慷慨悲壯,但無異與虎謀皮,最終還是遭凌遲大刑,但他始終視死如歸,氣節可佳。其部屬亦遭毒手,全軍覆滅,至此,也宣告太平天國的失敗到來。

    天京內訌給太平天國的打擊是巨大的。

    第一,削弱了太平軍的領導核心。經此變亂,除馮雲山,肖朝貴過早犧牲,經此變亂後,楊秀清,韋昌輝喪生,繼而石達開出走,僅餘孤家寡人洪秀全,股肱盡失,形影相弔,其損大無法彌補。

    第二,內訌中數萬精兵自相殘殺,石達開又帶走十萬之多,這就給清軍重建江南江北大營得意喘息的機會,為太平天國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退卻,製造了人為的負面局勢。是軍事上政治上非常幼稚不成熟的表現。

    第三,內訌導致整個太平軍嚴重的思想混亂,人人自危人心惶惶,對前途悲觀失望。

    一度傳出,天父殺天兄,江山打不通,迴轉故鄉仍舊做長工.的歌謠。從此,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農民大起義,上演了一場千古遺恨的農民起義大失敗的悲劇。

    不但沒有實現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的政治初衷,還助長了晚清政治改革的種種阻力,給民生造成巨大的混亂,國家整體實力削弱,經濟陷入困境,使得滿清政府更加保守和被動。

  • 5 # 津城沐雨

    從當時的形勢來看,並非明智之舉。

    當時石達開面臨三個選擇:

    一是取洪秀全而代之,成為太平天國直接領導者;二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控制太平天國實際領導權;三是遠走他鄉,另闢新的活動區域。

    這三個選擇中,最後一個最為艱難和兇險。出走後另闢新徑沒有老百姓的支援,沒有牢固的後方基地,面臨著孤軍深入隨時被圍殲的可能,歷史事實證明,石達開最後在大渡河被清軍包圍,全軍覆沒。

    天京之亂後,太平天國內部的主要領導損失慘重,初期分封的幾個王僅剩石達開一人,而石達開的實力在太平天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多部下都是擁護石達開的。

    石達開與洪秀全相比,文化程度更高,統治領導能力更強,如果石達開沒有選擇出走,而是取而代之或挾天子以令諸侯,天平天國運動有可能繼續發展,甚至取得成功也猶未可知。

    所以,從當時的實際形勢來看,石達開的出走並非明智之舉。

  • 6 # 薛白袍

    1

    天京內訌後,石達開出走,天國在兩廣起事的那些骨幹幾乎損失殆盡。

    後來的李秀成陳玉成等人帶領的部隊,其實戰鬥力已經不如兩廣那幫骨幹多矣。

    其實石達開走或者不走,都不會影響太平天國走向覆滅的命運。

    原因之一就是信仰的消失。

    太平軍本就是藉助了篡改版的基督教義,但是天京事變讓一些人看到,天父都被幹死了,還有什麼是不滅的呢?

    所謂天父天兄大約都是夢一場。

    中國受儒家佛家道家影響幾千年,思想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轉換過來的,加入太平軍無非是想混碗飯吃。

    但是加入太平軍後發現,這碗飯其實也不太好吃,甚至還不如在清朝手下混的自在,在大清至少不會要求你兩口子分居二營,想親個嘴都得打報告,不然就被殺頭吧。

    這其實也導致了人心的離散。

    2

    太平軍其實一開始是有機會統一的,打下南京後他們一鼓作氣去北伐,那時候湘軍還不成氣候,綠營已經爛透,而太平軍人心正盛,是有機會一鼓作氣打到北京的。

    可惜,這些剛從底層上來的人,來到南京,一下子就陷入南京的萬丈紅塵中,不想再苦哈哈的去戰鬥。

    後來最有才幹的東王被殺,最能打的翼王被逼走,洪秀全樂呵呵的再宮裡給他的妃子們編號玩,這時候很多戰機都已經錯過了。危險,正一步一步的來臨。

    3

    所以石達開出走與否,對於天國命運其實沒有什麼大的影響

    只是他的出走,讓天國的滅亡腳步,加快了一些而已。

    ——————

  • 7 # 守著一份心意

    歷史就是歷史沒有如果可說,天京內亂是太平天國運動走向滅亡的開始,石達開的出走顯示了他沒有戰略眼光和年輕氣盛,孤軍奮戰加速了太平天國的滅亡。

  • 8 # 坐看雨收雲散

    發生近代的太平天國運動以其轟轟烈烈的開始,以其悲殘的失敗而告終。觀天國興衰史令人掩卷長嘆!洪秀全,楊秀清,石達開,韋昌輝,蕭朝貴等英雄人物歷歷在目。這些曾建立太平天國,令清朝統治集團顫抖的人物一個個下場悲慘,令人淚流!細究天國失敗的原因不得不說天京事變。

    金田起義後,義軍的指揮權一直由東王楊秀清掌握著,洪秀全是個酸秀才對軍事一竊不通。煤礦工人出身的楊秀清是個天生的軍事人才。所以起義以後的實際領導者是楊秀清。洪秀全只不過是象徵性的領導者。楊秀清在起義壯大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領導作用,令全體義軍十分尊服。定都天京後,義軍在楊秀清的指揮下西征,北伐,屢敗清軍。產生了驕傲心理,對洪秀全沉緬女色,奢侈享樂行為十分不滿。經常對其逼廹,汙衊。洪秀全別看治國,治軍無能,但是陰謀詭計卻多。為了鞏固權位密召與楊秀清有怨的北王韋昌輝進京清君側。韋昌輝素受東王壓迫敢怒不敢言,見聖旨要自已除掉東王,隨聯合燕王秦日綱率兵三千密秘回到天京,殺掉東王。並把事件擴大化,殺掉了東王屬下兩萬多人。造成震驚中外的天京事變!

    翼王石達開在江西前線聞此驚天事變,迅速回天京制止殺人的繼續,遭到殺紅眼的韋昌輝的憤恨。石達開潛出天京逃得性命,回到江西上表給天王,細數韋昌輝罪行。希望天王能夠認清北王野心,殺掉北王韋昌輝。否則親自帶兵包括圍天京殺韋昌輝去!天王無奈只好殺掉韋昌輝和秦日綱二王。迎石達開進京主持軍政,但是洪秀全受東王壓制曰久,恐石達開大權獨掌,來個楊秀清第二。到時無法節制石達開,就封自已的兩位啥也不懂的親哥哥為安王和福王來牽制翼王石達開。石達開從這次事變中也看透了洪秀全的自私和狠毒,洪把天國當成了自傢俬產,不容許別人染指。石達開本是關羽似的忠義人物,軍事才能雖比不上楊秀清,但也是封建的愚忠和大義卻是天國中的第一人。石達開無奈為不使天國遭受再次內訌,只得遠征別處。石達開帶領十萬精兵遠征也是太平軍旗幟,也是一樣的打擊清軍,從側面緩解了太平軍防衘的壓力,使遭重創的太平天國得到恢復的時間。石達開的政治眼光和軍事才能不是很優秀,沒有制訂詳細的目標和計劃。遠征在沒有後緩支援的情況下走上了絕路。

    石達開的出走,實是對洪秀全的徹底失望。洪秀全已失去了金田村起義的初心,變成了利慾薰心的暴君。把義軍打下的業績當成了自已的私產,把一起起義的窮哥們都當成了搶他皇位的敵人。石達開心己傷透,殺洪為不忠,降清為不義。只能遠征獨自開創起義軍的新局面,奈受政治眼光和軍事才能的限制,不得不接受失敗的慘烈下場!惜哉翼王!可嘆忠心照溝渠!

  • 9 # 彩雲東昇戴寶山

    自從太平軍攻取南京改為天京以後,以洪秀全為首的天王便過上了比大清皇室還奢侈腐朽淫逸的生活,制定了毀人性三觀的享樂制度,幾乎除了石達開還有進取之心,其它天王明爭暗鬥追求權勢,這是內訌的必然結果。石達開僥倖逃離天京,而家屬都被屠殺,那麼他只希望遠離洪秀全的控制範圍,獨自抗清。無奈天時地利形勢已變,在大渡河附近被剿滅。有人說他不應該遠離洪秀全,但他們之間已是敵對矛盾,此矛盾已超過對清延的矛盾,不離開會更加悲劇。

  • 10 # 蒼茫大地顧煒斌

    一、洪秀全對石達開很不信任,使石達開心懷恐懼。

    1856年夏天的天京事變,本質是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爭達天國最高領導權的內訌,結果是楊、韋被天王誅殺,天國也由盛轉衰,從此洪秀全已不信任任何一位金田的老兄弟。

    但首義諸王僅剩洪、石,洪秀全對自己執政、帶兵均沒有起碼的信心,事實上天京事變後,整個太平天國大業就處於風雨飄搖中,無可奈何下,天王被迫請翼王回京輔政。

    十一月,石達開率軍從江西回到天京,受到天京軍民的熱烈歡迎,“合朝同舉翼王提理政務",老洪加封石達開為“電師通軍主將義王”,命他提理政務。達開輔政,達開的軍事才能不遜於楊秀清,天國形勢不是小好,而是大好,軍事上節節勝利,天國轉危為安。石達開聲譽日隆,洪秀全的神經高度緊張,眼前東王大權獨攬、逼封萬歲的場景驚得他沒有心情夜夜新郎!

    二、洪秀全派兩個草包兄長仁發、仁達為安王、福王監工來了,加深了石達開的憂懼及憤怒。

    石達開原先以為“韋楊之亂"後。洪秀全應該痛定思痛,異常珍惜自己親手締造的太平天國,應該和自己推心置腹,再創輝煌!他以為自己恭忠體國、坦蕩無私,不同於東王、北王,理應獲得天王的信任,他正好趁此一展鴻圖。可是天王卻因達開輔政功績卓著,又是首義王,威望空前,為牽制達開,竟打破自己訂下的非金田同謀首義、建有殊勳者不封王爵的規定,封兩個小雞肚腸的草包哥哥為王,干預朝政,不久又“專用安、福王",使“主軍政"。在剝奪石達開的相權後,又要奪取他的兵權,“終疑之,不授以兵事,留城中不使出"。天國軍政開始走下坡路。

    三、安福二王在天王的指使下,甚至有“陰圖戕害之意”,石達開再呆在天京,要麼做木偶,無權還要擔責,要麼叛變投敵、分道揚鑣、取而代之。

    很明顯,叛變投敵、取而代之,都不符合達開的心意,他只有第二條路分道揚鑣。

    和天國遙相呼應,相互獨立又相互支撐,於是他想到四川,想在那裡打下一片新天地!

    四、石達開的出走仍大大削弱了天國的實力。

    達開的出走,不僅使天國少了“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而且達開也帶走了大批精銳。

    五、達開的出走,對天國天王凝聚力有重大影響,天國後期儘管仍有忠王李秀成、英王陳玉成苦撐,但各王對天王都心懷恐懼,諸王之間也再難完成同心,英王的敗亡就和此有關,天國從內心深處走向分裂。

    望斧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文五百字我家有個大花園?